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生活活動教案范文(精選7篇)
關于幼兒園生活活動教案范文 篇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汽車,初步了解汽車的標志、構造、產國、尾氣污染、作用等,豐富有關汽車的知識,知道汽車與我們現代生活的重要關系,產生對汽車的探索興趣。
2、認識并能正確區分常見的汽車行駛標記,知道行駛標記的重要性,提高幼兒安全意識。
3、在對汽車基本知識的了解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設計未來的汽車,發展幼兒的繪畫表現能力和想象力。
4、關心我們的生活環境,了解汽車尾氣污染造成的污染后果,及與我們生存、生活的關系。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5、認識生活中的其他交通工具,知道交通工具與我們生活的重要關系
6、培養幼兒探索興趣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幼兒的觀察、分析、比較、合作及語言表達能力。
二、環境與材料:
教師
1、教師積極從書中、網上尋找相關的資料,并帶來汽車雜志、海報、vcd等。
2、教師聯系汽車經銷商,提供實物汽車觀察和試乘試駕活動。
3、為探索活動提供的材料:如提供汽車圖片、書籍、行駛標記圖片等供幼兒觀察。
4、布置相關區域并投放一些籮筐等,為幼兒帶來的資料提供陳列區域。
5、布置教室墻面探索活動的網絡圖。
孩子
1、幼兒回家和父母去圖書館、書店、電腦上尋找資料。
2、孫碧芳從家里帶來了汽車雜志。
3、陳瀟瑜從家里帶來了汽車日歷。
4、顧靜瑩媽媽從網上找來了有關汽車的標志圖片。
5、胡文棟等大部分小朋友帶來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汽車圖片、汽車廣告。
三、我們的主題網絡:
四、活動的開展:
⊙活動一:我們認識的汽車標志
目標: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汽車標志,產生對汽車極其標志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2、初步知道汽車與我們現代生活的重要關系。
準備:各種汽車圖片
過程:
一、談話:講講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汽車標志。
二、參觀、欣賞各種汽車圖片。
三、認識常見的汽車標志。
1、演示了解什么是標志?汽車的標志一般在哪個位置?
2、幼兒繪畫自己看到過的汽車標志。
3、匯總幼兒畫的標志,教師小結并講解正確的汽車標志(品牌)名稱。
四、討論:汽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孩子的表達與分享:
。1)在我們在講解汽車標志的時候,戴毓龍突然對我說“顧老師,我知道寶馬是德國產的,這是爸爸告訴我的”因為有了龍龍的提醒,孩子們一下子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紛紛問我其他的品牌產國,于是我決定讓孩子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2)我在孩子們提到的眾多標志品牌中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想要問的標志,最后產生了五組,分別是寶馬組、尼桑組、紅旗組、豐田組和奔馳組,并通過幼兒選舉的方式產生每組的組長,由組長畫好標志,帶領組里的孩子拿著畫好的標志圖到各班的老師地方去問答案。孩子的興趣非常高,而且想不到的是他們都非常聽組長的安排,幾組孩子雖然在整個幼兒園里上下找答案,但還是比較有秩序的,而且他們在得到答案后都能迅速的返回教室,開始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結果。
。3)尼桑組的孩子周洋回到教室后跟我說:“顧老師我們現在知道尼桑是日本的牌子,剛才我們在上來的時候看到樓梯上有日本的國旗,我知道是中間
