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戲看誰的果子運得快教案(通用2篇)
大班游戲看誰的果子運得快教案 篇1
活動來源:
幼兒的科學是行動中的科學。在晨間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很喜歡玩小,用手推、拉,用嘴吹等方法讓小在桌上、地上到處奔跑著,常常樂此不疲。但幼兒的玩法都僅僅在于自己用力讓小跑起來,有一次,我對她們說:你們不用力,能讓小自己跑起來嗎?帶著這樣的問題,幼兒又找到玩的興趣點,積極動腦動手反復嘗試,為了讓幼兒掌握更多的關于“玩”的科學經驗,我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看誰跑得快》。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感受斜坡的高度以及坡面的光滑度與下滑速度的關系。
2、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大班游戲看誰的果子運得快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禮盒一個,內有玩具小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跑道、長短不一的積木若干,記錄表一張,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向幼兒介紹場地。
師:寶貝們,看到地上有根紅線了嗎?紅線的里面是我們今天活動的地方,外面就是我們說話,聊天的地方,記住了嗎?
2、幼兒自由玩小,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寶貝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猜猜是什么呢?(幼兒猜測后教師打開禮盒),喜歡嗎?來,每人拿一輛小。想玩小嗎?請你們想出不一樣的方法讓小跑起來,并且和小朋友比一比誰的小跑得快,能做到嗎?好,請你們到活動區玩起來吧。(幼兒玩)
師:寶貝們,你們的小都跑起來了嗎?活動區里有一個停車場,請你們將小停在那里休息一會兒,我們坐下來說說你是怎樣讓小跑起來的?
引導兒發現,他們用手推、拉,用嘴吹等方法都是給了小一一種外在的力,它才跑起來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探索不用力,讓小在車道上自己下滑的方法。
師:寶貝們,如果我們不對小用力,它能自己跑起來嗎?你有什么好辦法不用力讓它自己跑起來嗎?(幼兒答)
師:老師準備了跑道和積木,請你不用力,讓小自己從跑道上跑下來,有信心接受挑戰嗎?好,拿上跑道和積木,到活動區去試一試吧。(幼兒探索不用力讓自己跑起來的方法。)
師:你們都找到好辦法不用力讓小自己跑下來了嗎?好,把你的好辦法放好不要動,小就停在跑道旁,我們坐下來聊聊你們的好方法。
2、交流和討論。
師: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讓小自己跑下來的?
幼兒回答。
師:看看你們搭的跑道像什么呀?(滑滑梯)搭個像滑滑梯一樣的斜坡小就能自己跑下來了嗎?我也想試一試呢。
教師操作并恭喜幼兒挑戰成功。
3、引導幼兒探討、感受下滑速度與斜坡高度的關系。
師:看看,你們搭的斜坡有什么不一樣?(有的高,有的'低)在這樣的坡道上滑下來的速度會一樣嗎?(不會)在哪個坡道上滑下來的速度會快呢?(幼兒猜想)
4、出示記錄表,記錄幼兒猜想,并引導幼兒驗證。
師:老師這兒有一張記錄表,我要記錄下你們的想法。(教師記錄)你們的想法對不對呢?怎樣來驗證呢?
引導幼兒通過兩人一組比賽的方法來驗證他們的想法,并探索比賽規則。
師:我們需要兩人一組,搭建一個高的坡道和一個低的坡道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比賽結果更公正呢?我們需要建立什么樣的比賽規則呢?
兩個跑道應該怎么放?
小放在什么位置最合適?
怎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小同時出發呢?
在探索完后教師完整講述規則一遍,加深幼兒對規則的理解。
師: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比一比吧,一定要記住遵守比賽規則哦。
(幼兒結伴比賽,教師關注比賽情況)
師:比賽有結果了嗎?快,我們來記錄一下你們的比賽結果。
教師記錄比賽結果,并驗證猜想成功。
5、小結并引出新問題。
師:通過驗證,我們發現坡道高下滑的速度就快,坡道低下滑的速度就慢。(出示鋪有毛糙地毯的跑道)看,老師這兒還有一個新的跑道呢,如果換上這樣的坡道,滑下來的速度還會快嗎?你們覺得現在從哪個坡道上滑下來的速度會快呢?
幼兒猜想教師記錄。
6、幼兒通過比賽繼續驗證。
師:到底你們想得對不對,我們還是要來比一比,還記得比賽規則嗎?待會兒一定記得遵守哦。好,我先請你們兩個人中選一個寶貝來換一下新的跑道,換好后比一比,看看結果是什么。
(幼兒再次比賽,教師關注幼兒比賽方法。)
師:有結果了嗎?好,我們趕快來記錄一下比賽結果。
教師和幼兒共同記錄結果,并驗證幼兒的猜想是否成功。
7、和幼兒討論交流并引出新問題。
師:這次為什么在低的坡道上滑下來的速度會快了呢?(引導幼兒發現坡面的粗糙與下滑的速度有關系。)
師:是不是粗糙的坡面滑下來的速度就一定慢呢?老師這兒就有一個粗糙的跑道,如果現在我換上這樣的高的坡道,滑下來的速度會不會還慢呢?
活動反思
一般幼兒都有自己玩的經驗,但可能沒有探索過原因是什么,在活動的開始,我就讓幼兒自己玩,通過師生交流了解是自己對用力才能跑起來的,再拋出問題“如果不對小用力,你能想到好辦法讓它自己跑起來嗎?”利用積木、跑道引導幼兒探索出“搭斜坡”的好辦法。
引導幼兒探索并發現下滑的速度與斜坡的高度、坡面的光滑度有關系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在設計過程中,我通過“設疑一猜想一驗證”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探索發現知識點,并利用記錄表,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探究,一目了然地看清楚自己的猜測與比賽結果之間的異同,有助于分享交流。同時又設置“為什么高的坡道上換上還是粗糙的坡面,下滑的速度又快了呢?”這一問題,激發幼兒繼續探索的欲望。
最后通過圖片讓幼兒了解到在生活當中也不是跑得越快越好,人們會在路面上增加一些設施比如“緩沖帶”讓減速,給身邊的人帶來安全,讓幼兒初步懂得科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與生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