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負荊》教學設計(通用2篇)
《李逵負荊》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內容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選修《中國小說欣賞》第一單元第二課選編《李逵負荊》,本單元主要通過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來表現“歷史與英雄”這個主題。
上回書寫的是李逵不知內情,誤會宋江面見李師師。正當宋江等人暗下商量趁著宋徽宗與李師師相會的機會促使皇上招安時,李逵在門外鬧將起來,怒打楊太尉,火燒李師師家,大鬧東京,使得宋江一干人等無功而返,慌忙殺出東京城,卻找不到李逵。宋江讓燕青稍候,自己帶大隊人馬回梁山。《李逵負荊》接著寫燕青與李逵路過荊門鎮的時候發生的故事。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學生對《水滸傳》有一定了解,但是這種了解大多是寬泛的,甚至有些是從影視作品中得到的,因此,學生在接觸《李逵負荊》的時候,極容易簡單而機械地理解人物形象。
學習難度并不大,學生會很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挖掘,豐富人物形象的內涵。
三、設計思想
依據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主體的積極思考、大膽創新,在充分閱讀文本的基礎上,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讀文本。因此,本課宜采用討論課的形式教學。
此外,本課選自選修教材,那么在必修教材中涉及的教學內容就應該盡可能不重復,可結合《水滸傳》這一本著作來進行教學,可以《李逵負荊》為范例,引導學生綜合欣賞《水滸傳》,如“主要內容”“主題”“結構特點”“人物塑造手法”等。
四、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明確《李逵負荊》的主要內容,分析李逵的形象特點。
2.情感教育目標:科學評價李逵的形象以及這個形象的重要意義。
3.能力培養目標:學習人物形象分析的一般步驟以及一般方法,并拓展至對《水滸傳》的綜合欣賞。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個性化的語言對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
2.李逵形象的科學分析與評價。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我們學習的這個單元是“歷史與英雄”,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說說英雄。
。ㄕ垖W生暢談自己欣賞的古代英雄,說說所知道的英雄的豪言壯語)
老師也通過網絡搜索,最后在淘盡天下英雄寶貴品質的“淘寶”上找到了一些英雄的足跡。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舞臺上,總活躍著英雄們的身影;在中華民族氣勢磅礴的交響中,總回蕩著英雄們的話語:“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一代奸雄曹操統一天下的野心勃勃;“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是一代賢相孔明的鞠躬盡瘁;“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民族英雄岳飛的精忠報國;“以天下人為念,為天下人謀永!笔歉锩臼苛钟X民的廣闊胸襟……可見人物的語言與人物的性格密切相關,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否則就有些不倫不類了。我們不敢想象賈寶玉會說“砍頭不過碗大的疤,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條好漢”,也不敢想象魯智深說“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倘若真會說,那么賈寶玉就該叫做魯寶玉,魯智深就該叫做賈智深了。
《水滸傳》中一位英雄就這樣說的:“招安,招安,招甚鳥安!”“我早做早殺了你,晚做晚殺了你”。大家知道是李逵,李逵的外號是“黑旋風”“鐵!,你覺得這個外號與李逵有什么內在聯系嗎?
。▽W生討論)
可見大家對李逵有一定了解,那么我們繼續來看看一下幾句話,你認為李逵最不可能說哪句。(ppt展示)
1、“你有孝順之心,我與你十兩銀子做本錢,便去改業!保ɡ罟砜奘黾矣欣夏,李逵慷慨解囊,足見其孝心善心)
2、“這個打了人的是好漢,先放了他去。這個不長進的,怎地吃人打了,與我枷在號衙門前示眾!保J入壽張縣衙判案,足見其天真可愛)
3、“罷,罷,罷!生前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的一個小鬼!”(喝完宋江毒酒后,足見其忠心)
總結:
也許同學們的意見不那么統一,那是因為我們對李逵這個人物還不是太了解,只要你了解了李逵的性格,你就能夠明確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李逵負荊》,通過學習這一課走進李逵,去更深入地了解黑旋風。
二、梳理
▲自讀課文,復述大意。
請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加以概括:
聽——聽信虛言
鬧——大鬧山寨
證——對證負荊
救——救出劉女
賀——設宴慶賀
三、賞析
1、我們可以感受到李逵性格特點中最為突出的一點是什么?
。斆В
2、哪些情節最能突出李逵魯莽的這一性格特點?
