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夜景》的教案(精選3篇)
《畫夜景》的教案 篇1
一、內容分析
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皎潔的星光、五彩斑斕的燈光、千變萬化的焰火,使我們的夜晚變得更加美麗、迷人。本教材以此為描繪對象,啟發學生回憶夜晚的萬家燈火和五彩的節日焰火,給我們的居住環境披上了美麗的霞衣,感受現實生活的美好。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善于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
本課是以“夜色”為主的創作畫。此課的教學意圖是,促使學生發現和捕捉美麗夜景的特征,體會美的景象,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和造型表現能力,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生活中學生都有過觀看美妙夜色的經歷,教學中可以通過看有關錄像或圖片,引起他們美好的回憶,激發起對夜色的喜愛之情。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會用手中的畫筆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了解美妙的燈火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絢麗多彩,感受到現實生活的美好與幸福。使學生了解到顏色有深淺的不同,就是同一種顏色也有深淺的變化,而深淺顏色會使畫面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
應會:學習表現夜色的幾種基本方法,能運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對比關系來表現美妙的夜色,進而創作出大膽、生動的畫面來。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啟發學生感受并表現周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而體驗到生活的.樂趣。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善于觀察,抒發出自己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設計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個性,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對夜景的觀察、回憶和感受,表現夜景的美感,認識深淺色使畫面產生的對比效果。
難點:如何利用顏色對比表現夜色的美感。
四、學習材料
課件、彩筆、油畫棒、顏料、彩紙、剪刀、膠棒等。
五、教學過程
1.詩歌導入——進入藝術氛圍
散文詩《黑夜來了我不怕》導入揭示課題
課件欣賞,探索色彩的奧秘
2.賞心悅目——獲得美感體驗
⑴你記憶中的夜晚是怎樣的?
⑵今天,老師就來當一回導游,帶大家一起去逛逛寧靜而美麗的夜晚。
多媒體欣賞:我們身邊的夜色
⑶逛了這么多地方,你對夜晚是否有了新的感知?通過提取色塊,進行明暗對比,讓學生感受明度高的顏色在深色和淺色背景中的所帶來的不一樣的視覺沖擊。
3.情趣盎然——激發藝術激情
魔術表演:白晝變黑夜
演示:黑板上貼有一張表現城市白晝的圖畫,畫面中老師事先用油畫棒畫好了城市景色,只見老師用蘸滿黑色水粉顏料的大刷子在畫面上一刷,白晝立刻變成了黑夜,天空中出現了月亮、星星、煙花等。
亮色與暗色產生強烈的明度對比,這就是美麗夜景的色彩秘密。
欣賞課件,并讓幾位學生上來畫出自己喜歡的煙花
提出問題:為什么作品的效果有所不同?應該怎樣?
解決問題:
①握筆力度不同,應用力的畫。
②色彩對比不同,應選擇色彩對比強烈的顏色。
4.放飛想象——創造藝術作品
⑴除了煙花,還有什么事物可以扮靚夜色呢?
⑵讓我們一起去尋找扮靚夜色的好方法。多媒體欣賞:五彩繽紛的夜晚:彩燈、星月、倒影、閃電……
⑶欣賞各類表現夜晚美景的作品
⑷學生創作
要求:小組利用剪貼畫和添畫的方式合作完成創作一幅美麗的夜景。
5.春風化雨——感動生活藝術
展示評價
⑴向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⑵欣賞其他學生的作品。交流經驗。
六、課后拓展
1.師展示蘇州各地的夜景,猜一猜這是哪?
2.總結:原來,美麗的夜景就在我們身邊,生活是如此美麗,讓我們好好珍惜。
《畫夜景》的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美妙的燈火使我們的生活變的絢麗多彩,感受到現實生活的美好與幸福。使學生了解顏色有深淺的變化,而深淺顏色會使畫面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
2、操作目標:學習表現夜色的幾種基本方法,能運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對比關系來表現美妙的夜色,進而創作出大膽、生動的畫面來。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體驗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在創作中激發探索欲,培養個性。
二、教學重難點:
認識深淺色使畫面產生的對比效果,通過對夜景的觀察、回憶和感受,表現夜景的美感。2.顏色深淺對比在畫面中的實際運用。
三、教學過程
(一)組織、導入
1、組織教學:播放孩子熟悉的歌曲《蟲兒飛》激發回憶黑夜的`景色,
(師:小小的螢火蟲讓夜變得更美,你們小小的手也能創作出更多的美來,有信心嗎?生:師:那就上課!
2、魔術導入:引出本課課題——《畫夜景》。讓孩子帶著好奇走入課堂。
(師:今天來給你們上課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個小節目,請看---教師演示)
(二)欣賞感知發現
1、觀看航拍蘭陵夜景
欣賞導入:讓學生欣賞家鄉的夜景,讓他們以生活為基礎進入學習,并激發學生對夜景的興趣。(提問:是什么讓蘭陵的夜變得這么美?)
