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桃花瓣兒教案(精選2篇)
小班語言桃花瓣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
2.用動作表現故事人物。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4.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故事圖片、故事音頻。
紙面教具:打印桃樹教具。
活動過程:
教師手撒粉色紙剪的桃花瓣,引導幼兒感受。
——這是什么?是什么顏色的花瓣?它們的媽媽是誰?
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圖片1,引出故事《桃花瓣兒》。
——是的,這是桃樹媽媽的桃花瓣兒,桃花瓣離開了媽媽會去哪兒呢?我們來聽聽故事是怎么說的。
2.配合故事圖片播放故事音頻,要求幼兒認真傾聽。
請幼兒說一說故事內容。
——誰撿了桃花瓣?它們用桃花瓣做成什么?小兔子為什么要把桃花送給好朋友?
再次播放音頻,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用動作表現故事角色。
——小螞蟻乘涼的動作可以怎么表現?
——小甲殼蟲怎么搖動小船?
——小兔做花環可以用什么動作?
鼓勵幼兒大膽的說一說桃花瓣還可以做什么,并用動作表現出來。
——如果你撿到了桃樹媽媽的花瓣,想用它來做什么?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呢?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紙面教具《桃樹》,引導幼兒用繪畫、撕貼、吹畫、手指點畫等方法給樹添桃花。
附【故事】
桃花瓣兒
桃樹媽媽開了花,真美麗。風兒輕輕吹過,桃樹媽媽讓粉紅色的花瓣飄呀飄,飄落在草地上。
小螞蟻撿了一片花瓣,在洞口搭了一個涼棚。粉紅色的涼棚真漂亮!
小甲殼蟲撿了一片花瓣當作小船,搖啊搖,粉紅色的小船真美麗!
小兔撿了許多花瓣,做了兩個花環,一個送刺猬,另一個送給松鼠。
“桃樹媽媽,你沒花瓣兒,怎么辦呢?”
桃樹媽媽說:“不要緊,不要緊。”桃樹媽媽沒了花瓣,結了許多的桃子。紅紅的桃子咬一口,真甜呀!
教學反思:
剛開始借助語言和動作帶領幼兒感受桃花的優美意境,非常的合理。我只帶領幼兒做了一遍桃花飄落的動作。反思自己的教學,我覺得在創編動作的時候可以讓個別幼兒上前示范,但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把握,畢竟還要節約更多的時間用于散文的欣賞。
小班語言桃花瓣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觀察桃花的顏色和特征。
2、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
3、培養幼兒對桃花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活動場地——桃樹林。
重難點:
能說出桃花的顏色和特征。
活動過程:
一、欣賞桃樹林。
老師和幼兒一起來到桃樹林,說說桃樹、桃花的名稱,感受桃樹林的美麗。引導幼兒從遠處觀看,再走近觀看。
二、觀察桃花的形狀、顏色等特征。
提問:你看到的桃花是什么顏色?數一數桃花有幾個花瓣。
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桃花的花蕊,聞聞桃花的香味。
觀察桃樹上桃花的多種形態,如花苞已開的、盛開的等。
三、游戲:
下花瓣雨。
幼兒撿拾落在地上的桃花瓣,老師把花瓣集中起來,往空中拋撒,花瓣落在幼兒身上,幼兒一起說:“下花瓣雨嘍!”一起感受游戲的快樂。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學習過程中幼兒的參與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總之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