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親情,激勵人生主題班會
王曉東:我們開展“親情教育”,主要依托大量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載體,比如:“親情”征文比賽、班級“親情”主題觀摩班會、“愛心誠信助學貸款”、“親情美文誦讀比賽”、“給父母的一封信”、“俺爹俺娘圖片展”……據初步反饋的信息來看,同學、家長反映良好。特別是對同學們都有所觸動。當然,學院組織的“親情教育”活動只能是階段性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在這次活動中有多大的收獲,而是教育學生把“親情、感恩、回報”作為一個長久的問題來思考和實踐,只要每一名大學生都樹立起“感恩、敬重、合群、融通”的意識,以謙虛、恭敬、友誼和適應的態度,設計人生、融入社會,自然就能順利成長,逐步成才,每一個家庭、學院、學校甚至說整個社會就會和諧發展。
攜手共建和諧
主持人:同學們每一點進步,都凝結著學院領導和老師的幫助,更離不開學校領導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關愛。下面有請副校長王志剛教授和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欄目總策劃施曉亮先生。王校長,材料學院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選擇了“親情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補充,請您談談對這一教育形式的看法。
王志剛: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材料學院結合實際,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補充和一種教育形式,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順應了學生成才的需要,我覺得應該提倡。
山東電視臺“親情教育基地”在我校材料學院掛牌,為我校包括材料學院搭建了一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我相信,隨著各項活動的開展和同學們的廣泛參與,對同學們健康成長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并終生受益。同時,我也相信《天下父母》這樣一個優秀節目會越辦越好,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借此,我代表學校向山東電視臺的各位領導對我校多年來所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
主持人:《天下父母》欄目是從XX年開始創辦,到現在已經有3歲了,當時是出于什么樣的想法開辦這一欄目的?
施曉亮:有太多太多的社會問題,比如說家庭不和睦、社會不和諧等都是源于道德和親情的缺失。這一點不能埋怨孩子們和大學生,不是他們不會感恩、缺少親情,是我們從小教育得不夠。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根最脆弱的弦,就是親情這根弦,撥動了這根弦,就會喚起心中源源不斷的真情。就是這樣一種想法讓我們想起開辦一檔節目,節目的宗旨就是“讓家庭更和睦,讓社會更和諧”,這樣就有了《天下父母》這一欄目。
主持人:今天山東電視臺和山東科技大學攜手共建“親情教育基地”,對此,您有什么希望?
施曉亮:今天是我特別高興的一天,《天下父母》欄目與山東科技大學共建“親情教育基地”,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天下父母》欄目弘揚人間親情搭建了新的平臺,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定能實現多贏。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構建和諧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主持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構建和諧社會,任重而道遠。我們相信山東電視臺和山東科技大學的合作,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本期“相約珠山下”與大學生交流對話活動到此結束,最后,讓我們再次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在場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謝謝大家!
相關連接:《天下父母》是山東電視臺的主打欄目之一。該欄目主要通過對社會不同階層人士的采訪,對偉大父愛、母愛的謳歌,為廣大電視觀眾提供可供借鑒和學習的優秀兩代關系及父母的楷模,從而弘揚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作為情感類談話節目———《天下父母》欄目健康向上,氣氛溫馨,以真感人,以情動人,真誠、真心、真情,欄目自XX年開播以來,深受廣大觀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