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美術
教師適當引導,學生相互評價。如果發現學生帶有藝術設計類的圖片,可以提示下一節的內容和課前準備的要求。
8.提示學生在課后按小組調查小區等公共場所的雕塑藝術情況。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與生活非常貼近的藝術設計作品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進行小組發言,說說雕塑藝術的調查情況。
由貼近學生的廣告導入(如播一則麥當勞的電視廣告),教師引導學生的思路:在上學路上、在商場購物時,不知不覺地可獲得許多信息。
反思:
中學生由于性格、文化修養方面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審美趣味和審美價值標準,審美意識也就逐漸形成。
由學生歸納出標志、廣告設計等藝術設計作品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2.展示一組視覺傳達設計的圖片,通過識別,得出視覺傳達設計的范圍。
3.通過學生對學習用品的選擇,引導學生認識工業設計以及范圍(包括家具、服裝、紡織品和交通工具等設計)。
設計是指對工業產品的功能、結構、造型、色彩、表面肌理和裝飾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設計,從而創造出符合實用和審美需要的產品。
4.啟發學生思考:除了以上介紹的藝術設計種類,還有哪些設計類別?
5.一組綜合所有藝術設計的圖片,讓學生辨認分別屬于哪類設計,以明確各自的特點,加深理解。
另外,讓學生了解因藝術設計占據的空間狀態不同,可分為平面、立體、空間等設計。
6.回到前面的電視廣告,引出現代媒體設計。
7.復習兩節課的內容,總結你認為美術應包括哪些種類。
美術: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載體,塑造可視的、靜止的、占據一定平面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式。
8.布置課后內容:調查某項藝術設計的情況,作簡單的評價。
課后小結: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