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通用12篇)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
我說課的內容四年制初中第二冊第16課《標志設計》(山東版),美術說課方案(標志設計)。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1.內容、地位、作用
本節課是設計制作課。主要是對構成設計單元內容作一個全面的總結,使學生在鞏固舊知識的分類、標志設計的基本知識作全面的了解。標志是一門實用崐性很強的設計藝術,它要求以簡潔明了的圖形、強烈的視覺刺激效果,給每位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課以大量的標志為主線、輔以生動的講解,使學生從標志應用與審美雙重功能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進行審美創造的愿望。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了解標志的分類和功能以及設計的創作特點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創造思維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因為標志的強烈實用性,確定本課的重點是標志的應用分類、形象分類和構成手段分類。它對學生初步觀察分析標志有重要意義,由于學生繪畫水平不同和觀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難點定為創意設計。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全體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用下列教學方法。
二、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我主要采取“啟發──引導法”,以實例為線索,充分動用教具,不斷采用欣賞,啟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美術論文《美術說課方案(標志設計)》。在實例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運用投影、掛圖現場演示,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并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這樣多法并用,即培養了他們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啟發了學生的思維。
美術課是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畫,而不是其它的。
三、學法指導
標志是實用性很強的設計藝術,需要全面的知識技能和創造思維,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設計出標志是一件很難的事,因此本課利用大量實例和制作過程的演示,使學生沿著形象簡潔、手法概括,表達以象征為主的思路前提下,啟發學生發展創造思維。在課堂中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穿插打出學生都熟悉的標志,增加了直觀性。
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全方位的滲透到教學程序中去。
四、教學程序
本節課教學由導入、新授、巡回指導、小結四個環節組成。
1.導入
上課以后,我先向學生出示印有各種標識的產品和印刷品,引起學生興趣,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觀點去分析、歸類,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我再具體分析一種標志,得出標志的概念:象征性的表達事物特性和類別的一種設計形式。從而引出新課《標志設計》。
2.講授新課
讓學生掌握標志的基本分類
具象:有寫實的、有寫意的;有直觀的、有指代象征的兩大類別。具體如:白貓洗衣粉、稻米消費宣傳;動物園、加拿大復職代辦處。
抽象:有簡單的幾何形的組合,也有刻意構造的抽象形的組合。前者如:奧林匹克運動,用五個圓環表示五大洲緊密團結在一起;后者如:加利福尼亞葡萄酒,用三十個圓點表示葡萄,圓點組成的圖形則表示盛滿酒的酒杯。
文字符號:有中文變形組合、有英文變形組合,還有漢語拼音、阿拉伯數字和其它的圖形組合。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2
大班美術教案>
教師:陳德錢
教學目標:
1、學畫人物的幾種主要面部『笑.哭,怒』
2、培養幼兒細心觀察,喜歡參加美術活動的興趣.
3,體驗用兒歌作畫。
教學重點:學畫人物的面部表情。
