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教案(精選2篇)
《奇思妙想》教案 篇1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六單元 奇思妙想教 學 設 計 簡 案單元學習目標:1.能欣賞課文中生動的描寫和故事情節,增強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2.能初步了解聯想和想像的作用,并通過聯想和想像擴展文章內容,豐富課文內涵。3.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并能表達自己的心得和看法。4. 學會婉轉拒絕。單元課時安排:共11課時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天上的街市 2課時七顆鉆石 1課時蔚藍的王國 1課時皇帝的新裝 2課時寫作:想像 3課時口語交際:婉轉拒絕 1課時教材內容及教法分析:本單元的主題是“奇思妙想”,四篇課文包括兩首詩(一首現代格律詩和一首散文詩),兩篇童話。格律詩音律和諧,朗朗上口;散文詩行文清新,語言優美;童話更是情節生動,易于接受。由此,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應是:學生通過自己對文本的解讀,理解作者奇思妙想的內容、奇思妙想的原因以及奇思妙想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創造出他們自己的獨特的奇思妙想。 教學設計:第1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第一塊:激發學習興趣。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做題。導入 :由做聯想和想像題(附后)導入 。 2討論,交流。巡視,指導。 3聽,思考,說。明確:什么是聯想,什么是想像。以及它們的作用。 附題:1、根據示例, 請同學們經過四至五步聯想,使兩個意義很遠的詞聯系起來。 ①雪花 茶 ②鋼筆 月亮 ③夏夜 鮮花示例:木頭 足球 木頭---樹林---田野---足球場---足球 2、(老師、爸爸或媽媽……)的眼睛(生氣、思考或高興……時)像 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發揮你的聯想和想像,根據提供的情景,編一則小故事. 海豹 高原 啤酒第二塊:了解單元內容,明確學習目標。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先瀏覽,后談感受。瀏覽單元內容,哪些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內容是你最感興趣的?請同學們隨便談談。 2自由交流,確定本單元學習目標針對這些你感興趣的內容,確定自己的單元學習目標。 3熟悉單元內容,讀讀,背背。巡視指導,給予一定的提示、幫助。 第2課時 《天上的街市》(一)學習目標:1.反復朗讀課文,體會現代格律詩的節奏韻律。 2.能有感情的背誦詩文。課前學習:1.閱讀牛郎織女的故事。2.收集有關作者郭沫若的資料。課堂學習: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思考,傾聽,補充。導入 :由街燈的聯想和想像引入。 2學生聽范讀,看課文,劃分節奏,小聲跟讀。播放《天上的街市》的范讀,請學生劃出朗讀的停頓節奏,正音并標出輕讀和重音。 3學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同學們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注意字的讀音和朗讀的節奏。 4個別學生挑戰播音員,起來朗讀;其他學生先傾聽,后評價。個別學生挑戰播音員,組織其他學生對幾位同學的朗讀進行評價。 5配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節奏,體會感情。通過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第二塊:背誦課文活動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思考,交流。全班交流。聯系第一課,明確本詩哪些詩節是聯想(寫實),哪些詩節是想像(寫虛)。 2當堂背誦詩文。聯系內容指導課文背誦。 課后學習:1.學習、背誦誦讀欣賞中的《迢迢牽牛星》這首詩。 2.鞏固背誦《天上的街市》這首詩。 第3課時 《天上的街市》(二)學習目標:1.能初步了解聯想和想像的區別。 2.能理解作者對理想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3.體會詩文語言的樸實和節奏的和諧。 課前學習:能背誦《天上的街市》。課堂學習:第一塊:精讀課文 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傾聽,背誦。由檢查背誦成果導入 。 2朗讀,概括。再讀《天上的街市》,概括“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特點? 3交流,評價。組織交流評價。 4思考。詩中的街市與作者現實中的有何不同呢? 5傾聽,思考,交流評價。組織學生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介紹作者郭沫若和本詩的寫作背景。組織交流評價。 第二塊:語文活動。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小組討論,思考,準備做導游。組織小組合作活動:跟我暢游天上的街市。要求:你是導游,你將帶著大家游覽詩中的天街,合理想像,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2看,聽,評價。組織交流評價。 