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十三歲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1.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指導,配合我校的德育教育,針對初一年級學生生理、心理的發育特點,利用主題班會形式,對學生進行青春期的文明交往與自尊自愛教育。
2.通過分析早戀、遇事沖動等現象,讓學生進一步感悟這些是健康成長道路上的障礙。
3.通過小品的形式,使學生對文明交往有進一步認識,從而激勵學生珍惜美好時光。
班會地點:時代中學音樂教室
班會準備:
1.讓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自編、自導、自演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故事(采用小品的形式)。
2.配合出一期《今年,我們十三歲》的黑板報,主要針對學生之間如何進行文明交往。
3.由于不在本班教室開,因此,還另外出了五張手抄報布置音樂教室。
活動過程:
甲:今年我們十三歲,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自尊自愛,每一次失敗后總是倔強地甩甩頭,告誡自己:“哭過之后別回頭。”因為船桅在斷了一千次之后,一定會有一千零一次的揚帆。
乙:昂起頭,就開始擁有。挺起胸,希望就在前頭。帶著微笑,在生活中奔走。成長中我們學會了尊重。
主持人(合):初一(5)班班會“今年我們十三歲”現在開始。
甲:路邊燦爛依舊,你得目光不要停留,道路盡管漫長,但身旁總有人依伴,請記住生命多彩的理由:關愛。
乙:十三歲一個剛了解愛的季節。
甲:在這個多味的季節里,讓我們將彼此最純真的愛慕緊鎖在心中吧!
乙:請欣賞葉子青等同學為我們帶來的小品《我長大了》。
甲:一對多么好的父母啊。
乙:是啊!他們說的對,現在光是學習就讓我們忙的不可開交了,哪還有精力再去承受這份過早的愛情哪?
乙:友誼永遠是屬于自己的一筆珍貴財富。但是,在發展男女同學之間的友誼時,如果沒有掌握好分寸,就會產生不堪設想的后果。
甲: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把握哪些分寸呢?我們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吧。(組織一場班級討論)
乙:十三歲,是不是一個多思的年紀呢?大家想不想聽聽老師們在十三歲的時候是怎樣的呢?請湯老師給我們講講她的十三歲好不好?(班主任發言)
甲:在十三歲的季節,我們笨笨,我們鬧鬧,我們冒失,我們驕傲,我們時時心血來潮地異想天開,容易興高采烈也容易垂頭喪氣……今天我就自告奮勇請大家隨我一同到某中學的課堂上逛逛吧!或許會給大家帶來不少收獲哪!下面請欣賞由黃舜武一幫人帶來的小品《課堂一幕》。
乙:聽了這堂課,我還真是受益匪淺呢!
甲:哦?那你說說你收獲些東西?讓我們也分享一下嘛。
乙: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真的很重要,失去了尊重,就好比生活失去了重心。我們既要學會尊重師長、尊重同學,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如何尊重自己,如何戰勝自己。
甲:是啊,每個人對尊重的理解都有所不同,現在就讓我們聽聽林靜婷同學對尊重的理解吧!請聽林靜婷同學的演講《生命的色彩》。
乙:謝謝林靜婷同學的動情演講,同學們是不是該給她點鼓勵啊!(鼓掌)
甲:人人都知道友誼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可是有的人卻把尊重朋友和哥們義氣混為一壇,說重朋友就是要講哥們義氣,如:為朋友報仇,緘口為朋友的錯誤保密等等。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有關哥們義氣的故事吧!請欣賞小品《“兄弟”》
班主任發言:《真正的朋友》原稿:那同學們來說說看,小張和小高這樣算不算一對真正的朋友呢?(不算)那么,朋友?究竟什么才是真朋友?我覺得朋友不是那個你隨便和他說聲“嗨”的人,朋友是一個可以給你依靠著哭泣的肩膀;是一口可以讓你放心把內心的痛苦往里面傾注的井;是一個令你熱情高漲的巨浪;是一雙把你從黑暗和絕望中救出來的手。這才是朋友,真正的朋友。而我們這個小品中的小張和小高就是你們在政治課中也學到的那種在不知不覺中用不良的東西影響你,腐蝕你,導致你在道德品行上倒退的損友。《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中第二章第10條中也提到: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團結互助、理解寬容、真誠相待、正常交往。只有這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大家很熟悉的大個子姚明就曾經對能成為自己朋友的人作了以下的定義。他說:“我是為籃球而生的,所以一天到晚總在琢磨著籃球。” 姚明還說過:“其實我對朋友的要求不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要把我當個普通人。姚明說他要求不高,其實兩大要求已經擺在眼前了。是什么呢?我請你們來告訴我。(此處運用提問,學生回答)〔后結合學生的回答〕第一是要和他一樣熱愛籃球,就是有共同的追求;其次就是在內心深處能和他平起平坐,他喜歡別人對他直言不諱,也喜歡別人給他真正的意見和建議。他說”“只有真正給我意見的人,才能成為我真正的朋友。”連這個在nba如此風光的球星都那么樂于結交諍友,更何況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