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共處主題班會教案(精選3篇)
和睦共處主題班會教案 篇1
一、班會活動目的:
本次主題班會將開展一系列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有所感悟,使學生明白團結力量大,了解相互間團結友愛的重要意義,珍惜集體的榮譽。在生活中、學習中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自身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感,維護集體的榮譽,每位同學都爭做一個遵紀好學的好學生,為爭創校級先進班級而努力。
二、班會活動準備:
1、提前安排主持人,設計活動步驟。
2、提前準備小品,及安排做游戲時所需要的道具,同時確定好參與活動的同學。
3、布置好班級的桌椅擺放。
三、班會形式:
參與游戲、小品表演、討論交流。
四、活動過程:
(一)班主任說明主題班會的意圖:我們班是一個50人的大家庭,為了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我們主辦這次《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主題班會。有請兩位主持人上場:
男: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相逢不相識。
女:我們十分有緣地相識在四年級這個大家庭里,我們盼望在這個集體中學有所成。
男:盼望在同學中建立深厚的友誼,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女:盼望在這個集體中展示自己的風采,發揮自己的才能;男:流沙不能凝集成塔;
女:建材的團結卻能建立起巍峨的大廈;合:這種力量就叫做凝聚力。
女:現在我宣布“團結友愛”主題班會正式開始。
(二)請觀看動畫《三個和尚的故事》
女:同學們,通過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學生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感想)
男:通過故事使同學們明白團結友愛的重要性。
班主任:通過這個三個和尚的故事,可以體驗到人與人之間團結合作的力量,充分體現了團結就是力量這個核心。俗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為什么呢?所以,在一個集體里,所有的隊員非常重要。集體就像一個家,對待其他人就得像對待家人那樣,要用心,要熱情。
(三)班主任接著問(出示課件)
1、同學們,團結友愛,你做到了嗎?
2、小組討論:
A.你怎么理解“團結友愛”這個詞?
b.說說什么是真正的團結?你心目中的團結是什么樣的?(學生暢所欲言,還可以舉一些身邊的例子來說)3.講講你身邊的不團結現象,造成的后果是怎樣的?你們小組團結嗎?
4.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做到團結有愛?
講講我們身邊有關團結的小故事吧!(比如:拔河比賽、體操比賽.....)試著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你的看法。
5.如果你和班級里的同學有過不愉快的情況,或有過爭吵、打架等不和諧的現象,你現在該怎么做?
班主任建議:(出示課件)
(1)要看到別人的長處,認識到自己的短處,多夸夸別人。
(2)多參加集體活動,要做到“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想法。(3)相信“我們能行!”我們一起加油!相信我們是最棒的!
(四)主持人女:
既然我們都懂得了團結的重要性,就讓我們一起朗誦一首《《團結友愛親又親》一顆星,冷清清,兩顆星,亮晶晶,三顆四顆五顆星,匯成星河放光明。一個人,孤零零,兩個人,喜盈盈,三個四個五個人,團結友愛親又親
(五)班主任結束語:
既然你們每一個人都是班集體的一員,就應該為班上作一份貢獻,那么你就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和平相處,為大家創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為建立一個團結友愛的班級而努力。
女:最后希望我們班的全體同學,我盡我力為班添光彩!(呼喊口號)。最后以一首《眾人劃槳開大船》來結束本次班會!(拉起手一起傾聽)
(六)主持人宣布班會課結束!謝謝大家的光臨!
和睦共處主題班會教案 篇2
一、說活動設計背景(理念)
當今社會,大部分家庭力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總是把孩子當掌上明珠,凡事都順著孩子的心,時間一長就養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狀況。因此,加強對學生的性格養成教育勢在必行。為此,我設計了這次主題班會《友善相處快樂你我》,目的在于讓學生知道正確地對待同學矛盾,相互之間友好和睦的相處。
二、說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的開展與交流,讓學生認識到自身性格的不足之處,。
2、通過活動的參與,學生能夠知道如何正確的友善待人。
3、逐步養成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好習慣(性格、意識)。
三、說活動準備
為了使本課的活動目標順利完成,課前需要做一定的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大量的和同學間和諧相處有關的資料,視頻、圖片、案例等。
學生準備:1、課前搜集友善待人的故事;2、排演情景劇、詩朗誦、小品等。
四、說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理解(感受)到友善待人的重要性。
難點:讓學生學以致用,形成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五、說活動方法{尊重他人友善相處}.
