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學設計
一、上課時“問題研討”交流
(對學生交流發(fā)言不作定論,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有序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寫作技巧,在閱讀探討過程中欣賞作品,認識并理解象征、對比等手法。)
二、朗讀感受,思考探討
1、朗讀描寫海燕的句段,觀看海燕在烏云和大海之間穿梭號叫的畫面,加深對海燕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征意義。
2、朗讀描寫其他海鳥的語段,觀看投影畫面:
⑴用文段中的詞句概述這些海鳥在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種種丑態(tài);
⑵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海鳥?
教師小結(jié)板書(投影字幕):
一會翅膀碰著波浪
迎戰(zhàn)暴風雨,象征勇猛堅強、樂觀
海燕一會箭一般地沖向烏云自信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先驅(qū)者。
叫喊著
海鷗:呻吟、飛竄、恐懼、掩藏懼怕暴風雨,象征害怕革命會破壞
他們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
海鴨:呻吟、嚇壞了不革命者。與海燕形成鮮明的對
比,突出海燕的形象。
企鵝:躲藏
3、瀏覽閱讀,探討文中其他事物的象征意義:
教師小結(jié)板書(字幕投影):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時人民群眾排山倒海的氣勢。
烏云、狂風:象征革命勢力和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等。
暴風雨:象征1905年前夕一觸即發(fā)的革命形勢。
4、作者把海燕擺到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中進行描寫,試舉例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學生探討后教師小結(jié);烘托。
象征、烘托、對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結(jié)合本文作引導性闡述,從寫作技巧方面引導學生欣賞)。
三、精要文段閱讀理解
1、朗讀暴風雨來臨之前大海上驚心動魄的場面描寫的句段,具體說說你對這些描寫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試在課文中找出幾例并分析說明(從表達方式、作品語言方面欣賞。)
四、教師小結(jié)
1、充滿激的描繪──間接抒情;
2、飽含激的議論──直接抒情。
描寫議論結(jié)合,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先驅(qū)者的戰(zhàn)斗精神。
五、課文總結(jié)
1、內(nèi)容:略
2、藝術特色:略
六、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著陽光與鮮花,有時也會遇到坎坷,甚至面臨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試以“面臨生活中的暴風雨我該這樣做”為話題,擬寫一篇發(fā)言稿在班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