教學難點:自主學習不同面部表情的表現方法。
活動準備:
1,圓形畫紙、籃子6個.雙面膠6個,筆、字寶寶[笑,哭,怒]、音樂>小孩子及大人笑,哭,怒,圖片
2.知識經驗準備:指導幼兒無意中觀察過人的不同面部表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請幼兒欣賞歌曲《表情歌》(幼兒可隨音樂自由表演)后和幼兒一起回顧歌曲內容。
師;小朋友們,剛剛歌詞里面唱有什么表情呀?[幼兒自由回答,老師引導幼兒說表情]
2,請幼兒用表情來表演高興和生氣的樣子。同時要求幼兒相互仔細觀察同伴的面部表情并試著用語言表達出來。
3、教師小結:面部表情的變化主要從人物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狀變化來表現。在生活中小朋友都會發現有很多表情,今天老師媽媽就要和小朋友一起來學學怎樣畫表情。
二、學畫表情娃娃
1、畫表情【笑】
師:出示笑的表情圖片,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小朋友在干嗎?這個小朋友的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樣子?再看大人的圖片,李勇叔叔笑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的,很帥.小朋友高興是什么樣子?請你的好朋友仔細看看是怎樣子的?和老師一起畫一畫,出示字寶寶“笑”范畫,練兒歌,畫人笑,眉開眼彎,嘴上翹。小朋友也來畫一畫,老師的笑臉。老師說兒歌引導小朋友作畫。2畫表情【哭】師:出示哭的表情圖片,請小朋友看看他怎么了?小弟弟哭時候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形狀的?叔叔哭的時候好傷心呀。小朋友做一做來哭是什么樣子的?和老師一起畫一畫,出示字寶寶“哭”范畫,練兒歌,畫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小朋友也動手畫畫哭泣的表情娃娃。老師練兒歌引導小朋友作畫。
3、畫表情【怒】師:出示表情圖片,它是誰呀?我們看看憤怒小鳥,生氣時眼睛,眉毛,嘴巴是什么形狀?憨豆先生生氣了,那小朋友,發怒是什么表情呀?我請小朋友上來表演給大家看看。出示,字寶寶“怒”范畫,練兒歌,畫人怒,瞪眼咬牙,眉上豎。小朋友來畫一個憤怒的表情,老師引導小朋友作畫,并提醒小朋友在繪畫憤怒表情娃娃時一定要注意眼睛、眉毛、嘴巴的形狀特征。
4、老師引導回憶三種不同表情的兒歌。通過畫表情娃娃,小朋友們知道了,人的表情是用眉毛,眼睛,嘴巴得出來
的。
三、作品展示評價
小朋友們,都學會了用表情,請小朋友拿上桌上個雙面膠,看看哪種表情能表達小朋友今天的心情。老用夸張的語氣和動作吸引幼兒的注意。以組依次展示作品,其他小朋友一起評價。
四、活動延伸
請孩子們回家后動腦筋、想辦法,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表情也畫下來送給他們吧。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3
教學重點:
1、學會唱《童年的小竹笛》這首歌曲;
2、通過音樂的欣賞、學習,讓學生進行藝術構思與創作(繪畫、表演、制作等)
教學難點:通過音樂的欣賞、學習,喚起學生對兒時的回憶,進行創作,以反映兒時的稚愛、童真。
教學目標: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出發,通過童謠歌曲的學習,為學生能夠和體會歌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提高對語言節奏的感受能力,學生嘗試運用多種手段表達自己的和情感,積累合作、交流、反思、創作、分享等方面的體驗。
教學準備:
1、歌曲《童年的小竹笛》、的光盤或錄音帶。
2、不同風格、內容的童謠及錄像、錄音、光盤等資料。
3、繪畫、折紙材料及節奏樂器等。
欣賞引導
在這個單元主題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彎彎的月亮是娃娃的小床,天上的星星是娃娃的被子,天邊的月兒奏出美妙的樂曲,靜靜的水面仿佛在聽你訴說。媽媽的催眠曲陪伴著娃娃進入了夢鄉……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生共同說一說各自耳熟能詳的童謠,邊說邊表演,并說說個人的理解等,引導學生的興趣。
2、例如,《小老鼠》: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咪咪咪……貓來了,咕嚕咕嚕滾下來。
3、《笑一笑》: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兩只黃狗會抬轎。
4、《不倒翁》:說你呆你真呆,胡子一大把,樣子象小孩。說你呆你不呆,把你一推你歪。要你躺下去,你又站起來。
5、《鞋子和茄子》:一個孩子,拿雙鞋子,看見茄子,放下鞋子,去拾茄子,忘了鞋子。
6、《手指歌》:伸開手,數指頭,大牛不吃草,二牛不吃料,三牛不拉車,四牛不上套,剩下五牛要不要?要!