、俾犘艅⑻ā把嘈∫腋纾銇砺犨@老兒說的話。俺哥哥原來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我便是梁山泊黑旋風李逵,這個便是浪子燕青。既是宋江奪了你女兒,我去討來還你” )
▲具體分析:對一個陌生人的言語,不加分辨,不加思索,盲聽盲從;且毫無顧忌,暴露自己和兄弟的身份,有點“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江湖莽撞英豪的味道。倘若梁山好漢個個如此,那朝廷自不必費盡心機征討梁山,只要四處請人散布謠言,說宋江今天劫了劉太公的女兒,明天劫了王太公的女兒,李逵就和宋江鬧矛盾;說林沖今天和官府勾結,明天又搶了某良家婦女,李逵又和林沖鬧矛盾……不出一年,李逵已經把梁山折騰得夠嗆,朝廷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诖篝[山寨(不理宋江,砍倒杏黃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做粉碎;拿了雙斧,直奔宋江……“早做早殺了你,晚做晚殺了你”)
“黑旋風”不是虛名,臉一黑,宋江便懵了;板斧旋一旋,宋江就瘋了。當然這是開玩笑,“黑旋風”這個名號也可表現出李逵的急躁魯莽。
▲ 具體分析:
a. 李逵為什么要砍旗扯字?
(旗、字代表了梁山的理念,而現在李逵覺得宋江所作所為違背了梁山信條,所以把這招牌毀了)
b. 李逵這么莽撞,難道就沒有一點理由嗎?
。㈤惼畔切,去李師師家是大樣。宋江去見李師師,李逵早就看不順眼,因而心有芥蒂,這一下正好觸發了。)
3、李逵就是一個這么魯莽的人,如果有可能,你喜歡跟這樣的人交往嗎?
▲ 我肯定不喜歡,因為很有可能某一天他就聽信讒言,一下就背叛了我。
4、但是,大家都知道,《水滸傳》中的李逵卻是個帶有喜劇色彩的英雄人物,那就說明,李逵的魯莽決不是簡單的魯莽,你是怎樣評價李逵的魯莽的?
(調動學生的思維和積累,對李逵這個人物進行相對全面的介紹,并與“導語”部分提及的問題加以解答。)
參考資料:
、僦艺\與正義
▲宋江是他的大哥,也是他一生都敬重的人,可以說,宋江叫如同李逵的精神教父。不管是活著還是死了,他對宋江都是忠誠的,這種忠誠不亞于歷史上任何一位忠臣。當他知道宋江因為怕他反叛,破壞梁山好漢忠義之名而讓他喝下毒酒的時候,他說“罷,罷,罷!生前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的一個小鬼”,可見其忠心。然而,即便是對自己最為敬重的哥哥,只要聽的他做了不義之事,便也毫不留情,由此可見李逵嫉惡如仇的性格。
▲深具“兒童情結”的李逵同樣需要一個價值的標尺,一個能確認他存在的意義的精神之父,于是他那顆天真的心靈仰慕了許久的宋江終于在他的生命里出現了,試看李逵初見宋江時是何等的狂喜,而宋江也是又送銀子,又帶李逵喝酒,對他那鹵莽的行事一味微笑著任從,你說需要銀子還債,便給你銀子還債,你說小盞吃酒不過癮,便吩咐酒保專給你換大碗,看你吃魚吃不飽,又專為你要了兩斤肉,臨別還送了五十兩一錠大銀,這一切都和宋江初會武松時的意味有微妙差別,宋江在柴家莊厚待武松,要出錢給他做衣服,又連著幾天帶他各處吃酒,這并不是為了滿足武松的口腹之欲,而是為了熨貼武松那因柴進的慢待而受傷害的自尊,表現的確實如一個溫厚的兄長,而宋江初會李逵的那一日,那舉止,那神態,卻全如外公疼愛外孫。這一日奠定了宋、李二人終生的情感格局。此后,宋江因題反詩入獄,戴宗因受知府差遣進京需離開一段時日,李逵怕貪酒誤了宋江飯食便“真個不吃酒,早晚只在牢里伏侍,寸步不離”,這是何等情分,須知粗鹵的黑李逵能做到這種地步也是絕無僅有,這只怕要比他后來跳樓劫法場還難得多。再往后,二人一個說“他與我身上情分最重”,一個道“我夢里也不敢罵他,他要殺我時,便由他殺了吧”。宋江帶數人元夜上東京時,曾對李師師戲稱李逵是“家生的孩兒小李”,難道這種玩笑也可移用到武松、魯智深、大刀關勝身上?所以李逵對宋江,既不是手足之情,也不是部屬對統帥的愚忠,而是更近于兒童對父親的深深的依戀,宋江名義上是他的大哥、首領,而實際上,卻是這個具有“兒童情結”的好漢的永遠的精神之父。
、诩冋媾c直率
▲負荊請罪之時,“不如割了頭去干凈”,聽聞宋江饒他,便跳將起來“我去,甕中捉鱉,手到拿來”;而李逵跑到壽張縣衙,更多是為了好玩。李逵進了縣衙的堂屋,嚇跑了縣令。他自己“扭開鎖,取出幞頭,插上展角,將來戴了,把綠袍公服穿上,把角帶系了,再尋皂靴,換了麻鞋,拿著槐筒,走出廳前,大叫道:‘吏典人等都來參見!’”這位只愛喝酒吃肉殺人的鐵牛哥這次倒是態度溫和,沒有給各位吏員動蠻,而是讓他們當了一回群眾演員,自己狠狠的過了一把當官的癮。讓兩人喬裝因斗毆前來告狀,在這場游戲逼真的外表下,李逵的“判決”顯露出游戲的本色,他根本不管判斷尋常民事糾紛的起碼常識,而是用自己的強盜邏輯來斷案,“這個打了人的是好漢,先放了他去。這個不長進的,怎地吃人打了,與我枷號在衙門前示眾。”而且他穿著官服,一直跑到了忠義堂前,引起兄弟們的哄堂大笑。就如李卓吾所贊的那樣:“李大哥做知縣,鬧學堂,都是逢場作戲,真個神通自在,未至不迎,既去不戀,活佛!活佛!”金圣嘆也贊李逵“一片天真爛漫到底”。