有個太陽的,以前你在中班的時候告訴過我們的”。孩子的話提醒了我,于是我又想讓孩子去找產國的國旗,經過討論,孩子一致認為現在可以從圖書中找到國旗,于是我帶領孩子們來到了幼兒園的資料室(由于班里的孩子太多,我們只能是每組去兩個孩子,我們通過猜拳的方式來決定誰去,孩子們都覺得這個方法很公平,都和服氣,剩下的孩子則在教室里的圖書中找國旗)
。4)在資料室里找了半天,孩子們終于在一本《少兒百科全書》上找到了答案,回到教室,徐海宇他們也拿著書在等我們了,在認識了德國、韓國、法國、美國、日本和中國的國旗之后,孩子們按照原先的分組進行了按產國的分類粘貼活動,他們個個都很認真、投入,連平日不大響的孩子積極性也十分的高。
。5)對話記錄一:
幼兒a:可以問爸爸媽媽,他們是大人知道答案的。
幼兒b:可以從網上查資料,我看到姐姐這樣做過的。
幼兒c:可以問老師,老師很聰明的,什么都知道。
幼兒d:可以從書上找答案。
。6)第一次活動后我們就開始把孩子們的成果和我們的活動過程在版面上布置和呈現出來,孩子們看到后都非常的高興和有成就感,而且他們會經常觀察、留意上面的進行情況,雖然有些文字孩子們還看不懂,但上面的圖案是他們的語言真實再現,他們都能看的懂。
⊙活動二:汽車的構造
目標:
1、通過觀察、參觀等初步了解汽車的基本結構和組成,進一步產生對汽車的探索興趣。
2、提高幼兒的分析、討論和合作能力。
準備:實物小轎車一輛、汽車銷售經理、汽車構造圖片、汽車雜志、汽車vcd等。
過程:
一、參觀實物小轎車,觀察了解汽車的基本外型結構。
1、幼兒自由觀察活動。
2、聽專業汽車銷售人員講解、介紹汽車的基本結構。
3、回答幼兒提出的相關問題。
二、回教室總結,羅列幼兒講出的基本構造。
三、幼兒分組合作尋找、張貼有關汽車構造的分解圖片。
1、幼兒分組活動,教師指導幼兒根據自己講述的經驗經驗進行尋找和張貼。
2、指導幼兒分工合作。
3、講評、討論答案。
四、觀看介紹汽車構造的vcd,鞏固幼兒經驗。
五、師生共同布置版面活動。
孩子的表達和分享:略
⊙活動三:汽車的種類
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在對汽車的種類初步認知、了解基礎上進行分類,提高幼兒的分析總結能力。
2、增進對汽車的了解,進一步激發對汽車的興趣。
準備:各種汽車種類的圖片、分類表若干張
過程:
一、初步了解各種汽車名稱。
提問:生活中你看到過哪些汽車?(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或用簡筆畫進行記錄)
二、講解認識較有代表性的的幾種汽車。
三、幼兒分組進行分類活動。
1、幼兒分組分類活動,教師指導幼兒按表格進行分類粘貼。
2、展覽各組的分類結果,請幼兒講解為什么這么分類?
3、幫助幼兒一起分析幾種汽車的基本特征,進行最后的評價與歸類。
四、總結并張貼布置最后的分類表。
孩子的分享與表達:
(1)在對汽車的種類分類中孩子們是十分有自己的思想的,比如他們把掃地車、灑水車、裝糞車等稱為衛生車;把翻斗車、水泥車等分為造房子車等他們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一定的分類,并取上一個挺實在的名字。
。2)對話記錄:略
⊙活動四:如何開車、買車
目標:
1、了解買車、開車的基本程序,豐富幼兒的有關汽車知識。
2、能正確表述自己的經驗,提高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
準備:汽車雜志中有關圖片
過程:
一、觀察汽車圖片,進一步鞏固對汽車的基本認識。
二、了解有關的汽車廣告途徑。提問:用什么方法我們可以知道哪里可以買車?
三、了解開車的基本準備工作。
1、認識駕駛證。
2、認識汽車的基本牌照種類。
四、察實物照片,鞏固認識。
孩子的表達與分享:略
⊙活動五:汽車的行駛標記
目標:
1、認識并能正確區分常見的汽車行駛標記,知道行駛標記的重要性。
2、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車,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準備:汽車行駛標記圖片若干。
過程:
一、觀察各種汽車的行駛標記圖片。
二、認識常見的汽車行駛標記,知道標記的重要性。
1、你在馬路上看到過哪些汽車的行駛標記?(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2、標記的含義,認識標記。
3、這些標記有什么用?為什么晚上也能、也要看到這些標記?