二、學唱歌曲:《童年的小竹笛》。
1、引導學生反復聽、輕聲哼唱、拍手唱、配合律動唱。
2、充分體驗歌曲的情緒和旋律等,待音律、歌詞、節奏
3、準確后可加進行打擊樂集體演唱,并錄音來反思。
三、進行繪畫、制作
1、聽賞歌曲《小牧童》、《童年的小搖車》和電子琴曲《童謠》,欣賞國畫《牧童》,觀看美術片《牧童》,引導學生聽賞,觀察歌與畫中的情景寓意及表達的情緒等。
2、啟發學生給唐詩《詠鵝》或童謠《九九歌》配畫,如引導學生描述情景,分析鵝和黃牛的線條、形狀、神態等進行繪畫和簡單描述。
3、補充:讓學生欣賞一幅跳皮筋的活動場面的繪畫,請學生看圖編童謠或給童謠配畫。使學生體會運用不同藝術形式創作、游戲及生活的快樂。
四、學生練習、創作,教師巡回輔導
1、讓學生選擇一首童謠進行配畫(古詩亦可)。
2、對兒時場面的回憶、重塑,進行繪畫創作。
3、用手工制作表現形式讓學生進行創作。
4、用舞蹈、歌曲、童謠表現兒時的快樂、純真。
五、教學:
1、在歌唱、繪畫、表演、創作活動的過程中相互交流。
2、將自己喜歡的童謠、創作的童謠,繪畫作品等存入擋案夾。
六、教學思路拓展:
1、欣賞表現童謠的舞蹈、結合律動展開教學。
2、通過自制樂器,更加了解樂器的性能和用法。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春天給自然帶來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
2、在觀察活動中初步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觀察和感受春天帶來的盎然生機,能利用各種方式進行表現;能巧妙和創新的表現感受中的春天。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媒體使用說明
⑴組織教學
集中注意力,準備上課
⑵引題激趣
要求學生隨課件一起朗誦《春曉》。
提問:①能告訴老師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嗎?(根據回答出示課題) 生 活 動
觀看、朗誦、發言
CAI展示音畫詩《春曉》
(經典的古詩把學生從文學的大門中引入課堂)
配以解說的精美視頻圖象喚起了學生對冬去春來季節轉換的關注,激起學習的熱情。
1、春天來了,春姑娘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禮物,想知道都有些什么嗎?
一生點擊,其它學生觀察
課件展示一個美麗的春景畫面,把學生平時熟視無睹的身邊的美以圖片的形式呈現出來。
①知道為什么會收到這份禮物嗎?
學生討論、發言:因為春天里有--- ---春天變得--- ---
音頻播放優揚的音樂
②春天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春天好嗎?
與老師一起閉眼感受春風拂面、春雨滋潤
春雨會帶來什么變化?
學生討論后發言
2、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植物,想看看它們生長的樣子嗎?它們是怎樣生長的?你們愿意學著它們一起生長嗎?
一生點擊打開第二份禮物,其它的學生觀察
展示了物生長的畫面:花朵一瓣瓣張開美麗的外衣,大自然變的五顏六色,種子破土而出,樹牙從枝頭展出嫩綠。這一切又與輕柔的音樂交融著
觀察、回答
進行藝術性的游戲表演
3、小動物為什么也出來了?這么熱鬧的春天,它們心情怎樣?它們之間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打開第三份禮物觀察
討論并以游戲性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
蹦蹦跳跳的小動物出現在屏幕上(對春天的不同形式模擬,使各種感受深入到了他們的心靈并內化成一種新質,他們不僅感受到春天,而且把自己變成了春天)
三、利用網絡優勢拓展知識
指導學生分小組瀏覽“春”的網站
根據老師提示,分小組登錄“春”的網站,自由瀏覽、互相討論,感受各類藝術形式。
絡內容分三大塊:
“春之彩·美術空間”里有兒童畫、大師畫的水墨畫、電腦畫、水粉水彩通等。
“春之韻·文學走廊”里詩、兒歌文章。
“春之趣·傳統佳節”里有各種春天節目的來歷與意義。小組上網尋找各種形式的春天時,孩子們已經是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悟與理解春天,課堂由此順利進行了由淺入深、由具象到抽象的遞進,網絡架起了課堂通向生活的橋梁。
四、引導學生重點欣賞一些描繪春天的美術作品,激發學生創作欲望。
學生作業:
①用繪畫形式表現春天。
②集體合作幫助一棵在冬天里落完葉子的樹找回春天。
五、作業講評
鼓勵學生自己評價、主動展示自己的作業,進行互評,給喜歡的畫插上小紅旗。
老師給大樹貼上微笑的眼和嘴,表示對學生手工勞動的肯定。
學生展示自己作業,互相評比,給喜歡的畫貼上小金星。
孩子們的主人翁精神調動起來了。他們在評價別人的同時也從中學到了很多
美術教案-春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5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小生靈,從而來發現生活中豐富多彩的又一面。
實踐與創造:通過了解昆蟲的特點,提高觀察能力;通過花紋添加,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欣賞與評議:評價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體會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
仔細觀察昆蟲的特點(結構和花紋)。
教學難點:
如何畫出昆蟲的特點。
教學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彩筆等。
教師——記號筆、油畫棒、范作以及課件。
教學日期:
12月6日—12月10日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環節:
一、 體驗與發現
1、談話引入: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我們到處可以看到許多可愛的小昆蟲。蜜蜂嗡嗡叫,蝴蝶扇動著美麗的翅膀,快下雨了,成群的蜻蜓飛來了,小螞蟻忙極了、你仔細觀察過它們嗎?
