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營救》教案(精選2篇)
《特別營救》教案 篇1
1. 給加點字注音。
衣襟( ) 噩耗( ) 潸然淚下( )
攝制( ) 滇( ) 孱弱( )
借鑒( )
2. 根據原文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1)下午兩點半左右,細心的專家從山雨欲來的風聲和滾滾雷聲中隱約分辨出一兩聲___________的哀叫。
a. 虛弱 b. 孱弱 c. 憐弱
(2)他們特別提醒飼養人員要保持周圍環境溫度和食物溫度的穩定,經常注意小金絲猴的精神變化,一定要盡快___________出小金絲猴日常飲食、起居的規律。
a. 尋找 b. 探索 c. 摸索
(3)在國內同行們還沒有任何經驗可以____________的情況下,任何一個細微的不適,都會導致小金絲猴的死亡。
a. 借鑒 b. 參考 c. 憑借
3. 選出下列詞語的書寫沒有錯誤的一項( )
a. 滋養 智謀 滿腔熱忱
b. 頻臨 蹤跡 偶感風寒
c. 遺撼 咳嗽 血跡斑斑
d. 糟糕 蕉急 楚楚動人
[課文解讀·感悟探究]
救救這只金絲猴
——臍帶在身失“母愛” 人媽媽喂活猴寶寶
[本報訊 (記者 劉偉)]一只剛出生便失去“母愛”的國寶金絲猴,經兩名巴東婦女三次用人乳喂養,野生動物救護人員四晝夜精心呵護,昨日安全抵達位于武漢市九峰山的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12日下午3時左右,正在巴東縣沿渡河鎮小溪村附近原始森林進行科學考察的有關專家,在一顆大樹下發現一只剛出生的金絲猴。當時它身上還有4厘米長的臍帶,身體虛弱,臉帶傷痕。
等了很長一段時間,沒見母猴前來營救,天又下起大雨,科考人員只得懷抱著這只小國寶趕回山中營地。
當第二天科考隊員趕回小溪村時,挨了一天餓的小國寶嗷嗷大叫起來。苦于無食可喂,鑒于人與猴的基因相近,科考隊向村中一產婦求救。得知是國寶缺奶,產婦二話沒說,掀起衣襟將不到1千克的小金絲猴抱在懷中喂奶。得乳汁滋養,小國寶安全度過一夜。聞訊趕來的巴東林業局有關人員,連夜包船護送小國寶進縣城。
14日上午,獲悉此事的省林業局、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立即派專家趕往巴東。這期間,小國寶又在巴東林業局一位職工家屬的懷中得到了兩次人奶喂養。15日上午,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飼養員楊國祥和同事懷抱小國寶,帶上巴東林業局一位職工家屬擠的半瓶人奶趕往武漢。
當晚7時抵漢后,楊國祥立即帶回家中照看,并為它買回嬰兒奶粉,還未結婚的他在家中全力擔負起“母親”的職責。才出生的小國寶每兩小時就要吃一次,楊國祥將它抱在懷中精心喂養;小國寶隨意拉起屎尿,楊國祥將自家枕巾扯下來當尿片,一宿下來竟用了4條枕巾。
4. 這則新聞的正標題和副標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金絲猴被科考人員發現時,是怎樣的狀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細致地介紹小金絲猴狀況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人們是怎樣救助金絲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章為什么精確地標明發現和救助金絲猴的時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品味·拓展提高]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9—14題。
父親的愛
爹不懂得怎樣表達愛,使我們一家融洽相處的是媽媽。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媽則把我們做過的錯事開列清單,然后由他責罵我們。
有一次我偷了一塊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訴賣糖的說是我偷來的,說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貨作為賠償。爹把汽車停在急診室門口,他們叫他駛開,說那空位是留給緊急車輛停放的。爹聽了便叫嚷道:“你以為是什么車?旅游車?”
