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模板錦集(精選4篇)
大班語言教案模板錦集 篇1
設計意圖: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往往是自己設定的,心理距離更加遠于生活中的距離。東方人大多比較含蓄,不是很習慣用擁抱和親吻來表達愛。其實,只要一個簡單的吻,哪怕不是吻,一個擁抱,一個微笑,一個友好的眼神就可以傳達愛和希望,讓人心生幸福。希望這種心靈上的溫暖能夠從孩子開始傳遞,給出一個吻,讓世界上多出更多的王子公主。
活動目標:
1.知道愛是需要表達的,吻和擁抱能傳遞愛的味道。
2.喜歡繪本閱讀,能理解繪本故事內容。
3.能大膽地猜、講,感受愛帶來的美好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PPT、視頻、頭飾(青蛙、牛、羊、蛇、豬、公主)。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教師簡述《青蛙王子》的故事,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提問:城堡里會住著誰呢?
2.幼兒自由討論。
二、基本部分
1.播放PPT第1-2頁,幼兒觀察。
提問:池塘里有誰呢?
2.播放PPT第3-4頁。
提問:青蛙想要嘗嘗什么味道?它需要得到什么?
3.播放PPT第5-9頁,幼兒觀察。
(1)提問:青蛙上岸碰到了誰?他是怎么樣去的?青蛙得到牛的吻了嗎?
(2)引導幼兒復述內容:牛啊牛,我想嘗嘗做王子的味道,請你給我一個吻吧!
(3)引導幼兒說說青蛙與動物們之間的對話。
提問:青蛙蹦蹦跳跳地往前走,又碰到了誰?他說了什么?它們會給它吻嗎?
三、內化遷移
1.完整觀看故事視頻。
提問:公主吻了它,青蛙會不會變成王子呢?做王子的味道是什么味道?
小結:愛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2.討論:青蛙為什么想要得到吻?如果你遇到了青蛙,你愿不愿意給它一個吻呢?
小結:世界上有一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可是人人都想得到,那就是愛,因為愛能讓人享受到幸福甜蜜的感覺。
四、結束部分
幼兒扮演故事中的小動物,進行情境表演。
活動延伸:
1.給爸爸媽媽一個愛的擁抱,一個愛的吻吧,讓他們也嘗嘗愛的味道。
2.畫故事《請給青蛙一個吻》。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特別的故事,它并不是要給孩子講一個道理,而是把一種幽默、浪漫的感覺,悄悄的浸潤到孩子的心里。童年其實需要一些浪漫的遐想和輕松的幽默,甚至還可以有些天馬行空的猜測和無厘頭的小舉動。這樣,孩子們的生活才會更加愉快和充滿陽光。孩子小小的心,才會變的更容易感受到幸福,感受到各種美好而奇妙的滋味。
大班語言教案模板錦集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來理解的內容,從中發現顏色的微妙變化。
2、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詩歌的仿編。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幼兒產生共同興趣
今天老師已經成為魔術師,想給我們小朋友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啊!在這個魔術中有許多的秘密,比一比,誰的眼睛最厲害。
二、教師進行調色操作,幼兒進行學習
幼兒分句學習
1、紅,黃顏色的混合
引入:你們瞧!老師已經準備了3杯水,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樣(顏色不同)
我今天要用這些顏色來變個魔術
首先我拿出紅色,然后放入黃色,請小朋友仔細聽聽咒語:“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
提問:有什么變化?它是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誰能夠告訴我,你聽到的咒語是什么?(出示圖譜)幼兒學念。
2、教師分別將紅藍,黃藍混合
現在我們用別的顏色混合來看看(以同樣的方式來引出接下幾句)
3、教師小結
現在顏色越變越多了、這個魔術可真神奇,現在我把這些顏色怎么變出來的,編成一首,名字叫多彩的顏色
幼兒完成的學習
1、教師完成的.朗誦一遍
提問:你在中聽到什么顏色和什么顏色手拉手,變出什么顏色畫什么?最后魔術師是怎么說的?
