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課文解讀
4.成功地運用對話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和思想活動。
例如杜十娘在沉江前向李甲所說的一席話,表現了她對幸福的熱烈追求和這種理想破滅后的痛心,表現了她對“眼內無珠”和“負心薄倖”的李甲的鄙視和忿恨,對自己錯誤委身和“命之不辰”的無限感慨,集中地表現了她悲恨交集的復雜心情。
主旨探究
關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本文通過杜十娘的悲劇故事,寫出了杜十娘作為下層婦女對美好生活的正當要求。作者在杜十娘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中塑造了一個美的靈魂,同時以一種深沉的義憤表現了這個美好的人生追求怎樣在那個社會被毀滅。全文寄予了作者對追求幸福卻被迫犧牲性命的婦女的同情,對背信棄義的紈绔子弟和破壞他人幸福的陰險小人的憎恨,也是對造成故事悲劇結局的那個社會的無情揭露,對殘害婦女的階級的無情鞭撻。
2.造成杜十娘悲劇的真正原因:封建禮教和傳統世俗。像杜十娘這樣的風塵女子,在封建禮教和傳統世俗的重重包圍下,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呢?她的悲劇的發生,是必然的,是一個社會悲劇。
3.《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警世通言》中的一篇優秀作品,也是明代擬話本中思想性和藝術性最高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主人公系京城“教坊名姬”杜十娘,她為了擺脫妓女的卑賤地位,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選擇了“忠厚志誠”的李甲委以終身,在李甲身上寄托了她最高的、也是最起碼的希望和理想——真誠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可是,李甲受了浮浪子弟孫富的挑撥,又面對家中嚴父(身為布政史)的威懾,終于薄倖地負了她,迫使她舉著自己收藏的百寶箱一起沉江自盡。作品除了反映杜十娘對真正愛情和人性尊嚴的渴望外,也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中金錢和門第觀念的丑惡。
對本文的主旨你是怎樣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