在我的生日會上,爹總是顯得有點不大相稱。他只是忙于吹氣球,布置餐桌,做雜務。把插著蠟燭的蛋糕推過來讓我吹的,是我的媽。
我翻閱舊照片時,人們總是問:“你爸爸是什么樣子的?”天曉得,他老是替別人拍照。媽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勝數。
我記得媽有一次叫他教我騎自行車,我叫他別放手,但他卻說是應該放手的時候了。我摔倒之后,媽跑過來扶我,爹直揮手要她走開。我當時生氣極了,決心要給他點顏色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學時,所有的家信都是媽媽寫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還寄過一封短信來給我,說因為我沒有在草坪上踢過足球,所以他的草坪長的很美。
每次我打電話回家,他似乎都想說話,但結果總是說:“我叫你媽來聽。”
我結婚時,掉眼淚的是我媽。他只是大聲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間。
我從小到大都聽他說:“你到哪里去?什么時候回家?汽車有沒有汽油?不,不準去。” 爹完全不懂得怎樣表達愛,除非……
會不會是他已經表達了而我未能察覺?
9. 本文敘事的片斷有一定的順序,它是按__________順序組合在一起的。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的表達方式。
10. 全文一共寫了幾件事?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表現父親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作者運用一些微小的生活片斷表現父愛與母愛,寫出了兩人明顯不同的性格特征,父親的性格__________,母親的性格__________。
12. “父親的愛”主要表現對“我”的深沉關愛,可以概括為哪幾個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除非……”省略號省去的內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現創新]
15. 請依照例句的句式和所用修辭,寫出你對“家”的感受。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種漂流,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家是溫暖的港灣,家也是永遠的岸。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答案】
1. 略
2. (1)b (2)c (3)a
3. a
4. 正標題是“救救這只金絲猴”,副標題是“臍帶在身失‘母愛’,人媽媽喂活猴寶寶”。
5. 這只金絲猴剛出生,身上還有4厘米長的臍帶,身體虛弱,臉帶傷痕,體重還不到1千克。
6. 突出救助金絲猴的難度很大,為下文寫人們的關注和救助起襯托作用。
7. 首先等母猴來營救,后來懷抱著它趕回山中營地,分別三次用人奶喂養。到武漢后,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飼養員楊國祥抱它回家精心喂養。
8. 一是為了說明營救行動是及時的,突出人們愛護國寶,珍愛生命的精神。二是為了體現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及時性。
9. 時間,記敘
10. 10件事,細節描寫,烘托手法。
11. (1)深沉,嚴格,耿直,外剛內柔。
(2)細心慈祥,寬厚,體貼入微。
12. 教“我”學會做人,學會自強,學會生活。
13. 徹底改造他
14. 點睛之筆,揭示全文主旨。表明深沉的父愛滲透到每時每刻,只不過“我”沒能理解,領悟罷了。
15. 提示:比喻恰當,內容相關,語句連貫。
《特別營救》教案 篇2
第一部分: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
隔離4000人:一個非典“逃兵”帶給一個省的恐慌
2003年4月,江西大地突然被一個叫做聶春蘭的年輕婦女攪得天翻地覆!
其實,聶春蘭只是江西吉安縣一個普通的農婦,她原本與丈夫帶著女兒在北京打工,過著平靜的日子。然而,不幸突然降臨,2003年4月24日,她的丈夫被確診感染了非典!為了將孩子帶出疫區,她開始了“千里大逃亡”——她“成功”了!但她的不負責任卻讓江西省勞民傷財地隔離了4000余人,造成了全省性的大恐慌。而她自己,則成為江西省首例非典病人!
1、這個故事發生在哪里?背景如何?主人公是誰?
2、她“成功”了,為什么要在“成功”上打引號呢?有什么作用?
只顧賺錢 非典悄然盯上這個打工之家
今年28歲的聶春蘭是江西省吉安縣梅塘鎮聶家村人。1996年,經人介紹,聶春蘭與臨近的桐木村青年李河綿結婚了。第二年,他們的大女兒李希出生,家里的經濟壓力陡然增大了。為了把小家庭建設得更好,這年年底,李河綿跟著幾個老鄉來到了北京打工。
李河綿剛到北京的那段時間,干得并不如意。雖然北京機會多,但來北京打工的人也多,連建筑工地都人滿為患,更別說干保安、電工等相對清閑的職業了。沒辦法,他只好和老鄉在北京朝陽區蔬菜市場販蔬菜。這樣起早貪黑干了一年后,手中稍有積蓄,他便在市場上租了個門面,開始單干,仍然以販賣蔬菜為主,兼賣作料。1999年,聶春蘭和大女兒也來到了北京,與丈夫共同打拼。2002年6月,他們的二女兒也出生了。
3、他們的生活如何呢?
