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一滴》教案
賞析
作者筆鋒再次轉(zhuǎn)折,將瓦爾登湖的堅忍和頑強描寫出來,這使得讀者感受到瓦爾登湖的美麗所包含的一種生命力。 段中“它本身卻沒有變化,還是我在青春時代所見的湖水;我反倒變了” 語詞簡約,卻意味雋永,詠嘆了瓦爾登湖的寧靜與永恒,與之相比,俗世人生顯得短暫、易變而虛幻。作者慨嘆它沒有一條永久性的皺紋,它在現(xiàn)代文明粗暴的蹂躪中保持著自己的純潔,在社會變遷中一直以年輕的富有活力的面貌出現(xiàn)。而對于善于發(fā)現(xiàn)美、親近美的心靈而言,它是常看常新的,并能夠給作者帶來歡樂。這種創(chuàng)造的喜悅是復(fù)雜的,它包含有對瓦爾登湖自我修復(fù)的生命力的謳歌,對大自然修復(fù)人類靈魂創(chuàng)傷的感恩,以及對自然美的癡迷和敏感。
4、這湖當然是一個大勇者的作品,沒有一絲一毫的虛偽!他用他的手圍起了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遺囑中,把它傳給了康科德。我從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樣的倒影,我?guī)缀跻@呼:瓦爾登湖,是你嗎?
這不是我的夢,
用于裝飾一行詩;
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甚于我之生活在瓦爾登。
我是它的圓石岸,
瓢拂而過的風;
在我掌中的一握,
是它的水,它的沙,
而它的最深邃僻隱處
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賞析
作者回溯瓦爾登湖誕生的歷史,并將它不平常的誕生與它的本性聯(lián)系起來,即沒有一絲一毫的虛偽的深刻與清澈,它的這種天性比它的表面的風景更有魅力,滋養(yǎng)了康科德鎮(zhèn)。所以,對于瓦爾登湖的真正的欣賞,應(yīng)該是對它的純美的天性的領(lǐng)悟。當生態(tài)破壞的痕跡越來越明顯的時候,人們對瓦爾登湖的原初的審美印象越來越鮮明,它已經(jīng)成為作者的一種理想或者信仰。因此,當作者從康科德河的水面上獲得這種印象的時候,他不禁驚呼起來。
接下來的詩節(jié)將以上的書寫以詩的方式進行了濃縮,并將作者的情感取向勾勒得更加明晰:瓦爾登湖的美并不是生活中的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給人們提供了一種精神引導(dǎo),將人們引上澄明之境;瓦爾登湖和欣賞它的人們之間是平等的,他們互相交融,成為一體。湖的內(nèi)在的深邃隱秘的審美品性和親近它的人的高尚的思想和情操也同居于一個空間,不分彼此。這是一種相當理想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tài)。
5、火車從來不停下來欣賞湖光山色;然而我想那些司機,火夫,制動手和那些買了月票的旅客,常看到它,多少是會欣賞這些景色的。司機并沒有在夜里忘掉它,或者說他的天性并沒有忘掉它,白天他至少有一次瞥見這莊嚴、純潔的景色。就算他看到的只有一瞥,這卻已經(jīng)可以洗凈國務(wù)街和那引擎上的油膩了。有人建議過,這湖可以稱為“神的一滴”。
賞析
作者將精神的飛升沉降下來,回歸到湖邊的一個具體事物——火車上來。他認為對于純潔莊嚴的瓦爾登湖的一瞥,就對工業(yè)文明所侵蝕污染的靈魂具有無上的潔凈作用。這實際上已經(jīng)將瓦爾登湖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靈魂蕩滌效果上升到無比崇高的地位。瓦爾登湖就像一雙明亮的眼睛,以它的純潔、深邃和它永久的神秘和活力,讓人類重新認識和發(fā)現(xiàn)自己真實的天性。所以,在作者眼里它是神圣、莊嚴的神的一滴。這樣,“神的一滴”的命名就十分恰切地概括了整篇文字所反復(fù)渲染的瓦爾登湖的特性,畫龍點睛,意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