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幫手教案(精選6篇)
我的好幫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學會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2、培養熱愛勞動的優良品質,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初步的責任感。
3、激發幼兒關心父母、熱愛父母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編排教學,情景表演"小華在家里"。
2、筆、掃帚、簸箕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請大家想想平時在家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做什么家務?
教師與幼兒共同回憶自己父母工作和做家務事的辛勞,激發幼兒為父母做事的愿望。
二、情景表演。
1、引導幼兒談談自己父母是怎樣辛苦的勞動的,并思考自己應該怎樣關心爸爸媽媽。
2、讓幼兒看情景表演"小華在家里",并啟發幼兒思考。
3、啟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爸爸媽媽操心,還可以幫助他們做一些自己會做的事。
4、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可以做的勞動內容。
5、請幼兒把自己的幫助父母做的一件事畫出來讓大家互相學習。
三、活動結束。
欣賞兒歌《小幫手》,課余時間學習歌曲《小烏鴉》。
附兒歌:
小幫手
爸爸媽媽真辛苦,樣樣事情都要做。
我當爸媽的好幫手,一樣一樣幫忙做。
媽媽洗衣我端凳,爸爸看書我開燈。
媽媽擇菜我掃地,爸爸洗衣我放水。
洗碗、洗襪、洗手帕,自己的事情先做到,
然后再幫爸媽的忙。爸媽樂得笑哈哈!
我的好幫手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工具,知道這些工具的用處。
2、能正確地選擇和使用工具,注意用時的安全,體驗工具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觀察和探索的樂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水果刀、蘋果分切器、鑷子、卷筆刀、剪刀、訂書機、鞋刷、筆、梳子。
2、蘋果、小口瓶子、鉛筆、紙、本子、鞋子、娃娃等若干。
3、圖片:鋤頭、蒸蛋器、掃地車、智能輪椅。
三、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蘋果想請小朋友吃,你們看看有幾個?
師:只有3個蘋果,但我們有這么多小朋友,夠不夠分?
師:那請你們想個辦法,讓每個小朋友都吃到蘋果。
師:你們是不是想到用刀這種工具來幫忙?老師今天還帶來一種工具(出示蘋果分切器),這個也是用來分蘋果,你們猜猜哪種工具切蘋果更快更方便?(幼兒猜想,請另外一位老師拿刀和蘋果分切器比賽)師:你們想想除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水果刀、蘋果分切器外,在學習中、生活中你還見到過那些工具?
2、操作體驗,交流分享。
師:你們講的真棒,今天老師給小朋友也帶來了一些工具(出示工具),里面有些工具比較危險,你在拿時應該怎么樣?現在請小朋友每人選一樣你喜歡的工具,然后坐到座位上。
師:現在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你選的是什么工具可以干什么?哪個小朋友來講一講?
師:今天老師遇到了一些困難,想請小朋友用你手上的工具來給老師幫忙,你們愿意嗎?我們來看一看都有什么困難(介紹操作對象,如:老師想把這個瓶子里的棉絮拿出來)。
師:你們在使用這些工具時,要注意什么?在使用工具時遇到困難怎么辦?現在請你們試試吧!
師:誰來講一講剛才你用什么工具解決了什么問題?
師:工具能幫助我們解決這么多的問題,真是我們的好幫手。如果沒有這些工具會怎么樣?
3、觀看一些不常見的工具圖片。
師:小朋友講的真好,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其他工具的圖片,這里面有些工具是我們小朋友不常見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片:鋤頭、蒸蛋器等)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很多的工具,還知道了它們的用途,其實除了我們今天認識的這些工具,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工具,請小朋友回去找一找,明天我們再來討論。
活動反思
這是我實施的一課多研教學研討活動,這一稿為集體研討后形成的比較完善的第四稿。在前三次的教學實施后,研討中分別指出:
1、目標過散,整節活動難度提升不夠;
2、幼兒看似一直在操作,但操作目的性不強,大多只是在擺弄工具;
3、環節之間缺少上下串聯的脈絡等。
我的好幫手教案 篇3
[教材簡解]
刷子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對于我們的生活有著不可缺少的幫助。而現在的孩子,由于父母長輩的包辦代替,已經失去認識,操作,使用這些常見生活用品的機會,以至于除了知道牙刷,其他長柄刷,地板刷,廁所刷,衣服刷……等等刷子用品一概不知,有的連見都沒見過。為了豐富幼兒的認識,提高生活自立能力,在此基礎上設計本次活動,讓幼兒對刷子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了解其相應的用途,同時增加幼兒的一些生活經驗。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主動探索,了解刷子的不同名稱外形特征及用途。
2、對生活中的小工具產生興趣,體驗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重點、難點]
重點:在科學探索活動中讓幼兒去感受豐富而有趣的探究過程和多種多樣的.探究方法,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
難點:用什么方法來正確使用刷子。
[設計理念]