4、李河綿夫婦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時間轉眼到了2003年春節前夕,聶春蘭的堂嫂劉媛帶著兒子與8個老鄉一起來到北京打工。劉媛在跟聶春蘭夫妻閑聊時,講起了廣州流行非典的事。原來,他們村里凡是從廣州打工回來的人,談起非典,都驚恐萬分。由于劉媛沒有身臨其境,反倒覺得那些人緊張的樣子十分可笑,于是她像講笑話一樣地說:“聽他們講,這種病呼氣都能傳染,跟瘟疫似的,你說咋就那么玄乎?”聶春蘭和丈夫也跟著笑了:“這跟咱有啥關系,咱賣咱的菜,廣州離北京可遠得很呢!”
但是3月份剛過,他們就發現劉媛說的那種“瘟疫”不是開玩笑的了——新聞媒體上有關非典的新聞鋪天蓋地。接著,北京也出現了非典患者,疫情也迅速蔓延開來,嚴重程度竟然超過了廣州。由于防治工作不力,衛生部長和北京市長同時被撤職!
5、他們剛開始聽說“非典”的時候,是什么態度?為什么會有這樣一種態度呢?
6、后來態度轉變了嗎?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們轉變的?
整個城市陷入了恐慌之中。菜市場上所有的東西都被搶光了,板藍根、口罩和白醋等商品幾百年來第一次金貴起來了,一上市就被排成隊的人們高價搶光。聶春蘭他們店里的醋也全賣空了,就連他們儲存下來準備自己用的兩瓶也以100元一瓶的價格賣出去了。很多攤販因為害怕非典而不出來做生意了,但李河綿卻不害怕,反而覺得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因為人們爭相搶購食品,導致蔬菜價格飛升——平時只賣2元錢一公斤的蘿卜,居然飆升到16元!
于是,他熱情高漲地奔波在進菜點和菜市場之間。聶春蘭提醒他是否也避一避,他不屑地說:“咱們沒北京人那么多臭講究,該干嘛干嘛!”
到了4月中旬,北京確診的非典病人已經超過1500人,街上的出租車少了一半,整個北京城仿佛人都躲起來了似的。每天早晚,穿著白大褂的人都要到李河綿所在的菜市場一個攤一個攤地消毒,這里的生意不可避免地蕭條下來了。不久,周圍的幾個小店都紛紛關門了——只有李河綿的門面還照常開門營業。他想,別人關門了,那不就是我的機會來了嗎?因此,他比以往起得更早,每天接待的客人比以前更多。他仗著身體好,甚至連口罩都不戴。
但是聶春蘭和劉媛兩個人卻坐不住了,她們商量說,大人倒沒什么,可這幾個小孩怎么辦呢?他們可是一家人的寶貝疙瘩,萬一出了事……于是,她們跟李河綿商量,最好盡早離開北京。可李河綿哪里肯走,不過他認為女人們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自己倒沒什么,但絕不能讓兩個小孩遭罪。于是,他當即決定,由劉媛先帶大女兒回老家,妻子則留下來幫助自己把這里的事情打理好了之后,再帶小女兒離開;最后由他一人鎮守北京。
4月22日晚上,李河綿請來在北京的十幾個老鄉小聚,以此給妻子、堂嫂餞行。由于心里高興,這天晚上他們喝得特別痛快,直到凌晨才散去。4月23日,劉媛帶著聶春蘭的大女兒李希、自己的兒子李太和5個老鄉一起乘坐105次列車返回了江西。
劉媛他們走后,李河綿第二天早上就感到身體不適。本來聶春蘭按安排應在這一天帶小女兒坐火車回家的,但考慮到小店無人料理,丈夫身體又突然不適,就暫時留了下來。她想等丈夫好了之后再走也不遲!
但她沒有想到,丈夫這“病”要好還真是不容易!
7、請你描繪一下“非典”襲來后的城市。(至少用三個成語)
8、為什么他沒有聽從妻子的提醒?李河綿最終怎么樣了呢?