根據本節課的具體內容,結合小學生具有的心理特點,我采用了講述法、課堂討論法、學生互動交流、表演節目、舉例子等方法。
學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方法,充分地調動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六、說活動過程
根據本次班會的活動目標,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情境導入”、“互動平臺”、“拓展延伸”三個環節。
(一)情境導入
由故事引入,播放視頻《小明的一天》,通過視頻讓學生體會到同學們一天中在學校的時間是最長的,一天中有很多時間是在和同學們相處,與同學們是否和諧相處會影響我們一天的心情。引導學生說出“友善待人”幾個字,但什么是友善,怎樣做才是友善呢,以此導入班會主題。
(二)互動平臺{尊重他人友善相處}.
1、學生表演情景劇《一塊橡皮引起的爭吵》
2、學生表演相聲《退一步海闊天空》
3、學生詩朗誦《微笑的威力》
為了更好進行友善待人思想教育,我設計了以上三個表演,讓學生在表演娛樂中明白要如何做到友善待人。
(三)拓展延伸
1、設計小品《我們班的“小霸王”》,讓我們看到周圍的不和諧的音符,同時安排孩子們對小品“議一議”。讓同學們各抒己見,以此過渡討論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還有哪些不友善的行為,這些不友善的行為對我們的社會和生活有哪些危害?通過正反兩方面的討論來糾正同學們的錯誤行為,進一步增強做一個友善待人的好孩子的決心。
2、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演一演常見的同學間產生的矛盾的故事。通過典型事例充分感受友善待人體現在平時點滴小事中,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友善的人。
3、讓學生宣誓,做一個懂得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人,通過宣誓引起學生思想共鳴,樹立學生友善待人的道德情感。
4、在《左手右手》的音樂聲中結束本次班會。
七、說活動反思
本次以友善為主題的班會,不僅給同學們增添了一次鍛煉自我的機會,也給有才華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更讓同學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友善待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尊重他人友善相處}.
經過這次班會,同學們更加明白在生活中如何對待他人,如何更好的成為一個友善的人,這也是我們開展友善思想教育主題班會的最大初衷。
和睦共處主題班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一)認識到人生活在社會中必須與他人交往;這是人類群體生活所決定的,21世紀更需要學會交往;
(二)明白中學生交往的主要對象是老師、同學和家長;
(三)掌握正確處理好與同學、老師和家長之間關系的技巧,注意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二、活動重點:
著重啟發學生注意提高交往的技巧,包括在家如何與父母相處,在校如何與老師、同學相處,在校外如何與他人交往。
三、主持人:班主任
四、活動過程:
(一)同學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測人氣指數)
1、不太喜歡跟一般同學交流,只喜歡與志趣相投的同學交往。
2、對于班級的集體活動,我常常不愿意參加。
3、不善于跟陌生人相處,不知道說些什么好,很別扭。
4、很少替別人著想,對同學的困難、苦惱漠不關心。
5、自己煩惱無處申訴,常常感到孤獨。
6、比較自以為是,看不起別人,喜歡指使別人。
7、與同學相處情緒不穩定,碰到點小事就不高興,愛與人較勁。
8、別人取得成績時,感到很嫉妒。
9、當人提意見時,心里很不樂意,想:你有什么了不起?
10、喜歡拿別人的缺陷開玩笑,常常取笑別人。
(二)找出班級中好人緣的同學,學習他人交往的優點
①學會尊重。尊重,是人的一種基本的需要。“敬人者,人敬之”。 ②樂于助人。幫別人戰勝困難,你就能贏得更多的朋友。
③寬容大度。不為區區小事斤斤計較。正確態度是:對己嚴,對人寬。
④不論人非。要避免背后議論他人,當別人知道你在背后議論他的時候,你們的友誼就有危機了。
⑤主動真誠。主動接近同學,交友廣,真誠、平等待人。
⑥求同存異。正確對待認識差異,磨合同學關系。
(三)送同學幾句忠告
朋友是烈日下的一頂遮陽帽;朋友是我內心深處的一面鏡子;朋友是春天的一絲暖風;朋友是狂風下的避風港灣。
世界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不要靠饋贈來獲得朋友,你須貢獻你摯情的愛,學會用正當的方法來贏得一個人的心。
要想有好朋友,首先自己要成為別人的好朋友。
小結:“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獨過,一聲朋友你會懂,還有傷,還有痛,還要走,還有我。”在大千世界里,每個人作為一分子,不論你情愿與否,都要和人不斷的交往,從自身來講要面對客觀世界,要不斷走過自己的心路歷程,要適應環境,要調整心態等等;從交往來講,要不斷適應變化的人際關系,要認知他人,要友好相處,要共同做事等等,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健康的心理,要有一個總體原則,那就是悅納,悅納自己,悅納他人,這樣你才能有好的心態,才能不自尋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