2、出示課題:有趣的昆蟲
二、 觀察與分析
1、觀察昆蟲:蝴蝶、蜜蜂、蜻蜓、甲蟲、蟬、螞蟻等。(課件)
(1)請你來觀察并找一找,昆蟲有幾部分組成?
(1)小組討論交流。
(2)小結:一般昆蟲都有頭、胸、腹、一對觸角、兩對翅、三對足。這就是昆蟲的結構。
2、分析昆蟲的特點。
(1)怎樣畫這些昆蟲呢?提示學生用“我準備先畫什么?再畫什么?”說一說。
(2)師演示。老師也來說一說:我先畫頭、胸、腹,再畫翅膀、觸角和足;最后畫上美麗的花紋。
(2)范畫出示:昆蟲不同的畫法。
a.請你欣賞。
b.你能不能從昆蟲動態上、樣子上、花紋上變一變,畫得和陸老師不一樣呢?
三、 想象與表現
出示要求(課件)
1、出示要求(課件),畫一只昆蟲
(1)畫清結構,
(2)抓準特點,
(3)添加花紋,
2、剪下畫好的昆蟲,組合到大畫面上。(出示背景圖)
四、 展示與評價
1、昆蟲世界。把蝴蝶、蜜蜂放在花上,螞蟻、螳螂等放在地上。
2、從整體出發,讓學生去發現美,尋找不足,并相互補充,使畫面更完美。
3、 評評小畫家。
五、 拓展
昆蟲知多少?智力賽。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6
—、教學目標
1. 了解家鄉古塔的特征、歷史與文化。
2.學習用紙版畫的方式表現家鄉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編與思路。
塔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東方建筑,它承載了東方各國的歷 史、宗教、美學、哲學等諸多文化元素,是珍貴的歷史文化 遺產,也是探索和了解東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偉壯觀、 結構精美,在遼闊的大地上,隨處都矗立著它的身影。這些 古塔雖然歷經滄桑,但魅力依舊,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本課以《家鄉的古塔》為題,目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環 境出發,通過搜集、了解家鄉古塔的歷史與文化,使學生進 一步認識古塔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傳統歷史文化特色的同 時,引導學生嘗試從美術角度、美術表現方式上進行一系列 的探究活動。
為了提高學生欣賞塔、表現塔的能力,書中提供了大量 的祖國各地不同歷史時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 古塔全景圖,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圖片。這些均體現了 古塔的一般特點和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特性。通過觀察、 比較,幫助學生認識、掌握塔的建筑特點。
教科書中選用的同齡人作品具有代表性,兩者都是用紙
版畫方式表現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現了迥然不 同的畫面效果。教科書中提供的步驟圖簡潔明了,有助于學 生更加直觀地掌握紙版畫制作的步驟和方法,為學生的造型 活動奠定了基礎。
在創作中要鼓勵學生嘗試使用紙版畫的不同印制方法進 行表現,幫助學生提高感受力、觀察力和創造力。學習用美 術的手段記錄傳統歷史文化的方法,增強學生對家鄉文化的 了解和熱愛。
2.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一般紙版畫或單色粉印版畫的制作原理和方 法,觀察分析古塔的結構特征,用紙版畫完成家鄉古塔的創 作。
難點:理解并掌握紙版畫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擺、粘貼 順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現。
三、課前準備
(學生)各式紙材、剪刀、膠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 和滾筒或水粉顏料和水粉筆或彩色鉛筆等)。 (教師)課件、各式紙材、剪刀、膠水、拓印工具材料 (油墨和滾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顏料和水粉筆等)。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7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楓樹,知道楓葉到了秋天會變紅;
2.能沿著手的輪廓畫出楓葉的樣子;
3.感受秋天楓葉變紅的美感,喜歡繪畫。
二、活動準備
楓樹圖片;紅色、綠色楓葉各一片;蠟筆;畫紙
三、活動過程
1.提問,激起幼兒的好奇心。
“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見過楓葉呀?”
“今天,老師帶來了兩片楓葉給大家看一看。”
2.出示紅色、綠色兩片楓葉,討論其形狀、顏色。
(1)“瞧,這就是楓葉。你們覺得它們像什么?”