9、同學們,讀到這里,你的感想是什么呢?請給李河綿夫婦出出主意吧。
一路“逃亡” 一路埋下幾多危險
4月24日上午,李河綿開始微燒,并伴有干咳。這些跟非典的癥狀極像,但李河綿硬撐著不去醫院,只是吃了點退燒藥了事。4月25日上午,李河綿的體溫已經高得很燙手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傳染上了非典。中午,在聶春蘭的勸說下,他終于決定獨自去醫院檢查。臨走前,他囑咐妻子:“如果我被傳染了,你不要管我,無論如何也要帶女兒離開北京!不要讓她小小年紀就受這個罪。”聶春蘭含淚答應了。
李河綿到醫院檢查,當時就被確診為非典病例,并馬上被隔離了。聶春蘭一直等到下午四點,也沒見丈夫回來,就明白丈夫肯定是被隔離了。
聶春蘭心急如焚,跟女兒坐在冷冰冰的房子里,她第一次嘗到了天塌下來的感覺。心慌意亂的她只好一個小時給女兒喝一杯板藍根,隔幾十分種就給女兒量一下體溫,好在女兒一直沒有發燒,她才稍為安心。當天下午,在防疫人員還沒有找到她之前,她做出了一個將給江西人民帶來極度恐慌并造成巨大損失的決定:為免女兒被感染,回江西去!
主意一定,聶春蘭匆匆忙忙把小店打理了一番。下午5點,她邀上梅塘鄉中心村的一個老鄉,帶著小女兒一行3人踏上了當晚的1625次列車。
上了火車后,乘務員拿著體溫計走進了車廂——火車上所有的乘客都要量體溫,凡是體溫超過37度半的,都要按規定采取隔離措施。聶春蘭的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自己一直和丈夫在一起,萬一被傳染,自己倒沒什么,可是女兒……她提心吊膽地看著乘務員把溫度計塞到女兒腋下,又抽出來……還好,一切正常,她和女兒都沒有出現發燒現象。
第二天下午5點左右,聶春蘭和老鄉到達吉安市。這里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大變故,街上連戴口罩的人都不多,跟北京比起來,簡直就是世外桃源!由于連日奔波勞累,她決定先找個地方住下來歇歇再說。
10、聶春蘭為什么要回江西去呢?
11、“她提心吊膽地看著乘務員把溫度計塞到女兒腋下,又抽出來……還好,一切正常,她和女兒都沒有出現發燒現象。”為什么要“又抽出來”呢?沒有發燒的現象,還好,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真的能松嗎?為什么?
12、吉安市的情況如何呢?如何理解“世外桃源”一詞?
李河綿的大姐李英就住在吉安市青原區河東街道辦事處,她馬上乘公汽朝那里趕。晚上7時,聶春蘭終于見到了姐姐,她那顆懸著的心這才落了下來。沒想到,李英并沒有她想像中的喜悅,而是擔心地說:“這個時候,你怎么回來了呢?你不知道嗎,現在大家見了從北京回來的人,就會躲得遠遠的!”聶春蘭心中一沉,明白自己已經成了不受歡迎的客人了。她看到天色已晚,便厚著臉皮要求在李英家住一晚,但卻被李英吞吞吐吐地拒絕了。
沒辦法,當晚8時左右,聶春蘭不得不帶著女兒和老鄉重新乘上了10路公共汽車回到了市里,在吉州區西苑旅館住了下來。路經市中心醫院時,聶春蘭猶豫了一下,要不要下去檢查一下?可她轉念一想,萬一真染上了非典……最終,她還是放棄了。
27日早上7時,聶春蘭跟老鄉分手后,就帶著女兒坐上了車號為贛d41180的客車返回梅塘鎮。下車后,她和女兒搭了一輛“麻木”直奔桐木村。
他們剛到村口,就被幾個村民發現了。他們對聶春蘭大吼:“你是從北京回來的嗎?不準進村,不準進村!”并當即叫來干部將他們阻攔在村外。她只好回聶家村娘家,誰知,也被該村村民擋在村外。
聶春蘭感到很不理解,難道從北京回來就連自己家都不能進了么?何況現在還沒有人敢說自己就有問題,當下她就和村干部發生了爭執。但村子上上下下態度都很堅定,希望她去醫院檢查一下,用事實說話,不然是不能進家門的。
聶春蘭沒辦法,只好抱著小女兒匆忙打車返回了吉安市,重新住進了西苑旅館。站在旅館門口,聶春蘭難受得直想哭,自己難道真的回來錯了?真是患難見人心呀,現在的人怎么都這樣了……最后,她非但沒有檢討自己作為非典患者的家屬卻擅自逃回江西的錯誤行為,還把所有的過錯歸結到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上……
但是,她不知道的一場恐慌正因她悄悄展開!
