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教案(精選10篇)
《利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了解“納稅”及“稅率”的含義,并能進行有關應納稅額的計算。
2、了解一些有關利率的初步知識,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公式,會利用利息的計算公式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ǘ┻^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探索學習,體會到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ㄈ┣楦袘B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納稅及儲蓄的認識,體會依法納稅的光榮和儲蓄對國家和社會的作用,理解儲蓄的意義。
2、認識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納稅”“稅率”及其相關概念的含義,并能進行應用。
教學難點:將“稅率”與“利率”相關問題與百分數應用題建立聯系,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準備
請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納稅、儲蓄的信息;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主題圖)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正在蓬勃發展中,為了讓祖國更強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建設,你知道這些錢是哪來的呢?
2、誰能來說說什么叫納稅?為什么要納稅?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課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使學生明白依法納稅的意義和重要性。
。ǘ┙Y合情境,學習新知
1、理解“稅率”的含義。
。1)自學教材第10頁,進一步明確納稅的意義。
。2)反饋: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納稅?什么是應納稅額?什么是稅率?
(3)介紹自己所了解的納稅項目并進行簡單介紹。
2、結合實例,進一步理解概念,并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例3。
一家飯店10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
、僮x題,說說“營業額的5%”是什么意思?這里的5%就是指的(稅率)。
、趯W生獨立完成。
、奂w交流反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有如下關系成立:
營業額×稅率=營業稅。
。2)練習:出示教材第10頁“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資是5000元,扣除3500元個稅免征額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她應繳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僮x題,重點引導理解“扣除3500元個稅免征額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句話的意思。這里3%的稅率是所有月工資的3%嗎?教師可以適當補充有關個人所得稅的稅法規定。
②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奂w交流反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有如下關系成立:
。ǹ偸杖耄庹魇詹糠郑炼惵剩絺人所得稅。
。3)對比兩道題,了解稅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在了解稅率有關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問題解決,既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對概念有進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讓學生利用概念的解讀順利地解決問題,使得問題解決和概念理解相輔相成,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3、理解“利率”的含義。
。1)除了稅收,人們把有結余又暫時不急用的收入存在銀行里,這也是支持國家建設的行為。你對儲蓄有哪些了解?(學生根據課前了解說一說)
。2)自學教材第11頁內容,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義。
。3)結合實例理解信息。
①(實物投影出示存單的憑證)這里哪個是本金,哪個是利率,得到的利息又是多少?
、谶@是20xx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你發現什么?
、坌〗Y:存期不同,年利率也不同,銀行的利率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定的。
「設計意圖」雖然對于儲蓄這件事學生并不陌生,但是他們真正接觸的并不多,在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基礎上結合實例進行理解很有必要。
4、學習利息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例4。
到期后,王奶奶一共能取回多少錢?
、俚狡诤笸跄棠棠苋』氐腻X應該包括哪幾部分?我們可以先算出什么?試著先算一算王奶奶能拿到多少利息。
、诜答伣涣鳌
預設1:5000×3%×2=300(元);
預設2:5000×3、75%=187、5(元);
預設3:5000×3、75%×2=375(元)。
、勰姆N算法是正確的呢?
、芟胂肜⒌亩嗌俑男┮蛩叵嚓P?該如何計算?討論得出如下關系式: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菪〗Y:存期不同,利率也不相同,我們在計算時要注意存期和年利率的對應。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在算利息時還要考慮存款時間。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嘗試自行計算利息,探討利息的計算方法,在反饋中進行辨析答疑,從而得出利息的正確計算方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會更鞏固。
、抟还部梢阅玫蕉嗌馘X呢?
、呖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王奶奶到期拿到的錢應該包括利息和本金兩部分。
。2)嘗試練習: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做一做”。
20xx年8月,張爺爺把兒子寄來的8000元錢存入銀行,存期為5年,年利率為4、75%。到期支取時,張爺爺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時張爺爺一共能取回多少錢?
