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世界衛生日主題班會優秀教案(精選3篇)
小學世界衛生日主題班會優秀教案 篇1
為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的重大決定,落實工作職責,加快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步伐,推動創建工作扎實深入開展,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特制定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教育部下發的衛生工作條例為指導,堅持育人為本,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切實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為把寧遠建成省級衛生縣城,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使學生了解衛生健康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改善學校的衛生與教學條件,加強對傳染病,學生常見病的預防與治療。
2、使學生了解一些衛生保健常識,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3、開展學生衛生健康與咨詢服務。
4、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不斷提高其健康水平。
5、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證學生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
6、 促進兒童少年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心理衛生問題。
7、動員學生家長主動配合學校進行健康教育。
三、學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年級
1、通過課堂內外的教育,向學生傳授衛生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個人清潔習慣,使他們自幼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維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2、培養學生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養成早睡早起、定時定量進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過量進食。懂得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自覺地保護環境,并懂得預防接種的好處,自覺接受預防接種。
二年級
1、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了解兒童期的正常生長發育,并注意生長發育期應注意的事項。知道保護眼睛、牙齒、耳朵、鼻子的重要。
2、認識到陽光、空氣、水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3、了解均衡飲食對身體發育的好處,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年級
1、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并掌握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方法。
2、教育學生交通安全知識,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3、了解自身的發育及運動對身體的好處,教導學生安全用電,并知道觸電急救的方法及小外傷的處理。
四年級
1、使同學們熟記急救、火警、盜警電話號碼,在遇到急救病人、車禍、火警等急救、意外事故時,懂得如何打電話。
2、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知道人體需要的營養素,知道常見傳染病及其預防。
3、懂得體育與健康常識:運動前后的注意事項;過量飲水也會中毒;玩與心理健康;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五、六年級
1、使學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養健康的意識行為,懂得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讓學生了解適時、適體的穿著有益健康,引導學生培養樸素、大方、適時的穿著風格。
3、使學生認識吸毒的危害,教育青少年千萬不要因好奇去嘗試吸毒。
4、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標準使自己逐步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正確看待自己身上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控制自己的情緒,多參與集體活動,培養良好的興趣,并懂得如何自我保護。
5、了解環境衛生的重要作用,懂得愛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
6、讓學生了解學校健康促進的內容,并在行動上支持和參與學校健康促進活動。
四、工作重點
(一)加強健康教育。
1、認真上好健康教育課,做到有計劃、有教師、有教材、有課時、有教案。
2、為學生提供心理、生理衛生知識教育服務。各年級開設心理健康講座,培養少年兒童提高調控情緒的能力,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具有預防心理障礙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合作精神。
3、重視學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開展高年級學生青春期衛生講座,并配合錄像、掛圖等,使講座內容豐富多彩,通俗易懂。
4、提高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讓學生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5、堅持每周大掃除制度,著力培養學生衛生習慣,做到常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隨地吐痰等,確保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達80%以上。
(二)著力搞好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廁所、桌椅配置等均達到國家標準。在軟件上,政策落實,制度到位,急救、防災有預案,衛生服務優良,檔案資料齊備,實行依法管理。
2、通過宣傳教育,讓全體師生懂得環境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避免在不利于身體健康的環境(如大霧、灰塵、噪聲等)中進行體育活動等。
3、學生個人衛生做到頭發整潔、無異味;指甲勤剪;面、耳、頸干凈;衣服鞋帽整潔、無異味。教育師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覺注意合理的營養和飲食衛生,較為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自覺做到不吸煙、不酗酒、遠離毒品。
小學世界衛生日主題班會優秀教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活動目的:
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的人生。幫助學生從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個人素質,完善行為舉止。
三、活動過程:
一 談談環境對人的影響。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3)你最喜歡哪些地方?最討厭哪些地方?為什么?
(4)說說我們教室的整潔情況。
(5)你喜歡我們現在的教室嗎?為什么?
二 教師說:生活中良好的衛生習慣有些什么內容?學生回答后教師訂正。
“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掃衛生。
“兩不”:不要共用衛生潔具(如:毛巾、杯子等),不亂扔垃圾。
“五好”:是心態調整好、生活安排好、飲食調節好、衣服穿得好、健康關注好。 還要做到;
1、飯前便后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發、勤換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讀寫衛生: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5、隨時隨地勤洗手;
6、注意用眼衛生:不要在強光下看書,不要在行走的車上看書,不要躺著看書,不用臟手揉眼睛;
7、不吃沒有衛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沒有清洗干凈的食物,不喝生水;
9、早晚刷牙,食后漱口;
8、早晚洗臉,用流水洗臉,不與別人共用毛巾、臉盆等物品;
10、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三 總結。
同學們,這次班會開得非常成功,同學們發現了優點以及不足之處,并制定了可行的措施。愿同學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搞好個人衛生,搞好我班衛生。
小學世界衛生日主題班會優秀教案 篇3
活動主題:
“你我手拉手,共建文明衛生城”
活動目的:
讓學生明白“文明衛生”并非綠化生活,而是友善美好的環境。通過班會讓學生理解:平時的點點滴滴中應注意文明衛生,關注環境,關注生命,善待自然,善待周圍的人。本次班會活動,使學生了解家鄉的環境情況、人文情況,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心,增強學生"愛我家鄉,美我家鄉"的意識,為環保問題出謀獻策,為社會文明盡職盡責,培養主人翁意識;讓學生明確文明和環保的重要性,讓他們自覺行動起來共創“綠色生活和舉止文明”。
活動重點:
讓學生明確環境保護和善待他人的重要性,感受人與自然、人與人和協相處的必要性。
活動方法:
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演講,活動與表演相結合。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體驗“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的意義。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開場白
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前進,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經濟水平日益上升。然而,在我們感嘆生活越來越美好的同時,一些社會環境和人際交往的問題也隨之接踵而來;仡^望望自己走過的路,它們已然面目全非。當今的地球,面臨著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的危機,面臨著人情冷漠,世態炎涼的危機。想想我們的子孫,我們為他們留了些什么?現在,藍天不再蔚藍,江河不再明澈,空氣不再清新,人心不再附古,人與人形同陌路……面對這些危機,您,難道還無動于衷嗎?