▲弗洛伊德所謂的童心,遠不是像一般人想象的那般美好,它同樣可以表現得非常兇殘,因缺少成熟的社會理性規范意識,蟄伏在潛意識深層的破壞性本能往往便毫無避忌地釋放出 來,兒童虐殺小動物以取樂的行徑即是,李逵純粹為快活而殺人與此不正相似嗎?
、坌㈨樑c善良
▲李逵無論是從傳統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他都是一位值得稱道的孝子,而且他的孝是滲到了骨子里的。李逵接母,路遇冒他名聲剪徑的李鬼。李逵最恨的就是這種事,但是他在聽到李鬼悲訴家中有老母,便動了惻隱之心。說:“你有孝順之心,我與你十兩銀子做本錢,便去改業!比×艘诲V銀子給李鬼。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他心中的孝和善。
5、李逵與其他草莽英雄的比較
“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攧(音顛,跌下)做粉碎;(足見其火爆脾氣,魯莽性格)
▲“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武松)
▲“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聰,就比俺的直裰(音多,古代一種袍子)染做皂了,洗殺怎得干凈?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保斨巧睿
▲李、魯的性格對比:
相同點:粗魯、豪爽、講義氣
不同點:魯智深的“粗”是性急,但粗中有細,有謀略;而李逵的“粗”是蠻,有勇無謀,甚至不講道理。
6、李逵這個人物形象的意義
他“任天而行,率性而動”,不計禮法、不計名利,不做作,不掩飾,保持一個童心,與那些被封建理學扭曲的“假道學”的虛偽做作形成鮮明對比。體現了個性的真誠和解放。
附:板書設計
聽——聽信虛言
鬧——大鬧山寨 忠誠與正義
證——對證負荊 魯莽 純真與直率
救——救出劉女 孝順與善良
賀——設宴慶
《李逵負荊》教學設計 篇2
《李逵負荊》教案
李逵負荊(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學目標
1、了解《水滸傳》全書的基本內容和結構特色及其地位和意義。
2、閱讀課文節選部分,理清思路。
3、通過閱讀課文節選部分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4、結合整部小說中對李逵的描寫,全面認識李逵的形象;對李逵和魯智深的性格特點進行比較研究。
5、探究《水滸傳》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說主題。
教學重點
1、通過閱讀課文節選部分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2、結合整部小說中對李逵的描寫,全面認識李逵的形象。
3、探究《水滸傳》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學難點
1、結合整部小說中對李逵的描寫,全面認識李逵的形象。
2、探究《水滸傳》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預習作業
1、閱讀《世紀金榜》中《水滸傳》的有關內容。
2、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
3、課外閱讀《水滸傳》。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水滸傳》全書的基本內容和結構特色及其地位和意義。
2、閱讀課文節選部分,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歷史的喧囂讓曾經叱詫風云的英雄豪杰似乎都沉沉睡去,但是當我們翻開《水滸傳》時,我們依然看到那些提著樸刀的梁山好漢正行走在崎嶇的山道之上。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108將中的“黑旋風”——李逵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二、介紹《水滸傳》有關常識
1、作者
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一說施耐庵作、羅貫中編次)
2、內容和主題思想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作于元末明初。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長篇小說。小說以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為主線,通過一百零八位傳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描寫了他們從個體覺醒到發展成盛大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全過程,表現了“官逼民反”這一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必然規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