13、為什么人們都不讓他們回家呢?
14、人們沒有讓她回家,要她到醫院里看看,為什么她最終沒有聽從人們的意見去醫院呢?
全省恐慌!她是4000人被隔離的源頭
2003年4月27日早上6點,吉安縣衛生局就陷入一片緊張忙亂之中——他們剛剛接到國家疾病控制中心的電話,說一位非典患者的妻子可能已到達吉安!原來,李河綿被確診后,工作人員按照規定前來對聶春蘭采取隔離措施,但是,卻撲了一個空。他們估計她已經回家鄉了,于是急忙給吉安縣衛生局打電話,請衛生局幫忙尋找聶春蘭。
這個消息不啻于一個驚雷,震得吉安縣衛生部門上下都炸了!他們一邊向吉安市委報告,一邊心急火燎地組織大批人馬前往梅塘搜索聶春蘭。
搜尋人員在聶家村沒有找到聶春蘭。后來,他們在聶春蘭鄰居的協助下,走遍了她所有可能去的地方,都沒有蹤影。最后,直到找到李英,才在西苑旅館把聶春蘭給找到了!他們當即將聶春蘭帶到吉安縣人民醫院進行了隔離觀察。初步統計,她所接觸的人已經不下一千人,一位服務員憤怒地質問她:“你知不知道,就因為你,會有多少人遭殃?”
整個吉安市都密切地關注著聶春蘭的情況。當天晚上,她開始出現微燒;5月2日,她出現了非典癥狀。江西省防非典指揮部立即派出專家趕到吉安縣會診。3日,聶春蘭被確診為江西省首例非典臨床診斷病例。
天啦!江西也有非典了!這消息一傳出,立刻在江西省引起了軒然大波,而吉安的人們則最為恐慌,連集市都空了。江西省委對此十分重視,專門派出了十多名專家來到隔離區救治聶春蘭。
接下來,更緊張的工作展開了,為避免疫情擴散,凡是跟聶春蘭有過接觸的人都得隔離觀察!縣衛生部門在弄清聶春蘭所有活動過的地點后,立即將這一特殊情況向江西省衛生廳匯報。不久,江西衛視以及江西省各縣市區電視臺紛紛播出緊急搜尋1625次列車乘客行動的通知。江西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在全省范圍展開了大搜尋,逐村逐戶進行排查。通過三天三夜的緊張工作,終于查清了4月26日乘坐1625次列車的乘客有182人,其中南昌50人、贛州95人、九江37人。立刻,這些地方在有關部門的領導下,也開始了大面積的搜索以及檢查工作。隨即,為防止漏網之魚,中央電視臺4套節目以及湖南衛視等多家電視臺播出了這條緊急搜尋乘客的消息。
5月4日,吉安市人民政府發出公告:全市所有賓館、招待所一律暫停各種活動;網吧、電子游戲廳、音像廳、歌舞廳、影劇院、茶座和保健按摩等公共娛樂休閑場所以及105國道沿線餐飲店、住宿店(縣、區指定的除外)一律暫停營業;所有從業人員就地休息,不準返鄉流動;對來自北京、廣東等疫區的返鄉人員,要進行全面清理。
5月4日中午,吉安縣梅塘鄉桐木村、聶家村和梅塘村屯中心村的四千多人,被實行隔離,各種車輛和行人均嚴禁進入隔離區。聶春蘭的住宅區和留宿過的西苑旅館已被封鎖。吉安市同時還決定,對從外地返鄉的人員要重新進行一次大排查,對現有“留觀”人員要實行24小時看護,其排泄物和垃圾也由專人收集,并嚴格消毒。
聶春蘭一人,已經使江西省上上下下成了驚弓之鳥;沒想到,5月7日,聶春蘭先期返鄉的大女兒李希突然發病。經過專家會診,將其確定為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李希的發病,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恐慌,新一輪大搜查開始了。
一例非典,一例疑似病例,全都出在吉安!這還了得?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更緊張了,從李希被隔離的那一天起,他們就對吉安縣梅塘鄉三個村每天消毒2次,早晚對全村人進行一次體溫測試,并用石灰和繩子圈定隔離區,對聶春蘭家及其親友共16戶46人更是采取一對一的留觀,實行24小時看護。
2003年5月8日,由市委書記李浜帶頭,吉安全體黨員共同集資1500萬元在吉安縣長塘鎮征地100畝,興建一所擁有150個床位的非典型肺炎專治醫院……
5月12日開始,全市范圍內的賓館、105國道旅店、餐飲店以及娛樂公共場所全部關閉;吉安所有長途客運也全部中斷——這倒不是政府強令切斷運輸,而是根本就沒人敢坐車。一位司乘人員說:“現在幾乎沒有人坐車,越跑越虧本,而且到目的地后不準進城,誰還跑車呀!”
