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優秀音樂教案《種瓜》含反思(精選2篇)
幼兒園中班優秀音樂教案《種瓜》含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活潑愉悅的情緒,學習按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2.體驗與同伴一起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光盤;節奏卡X X O | X X O |;與歌詞相對應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T: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種瓜》的歌曲,請大家來欣賞這首好聽的歌曲!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1.了解歌詞內容。
教師范唱歌曲第一遍提問:這首歌里面種的是什么瓜?
再次欣賞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節奏,可清唱)
T:你最喜歡哪一句歌詞?(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
2.熟悉記憶歌詞。
教師范唱歌曲第三遍,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表演動作,便于幼兒理解并記憶歌詞。
彈奏歌曲旋律,要求幼兒在琴聲的伴奏下有節奏的念歌詞兩遍。
3.學唱新歌
1.教師彈唱歌曲,幼兒嘗試著跟唱(要求能連貫地跟唱)
2.重點示范休止停頓處
出示節奏卡X X O | X X O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詞。
重點練習“抱呀,抱呀”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
3.幼兒邊唱邊做在位子上表演動作數遍。
三、學習歌表演。
1.教師扮演“瓜”,全體幼兒扮演“小朋友”進行歌表演。
2.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扮演“小朋友”和“瓜”進行個表演;第二次互換表演。
四、創編歌曲。
1.教師示范改變的詞:發了芽,開了花,結了個長絲瓜。長絲瓜呀長絲瓜,摘呀,摘呀,摘呀摘回家。
2.請幼兒相互討論,嘗試改編歌詞。
3.請幼兒演唱改變的歌詞。
4.選擇幾位幼兒改編單位歌詞,全體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活動反思
幼兒園《綱要》中提出“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因此,在歌唱教學活動設計中,師幼互動強調以審美感動為核心,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老師有效利用歌曲情節聯系幼兒的生活,幫助孩子整合已有經驗,對歌曲進行學習和創編,拓展幼兒的思維。
幼兒園中班優秀音樂教案《種瓜》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2.讓幼兒了解種西瓜的整個過程,同時感受收西瓜時的心情。
3.使幼兒掌握一些種瓜基本常識。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難點
1,讓幼兒通過兒歌,體會人們勞動的艱辛。
2,通過學習生字“歡”,“喜”,讓幼兒體會獲得勞動果實時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幅。
2,字卡“歡”“喜“。
3,西瓜苗,西瓜,灑水壺。
活動過程
小朋友知道西瓜是怎么得來的嗎?春天來了,農民伯伯開始工作了。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學種西瓜呀?(想)想的話一起和林老師去種西瓜好不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了解畫面的內容。
二,教師提問:
1,我在哪里呀?(籬笆下)
2,種了一棵什么呢?(一棵瓜)
教師出示一棵西瓜苗,叫一個小朋友示范種西瓜的動作。
3,種了西瓜之后,我們是不是就坐在那里等西瓜長出來呀?(拿出灑水壺)
啟發幼兒回答:不是,要施肥,澆水,天天來看它,它才能發芽,開花。
4,經過我們的辛苦勞動,終于結出了一個?(西瓜)
三,教師捧著個大西瓜,引導幼兒用高興的語氣來朗讀:“大西瓜呀大西瓜,
歡歡喜喜抱回家。
小結:注意自己的表情,動作,語言要豐富,邊演邊朗讀,以引起幼兒學習朗讀兒歌的興趣。
活動延伸:小朋友,現在你們都知道西瓜是怎么得來的,你們回到家里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種西瓜,然后幫它施肥,澆水,到時候看誰的西瓜長得最大。
整個過程小朋友氣氛都比較活躍,他們都能積極參與,親身體驗種西瓜的整個過程,老師也只是起到一種指導的作用。小朋友們都很高興,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樹結的,得來不容易。當然,在課堂這么短的時間幼兒體會不出勞動的艱辛,我以后會經常帶他們到郊外,多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