3、小說結構特點(單線縱向進行)
以人物為中心來展開故事情節,人物一個個出場,故事一件件展開;上一個人物故事結束時,由事件和場景的轉換牽出另一個人物,開始下一個故事;故事單純但不單調,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其中有很多故事情節本身可以獨立成為短篇或中篇小說或者將某個人物的幾篇故事串聯起來,可以成為人物有聲有色的“傳記”。
4、故事梗概(《世紀金榜》第7頁)
5、節選前后的主要情節(《世紀金榜》第9頁)
三、理清文章思路
開端(第1段)——驚聞宋江,霸強劉女。
李逵、燕青回山寨路過荊門鎮,聽劉太公說女兒被宋江劫去,李逵大怒,上山要與宋江決裂。
發展(第2-7段)——大鬧山寨,負荊請罪。
李逵大鬧山寨,發誓要殺宋江,并立軍令狀,以人頭為質去找劉太公對證。結果是假松江所為,李逵負荊請罪。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劉女。
李逵與燕青捉到假宋江,救出劉太公女兒。
結局(第13段)——劉公答謝,兄弟釋怨。
四、分析李逵性格特征
“別一部書,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只是看不厭,無非為他把一百八個人性格,都寫出來!薄鹗@
。ㄒ唬┏缟姓x、嫉惡如仇
1、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
(1)“俺哥哥原來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2)“既是宋江奪了你的女兒,我去討來還你!
(3)“我閑常把你做好漢,你原來卻是畜生!你做得這等好事!”
。4)“你不要賴,早早把女兒送還老劉,倒有個商量。你若不把女兒換給他時,我早做早殺了你,晚做晚殺了你!
2、準確傳神的動作描寫
。1)“睜圓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黃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雙斧,搶上堂來,徑奔宋江!铄託庾鲆粓F,那里說的出!
參考:當他聽說宋江搶奪民女時,頓時火冒三丈,直呼宋江的大名,甚至當著宋江的面毫不掩飾自己的怒氣,大罵宋江“畜生”。回到梁山砍到黃杏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做粉碎。并警告宋江,若不還人家女兒,早晚都要殺了他。從這一系列的語言、動作描寫,生動的展示了李逵的性格——崇尚正義,嫉惡如仇,即便是對他最崇敬的宋大哥也是如此。其實這是李逵對受欺壓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ǘ┐中U魯莽、不分是非
1、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
(1)李逵口里叫道:“過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鳥緊!便道太公煩惱!我正要和煩惱的說話!
參考:李逵出身于農民家庭,目不識丁,日常生活中的說話都是粗話的。
。2)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沒這事!崩铄拥溃骸八跂|京兀自去李師師家去,到這里怕不做出來!”
(3)“我閑常把你做好漢,你原來卻是畜生!你做得這等好事!”
。4)“你不要賴,早早把女兒送還老劉,倒有個商量。你若不把女兒換給他時,我早做早殺了你,晚做晚殺了你。”
參考:對于燕青的提醒,李逵聽不進去,因為他耳朵里聽不進一個“奸”字,他認為宋江之前都去東京兀自找李師師,到了這里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對事情的真偽根本不做判斷,只聽劉太公說是“梁上泊頭領宋江搶了女兒”的話,就采取了行動,最終差點掉了腦袋。
2、準確傳神的動作描寫
(1)“睜圓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黃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做粉碎!铄幽昧穗p斧,搶上堂來,徑奔宋江!
參考:當聽到宋江霸強民女之后,李逵直回梁山伯找宋江,此時在他心里的宋江已經不是大哥了,而是“畜生”。到了梁山,不分青紅皂白,先“拔”出大斧,“砍”了杏黃旗,接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得粉碎。幾個動詞把李逵的粗蠻魯莽、不分是非的性格特點刻畫得栩栩如生。
(三)敢作敢為、率性憨直
1、語言描寫
(1) “只是我性緊上錯做了事。既然輸了這顆頭,我自一刀割將下來。你把去獻與哥哥便了。”
。2)“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揀大棍打幾十罷!
。3)“哥哥既是不肯饒我,把刀來割這顆頭去,也是了當!