、賹W生獨立解答。
、诮涣鞣答。
重點對比兩種解題方法:
方法一: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方法二:8000×(1+4、75%×5)=9900(元)
說說這兩種方法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分別是怎樣思考的。
。3)教師:我們是如何計算利息的?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將例題及嘗試練習略作調整,使得教學更有層次性,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10兩題。
。1)李老師為某雜志審稿,得到300元審稿費。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她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筆3000元的勞務費用。其中800元是免稅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稅率繳稅。這筆勞務費用一共要繳稅多少元?
、賹W生獨立完成。
、诩w交流反饋。
、蹖Ρ葍深},看看兩種交稅方式有什么不同,想想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3)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9題。
下面是張叔叔20xx年8月1日到銀行存款時填寫的存款憑證。到期時張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錢?
、僖赖狡跁r張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錢,得知道什么?(根據回答出示銀行存款利率表)
、诖嫫诎肽,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奂w交流反饋。
2、實際運用
在過年的時候你收到過壓歲錢嗎?如果把這些壓歲錢存起來,你打算怎么存,到時會得到多少利息?你準備怎么使用?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用生活中的實例設計練習,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讓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把握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ㄋ模┱n堂總結,課外拓展
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我們要注意什么?
2、課后調查(選做):
。1)問一問爸爸媽媽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了解我國對個人所得稅的稅收規定。
(2)了解家里的儲蓄情況,了解我國最新的儲蓄利率的信息。
「設計意圖」課后調查,讓課堂與家庭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增強應用意識。
反思:
本節課教學的內容是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成功之處:
1、明晰概念,理解概念的意義。在本節課中,出現的概念比較多,例如:什么是納稅,什么是應納稅額,什么是稅率,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這些概念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說明,這樣記憶會更深刻。另外,對于拓展知識成數也要讓學生認真理解,這個概念與學生生活聯系不密切,但是對于農民來說,必須要求掌握和理解的。
2、靈活掌握計算公式,正確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應納稅額、各種收入與稅率之間的關系;本金、利息與利率之間的關系;掌握其中一個計算公式:應納稅額=各種收入×稅率;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就可想到另外兩個除法計算公式。
不足之處:
注重了數學問題的解決,忽視了對學生關于如何根據不同的存款特點選擇儲蓄。例如練習二十三中第7題:在學生獨立設計不同的儲蓄方案后,沒有讓學生評議感受不同存款方式的利與弊,教給學生簡單的生活知識。一般來說,定期比活期的利率高,存款年限長利率就比較高,如存三年期、兩年期比存一年期的利率高,但不能像一年期那樣每年可取一次利息,而國債因不用交納利息稅,獲取的利息比同期的定期存款稍高些。
再教設計:
合理設置教學環節,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以此達到兩者的和諧統一。
《利率》教案 篇2
教學課題:
利率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11頁例4,做一做及練習二第9、11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概念,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總結歸納利息的計算方法,發展抽象慨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積極參加儲蓄以及支援國家、災區、貧困地區建設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利息,解決利息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法與學法:
引導交流,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春節收到的'壓歲錢怎么處理的?
學生匯報:
生1:…
生2:我把錢放到信用社,因為我們那沒有銀行。
生3:信用社也就是銀行,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因為錢放在信用社既安全、又得利息。
師:利息是什么?怎樣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利率。
板書課題:利率
二、自學探究,尋求算法
1、自學第11頁上面3個自然段。(課件出示)
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儲蓄起來。一來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二來對個人也有好處,既安全、有計劃,同時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樣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板書課題:利率
二、新課講授
1、介紹存款的種類、形式。
存款分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閱讀教材第11頁的內容,理解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的含義。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例題中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率:單位時間內利息和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1)利率由銀行規定,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利率有按月計算的,也有按年計算的。
。2)閱讀教材第11頁表格,了解同一時期各銀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利息的計算。
。1)出示利息的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計算連本帶息的方法:
連本帶息取回的錢=本金+利息
。3)學生閱讀理解例4,計算后交流匯報,教師板書:
5000+5000×2.10%×2
=5000+210
=5210(元)
答:到期后可以取回5210元錢。
三、鞏固練習
1、20xx年11月,張爺爺把兒子寄來的8000元錢存入銀行,存期3年,年利率為2.75%,到期支取時,張爺爺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時張爺爺一共能取回多少錢?
2、李陽的爸爸將一筆款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2.75%,到期時得到的利息是5700元,李陽的爸爸當初存入的是多少錢?