2、請幼兒完整的朗誦
3、請幼兒自由的朗誦
4、請小朋友分角色朗誦
三、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詩歌創編
1、魔術師變出的色彩能畫出許多的東西,請小朋友仔細的想一想變出的顏色還能畫什么?(幼兒自由討論)
2、請幾名幼兒將自己編的組合
3、請個別幼兒完成創編
四、延伸活動
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許多顏色,你們試一試哪兩中顏色手拉手,變成什么顏色畫什么
《顏色寶寶變魔術》
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橙色畫桔子;
黃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綠色畫葉子;
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
紅黃藍色手拉手,變成黑色畫車子。
大班語言教案模板錦集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參與活動,幫助他們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2.引發幼兒仿編散文詩,激發幼兒想象力,創造力。
3.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欣賞及熱愛。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紙、膠水。
2.《云彩和風兒》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看一些有趣的東西,你們想看嗎?”(想)
2.通過看動態的云彩圖片初步熟悉、了解大自然的美,引出活動主題:云彩和風兒
提問:(1)你們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自由觀察并用完整的語言回答。)
(2)你平時看到的云會動嗎?為什么云有時候是動的?
小結:云會動是因為天空中有風,風一吹白云就會移動
二、 欣賞散文詩,初步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其優美的意境
1.引導幼兒閉上眼睛,聽散文詩朗誦《云彩和風兒》。
提問:聽了后有什么感覺?(讓幼兒充分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欣賞第二遍
老師播放《云彩和風兒》的PPT,幫助幼兒體驗理解。
根據散文詩的`內容提問:
(1)為什么說云是有趣的云,風是能干的風呢?
(2)散文詩中的風都把云彩變成了什么?
(鼓勵幼兒用“吹呀吹,云彩變成什么?”來表述)
3.集體跟著老師朗誦散文詩《云彩和風兒》,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散文詩的內容。
4.請幼兒說說平時還見過云彩變成什么?用“吹呀吹,云彩變成什么,什么怎么樣了”來表述。
三、幼兒自選材料,創作有趣的云,并將作品與同伴進行交流,仿編散文詩
1.教師操作。動手把云彩撕成其他形狀,發揮想象力,仿編散文詩
2.幼兒動手操作,進行合作仿編
3.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什么是云?云是地球上龐大的水循環的有形的結果。因為云反射和散射所有波段的電磁波,所以云的顏色成灰度色,云層比較薄時成白色,但是當它們變得太厚或濃密而使得陽光不能通過的話,它們可以看起來是灰色或黑色的。每天天空中的云都是不一樣的。每一次外出活動,他們都會指著天空說:“你們看,今天的云像一朵花。”孩子對于云有著很大的興趣,所以選擇了這節活動。
這是一節散文活動,孩子感受云朵在風的影響下進行改變是多么的生動有趣。整個活動大致分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回憶環節,把幼兒在日常活動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講述,同時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第一個環節幼兒就特別的興奮,已經急不可待的講述自己的觀察內容。我覺得第一個環節還是很成功的。
第二個環節是理解散文內容,幼兒通過觀察畫面,聽教師朗誦感受云朵和風兒的有趣。我在講述的時候,幼兒聽的比較認真。里面有一些描述性語句比較難,幼兒在表述的時候講述不出來,這一點我覺得可以理解。在活動中幼兒和教師積極進行互動,活動的現場效果還是不錯的。
第三個環節是游戲環節,教師扮演風,幼兒扮演云朵。當風吹的時候,云朵開始變,幼兒玩的是非常興奮。這個環節我覺得有一點不足,在變好之后,幼兒講述的比較少,這一方面需要加強。
大班語言教案模板錦集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與夸張的特點。
2、知道“逃”“鉆”“吼”“寂寞”等詞的意思。
3、大膽想象,創編故事情節。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重、難點:
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與夸張的特點。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有一個故事叫《轟隆隆來了》,誰能猜出轟隆隆是誰呢?
二、邊看圖邊復習故事。
1、為什么大家叫這只恐龍轟隆隆呢
2、轟隆隆來到馬路上,人們怎么樣了?來到原野上,大家都怎么來到游樂場,大家又怎么樣了?
3、這時候轟隆隆有什么感覺?理解“寂寞”的含義。
4、小兔帶轟隆隆參加游藝會,市長為什么發火法?幼兒學學它的喉聲。
5、轟隆隆為什么覺的興趣呢?
三、創編故事情節
轟隆隆再次來到馬路上,原野、游樂場、會場會出什么事情呢請每個小朋友想一想。幼兒自己講述。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 孩子們正是在我創設的這個寬松的'語言環境中發展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并樂意與人交往。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連續性的過程,需要教師把幼兒語言的發展滲透到各個領域的教育中去,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小百科:轟隆隆象聲詞,ABB式詞語,形容極大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