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風冷雨亦成詩——淺論《聽聽那冷雨》的詩化特征
作者由眼前的雨聯想到“雨”這一漢字,以對漢字的鐘愛來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聽上去總有那么一點凄涼,一點凄清,甚有一點凄楚。淋漓不盡的雨線扯長了作者的家國愁思,思鄉之情就與那冷冷的雨絲交融在一起,消散在煙雨蒼茫之處。文章圍繞作者聽雨時迷離與惆悵的心緒來展現,那是一種印在心際的不懈的鄉愁,那是一種漂泊在外的游子遙想自己暖家的感覺。這種思鄉的愁緒投射到一串串的雨珠上,穿透于一層層的雨簾中,一絲絲的霧氣飄浮其間,一切便會染上一縷縷灰蒙蒙的寒顫。季雨綿綿,鄉愁悠悠!
四.朦朧迷幻的意境
意境是主觀感情融于客觀景物的審美空間,是詩歌的重要標志。圍繞春雨,作者創造出了一種朦朧沉郁的詩的意境。詩人用極富表現力的文字構成朦朧氤氳的雨氣背景,黑白片似的冷雨貫穿散文始終,將一種灰蒙蒙、潮濕濕的內涵疊加。而彌漫在這氤氳雨氣中的是詩人綿延不絕的鄉愁,是游子眷戀與贊美中國文化的赤子之心。
“鄉愁漸生燈影外,客愁多在雨聲中。”詩人余光中以其無礙的文才,以文為詩,化雨成淚,凄凄切切的訴說那鄉愁難擱的苦楚。讓人哀惋,讓人嘆息。
上一篇:《聽聽那冷雨》說課稿
下一篇:《聽聽那冷雨》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