3、樂樂把50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兩年,年利率是2.75%,到期后,他準備把利息的80%捐給“希望工程”。樂樂捐給“希望工程”多少錢?
四、課堂小結
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叫利率?如何計算利息?怎么計算取回的總錢數?
作業設計
一、解方程。
65%X+3.5×4=20
☆媽媽將500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為2.75%。到期后將會得到多少利息?
☆☆王庚今年的年終獎金有3萬元,他準備全部存入銀行,存期為兩年,年利率為2.10%。到期后,王庚一共取回多少元錢?
☆☆☆爺爺將半年的退休金全部存入銀行,存期5年,年利率是4.75%。到期后,取得利息2375元。爺爺存入的退休金是多少錢?
☆☆☆☆爸爸將家里30000元存入銀行,存期三年,年利率是2.75%。存期剛滿兩年時,因為家里需要用錢,爸爸準備提前支取。按銀行規定,提前支取存款一律按活期年利率(即0.35%)計算。爸爸會少得到多少利息?
板書設計百分數: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取回總錢數=本金+利息
5000+5000×2.10%×2
=5000+210
=5210(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錢。
《利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經歷走進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達等過程,讓學生
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結合百分率的知識,運用調查、觀察、討論、分析數量關系等方式,學習利息的計算方法,并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來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策劃理財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的價值,培養科學理財的意識。
教學重點: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稅后利息的計算。
設計理念:本課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結合百分率的知識,通過策劃理財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的價值,從小培養科學理財的意識。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1. 提問:你家中暫時用不到的錢怎么處理的?(課前布置同學們向自己的爸爸媽媽了解家中暫時用不到的錢怎么處理的)
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把積余下來的錢存到銀行里嗎?(明確:人們把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這叫做存款或者儲蓄。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得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 關于儲蓄方面地知識你還了解多少?(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信息)
根據學生交流地情況摘其要點板書:
利息 本金 利率
多媒體出示告訴你: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除了還給本金外,另外付給的錢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按年計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計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略,同書上第5頁利率表)
師:你從這張利率表上能獲得哪些信息?說說年利率2.52%的含義。你認為利息與什么有關?怎樣求利息?(學生討論)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二、教學例3
1.出示例3。讀題后明確,二年期的利率應該就是表格中對應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師: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條件?你會列式求利息嗎?(試著做一做,集體訂正)
2.教學試一試
。1)亮亮實際能拿到這么多利息嗎?為什么?(請了解利息稅的同學解釋)
教師再說明:這里求得的利息是稅前利息,也叫應得利息。但是根據國家稅法規定,從1999年11月開始,儲蓄所得的利息應繳納20%的利息稅,由儲蓄機構代扣。稅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稅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實際得到的利息,即稅后利息,也叫實得利息。購買國家債券、教育儲蓄不繳納利息稅。
這里的20%是什么?
你覺得應該怎樣計算稅后利息呢?可以先算什么?用計算器計算亮亮實得利息是多少元?(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2)小結:一般我們從銀行取出來的都是稅后利息,所以在多數計算中最后要將利息稅減掉。
。3)引申:如果問題問亮亮到期一共可取出多少元?這里的一共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內容。(明確可取出多少元:本金+稅后利息)
這個問題由你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應得利息怎樣求?實得利息怎樣求?(學生列式解答)
二者的區別是什么?實得利息是應得利息的百分之幾?(組織學生討論)
2.做練習二的第5題。
提醒學生教育儲蓄不需繳納營業稅。這里的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是什么意思?(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訂正)
3.理財我能行
談話:你們對家中的存款情況了解多少?能說給大家聽聽嗎?當然該保密的就不要說了。(學生交流)
學生交流后出示下面題目(同時出示利率表)
。1)張明家有5000元計劃存入銀行三年,張明的媽媽想請我們班的同學幫助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還是存定期一年,然后連本帶息再轉存合算呢?(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你有1000元,根據你家的實際情況,你打算怎樣投資?請你設計一個理財方案。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有意識地養成勤儉節約,計劃消費的習慣,并能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發揮其價值。
五、布置作業(兩道實踐題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到銀行去儲蓄,從實踐中認識儲蓄)
1.到銀行存壓歲錢;
2.找一份存折或存單,看懂上面的每一欄,并從上面找到本金、利率、時間,能計算到期后這份存折(存單)一共可取出多少元?
