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
11.不墜青云之志 墜:
2、鑒賞
1、“甫暢”和“遄飛”,都表明興致高昂,情緒激動。
2、“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用清新自然的描述,寫管弦之盛,歌聲之美。
3、“四美具,二難并”兩個三字短句,變換節奏,心緒也為之—轉,由喜悅漸生悲慨。
4、“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放開一筆,視野又擴展到宴會之外,感情亦隨之升華,為下面的抒情張本。
5、“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兩句是虛寫,表面上是“望”“看”,實際上是在想。這里用了雙關的手法,十分巧妙:由日落而想到西北的長安,由云海而想到東北的吳會,日下即長安,云間即吳會的意思又暗含其中。
6、“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兩句,通過進一步玄想宇宙的廣漠洪荒,來襯人生的渺小,從而引發下面的感慨,即:“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這兩個四六句,一問一答,答非所問,流露出懷才不遇的心緒,充滿了自我悲傷的情調。
7、“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兩句,更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懷,寫自己報國無路,濟世無門,言辭哀婉。情意綿綿。
8、“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這是比較現實的認識,將人生的窮通得失看作常態;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則是從歷史中擷取的兩個實例,以此來寬慰包括自己在內的失意之人。
9、“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言之鑿鑿;“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反問有力。“非無” “豈乏”,一個否定判斷,一個反詰論述,行文搖曳生姿。然后以“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作結,總束上文,開啟下文。
10、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是一種理想的人格境界,表明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觀。
11、“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作進一步的補充,同時也表現了樂觀開朗的情懷。
12、“北海雖賒,扶搖可接”以超越空間為喻,“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以追趕時間為喻,都表現出了不甘沉淪的豪情壯志。
13、“孟嘗高潔”“阮籍猖狂”兩個四六句,微譏孟嘗,非議阮籍,來反襯自己堅定的意志。
3、小結
第四段集中筆墨,描寫和渲染閣中氣氛,贊美文人雅士們的氣概和風采。第五段筆鋒陡轉,由盛贊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轉為慨嘆人世艱難仕途崎嶇,大發懷才不遇之感慨,為自己也為別的文人被壓抑被埋沒深鳴不平。
第三課時
一、點名提問,復述二至四段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六七段
1、翻譯課文內容。
補充注釋:
1.一介書生 介:
2.等終軍之弱冠 等: 弱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