4、標記的重要性,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車。
三、出示不同含義標記,幼兒區分活動。
1、分標記的顏色,知道不同的標記用特定的顏色進行表示。
2、標記的形狀,知道標記的幾種基本表示形狀。
3、出示標記圖片,幼兒區分活動。
四、幼兒設計標記。提示語:你覺得開車時還需要怎樣的標記,請你來設計。
五、展覽、評價活動。請幼兒談談設計的想法。
孩子的表達與分享:略
⊙活動六:汽車的尾氣污染
目標:
1、了解汽車尾氣污染造成的污染后果,及與我們生存、生活的關系。
2、關心我們的生活環境,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準備:幼兒日常觀察過馬路上汽車尾氣的排放、污染情況、有關路錄象帶。
過程:
一、幼兒生活經驗講述。請幼兒回憶講述平時在馬路上看到的汽車尾氣排放、污染情況。
二、觀看有關錄象,增進對汽車尾氣造成的污染的了解。
關于幼兒園生活活動教案范文 篇2
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做個好孩子并不難》的主題活動中,第三個部分的內容是:引導幼兒在具體的活動中,生成正確的行為方式,并逐漸形成相應的習慣。
《我會整理》就是在具體的生活物品中,引導幼兒按物體的分類,并學習有條理地收拾、整理物品,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用途分類,并根據物品的共同特征設計標記。
2、學習有條理地收拾、整理物品,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按物體的用途進行分類,并嘗試設計標記。
活動準備:
1、玩具、食物、服飾三大類物品的圖片若干
2、三個顏色不一樣的盒子;幼兒人手一張白紙和水彩筆。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談話引入
——請小朋友說說媽媽是怎樣整理家里的物品的。
一、物品大展示
——豆豆家里的東西可真多,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
——教師出示各種物品的圖片,幼兒說出物品的名稱。
——豆豆不會整理,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該怎么整理呢?
二、物品大分類
——整理就是把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那么這些物品都有什么用處?哪些屬于是同一類的?
——幼兒將圖片根據用分成3類。
——集體檢查分類情況,說說這些物品有什么用處,屬于什么類別?
——出示三個小盒子,幼兒依次將整理好的物品圖片擺放到盒子里。
三、物品大標記
——今天,我們幫豆豆將家里吃的、玩的、穿的都整理好了,那怎樣讓豆豆知道盒子里裝著什么呢?
——如果盒子里裝著吃的東西,可以畫什么標記?
——都是玩的怎么畫標記?
——有什么標記一看就知道是穿的東西?
——請幼兒自選一種物品,發揮創造想象,畫出標記圖。
——幼兒按自己設計的標記貼到相應的盒子上。
——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幼兒標記展示
——幼兒共同欣賞同伴設計的標記,進行評價。
認識物品,簡要講述物品用途。
激發興趣
引導幼兒按物體的用途進行分類。
。▊別、小組操作)
引導幼兒交流、討論,為同一類物品設計簡要的標記。
關于幼兒園生活活動教案范文 篇3
【活動目標】
1、豐富對蛋的認識經驗,感受蛋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2、體驗蛋的不同表現情趣,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紅袋鼠袋子,看看里面有什么寶貝?
請小朋友摸一摸會有什么寶貝?(把摸出來的蛋放在塑料杯里)(幼兒說的都是雞蛋)
二、基礎部分:
1、做游戲,把這些蛋從大到小排一下。
2、這些蛋都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顏色名字形狀。
3、知道了形狀,知道了名字,一起看看它們的媽媽出示PPT(有蛋和與之對應的媽媽)
4、(1)有沒有比鵝蛋更大的蛋,鴕鳥蛋哪見過出示鴕鳥蛋(讓幼兒摸摸,敲敲,看看)
。2)有沒有比鵪鶉蛋更小的蛋,蜂鳥蛋,英國博物館像黃豆那么小。
5、蛋打開有什么東西(蛋清和蛋黃)
6、哪些吃的里面有蛋?