《利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1、本節課是在學習了折扣和納稅之后的第三個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知識點,是用百分數解決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本章內容中的一個難點。
2、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義,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以及利率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學情分析
1、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折扣和納稅這兩個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將要學習的第三個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知識點。
2、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點時的障礙點應該在于利息稅的扣除和國債利息不扣除利息稅上。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積極參加儲蓄,支援國家、災區、貧困地區建設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難點
1、通過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計算方法;
2、利息稅的扣除和國債利息不扣除利息稅上。
教學過程:
一、課內交流、探究
師:在儲蓄的過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關的知識?(學生分組匯報調查結果)
。ㄉ鷧R報。開放的問題情景下,根據每組學生的差異,預計可能出現下列情況:(1)有關儲蓄的一般知識,如儲蓄的方式;(2)有關儲蓄的相關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稅后利息稅的知識;(3)有關利息的計算方法,如有的小組利率的含義推導出利息的計算方法;(4)、有關調查中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師:根據每組交流的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并和學生共同整理儲蓄的相關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板書: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二、創設情景、體驗儲蓄
1、創設情景
2、體驗儲蓄。根據剛才的匯報情況,安排教學過程。
。1)學生拿出復制好的儲蓄存款憑證進行填寫。
。2)學生活動,教師了解學生填寫情況后,最后利用投影儀進行訂正。
。3)、充分聯系生活,設置儲蓄密碼。
(4)保管好存折或存單。
師:儲蓄完成以后,銀行要給我們一個存單或存折,我們要牢記密碼,妥善保管好存單或存折。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交流討論,了解利息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根據剛才的知識,如果告訴你兩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夠求出張大爺儲蓄到期時能獲得多少利息嗎?(學生分組討論計算,匯報情況)
2、學習利息稅知識。
師:大家都算出了應得的利息,但實際上張大爺他并不能得到你們算出的這些錢,你們知道為什么嗎?請大家看一下課本第99頁最下面的一句話:“國家規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稅率納稅!蹦奈煌瑢W能解釋一下?
生:就是銀行多給的那部分錢的5%要上交給國家。
生:就是只能得到利息的95%。
師:對,存款的利息必須要按5%的利率納稅,納稅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在座的各位同學長大之后都要依法進行納稅。
師:儲蓄到期時,張大爺實際領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48。60×5%=2。43(元)
1000+48。60—2。43=1046。17(元)
生2:48。60×(1—5%)=46。17(元)
1000+46。17=1046。17(元)
生3:1000+48。60×(1—5%)=1046。17(元)
師總結利息的利息計算方法。
3、鞏固新知:學生進行練習(教材第100頁的“做一做”)
(1)學生個人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2)學生個人匯報
四、課后實踐、體驗儲蓄過程
師:請同學們課后把平時積攢的零用錢存入銀行,在儲蓄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你能想辦法解決嗎?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我們下節課繼續交流討論。
五、課后作業布置
課本練習二十三的第6、9題。
《利率》教案 篇5
課 題 生活與百分數
教學目的
通過設計合理存款方案的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熟練地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經歷信息搜集的全過程,提高搜集信息和綜合運用信息解決百分數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 點:經歷搜集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難 點:設計合理的存款方案。
一、活動一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儲蓄的相關知識,知道了生活中離不開百分數,今天我們就繼續來研究生活與百分數。(板書:生活與百分數)
昨天我給大家留了一個作業,讓你們去調查一下附近銀行的最新利率,并與教材上的利率表進行對比,了解國家調整利率的原因。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
。▽W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你們知道國家為什么要調整利率嗎?(向學生介紹:國家為了社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需要根據不同的社會情況來隨時調整利率。)
二、活動二
。1)調查理財方式。
師:除了以上關于利率的事情,你們還調查到了什么?
。2)提出探究問題。
課件出示:李阿姨準備給兒子存2萬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學,請你幫李阿姨設計一下,黑板上的三種理財方式哪種的收益更高?
