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學案-
《虞美人》學案
一、介紹詞的一般知識:
詞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
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最為常見,本課的七首詞都分兩片。
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將詞分成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認為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見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
虞美人,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詞在唐宋的發展歷程分為四個時期:
┌─────────┬────────┬──────────┐
│ 時期 │ 主要風格 │ 代表作家 │
├─────────┼────────┼──────────┤
│唐、五代、北宋初年│ 婉約艷麗 │ 溫庭筠、李煜、晏殊│
├─────────┼────────┼──────────┤
│ │ │ 蘇軾、柳永、秦觀、│
│ 北宋中葉到南渡 │ 婉約、豪放并舉│ │
│ │ │ 李清照 │
├─────────┼────────┼──────────┤
│ 南宋前期 │ 壯懷高唱 │ 辛棄疾、陸游 │
├─────────┼────────┼──────────┤
│ 南宋后期 │ 哀感低吟 │ 姜夔、張炎 │
└─────────┴────────┴──────────┘
二、研習《虞美人》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①讀課文,找出該詞的韻腳及喜歡的詩句。
②知人論世。
李煜,即李后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璟第六子。李煜的前半生,作為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亡國后,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深切懷念。(見課本注釋①)這首詞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觀照事物、想像事物,這樣,詞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貫穿下,構成了自然流暢、和諧完整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