二、文藝表演
小品表演:
《一張餐巾紙》由一名同學隨手丟棄的一張餐巾紙引發幾個人不同的表現:有的視而不見,有的只議論了幾句揚長而去,有的把它撿入垃圾桶。
相聲表演:
《鄰里之間》樓上樓下住戶從來不來往,樓上住戶誤走錯樓層,上了樓上的住戶門口,樓下住戶以為是小偷,樓上住戶以為自己家里進了小偷,兩人為此發生誤會。
三、由以上小品讓學生自由發言,說說發生在自己身邊影響環保的事例,討論我們如何“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市”。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發言(每組2人):
1、同學甲: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嘩嘩流淌的自來水并不是永不枯竭的,并且應管理好水源,避免有毒物質污染水源。
2、同學乙:我們要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充分利用大氣的自凈能力,廠址選擇,煙囪設計,城區工業區規劃等要合理。綠化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減輕大氣污染程度。
3、同學丙:綠色是世界最美的顏色,愛護校園環境、公共設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仍瓜皮果殼、煙頭,不隨地吐痰,不在教室課桌、墻壁上涂畫。
4、同學。何覀円沤^"洋垃圾"入侵,注重利用垃圾,使這些污染物轉變成有益之物,為人類造福.
5、同學戊:我們要嚴格限制車輛鳴號的聲級,禁止長時間連續鳴號;減少家用電器的噪聲污染,在室內養些花草,在庭院種些樹木,吸收部分噪聲污染;禁止夜間施工噪聲和餐飲業及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噪音,禁止在城市市區使用高音廣播或采用其他發出高噪音的方式從事商業活動;防止露天娛樂集市及室內裝修、娛樂等活動的噪音,控制城市區域機動車喇叭噪音。
6、同學己:一老人馬路邊跌倒,無人敢趕上前攙扶,好心的人們也只是電話給醫院,叫救護車來,老人就這么在冰冷路面上躺了半個小時。
7、同學庚:同一個樓里面住的人們,相互之間從不來往。
8、同學辛:老爸老媽有錢的時候,兒女繞膝,萬事順心,一直到老人沒積蓄了,又生了重病,子女就不管老人了。
9、同學壬 :對開展“倡導綠色社會,共建生態文明”的活動,我發出以下倡議:
一要節約用水;
二要節約用電,及時關掉相應電源,做到人走燈滅;
三要愛護校園環境及公共設施;
四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0、同學葵:需要做以下幾方面:
一要減少對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二要愛護校園環境公共設施,養成良好習慣做到不亂仍垃圾,不隨地吐痰。
四、班長宣讀為迎接本次主題實踐活動,我班修訂的保護環境珍惜資源倡議:
1、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做到人走水關,人離燈滅,把珍貴的資源用在最需要它們的地方。
2、生活中盡量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可循環使用的.塑料、金屬制品,使用無汞電池,不要讓禍害遺千年。
3、出行多走路,多騎車,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少乘坐私家車,增強自我體制,減少釋放不明氣體。
4、不食用青蛙等有益動物或保護動物,為我們的自然多留一點生機,為自己多留一個朋友。
5、了解自己的鄰居,關心自己身邊的老弱。
6、為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溫暖的問候。
7、為貧困的兒童捐獻一本書。
地球需要我們的`保護,我們不想最終只剩下一滴自己的淚水。那么,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團結就是力量,一起保衛我們的地球,保衛我們的情感!
五、男女同學朗誦
(男):原以為你是那么寬廣,不在乎帶走一片陰涼。
(女):原以為你是那么堅強,沒想到你的眼淚有時也在流淌。
(合):地球,我們的家園,讓我們愛你到地久天長!地球,我們的母親,讓我們盡情沐浴你的陽光。
六、班主任總結
通過此次班會讓我們大致了解什么是“綠色生態”和“舉止文明”,大家意識到了平時沒注意到的生活細節,認識到只有共同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美好的環境人人有責。環保并不遙遠,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發一份光!創建生態文明,和諧個人與人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