2、學生答(燈)
3、教師:其實能讓夜變美的還有很多,看(出示ppt)猜一猜這是什么?生:星星、月亮,星星和月亮讓夜空變得更美!
師:看這是?
生:路燈,路燈不但照亮黑夜也為城市穿上了一件華麗的夜衣。看這是哪里?其實這是我們蘭陵的東伽河,在燈的裝飾下是不是更美了!
師:看這是?生:車道,穿梭中的車輛多像條條彩帶!
師:再看這是?生:煙花,它讓黑夜變得更熱鬧更絢爛了!(通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4、我會找:發現是什么裝扮的黑夜如此漂亮?
生:星星、月亮、煙花、燈光、車流···(教師同時貼畫)
5、你們想不想看看在裝扮下的天安門城樓?(出示課件:請學生欣賞天安門城樓夜景與白天景色的對比圖片,引導學生欣賞感受
祖國美景。)那白天的天安門是什么樣的呢?出示圖
6、學生分組討論。比一比:白天的景色與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學生討論比較景物、背景顏色的變化
(結論:亮色與暗色對比會使畫面產生強烈、絢麗的效果。)
7、出示色環找出哪些是亮色哪些是暗色,教師指學生答。直觀、深動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亮色與暗色的差別。
8、師:許多的藝術大師就是運用亮色與暗色對比畫出許多美麗的夜景來
(出示圖片。重點欣賞凡高的星月夜,運用了那些亮色和暗色)
9、欣賞小朋友的畫:水粉畫夜景、刮畫—夜色中的城堡
(三)體驗表現創新
1、你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么畫夜景的?教師示范油水分離法畫夜景(1)先用淺色油畫棒繪畫景物,(2)再用深色水彩涂抹背景。
2、師:想一想、說一說你想畫一幅什么樣的夜景?
3、布置實踐任務提出作業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創作夜景現在就讓我們用手中的畫筆讓夜亮起來吧!
4、學生創作,教師巡回輔導。
(四)展示交流評價出示“尋找最美夜景”。
1、學生自由展示作品。
2、自評: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儀上展示,說說自己的畫面內容,覺得自己的畫畫的好不好?什么地方畫得棒?什么地方還需要改進?
3、互評:學生之間互相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4、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一切努力,保護和激勵他們所有的創新意識。
5、教師點評。
(五)回顧拓展延伸
1、說一說你這節課有哪些收獲或感受?
2、出示作品,用淺色油畫棒直接在深色卡紙上繪畫的作品課下你可以嘗試用其他方法畫夜景。
《畫夜景》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了解美妙的燈火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絢麗多彩,感受到現實生活的美好與幸福。使學生了解到顏色有深淺的不同,就是同一種顏色也有深淺的變化,而深淺顏色會使畫面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
學習表現夜色的幾種基本方法,能運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對比關系來表現美妙的夜色,進而創作出大膽、生動的畫面來。
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對夜景的觀察、回憶和感受,表現夜景的美感,摩頂放踵深淺色使畫面產生的對比效果。
難點:
如何利用顏色對比表現夜色的美感。
材料準備
課件、彩筆、油畫棒、顏料、彩紙、掛歷紙、剪刀、膠棒等。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講授新課
(1)請學生把自己帶來的“夜色”圖片介紹給大家。
(2)教師把自己準備好的拍攝的白天景色的圖片展示給大家。提出問題:
①老師帶來的圖片和同學們的圖片有什么不同?
②白天和晚上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學生對照兩種圖片,分析、比較,展開討論。
解決的問題:
①了解亮色和暗色。
②了解亮色和暗色使畫面產生的對比效果。
③亮色和暗色是相對而言的,有時是要通過對比來鑒別的。
(3)請學生看書。
提出問題:
①從書中的圖片看,你認為哪些是亮的顏色?哪些屬于暗的顏色?學生利用色卡、圖片進行探究。
②亮色和暗色是絕對的嗎?請你用手中的色卡進行對比,講出你的理由。
(4)看書欣賞學生作業。
提出問題:
①這些學生作業是以什么為內容來表現夜色的?給你印象深刻的夜色在哪里?
②從書上看,表現夜色都用了哪幾種方法?
③這些方法你都會用嗎?請你介紹給大家。
④要表現五光十色的`夜色,你還能用什么樣的工具?還有什么樣的方法?
⑤你對表現夜色還有什么困難?
解決的問題:
①確定自己繪畫要表現的內容。
②安排畫面的構圖。
③了解表現夜色的簡單方法,如水彩筆油畫棒、油水分離、剪貼畫等。
3、學生作業
作業要求:
用自己感興趣的方法,表現一幅美麗的夜色圖。
展示,交流,欣賞:
(1)向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2)欣賞其他學生的作品。
(3)交流經驗。
(4)欣賞夜色繪畫作品。
4、小結
(5)組織學生展示作業
(6)欣賞大師筆下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