。3)學生用計算器獨立完成后,進行小組內的交流。
請三位學生到黑板上板書三種方式的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的教學中,主要采取學生自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式,先讓學生討論清楚三種儲蓄方式,然后自己獨立思考,再列式計算,最后通過對比發現本金和存期相同時,利率越高利息越高。
3、千分數和萬分數
。1)千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千分數。千分數也叫千分率。與百分數一樣,千分數也有千分號,千分號寫作“‰”千分號具有一切百分數的特點。例如:某市20xx年人口總數是3500000人,這一年出生嬰兒28000人,該市的人口出生率是8‰。20xx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604萬人,出生率為11.93‰,死亡人口960萬人,死亡率為7.14‰;自然增長率為4.76‰。
(2)萬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萬分之幾的數,叫做萬分數。萬分數也叫萬分率。與百分數和千分數一樣,萬分數也有萬分號“?”。萬分數也具有一切百分數和千分數的特點。例如:一本書有10萬字,差錯率不能超過1?,即該書的差錯數不能超過10個。
三、全課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利率》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12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理解儲蓄的含義,明確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能正確地進行利息的計算。
2.經歷儲蓄的認識過程,體驗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廣泛應用。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稅率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快要到年底了,許多同學的爸爸媽媽單位里會在年底的時候給員工發放獎金。你的爸爸媽媽拿到這筆錢以后是怎么處理的呢?爸爸媽媽會不會把一大筆現金放在家里?為什么?
(啟發學生說出各種可能性和原因)
師生共同小結: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儲蓄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使得個人錢財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即到期可以取出比存入的要多些的錢。
那么同學們知道為什么有時我們把錢存在銀行,最后去取的時候錢會變多呢?
同學們知道嗎,在不同的銀行,有時我們可以得到不同的利息,因為它們的利率不同。那么,什么是利率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教師板書課題:利率。
二、探究新知
1.引導質疑,理解相關概念。
(1)學生圍繞上面提出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教科書第11頁,不理解的內容可在小組討論或做上記號。
學生看書時,教師巡視指導,并參與學生的討論。
(2)匯報交流。
師:通過看書學習和討論,你知道了儲蓄中的哪些知識?能向全班同學匯報一下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存款方式
活期
定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利息。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教師說明:利率由銀行規定,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利率有按月計算的,也有按年計算的。同一時期,各銀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2.教學例4。
(1)課件出示例4。
(2)引導學生理解題意,本題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別是多少?
(3)到期后取回的錢除了本金,還應加上利息。
(4)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展示。
方法一:5000×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
方法二:5000×(1+3.75%×2)=5375(元)
(5)教師講解:存期是幾年,就要選取相對應的年利率。本金與年利率相乘,得出的是一年的利息,求兩年的利息就要乘2。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11頁“做一做”。
先提問本題中本金、利率、存期分別是多少?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教科書第14頁第9題。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存款憑證后提問:存期是多長?半年用多少年計算?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教后思考】
儲蓄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密切。本節課中概念較多,教學中結合具體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學生在解決有關“利率”的問題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幾個錯誤:計算利息時忘記乘存期;沒有注意利率和存期的對應性;計算利息時,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計算時所乘時間的單位應是年等。要將學生的錯誤轉化成學習資源,在糾錯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
《利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會正確的計算存款利息。
2.使學生初步認識儲蓄的含義,感受到儲蓄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及益處。
3.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初步的理財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利息和本息和的計算。
2.利息和本息和的計算。
教學過程
1.談話。
大家的壓歲錢是怎么管理的?為什么把錢存入銀行?
2.導入。
把錢存入銀行,會獲取一部分利息,怎么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1.探究有關儲蓄的知識。
。1)儲蓄的好處。
。2)儲蓄的方式。
(3)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
2.深入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課件出示:小紅20xx年9月1日把1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xx年9月1日,小紅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3元,共103元。
引導學生找出題中的本金和利息。
3.探究利息、利息與本金和的計算方法。
。1)分析題意,引導學生探究利息的計算方法。
。2)組織學生嘗試解題,交流匯報。
鞏固實踐爸爸媽媽給貝貝存了2萬元教育存款,存期為三年,年利率為5.40%,到期一次支取,支取時憑非義務教育的學生身份證明,可以免征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1)貝貝到期可以拿到多少錢?