第4課時 《七顆鉆石》學習目標:1.能感悟到“愛”的神奇力量,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初步了解想像的作用,并試著在閱讀和寫作中運用想像。課前學習:1.學生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 2.從書籍或網絡上收集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資料。課堂學習:第一塊:整體感知。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聽講。直接導入 。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巡視,指導朗讀。 3思考,讀書,勾畫,討論。瀏覽課文,畫出關鍵詞句,準備簡要復述故事。 4個別學生復述故事,其他傾聽,交流評價。組織交流評價。 第二塊:精讀課文。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思考,小組討論。全文描寫了水罐的變化,為什么以“七顆鉆石”為題呢? 2全班交流,暢所欲言。組織交流評價。明確童話主題。 第三塊:語文活動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思考,討論,每人推薦(或創作)一個星座故事。語文活動:我來推薦(創作)星座故事。任選一個完成。 2全班交流,傾聽,評價 組織討論交流。 課后學習:1.收集并整理有關其他星座的神話故事。 2.學習、背誦誦讀欣賞中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登岳陽樓》這兩首詩。 第5課時 《蔚藍的王國》學習目標: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欣賞散文詩優美的語言、夢幻的意境。 2.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懷,體味想像的魅力。課前學習:1.學生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 2.從書籍或網絡上收集有關這篇課文的作者屠格涅夫的資料。課堂學習:第一塊:整體感知。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聽講。導入 :介紹作者屠格涅夫 2朗讀課文,選出最喜歡的段落,準備推薦理由和讀給大家聽。美文(段落)推薦: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片段和段落,推薦給大家,并說明推薦理由。 3推薦片段朗讀,傾聽,評價。組織交流評價。 4再讀課文,體會散文詩語言的優美。巡視,指導。 第二塊:精讀課文。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再讀課文,思考,概括,交流。詩中描繪了哪些畫面,這是一個怎樣的王國? 2全班討論交流。組織交流評價 3思考,討論交流作者通過對“蔚藍的王國”的描寫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4各抒己見組織交流,討論課文的主題思想。 第三塊:想象訓練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思考,組織語言,寫作。展開豐富的想像,用優美的語言描繪“我的理想王國”(橫線上可任意填寫)。 2全班討論交流。組織交流評價。 課后學習:1.把課文中優美的語句抄寫在摘抄本上。 2.學習、背誦誦讀欣賞中《觀滄海》這首詩。 3.閱讀屠格涅夫的其他作品,如《老人》等。第6課時 《皇帝的新裝》(一)學習目標:1.能用小標題概括童話各段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順序。2.能理解童話的寓意,從中受到啟示,敢說真話。課前學習:1.閱讀課文,了解故事情節。 2.利用網絡或書籍收集有關作者安徒生的資料。課堂學習:第一塊:整體感知。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傾聽,講述。導入 :你喜歡童話嗎?你讀過哪些童話作品? 2仔細閱讀課文,歸納概括。布置任務:整個故事圍繞皇帝的新裝展開,如果課文第一段用小標題“皇帝愛新裝”概括,請也用類似的小標題給課文故事擬個提綱。 3交流,評價,補充。組織交流評價。 第二塊:精讀課文。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抓住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分析,思考,討論。騙子是可恨的,受騙者是值得同情的。故事中的皇帝和大臣們是否也值得同情呢?巡視,指導。 2全班討論交流。組織交流評價。 3思考,討論。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裝”面前,皇帝、大臣及老百姓一開始為什么都不敢說真話?作者為什么最后由一個小孩子說出了真話? 4各抒己見。學了這篇童話,你受到了什么啟示?(揭示主題) 第三塊:語文活動——《皇帝的新裝》課本劇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學生分成兩大組,大家討論,把課文改寫成課本劇。推選演員和導演進行排練。巡視,指導。 課后學習: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并組織排演。 第7課時 《皇帝的新裝》(二)學習目標:1.把童話改編成課本劇,在課堂上表演。 2.通過對演員的評價,體會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3.發揮想像,續寫童話。課前學習:改編、排演課本劇《皇帝的新裝》。