(2)“為什么一片是紅色的,一片是綠色的呢?”
(3)教師小結:楓葉像手掌,春天、夏天的時候是綠色的,到了秋天,楓樹媽媽要換秋裝,楓葉就變成紅色的了。
3.出示秋天楓樹的圖片,欣賞其美。
“瞧,這是楓樹媽媽換了秋裝后的樣子,紅紅火火的,美不美呀!”
4.引導幼兒學畫楓葉,培養繪畫興趣。
(1)“楓樹媽媽想要更多紅紅的楓葉裝扮自己,我們一起用蠟筆畫紅紅的楓葉送給楓樹媽媽吧。”
教師示范:將手掌放在畫紙上,用筆照著手指的輪廓描,然后畫上葉柄,涂上紅色,一片美美的楓葉就完成啦。”
(2)幼兒自由創作,教師輔助指導。
5.作品欣賞,幼兒與同伴分享創作想法。
四、活動延伸
將畫的楓葉剪下來,貼在楓樹干上。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8
六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浙美版)
1、美麗的家鄉
4、難忘的一件事
6、有趣的臉譜
7、課題:電話亭
10、潑墨畫
第17課時
12 光與影
第20課時
15彩點拼圖
教學目標:
小結:多點會創造生動感,大小各異就更加突出了。連續的點會產生節奏、韻律,點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間感。
3.深入感知,嘗試表現。
(1)讀圖:點的構成方法:等間隔、規律間隔、不規律間隔、點的線化、點的面化。
①點的多種構成(形色)。
②思考:通過觀察,你覺得以上四張作品各以點的哪一構成方法為主?產生了怎么樣的視覺效應?
③教師小結:這些視覺形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總之小巧簡潔,活潑靈動的點創造演變著多姿多彩的視覺華爾茲,請讓點的形與色達到完美的結合吧!
4.拓展材質,創造表現。
(1)討論:不同材料適合怎樣的構成方式?
回歸書中提問:采用鑲嵌和拼貼的方法拼出的圖形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認為它與一般繪畫有什么不同?
(2)創作小嘗試。
①擬題:快樂沒有什么道理!
②選擇材料,彩點拼貼小品圖。
③利用簡單色筆,進行點的構成設計或創意小品。(延伸)
16外國傳世名作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初步了解外國傳世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與風格特點,懂得外國的優秀美術作品和中國的優秀美術作品一樣,都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對多元文化有感性認識。
2.通過欣賞外國傳世名作,學習用自己的感受和語言表達欣賞體會,評述美術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認識和審美語言的應用能力。
3.培養健康的審美觀和感受美、評價美的能力,培養熱愛藝術作品,自覺保護文物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點:
了解多元藝術,初步認識和了解外國經典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與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
了解美術的多元文化。懂得藝術與生活、社會之間的緊密關系。
第26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各種著名的外國美術作品。
(教師)(包括經典的美術作品的照片、視頻等)等。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談話:大家說說外國著名的美術作品有哪些?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2)小結:各國藝術家創造的優秀美術作品都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3)交流:經典的外國傳世名作有哪些?你會喜歡哪件美術作品?教師板書課題《外國傳世名作》。
2.引導欣賞,加強體驗。
讓幾名學生說說平時看到最多的是哪一件作品,說說欣賞后的感受,教師小結。
3.布置作業,表現感受。
(1)提出問題:為什么這些作品被命名為“傳世名作”?