。2)如果是普通三年期存款,應繳納利息稅多元?
板書設計
利率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方法一:方法二:
5000×3.75%×2=375(元)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075)
=5000×1.075
=5375(元)
《利率》教案 篇8
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首先用文字說明了儲蓄的意義,介紹了本金、利率、利息的意義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然后通過例4讓學生掌握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教學目標
1.知道儲蓄的意義,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義。
2.掌握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3.經歷收集信息的過程,培養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難點:正確理解概念,能解決與利息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思路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鞏固應用,提升能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5分鐘)
1.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一定很喜歡過年吧,因為過年不僅有好吃的,好玩的,還可以得到不少壓歲錢。你們的壓歲錢是誰在保管著呢?(引導學生想到儲蓄比較安全,并且能夠得到利息)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了解儲蓄嗎?關于儲蓄有哪些知識呢?這節課我們了解一下儲蓄的知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鐘)
1.引導學生自學教材第11頁關于儲蓄的知識。
(1)出示自學提示:
、賰π畹暮锰帯
②儲蓄的方式。
、凼裁词潜窘、利息、利率?
、芾⒌挠嬎愎绞鞘裁矗
(2)檢驗自學成果,引導學生找出下題中的本金和利息。
課件出示:明明20xx年11月1日把1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1年,到20xx年11月1日,明明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1.5元,共101.5元。
2.用儲蓄的知識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例4,引導學生讀題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組織小組討論:求2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錢,就是求什么。
(3)組織學生嘗試解題。
。4)組織全班交流,明確解題思路。
思路一:先求利息,最后求可取回多少錢?扇』劐X數為本金+(本金×利率×存期)。
思路二:把本金看作單位“1”,先求出本金和2年的利息一共是本金的百分之幾,再求可以取回多少錢。可取回的錢數為本金×(1+年利率×2)。
三、鞏固應用,提升能力。(10分鐘)
1.完成教材第11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第9題。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5分鐘)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2.計算利息時,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計算時所乘的時間單位應是年;存款的利率是月利率,計算時所乘的時間單位應是月。
板書設計利率
例4方法一5000×2.10%×2=210(元)
5000+210=5210(元)
方法二5000×(1+2.10%×2)
=5000×(1+0.042)
=5000×1.042
。5210(元)
答:到期時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
培優作業1.劉亮有20xx元,打算存入銀行2年,F有兩種儲蓄方法:第一種是直接存2年,年利率是2.10%;第二種是先存1年,年利率是1.50%,第一年到期時再把本金和利息合在一起,再存1年。選擇哪種儲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第一種儲蓄方法:20xx×2.10%×2=84(元)
第二種儲蓄方法:20xx×1.50%×1=30(元)
(20xx+30)×1.50%×1=30.45(元)
30+30.45=60.45(元)
60.4572
答在A商場買應付80元,在B商場買應付72元,選擇B商場更省錢。
四、小結
1.在購物時,可以運用學過的百分數知識對商家的優惠方式進行分析對比,從而選出實惠、省錢的方案。
2.商家的促銷方式:“打幾折”,“每滿100元返50元禮券”,“每滿100元減50元”,“買五件送一件”都轉化為百分數的知識來理解。
《利率》教案 篇9
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首先用文字說明了儲蓄的意義,介紹了本金、利率、利息的意義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然后通過例4讓學生掌握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教學目標
1.知道儲蓄的意義,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義。
2.掌握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3.經歷收集信息的過程,培養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難點:正確理解概念,能解決與利息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思路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鞏固應用,提升能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5分鐘)
1.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一定很喜歡過年吧,因為過年不僅有好吃的,好玩的,還可以得到不少壓歲錢。你們的壓歲錢是誰在保管著呢?(引導學生想到儲蓄比較安全,并且能夠得到利息)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了解儲蓄嗎?關于儲蓄有哪些知識呢?這節課我們了解一下儲蓄的知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鐘)
