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要誰
星期天,媽媽帶著明明去動物園看猴子。媽媽手里的一塊水果糖往高處一拋,扔進猴籠 ,一只老猴子飛起一跳接住糖塊,然后剝開來吃。媽媽又拿出一切從嚴粒花生,往高處一拋,老猴子又是一個飛躍。明明問媽媽:“為什么要把糖果扔那么高,放在地上不是一樣嗎?”媽媽說:“孩子,媽媽不往高處拋,猴子會跳嗎?你看猴子跳得多好看!這叫‘人耍猴’。”
這邊,小猴子也問猴子媽媽:“媽媽,你為什么要跳那么高去接呀?等糖果掉在地上再撿回來,不也是一樣嗎?”猴子媽媽說:“孩子,如果媽媽不跳起來逗他們,他們還會繼續扔糖果嗎?這叫‘猴耍人’。”
究竟誰耍誰?不同的角度自然有不同的解釋。
哲理分析
這則寓言故事說明:立場不同是造成人們意識正確與否的一個重要主觀原因。由于人們的利益立足點不同,階級立場不同,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和評價也就不同。為此,人們要正確認識和評論客觀事物,首先就要端正立場,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來觀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