(2)請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上網查找相關資料來說明自己的欣賞觀點,并將資料匯編成一份文檔。
(3)學生整理資料并與同學交流感受,教師巡視指導。
4.小結回顧,研究拓展。
(1)學生匯報自己研究和討論的結果,教師進行小結:今天我們學習欣賞的只是藝術寶庫中的幾顆寶石,希望同學們課后繼續追尋藝術發展的蹤跡,走進藝術殿堂吸收豐富的營養,使自己的藝術素養得到不斷提高。
(2)布置學生課外的研究內容:了解各國的歷史、藝術發展的演變、美術作品的創新等知識,找一找相關的圖片資料。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9
活動目的
1、 學習弄清四年級學生的學段目標。
2、 中心發言人闡明本課的設計意圖。
3、 其他教師說明自己的想法,并指出優缺點,最后整理。
活 動 過 程
一、 組織活動。
二、 學習六年級學生的學段目標要求。
三、 中心發言人闡明本課的設計意圖和過程。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對稱的原理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
2,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創作一組對稱的人物或動物。
3,體驗創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對稱的原理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創作一組對稱的人物或動物。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彩色紙,剪刀及繪畫工具。
2、教師準備范作,示范用的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說說對稱有什么特點
欣賞教材上的學生作品,討論一下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或者說我們可以怎么樣來理解課題《雙胞胎》與本才作業的關系。
二,發展階段
學生自學:
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來表現"雙胞胎"造型 (對折剪,對折印……)除了書上的,你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用這些方法適合表現哪些主題 回憶生活中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出現對稱的任務造型。(在體操房對著鏡子做體操,2個小朋友面對面做游戲,雙人跳水,花樣游泳……)
學生擬訂創作主題,并說說準備用哪一種方法來表現這一主題。
學生在創作時。教師應進行巡視,并對學生的構圖,造型,色彩等發面進行指導。
三,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后,要提醒學生收拾繪畫工具和材料,要養成不亂扔雜物的習慣,保持教室整潔。
課后拓展
可用泥或彩泥來表現任務或動物的組合。
根據自己的已知經驗回答問題。
看書并找出自己的方法
思考,回答
討論
學生作業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0
一、活動名稱:
《找找好朋友》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
2、進一步培養幼兒分析問題的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之間少1和多1的關系,能說出2和3的相鄰數。
三、活動準備:
1、魚的活動教具:紅鯉魚1條、白鯉魚2條、金鯉魚3條、黑鯉魚4條。
2、1~4的數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樂。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談話,引導幼兒欣賞圖片,提問幼兒圖片里面都有什么?(小魚)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設計小魚找朋友的情節,請幼兒數一數,都有什么顏色的小魚,各種顏色的小魚都有幾條?教師用數字卡表示。
2、設疑討論:(1)白鯉魚今天要找兩個好朋友,一個是比它少1的,一個是比它多1的,請小朋友快速說出是哪兩種魚,它們各有幾條?幼兒回答后,教師擺出卡片。
3、請幼兒仔細觀察教師老師擺好的卡片,分析比較紅鯉魚、白鯉魚和金鯉魚之間多1少1的數量關系,知道2的好朋友是1和3。
4、幫助金鯉魚,用金鯉魚也要找兩個好朋友的情節,引導幼兒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5、請幼兒用數字卡快速擺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6、游戲: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樂,幼兒胸戴1-4的數字卡,請掛數字2或3的小朋友說:“我的朋友在哪里?”與他們相鄰數的幼兒迅速站到他的兩邊,交換卡片,反復游戲。
(三)結束部分:教師講評這節課的授課情況。
五、活動延伸:
在日常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進行找朋友的數字游戲,以鞏固幼兒對相鄰數的記憶。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提高學生動手技能,促進學生指肌的靈活性,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
2、通過拼花活動,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拼圖構思設計。
難點:怎樣拼出新穎生動、有創意的圖形。
教學準備:
剪刀彩紙等。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30分鐘。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
二、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一些花的圖片,讓學生認識不同花的形狀。
2、教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彩紙拼圖,并讓學生說一說,它象什么?想一想它是怎么做成的。
3、讓學生猜猜這幅范畫是怎樣拼出來的?
(學生討論,請一位同學發言)
4、教師小結。
5、板書課題:花兒遍地開。
三、講授新課。
1、讓學生從拿出學具,并自己動手剪一剪各種花瓣的形狀,并想一想讓你剪怎樣剪得快?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剪得什么樣子會好看?什么樣子就不好看?