1.引導學生自學教材第11頁關于儲蓄的知識。
(1)出示自學提示:
、賰π畹暮锰。
、趦π畹姆绞。
③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
、芾⒌挠嬎愎绞鞘裁矗
(2)檢驗自學成果,引導學生找出下題中的本金和利息。
課件出示:明明20xx年11月1日把1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1年,到20xx年11月1日,明明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1.5元,共101.5元。
2.用儲蓄的知識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例4,引導學生讀題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組織小組討論:求2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錢,就是求什么。
(3)組織學生嘗試解題。
。4)組織全班交流,明確解題思路。
思路一:先求利息,最后求可取回多少錢?扇』劐X數為本金+(本金×利率×存期)。
思路二:把本金看作單位“1”,先求出本金和2年的利息一共是本金的百分之幾,再求可以取回多少錢?扇』氐腻X數為本金×(1+年利率×2)。
三、鞏固應用,提升能力。(10分鐘)
1.完成教材第11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第9題。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5分鐘)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2.計算利息時,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計算時所乘的時間單位應是年;存款的利率是月利率,計算時所乘的時間單位應是月。
板書設計利率
例4方法一5000×2.10%×2=210(元)
5000+210=5210(元)
方法二5000×(1+2.10%×2)
=5000×(1+0.042)
。5000×1.042
。5210(元)
答:到期時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
培優作業1.劉亮有20xx元,打算存入銀行2年。現有兩種儲蓄方法:第一種是直接存2年,年利率是2.10%;第二種是先存1年,年利率是1.50%,第一年到期時再把本金和利息合在一起,再存1年。選擇哪種儲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第一種儲蓄方法:20xx×2.10%×2=84(元)
第二種儲蓄方法:20xx×1.50%×1=30(元)
(20xx+30)×1.50%×1=30.45(元)
30+30.45=60.45(元)
60.45845.14直接存入兩年比較合適。
教材習題
第11頁“做一做”
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利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利率的概念,掌握利率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利率的詳細講解以及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認識到利率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用數學視角觀察生活的習慣獨以及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利率與本金、利息、時間的關系;利率相關問題的解決過程。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表示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是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二、新課引入
1、概念理解
老師:同學們是不是都見過銀行卡呢?為什么我們要選擇把錢存入銀行呢?把錢存入銀行,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使錢更加安全,還能增加一些收入。
在銀行的存款方式有多種,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單位時間(如1年、1月、1日等)內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利息的計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根據國家發展規律的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20xx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如下表:
2、例題詳講
例:20xx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錢存入銀行,存兩年,問到期時可以取回多少錢?
老師分析:王奶奶到期取錢時除了本金,還應該加上得到的利息,就是王奶奶可取回的錢。
解:小明的解法:5000 x 3.75% x 2=375(元)5000 + 375 = 5375(元)
小麗的解法:5000 x (1+3.75%x2)= 5000 x (1+7.5%)=5000x1.075=5375(元)
答:到期時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下面同學們分組討論小明與小麗解答方法的不同點,說出他們列出的式子的意義。
小明的解法:先算出利息,再加上本金就是取回的錢。
小麗的解法:用本金與單位一加上利息率和時間的乘積相乘,就能得出直接得出可取回的錢。
3、即時練習
20xx年8月,張爺爺把兒子寄來的8000元錢存入銀行,存期為5年,年利率為4.75%,到期支取時,張爺爺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時張爺爺一共能取回多少錢?
解:8000 x 5x 4.75%=1900(元)8000+1900=9900(元)
答:到期時張爺爺可得到1900元的利息,一共能取回9900元。
拓展延伸
媽媽有1萬元錢,有兩種理財方式:一種是買3年期國債,年利率4.5%;另一種是買銀行1年期理財產品,年收益率4.3%,每年到期后連本帶息繼續購買下一年的理財產品。3年后,哪種理財方式收益更大?
解:第一種方式收益:10000 x 4.5% x 3 = 1350(元)
第二種方式收益:第一年利息10000 x 4.3%=430(元)
第二年利息(10000+430)x 4. 3%=448.49(元)
第三年利息(10000+430+448.49)x 4. 3%≈467.8(元)
總收益430+448.49+467.8=1346.29(元)
1346.29845.14直接存入兩年比較合適。
教材習題
第11頁“做一做”
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