出示PPT
三、結束部分:
回去找找看有哪些東西有蛋,還可以做藝術品(出示PPT)
關于幼兒園生活活動教案范文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準確的語言清楚地說出身邊新產品的名稱、外形特征及喜歡它的原因。
2、引導幼兒說話自然大方,聲音響亮,在集體中能耐心仔細地傾聽別人的談話。
3、圍繞話題與同伴交流自己的見解,培養語言交往能力及發散性思維。
活動準備
收集新產品:電子打火機、電動剃須刀、微型冷熱風機、按摩器、對講機、磨刀器、瓜子夾、電動粉碎機、切冰刀、自動鉛筆盒、新型牙簽座、凈煙器、聲控玩具、來電顯示電話機、微型應急燈、溜冰鞋等。
活動過程
。ㄒ唬⒓て鹩變赫勗挼挠。
1、情景談話:教師將帶來的新產品放在一張桌上,
引導幼兒觀察。
知道這些產品有的很好玩,有的外形奇特,有的用途很廣。
激起幼兒愿意介紹自己新產品和傾聽別人介紹新產品的欲望。
2、提問引出話題
教師:你們帶來的新產品叫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要求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新產品,教師參與指導幼兒的討論,及時引導幼兒的談話方向,
將話題集中在“新產品”上。
。ǘ┯變航榻B自己的新產品,表達討論出的結果,并展示實物。
1、請個別幼兒向全班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新產品。
要求幼兒說清產品的名稱、形狀、顏色。
2、引導幼兒清晰地把各自帶來的新產品一一介紹給大家。
當幼兒介紹發生困難或介紹不全面時,教師應及時幫助幼兒補充內容,
使幼兒能用連貫的語言準確地介紹。
。ㄈ┯變杭w談論所帶新產品的用途
1、提問:你們喜歡帶來的新產品嗎?說說喜歡的理由?
2、教師示范:
教師:今天我也帶來了一件新產品,看,是一雙漂亮的溜冰鞋。
。ń處熞贿厰[弄溜冰鞋,一邊介紹。)
我的名字叫溜冰鞋,別看我的樣子與普通球鞋一模一樣,但是我的作用比普通球鞋大多了。
因為我的鞋底下面有兩個可活動的輪子,要溜冰時就把輪子伸出來,不溜時,可把輪子縮回去,
可方便了。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我嗎?
3、幼兒一邊演示實物一邊進行介紹。
教師注意傾聽,補充和糾正幼兒的談話內容。
。ㄋ模┯變航榻B其他的'新產品。
1、引導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知道的其他新產品。
如家中有的,在商店或別人家里看到的等等。
2、教師提醒幼兒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談話,態度要自然大方。
。ㄎ澹┍頁P鼓勵
1、表揚講述清晰,積極發言的幼兒。
鼓勵講述能力差但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的幼兒。
2、教師:小朋友都展示了自己帶來的新產品,它也為人們帶來了方便,
但我們身邊的新產品是不是就已經很好了呢?
如果讓我們小朋友來設計的話,你們會怎樣設計得更好、用途更廣呢?
3、幼兒自由談論,教師參與活動并適時指導。
請個別小朋友到前面把自己的設想大膽地說出來,教師應給予肯定。
。┙處熖岢鰡栴},引起幼兒設計新產品的興趣。
教師總結,鼓勵想像豐富、有創意的幼兒,并激發他們長大后把自己設計的新產品生產出來的欲望。
關于幼兒園生活活動教案范文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抱一抱娃娃,幫娃娃蓋蓋小被,激發幼兒關心別人的情感。
2、初步了解正確折小被、鉆小被的方法,有初步的保暖意識。
活動準備:
娃娃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娃娃的床、白色方巾(大小以能包住娃娃為準)
活動過程:
一、抱娃娃
1、自由的抱娃娃,和娃娃說說話,激發幼兒扮演角色的意識。
2、出現娃娃哭聲,引出話題:娃娃怎么拉?為什么要哭?(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歸納幼兒的回答,引發出娃娃要睡覺了。
二、帶娃娃睡覺
1、那你們帶娃娃去睡覺,好嗎?