2、然后讓學生將花瓣上色。
3、翻開書請學生欣賞教材中展示的范圖和學生作品。
教師再展示一些范圖,讓學生欣賞、討論、評價,告訴學生拼擺花只要美觀,與別人不同就行。
4、再分別請兩個學生上臺拼圖,教師要重點講評拼圖中的特別之處。同時教師可以靈活地移動上臺學生所拼圖形的某個部分,使之產生另一種形象,這樣更能達到啟發學生求異的效果。
5、講述作業要求:先剪再上色,接著拼擺,最后固定在卡紙上。提醒學生注意拼擺要反復比較,選擇一個最滿意的貼。貼時要耐心細致,膠水揩勻,注意畫面整潔,也可給作業命名。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1、發現拼得巧的同學立即表揚,提醒同學之間不要雷同,反對模仿教材、教師的范作。
2、對個別差生進行必要指點。
五、展示作業,課堂小結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2
教材分析:
本課通過“聞一聞”、“說一說”、“畫一畫”、“評一評”這五個環節,使學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種味道,并將味道與色彩、色塊等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用美術造型語言來表達各種味道。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打破原始的以說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讓學生親自體驗,感受嗅覺,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不能只局限在對食物味道的描繪上,要引導學生走進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種味道;最后,要讓學生去體會生活中的各種的味道,將抽象的味道與具象的味道聯系起來,從而使課的內涵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抽象繪特征,并嘗試運用色彩知識和點、線、面知識進行嗅覺的表現性繪畫。
2、豐富學生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表現力。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用點、線、面等方法來表現多種嗅覺。
2、學生領會不同的色彩能表現出不同的、嗅覺。
教學準備:課件、繪畫工具、一些氣味大的食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課前老師在教室里噴上清新劑,直接刺激學生的嗅覺,引出課題。)
師:你們剛才走進教室的時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覺嗎?
生:聞到很香的味道。(教師同時板書部分課題:嗅覺)
師:聞著這么香的味道,你們想到了哪些愛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課件同時展示出各種水果圖片)
二、新授:
1、品嘗水果:
師:老師今天就帶來了一個水果,不過放在袋子里。想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聞一聞,說出這個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
生:聞(蘋果、甜味)
(教師同時再次補充課題:嗅覺)
2、講解甜味
師:還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說一說它們的顏色嗎?
生:指名回答
師:原來甜甜的食物讓我們想到了這么多漂亮的顏色!很能引起人們的食欲。你們瞧(課件展示甜味的顏色)
生:想著這么甜的味道,看著這么漂亮的顏色,真想把這種味道畫出來呢!(再次補充課題:畫)
師:這種甜味到底怎么畫呢?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幫幫管老師,誰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創作
師:指導,點評(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的進行修改。)
師:同樣的一種甜味,我們可以畫出多種作品呢!
(課件顯示另外四張甜味作品)
師:你喜歡哪一張?有什么是怎么表現出來的?
生:指名回答
師:原來味道也可以用點、線、面來表現了,真是太有趣了。
3、引出酸味:
師:紅紅的蘋果是甜的,可是當蘋果在沒有成熟的時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
師:那酸味給你帶來的色彩感覺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對酸味色彩的認識,讓我們來看看,是不是這樣呢?(電腦顯示酸味的色彩)
4、聞一聞
師:老師今天要讓同學們過把癮,交換聞一聞自己帶來的東西,看看你還聞到了什么味道?通過你的表情告訴大家,并且說一說給你帶來了什么色彩感覺。
生:指名回答
師:原來食物當中還有這么多的顏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色彩感覺。(電腦演示體現其它味道的色彩)
師:老師這里還有三樣東西,想請你們上來聞一聞,猜猜是什么?(大蒜、洋蔥、生姜)
生:我聞出了……
師:原來食物當中有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加留意,還能發現更多的呢!
5、找一找
師:(教師出示一朵花,讓學生聞一聞)除了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聞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讓我們一起到自然界中去找一找!(電腦演示自然風光圖片。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
生:指名回答
7、再次引申
師:原來自然界中也有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為自然界如此的美麗,我們的生活顯得更加的幸福和快樂。你們瞧!我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學習是多么的快樂呀;過生日的時候有爸爸、媽媽的祝福,親朋好友的祝福,還有小伙伴的祝福,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電腦演示一組幸福生活的圖片)
師:可是,在很多偏遠的山區還有很多的孩子卻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沒有寬敞的教室、沒有象樣的桌椅,有些孩子甚至由于家境的貧窮而被迫輟學!(電腦演示一組貧困山區孩子上學的情景)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看到這兩段片子心里肯定充滿了不同的感受。說一說。
三、作業
師:老師今天為同學們帶來了一本奇特的書,你們瞧,是一本“百味書”,這本書可神氣了,它能過散發出多種味道呢!你們想做一個嗎?(想)今天老師就滿足大家的愿望,讓每位同學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共同完成一本“百味書”!
生:作業(每位同學可以畫多幅、多種味道的作品)
四、評講
五、小結:
師:我們知道了食物當中、自然界中有各種味道,也知道了生活當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種味道。老師真心的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著甜甜的飲料,吃著甜甜的食物一樣,永遠的甜甜蜜蜜,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