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禮為先,誠信為本”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主題:明禮為先、誠信為本
形式:主題班會
表現方式:通過“誠信銀行”的方式串聯,通過學生參與的環節互動,體現我校開展“明禮誠信”教育的成果,體現學生通過“明禮誠信”教育,認知、判斷、行為等方面素質的提高。
目的:通過具體引導,教會學生應當如何明辨是非、應當如何投身于道德建設中,從而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期中學生的道德風采。
主辦單位:福州屏東中學德育處、福州屏東中學教研室、共青團福州屏東中學委員會、少先隊福州屏東中學大隊
參加對象:各班級代表
邀請來賓:特定(作為誠信評判)
時間:待定
地點:待定
主創人員:
主持人:待定
【開場點題】
多媒體播放《金斧頭的故事》,主持人配合畫面講述這個故事。
主持人甲:相信這個故事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一個小男孩在湖邊遺失了一把砍柴用的鐵斧子,他著急地哭了,這哭聲迎來了湖里的老龍王,龍王答應替他找回斧子。第一次,龍王撈上來一把金斧頭,男孩搖搖頭;第二次,龍王撈上來一把銀斧頭,男孩又搖搖頭;第三次,龍王撈上來一把鐵斧頭,男孩高興地笑了。他連聲感謝老龍王,老龍王也連聲夸獎他是個誠實的孩子。
主持人乙:五千年,文明史,禮儀邦,德至上;國之魂,民之本,仁義禮,誠信善。明禮為先、誠信為本是做人的重要原則。古人將明禮之人稱為“謙謙君子”,將誠信之人贊為“一諾千金”。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繼承祖先的優良傳統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
主持人甲:今天,我們將在這里共同討論“明禮誠信”這一古老深遠有極具現實意義的話題。
【環節展示】
主持人乙:今天我們在這里將要成立一個“誠信銀行”,在座的各位都是“儲戶”,我們今天的表現都將在“誠信銀行”中存入“誠信元”,會后我們將統計一下誰的“存款”最多,推舉出我們身邊的誠信大富翁。
1.小品表演:當我在路上撿到……
甲和乙是一對好朋友,一天,兩人在上學路上撿到了一個皮包,發現里面有護照、支票簿、人民幣、外幣若干。兩人不假思索的按照護照上的聯絡方式和失主取得了聯系,將皮包完璧歸趙,并婉言謝絕了失主給他們的獎金。
又一天,兩人剛準備走出學校,發現地上有一支筆。甲將筆撿起來,對乙說:“這是誰的筆?還挺漂亮的。”乙回答道:“管它是誰的,我們撿到了,就是我們的了。”甲點了點頭,很自然的將筆裝進了書包。
主持人甲:其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曲解,好象只有撿到數額巨大的錢款歸還了失主才叫拾金不昧,撿到一支筆、一塊橡皮、一把尺子等,不歸還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主持人乙:記得劉備曾經教導他的兒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實,人們的道德修養就是在這一點一滴逐漸培養起來的。
自評儲蓄
2. 游戲:找朋友
主持人甲:接下來我們來進行一個游戲——找朋友
游戲規則:隨機發個每位同學標有a.b、c.d的卡片(不允許傳閱),以此將同學分為4組。指定2位組長,組長必須在1分鐘之內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找到自己的組員。組長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對所有同學發問,但每次只能問一個同學一個問題:你是組的嗎?而參加的同學在游戲進行期間不得說話、不得提示本組組長,如果遇到組長詢問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游戲終了,以找到組員人數的多少分別給該組每個組員存入10—40誠信元。(誠信沖突:為了本組勝出,組員可能會對組長做出某種提示,也可能當他組的組長問及自己的時候謊稱自己是。這些都會造成一些誠信沖突。)
游戲進行:略
主持人甲:宣布結果(通過欺騙手段取得勝利將減去相應人數的組負)
主持人乙:評論……
3.現場采訪:校園隨手扔現象
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一些反映“隨手扔”現象的圖片。
主持人甲:我相信大家對這些圖片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這些現象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在這里,我想聽聽大家對這些現象的看法。
學生討論:略
主持人乙:其實,只需要多走幾步路,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彎腰,這些現象就可以避免,那么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看看你的周圍是否有紙張,如果有,就麻煩大家做一個彎腰運動,我們共同來維護身邊的良好環境。
自評儲蓄
4.校園ab劇:遲到(兩個同學表演)
第一段:(乙背著書包急匆匆地上場,甲從后面追上)
甲:哎,你等等我,走那么快干嘛?
乙:就快上課了,我們要遲到了。
甲:你平時不是挺準時的嗎?今天怎么也成遲到一族了?
乙:昨天作業中一道數學題巨難,開夜車了。
甲:標準的書呆子。昨晚有《天下足球》,嘿,那叫一個精彩。
(上課鈴聲響了,甲、乙遲到了。)
主持人甲:大家對“遲到”這個詞應該不陌生了,我想問問大家,你遲到過嗎?是什么原因遲到的?(可以現場采訪,學生發言。)剛才好幾個同學都談了自己遲到的原因,譬如堵車、車壞了、睡遲了……這些都是客觀因素,我們能不能從自己的主觀來找找原因呢?(繼續采訪)
主持人乙:遲到,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一件好事,守時才是一種美德,它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對承諾的一種兌現,也是誠信的表現。其實,誠信從來就不是一句口號,它需要我們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