2、幼兒帶娃娃睡覺(觀察幼兒是否給娃娃蓋小被,以及幼兒蓋小被的方法)
3、你們的本領很大的,都帶你們的娃娃睡覺了是嗎?咦?怎么娃娃還在哭?(幼兒自由講述)
4、老師傾聽娃娃說話,引出話題:原來娃娃的被子旁邊都沒有蓋好,風婆婆從這鉆進去了,娃娃覺得很冷啊,你們能不能想想辦法,讓娃娃睡的暖和一點?
5、幼兒自由為幼兒包折小被。
三、帶領幼兒觀察娃娃
1、請“爸爸、媽媽”介紹自己包的方法(不強求方法,以能包住娃娃為準,以鼓勵為主)
2、可在幼兒自己得出結論的基礎上,引導個別還在再來包一包。
四、出示幼兒蓋的小被
1、你們平時睡的小被暖和嗎?
2、你們的小被是怎樣蓋的?
3、示范幼兒小被的折法,介紹幼兒正確鉆小被的方法。
五、延伸活動
1、你們的小被又暖和有漂亮,那么你們看看,娃娃的小被漂亮嗎?
我們等會做游戲的時候也幫娃娃把被子打扮的漂亮一點好嗎?
2、和娃娃說再見,離開活動室。
關于幼兒園生活活動教案范文 篇6
[游戲目標]
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躲閃能力及動作的靈敏性。
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游戲準備]
皮球2~3個。
[游戲玩法]
幼兒在場地上站成一個大圓圈,選10名幼兒站在圈內扮野鴨,游戲開始,由圈上兩名幼兒將球貼地面滾向圈內,圈內幼兒盡量躲閃,避免被球碰到。誰被球碰到,誰就站到圈上去,球滾到誰面前,誰就拾起球向圈內幼兒滾去。
[游戲規則]
球只能貼地面滾向圈內。
[自由活動]
1、幼兒自選活動區進行活動,重點指導跳繩區。
2、調整幼兒活動密度與活動量。
3、放松散步。
間點
1、提醒幼兒安靜進餐,保持桌面、地面干凈。
2、將吃每剩的果皮核扔到撮子里。
離園活動
1、與家長簡短交談,介紹幼兒在園情況。
2、提醒幼兒將玩具收拾整齊,小椅子放好。
3、教育幼兒與小朋友,老師有禮貌地告別。
教學反思:
此半日活動是針對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實際發展水平和近期教育目標設計的。教育目標明確、具體,各環節層次清楚,銜接自然,緊湊,能夠體現環境創設與半日活動相適應。在組織整個半日活動中,教師能夠把教育觀念的轉變真正落實到自己的教育行為上,體現在三個方面:
1、教師注重幼兒的興趣,該班幼兒對音樂有較強的理解力,同時對有一定難度和創造發揮余地的游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教師正是注意到這一發展變化,巧妙地設計了《與兔子》、《打野鴨》這兩個室內、外游戲,充分體現了游戲的'興趣性。
2、教師注重幼兒的思索與創造性表現,游戲中教師注重讓幼兒自己聽、自己想、自己嘗試編動作等,自主游戲的模式增加了幼兒的興趣,能力水平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3、教師注重幼兒情感的調動,半日活動中教師注重創設寬松、愉快、民主的教育氛圍,注意通過生活活動,游戲活動等對幼兒園進行教育,活動中表現出教師較好的教育基本功和組強半日活動的能力。
23、小班教案《打雪仗》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體驗與老師和同伴玩打雪仗的快樂。
2、探索練習單手從肩上向前投擲雪球的方法。
3、認識雪,感受雪的特性。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根據天氣狀況調整活動時間,選擇適合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認識雪,感受雪的特性。
。1)讓幼兒四散在雪地中快樂地行走,用腳踩雪,感受雪是軟軟的。
。2)教師帶領幼兒邊說下雪了,邊用雙手捧雪向上拋,體驗雪落在臉上手上的感覺。
。3)孩子和老師共同團雪球,比一比誰的雪球大,感受雪球是涼涼的、圓圓的、白白的。