課堂學習:第一塊:課本劇表演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表演課本劇——《皇帝的新裝》。組織、觀看課本劇表演。 第二塊:評價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評價兩組學生的表演,在評價中分析各人物的性格特征。組織對學生的表演進行評價:a.劇本編寫的評價;b.人物表演的評價。 第三塊:遷移拓展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思考,想像,擬寫。編故事比賽:可以續寫結尾,可以補敘情節。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看哪組的故事想像豐富,又合乎情理,具有童話的特點。 2全班交流,評價。組織交流評價。 課后學習:閱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作品,如《海的女兒》、《丑小鴨》等,并講給附近的小朋友聽。 第8、9、10學時 寫作:想像本單元要求在寫作中學習運用想像。文章要寫得豐富生動,就要有奇思妙想,奇特的想像,能生動地表現作者熱愛生活,喜歡探索的心理和情趣。想像要富有新意,有創造性,但想像的前提是植根于現實,并且合乎生活邏輯。教學中,可啟發學生從感性入手,研究發揮“奇思妙想”的方法,使學生釋放思維,展開想像的翅膀自由翱翔,創造出新的,美妙的境界,從而提高對寫作的興趣。第8學時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自學短文“想像”。組織學生自學。 2完成練習一。寫作指導。 第9學時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學生討論,擬題。 2明確寫作要求,寫作。提出寫作要求。 3自己修改作文。組織自改。 第10學時步驟學生教師反思1組內交流,互相修改作文。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 2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3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第11學時 口語交際:婉轉拒絕本單元“口語交際”部分要求學生學會“婉轉拒絕”。“婉轉拒絕”是在別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自己無法接受別人的要求時,既拒絕了他人,又不傷害他人的一種說話技巧。“口語交際”活動課上可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他們注意表達時的對象和場合,及時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從而達到使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的目的,增強與人交往的實際能力和社會經驗。
《奇思妙想》教案 篇2
美術學科組要開展教研課了,我想我該給自己一點壓力,讓自己成長。所以我就承擔了這次的上課活動。今天在上課之前,我暗暗告訴自己我能行,沒有什么大不了。課后大家針對這節課進行研討,提出了很多意見,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雖然這次的課沒有成功,但,一路向前,總會有所收獲!
下面就來說說我這次課后的一些想法吧。
一、好的心態,成功的一半。
課在準備階段我就開始小焦慮,在上課之前尤甚,我知道好的心態成功的一半,我嘗試著學著《三傻大鬧寶萊塢》里面的蘭徹說的:“all is well”,在一番自我式的催眠以后,果然放松了一點了。但總的來說本節課上還不夠放松,語氣平淡不夠生動。本次的美術研討課《奇思妙想》是一節充滿其妙想象的、有童趣的課,但我演繹得就像一個在背劇本的演員,沒有自己的情感與激情,希望以后能做一個優秀的‘演員’,能自由出入鏡。
二、有備無患
《奇思妙想》是一節很成熟的教案,教案上不管是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過渡、教師的站位和手勢、對學生的預設、教師的應答···都很詳細。但作為一個新教師的我在對教案的解讀和內化教案上還需要繼續改進,比如說在畫畫接龍環節,在幼兒畫畫一分鐘后我就直接照本宣科讓孩子停下手中的筆,進行交換。結果,部分孩子交換了并繼續作畫,但是有部分孩子及時交換了也不是很情愿,還有孩子甚至不愿意交換。為什么會導致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對教案的理解不夠,在這個環節可以先跟孩子激趣并講清楚要求: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畫畫接龍的游戲,這個游戲怎么玩呢?時間到了要迅速將你手中的畫交給你右邊的小朋友哦。通過這樣清楚且有情境的畫讓孩子了解作畫的要求及規則。
有備無患,說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做到卻需要不懈的努力。
三、過程很重要,結果也不可忽視。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注重的是孩子學的過程,操作的過程。因為過程是孩子思維軌跡所留下的痕跡。我這里所說的結果是通過結果,發現亮點,彌補缺點。在本屆活動的評價環節,在樣本的選擇時我僅僅是注重發現亮點,對于存在的缺點被我刻意回避了。我想發現優點會讓孩子更有積極性,可是我卻忽視了,在發現缺點的同時也會提醒其他小朋友避免出錯。展示錯誤也是一種學習方法。
一節課結束了,出現的問題很多,但我卻很高興,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有所突破,一路向前,雖然不是陽光滿路,但是風雨后的彩虹也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