聶春蘭的這次返鄉,到底給江西人民帶來了多大損失,暫時無法統計,但僅吉安市,直接經濟損失估計就超過千萬!聶春蘭剛開始還不服氣,當最后得知自己給全省特別是吉安人民帶來這么大的恐慌和經濟損失后,嚇得半死。躺在病床上,她很內疚地說:“我是罪人哪,我本來只是想讓我的女兒遠離非典,誰知卻闖下了這么大的禍……
15、聶春蘭被確認為“非典”后,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16、這一部分標明了很多時間,為什么?能從中看出什么呢?
17、你是如何看待聶春蘭的返鄉行為的?
【發言】由于非典傳染性極強,防疫部門對非典患者、患者家屬以及所有與患者有接觸的人實行隔離,完全是出于防治的需要,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我們應該予以理解、配合。但聶春蘭在明知丈夫感染非典、自己也可能被感染的情況下,不僅不主動留下來接受隔離,反而選擇逃離。結果,她將疫情帶到了江西,極大地威脅了當地人民的生命安全,并由此造成無可估量的人力和財力的損失,真可謂為禍不小啊!
非典肆虐中國大地,無異于一場災難。中國有句古話,位卑不敢忘憂國。我們雖然只是平凡的打工者,但在災難來臨的時候,都有義務為“抗非”出力;即使不能出力,至少也要做到服從指揮,不給這項工作添亂。這是我們作為公民最起碼的義務和良知。愿聶春蘭式的悲劇不再重演,讓我們一起齊心協力,戰勝非典!
18.文章最后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19.通過這篇報道,你有什么啟示呢?
20.“非典”拷問人生,通過“非典”這樣一個時期,你有什么感想呢?
第二部分:
21.填入下面文字中橫線上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2005年杭州試題)
在天山的高處,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湖, ① ,使湖光天影山色融為晶瑩的一體。在這秀美的湖上,惟一活動的就是天鵝, ② 。大地慷慨地賜予人類這寧靜的自然環境。
a、①湖面明凈如鏡,水清見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
②天鵝的潔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凈,天鵝的叫聲襯托了湖面的幽靜
b、①湖面明凈如鏡,水清見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
②湖水的明凈襯托了天鵝的潔白,湖面的幽靜襯托了天鵝的叫聲
c、①四周的雪峰和高空的白云被明凈如鏡、清澈見底的湖水清晰地倒映出來
②湖水的明凈襯托了天鵝的潔白,湖面的幽靜襯托了天鵝的叫聲
d、①四周的雪峰和高空的白云被明凈如鏡、清澈見底的湖水清晰地倒映出來
②天鵝的潔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凈,天鵝的叫聲襯托了湖面的幽靜
22.在“①故障、②失誤、③病癥、④缺點、⑤錯誤”這五個義項中,給下列幾句話中的“毛病”一詞各選一個恰當的義項,把序號填在括號內。(2005年黃石試題)
a、天陰下雨他就腿疼,這已是他的老毛病了。( )
b、洗衣機甩干筒不轉了,你知道是哪兒出毛病了嗎?( )
c、你這成天心不在焉的毛病,一定要下決心改掉。( )
d、如果誤用了他們的經驗,也是要出毛病的。( )
23.請從下面a、b兩句中自選一句,進行品析。(2005年黃岡試題)
a.不論未來的命運如何,遇福遇禍,或喜或憂,我都愿意為它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杏林子《生命 生命》)
b.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嚴春友《敬畏自然》)
上一篇:《綜合性學習--我的作品》教案
下一篇:《特別營救》有講有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