2、幼兒自由玩雪球,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玩法。
3、幼兒嘗試扔雪球的動作
。1)幼兒嘗試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發現有做出扔雪球動作的幼兒,請其表演。
。2)幼兒四散自由探索扔雪球的方法。教師不斷鼓勵幼兒并注意幼兒的動作水平。
。3)請動作較好的幼兒做示范。老師講解動作要領并演示:轉雪球、放耳邊、用力一擲,雪球飛走。
。4)幼兒集體用左、右手模仿練習投擲動作要領。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能力較差的幼兒練習。
4、游戲“打雪仗”
(1)教師跑,全體幼兒邊追逐邊用雪球和老師打雪仗,鼓勵幼兒講雪球投的越遠越好。
。2)幼兒找朋友互相追逐著跑,投擲雪球打雪仗
(3)教師表揚幼兒在雪地里不怕冷,鍛煉身體學本領,都是勇敢的小朋友。
5、幼兒玩“下雪啦”的跑雪球游戲。
課后反思:
孩子的世界是充滿好奇的,孩子在欣賞漂亮雪景的同時,學會了一些肢體的基本動作,在活動中感受著快樂,在本課結束時,孩子還意猶未盡,看得出他們玩的很開心。本課的成功之處是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動作要領,在活動中體驗著快樂。
關于幼兒園生活活動教案范文 篇7
一、活動時間:
20年某月某日上午10:30
二、活動地點:
三道溝中心幼兒園大班教室
三、活動對象:
大班家長、教師、幼兒
四、指導思想: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被爸爸媽媽所忽視。這對密切親子關系和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是極大的損失。為了幫助家長進一步學習親子游戲的方式、方法,我園決定開展親子運動會,請家長到幼兒園來進行集體的親子活動,從而使家長對親子活動目的、準備、過程,如何引導活動有了更詳盡的了解。家長通過觀察、親身體驗,感受如何引導孩子參與親子活動。
五、活動主題:
有趣的親子活動
六、活動目標:
1、通過和家長的一起游戲,增進幼兒與家人之間的情感。
2、加強家園聯系,增加教育的透明度,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3、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七、活動準備:
1、通知爸、媽來園參加親子活動。
2、準備游戲需要的材料。
3、布置活動場地。
4、獎品。
八、具體活動方案:
活動1;默契大考驗
活動目的標;培養幼兒與父母之間的默契,增進他們的`感情。材料準備:紙卡
游戲玩法;將幼兒和家長分組,一個幼兒和自己的家長為一組。兩組同時進行比賽。準備10張紙卡,紙卡上寫字(小動物,動畫片人物,水果、詞語)出示紙卡后家長表演,幼兒猜,不會的喊過。(每組的時間都不能超過3分鐘)看哪組答對的多,那組就獲勝。
活動2:踩氣球
活動目標;讓幼兒體驗與爸爸媽媽在一起玩的快樂。
游戲準備:氣球若干
游戲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老師給每個家庭發4個氣球和2根細繩,請家長將氣球吹大綁在自己的兩只腳腕,身背幼兒。四個家庭為一組比賽聽到老師的口令游戲開始,家長就背著寶寶踩其他家庭的氣球,氣球被踩爆即被淘汰,每組有一個家庭獲勝,最后再讓每組的獲勝者再比一次,最后選出一名獲勝者。
活動3:喊數抱團
游戲玩法:家長與幼兒圍成一個大圈,按照順時針的方向轉動。當老師說到某一個數字寶寶的時候例如家長帶著寶寶與最近的家長或寶寶抱在一起,依次類推。最后經過數數檢驗其正確。不正確的淘汰。最后選出兩個家庭為獲勝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