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主題班會
過渡:聽完這個故事,同學們又什么啟示呢?邁好中學的第一步是不是光有理想就行呢?當然不是,理想畢竟是一種想法,不能代替現(xiàn)實,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實際行動邁好中學的第一步呢?
投影、學生分組討論:我們應以怎樣的實際行動邁好中學的第一步?(時間8分鐘)
組長小結討論結果(時間4分鐘):(略)
老師總結(時間5分鐘):同學們談得很好,要邁好中學第一步要講究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方法好則事半功倍,否則事倍功半。由于中學課程增多,知識加深,并且更新速度快,不像小學那樣1+1=2也要反復講幾天,所以我們不能把小學隨學習方法用于中學的學習,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同學開學以來成績比小學退步的原因,因而我們要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方法,這里總結了剛才同學們討論的結果,供同學們參考。
投影:2、講究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①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②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做好課堂筆記
③做好復習(作業(yè)、理解、強記)
④發(fā)展多種興趣愛好
⑤制訂學習計劃,提高自學能力
⑥培養(yǎng)美好的道德品質
老師: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包括學習用品的準備,也包括情緒的準備,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迎接上課。上課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同學們要跟著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認真聽課,當堂可掌握70-100%的新知識,這樣,課后復習就輕松多了。同學們可以留意班中成績好的同學是怎樣聽課的,成績差的同學又如何。筆記是貫穿課文的線索,有利于課后復習,所以建議同學們要做課堂筆記。由于新知識遺忘率高,同學們一定要做好及時復習。作業(yè)是復習的一種形式,通過作業(yè)了解自己對新知識掌握的情況,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因而要端正作業(yè)的態(tài)度。中學知識的加深,要求我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而不要死記硬背,強記使我們的知識得到積累,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投影:培根:“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有性格。”
老師:我們要發(fā)展多種興趣愛好,使自己學有所長,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記住:好習慣可以使人受益終身。
老師小結:邁好中學第一步第1要樹立“立志成才”的理想,第2要講究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相信同學們按這兩點去做,肯定能打好初一這個基礎。
三、學生談:如何邁好中學的第一步(老師邊聽邊總結,時間8分鐘)
老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己談談,你打算怎樣邁好中學的第一步,其他同學注意聽哪些值得自己借鑒的地方。
四、共勉(時間1分鐘)
老師:昨天已經(jīng)過去,明天還未到來,每一位“立志成才”的同學。都要把握今天,邁好中學的第一步,實現(xiàn)我們的理想。“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同學們,有沒有信心?
學生:有!
五、全班合唱《中學時代》(老師領唱、指揮,時間2分鐘)
老師:“中學時代、黃金時代”,愿我們邁好中學的第一步,走向光輝的未來!最后讓我們高歌一曲“中學時代”結束這堂班會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