《綱要》提出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我要學會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在現代生活中,刷子的種類是豐富多彩的,使用方法也是非常神奇的。本教材來源于幼兒日常生活,也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話題。我要把幼兒在生活中對刷子的已有經驗與教育目的很好地結合起來,并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從而激發幼兒對生活中的科學進行探索的欲望。
[設計思路]
在開展此活動之前,我有效地利用了家長這一資源,共同收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刷子,并幫助孩子們初步感知刷子的豐富多彩和特殊作用。刷子是每個家庭必備的打掃衛生的好幫手,幼兒幾乎每天都能看得到,用得著,于是,我結合中班主題活動“我們身邊的科學”,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操作中探索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刷子,感受到刷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課題貼近幼兒生活,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幼兒容易接受、掌握,而且操作安全,符合新《綱要》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師:小朋友,兔媽媽的刷子店今天開張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有哪些刷子?(小朋友我們去參觀的時候,要有秩序,安靜一點哦,不然兔媽媽會不高興的。
師:哦,刷子店到了,請小朋友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刷子,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這些刷子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呢?(有的刷子上面是柄,下面是軟軟的毛;有的刷柄下面的毛是硬硬的;有的刷柄下面是海綿等等。)
二、通過比較、操作,了解其名稱、外形特征及用途。
今天白雪公主要去參加舞會了,我們一起來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1、誰先來給她化化妝,到兔媽媽的刷子店去選一把刷子。(幼兒操作)
小朋友你真能干,白雪公主說這把刷子刷在臉上軟軟的真舒服,你來試一試,你知道這叫什么刷子嗎?(化妝刷)
2、看白雪公主的衣服上還有灰塵呢,誰來幫她刷干凈。(幼兒操作)
它和這把化妝刷子有什么不同?(幼兒回答:這把刷子的柄長長的,刷毛有點硬)你知道這把刷子叫什么名字?(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塵刷,它專門刷灰塵的),它還能刷哪里呢?(玻璃上、床上、墻上、桌上)
3、誰來幫白雪公主的皮鞋擦擦亮。(幼兒操作)你為什么選這把刷子?
。ㄎ铱吹桨职诌@樣刷皮鞋的)
小朋友剛才我們給白雪公主打扮好了,白雪公主說很滿意,她說謝謝你們,中二班的小朋友,再見,我去參加舞會了。
三、遷移生活經驗, 探索刷子的使用方法。
。1)平時你們還見過哪些刷子?它們有什么用?
板刷(洗衣服,洗布鞋、習牛仔褲等)。油漆刷 (刷墻壁、刷柜子 刷門)
刷子的用途: 鞋刷可以把皮鞋刷的又亮又干凈,撣塵刷可以刷床上(衣服上、玻璃上)的灰塵,杯刷可以刷洗杯子里的贓物等等。)
。2)今天我們在兔媽媽的店里認識了各種各樣的刷子,刷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它們可以幫我們做許多事,我們一起到兔媽媽店里拿一把你喜歡的刷子去試一試吧!
四、游戲:送刷子回家。
剛才小朋友做了很多事情都累了,我們來休息一會兒吧。(幼兒回到座位)
誰來告訴老師你用了什么刷子做了什么事情?(幼兒講述)
兔媽媽還等著刷子賣呢,我們趕快把刷子送回去吧!不過兔媽媽有個要求,放的時候要按標記分類擺放整齊。(幼兒一組一組上來把刷子送到相應的塑料筐。)
我的好幫手教案 篇4
一、活動名稱:
“我是媽媽的好幫手”
二、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鍛煉幼兒繞曲線、跨越能力以及身體的協調性。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3、培養幼兒幫助他人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挑水桶(大可樂瓶做的)若干、易拉罐、平衡木
四、活動進行:
中班幼兒以班級為單位分為三組,聽到口令后用肩膀 挑起小挑水桶,繞過易拉罐,走過獨木橋,到水盆邊取水后,從左邊挑回起點,將挑回的水倒進本隊的盆內,再把小挑水桶交給第二名幼兒,繼續進行。在規定時間內運水多的隊為勝。
五、活動規則:
過易拉罐時,每個罐子都要繞。
我的好幫手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教育幼兒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
2、教育幼兒熱愛勞動,并知道愛惜勞動成果。
3、學習使用碗筷的正確方法。
教學重點:讓幼兒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難點:教育幼兒愛惜勞動成果
教學準備:幼兒用書、課件。
教學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教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提示課題:我是好幫手
二、 基本部分
1、讓幼兒說說,在生活中會幫大人做哪些事。
①教師“在家里,你是像故事中的小姑一樣,還是像大姑一樣呢?”
、诮處熖釂枺耗銜瞿男┦虑?
、劢Y合幼兒用書讓幼兒回答。
、芙處煾鶕卮鹨灰恢赋鲇變河脮舷鄬膱D片。⑤教師引導幼兒說說除了書上講的這些,你還會做哪些事情。
、拮層變罕硌菀恍┳约簳龅囊淮耸。比如:擦桌子等等。
2、實踐活動:能手大比拼
①誰會整理衣服
、谡l會將積木整理好
、壅l會掃地
3、通過活動情況,對部分幼兒出現的問題做以指導。
4、教育幼兒愛惜勞動成果
、俳處焺撛O情境:我們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看著整齊清潔的家心里真高興,如果有人翻亂了我們的衣服,弄臟了我們擦過的地,你們心里會有什么感覺?
、谝龑в變河懻摶卮稹
教師小結:我們要愛惜勞動成果,不論是自己做的,還是別人做的,都要保持。生活在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里,會讓大家覺得很舒服。
5、指導幼兒學習端碗的正確方法。
6、讓幼兒實際進行操作,嘗試正確的姿勢端碗,教師指導。
三、結束部分
1、教師進行思想教育: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
2、請幼兒下課休息。
教學效果分析:
1、本節課,實踐活動多,讓幼兒通過操作,不僅滿足了平時想做而不能做到的事情的愿望,同時在操作中,讓幼兒獲得勞動后的喜悅,幼兒學習興趣濃。
2、思想教育滲透好,幼兒容易接受。
我的好幫手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主動探索,了解各種刷子的名稱和用途。
2、通過親身體驗與相互合作,感受勞動的樂趣以及刷子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把刷子(鞋刷、洗衣刷、奶瓶刷、茶杯刷、馬桶刷、地板刷、床刷等)。
2、娃娃家場景。(內有一籃筒狀積木、棕櫚葉、花瓶、小床及畫有白油畫圖案的白色柵欄等。)
3、彩色顏料及人手一把墻刷。
4、《粉刷匠》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明確任務。
師:“寶寶們,你們都已經長大了,愿意幫媽媽做事情嗎?好,我們今天一起來打掃房間,好嗎?”
2、自主探索,動手嘗試。
師:“打掃的時候會有很多灰塵的。寶寶們每人戴上一頂清潔帽再去拿一把刷子,開始打掃吧。”(幼兒自己選擇刷子和地方,大膽嘗試打掃。)
3、互相交流,分類總結。
師:寶寶們,快到媽媽這兒來歇會兒。先把刷子放到簍子里。通過認識大蒜、種植大蒜,使幼兒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樂意吃大蒜。(幼兒坐到小椅子上。)
師:告訴媽媽,剛才你用什么刷子刷什么地方的?(交流討論,了解各種刷子的名稱與作用。)
師:小結:這么多刷子,它們的樣子部不一樣:有的柄很長,有的柄很短,有的刷子沒有柄;有的刷子大,有的刷子小。樣子不一樣用處也就不一樣。
4、繼續打掃,再選交流
師:寶寶們,我們繼續打掃吧。這一次你們再選一把刷子試試,用它打掃哪兒最合適?(根據不同的地方選擇合適的刷子。)
師:寶寶們,和你的好朋友換一把刷子再試試。(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換刷子打掃。)
5、互相合作,動手制作。
師:寶寶們,打掃好了嗎?我們一起來檢查檢查吧。屋頂上還有許多蜘蛛網呢,怎么辦?快點幫媽媽想辦法去試一試吧!(觀察房屋上的蜘蛛網,引導幼兒思考如何打掃與清理,嘗試合作用筒狀積木、棕櫚葉制作成長柄刷子,打掃蜘蛛網。)
6、看清標記,分類送回。
師:“寶寶們真能干,把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刷子也累了,我們把它送回家吧。”(按刷子的不同用途分類擺放。)
7、拓展經驗,粉刷柵欄
師:“寶寶們,你們還見過哪些刷子?”(說說生活中見過的其他刷子。)
師:“你們見過這把刷子嗎?它有什么用?”(用墻刷蘸上水粉顏料,合作粉刷柵欄。)
師:“跟媽媽到外面去,把小手和刷子洗一洗。”(幼兒手提小桶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1、題材選擇貼近幼兒生活。
刷子是每個家庭必備的打掃衛生的好幫手,幼兒幾乎每天都能看得到,用得著,于是,我結合中班主題活動“我們身邊的科學”,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操作中探索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刷子,感受到刷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課題貼近幼兒生活,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幼兒容易接受、掌握,而且操作安全,符合新《綱要》精神,與“從幼兒身邊最熟悉的事物出發”這一瑞吉歐教育理念相吻合。
2、情境創設激發探索興趣活動始終,通過寶寶幫媽媽打掃房間、和媽媽一起粉刷柵欄等游戲情節的創設,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在游戲中勞動,在游戲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溫馨的環境、游戲的情節、親切的教具、歡快的音樂、青趣的動作以及美麗神奇的柵欄刷畫……幼兒在玩中學,樂中學,分享了他人探索的智慧,增強了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給幼兒帶來了無限的快樂體驗。
3、多次操作引發主體參與。
《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被顒又杏變河勺赃x刷子自由打掃,到匹配刷子、與同伴交換刷子再次打掃,交流自己的發現,檢查分類結果,最后粉刷柵欄……豐富多樣的實物教具,寬松溫馨的學習環境,激發了幼兒多種感官參與,對生活中的刷子產生了興趣和探索欲望,懂得了以物代物,拓展了視野,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