參考:當對證之后,知道搶奪民女之事不是宋江所為,只好認賭服輸,毫無怨言地準備接受軍令狀,一個活脫脫的硬漢形象展現我們面前,表現他的敢作敢當的性格。
2、動作描寫
。1) 宋江道:“若要我饒他,只教他捉得那兩個假宋江,討得劉太公女兒來還他,這等方才饒你。”李逵聽了,跳將起來說道:“我去,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參考:當聽到宋大哥說,只要捉住那兩個假宋江就可以恕罪時,李逵這時就“跳”起來,說到“我去”。在這里我們能看到李逵那副急于戴罪立功的神情和體會那種迫切的心理。
。2)“李逵那里睡得著,爬起來坐地。只聽得廟外有人走的響,李逵跳將起來。”
。3)“李逵那里忍耐得,騰地跳將過去了。”
參考:“跳”這個動作表現出李逵急于給自己將功補過心理,更能看出是他的直性子才會如此頻繁出現這樣的動作。
。ㄋ模┬〗Y
通過文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我們發現,有些行為只有李逵做得出,有些話只有李逵說得出。我們認識了李逵個性鮮明特點:伸張正義、嫉惡如仇;粗蠻魯莽、不分是非;敢作敢為、率性憨直。
五、布置作業
1、完成《金榜》練習。
2、閱讀所發的資料。 板書設計
李逵負荊
一、《水滸傳》內容和主題思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開端(第1段)——驚聞宋江,霸強劉女。
發展(第2-7段)——大鬧山寨,負荊請罪。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劉女。
結局(第13段)——劉公答謝,兄弟釋怨。
三、李逵性格特征
1伸張正義、嫉惡如仇。 2、粗蠻魯莽、不分是非。 3、敢作敢為、率性憨直。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結合整部小說中對李逵的描寫,全面認識李逵的形象。
2、對李逵和魯智深的性格特點進行比較研究。
3、討論《水滸傳》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說主題。 一、導入
二、全面認識李逵的形象
。ㄒ唬⿲W生閱讀所發的資料,勾畫出相關描寫的語段或語句。
第三十八回 及時雨會神行太! 黑旋風斗浪里白跳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徑劫單人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第四十七回 撲天雕雙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
第五十回 吳學究雙掌連環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兒洼 徽宗帝夢游梁山泊
。ǘ端疂G傳》中李逵之形象
李逵的性格可以概括為兩個字——“義”和“蠻”,表現出“純義至蠻”的特點。
所謂“純義”是說李逵的心里只有“義”,至少是一切以“義”當先,他的“義”是純粹的,并無一己之利。
所謂“至蠻”,是指李逵粗豪魯莽到了無以富加的程度。李逵外號“黑旋風”,他的粗豪魯莽夾雜著威猛,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有雷霆萬鈞之力,有詩句為證:“力如牛猛堅如鐵,撼地搖天黑旋風!保ǖ谌嘶兀
1、性格之“純義”
。1)重義氣。
對待朋友,他情義之濃到了兩肋插刀、不顧性命的程度。
如:劫法場救朋友。他總是奮不顧身沖殺在最前頭。(第四十回)
。2)崇尚正義、嫉惡如仇。
這是對受欺壓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如:他聽說宋江搶了民女時,就大罵宋江“畜生”。他的這種打抱不平的行為是無私的。(第七十三回)
再如:聽說李鬼有母在堂,便送他十兩銀子做本錢。(第四十三回)
。3)維護梁山聚義事業,是他“義”的集中表現
在李逵眼里,梁山聚義不僅是結義兄弟同甘共苦的義舉,也是為民除害、替天行道的義舉。所以凡是與梁山聚義相違的事情,他就堅決反對。他是最積極提倡聚義的人,也是梁山上反招安最激烈的人。
如:當宋江被迫與官軍對抗時,他跳起來叫道:“都去,都去,但又不去的吃我一鳥斧,砍做兩截便罷!”(第四十一回)
再如:他的理想就是“殺去東京,奪了鳥位”(第四十一回)。
再如:當最后宋江自知吃到毒酒后,來找李逵,對他說到“朝廷賜酒與我吃,如死,卻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聲:“哥哥,反了罷!”(第一百二十回)
李逵的“義”是純粹的,但他的“義”又“純粹”到近乎盲目的地步。如他將宋江視為義的化身,對之崇拜得無以富加。他平時因為宋江的拘管而按奈性子的事很多,而無奈接受招安和無怨無恨地認可宋江的藥酒便是典型的例子!傲T,罷,罷!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第一百二十回)
2、性格之“至蠻”
。1)粗蠻魯莽
李逵的一言一行常常帶有粗魯之氣。本是個善良之人,對下層百姓具有同情心,但因他粗魯,壞脾氣也經常撒在一些下層人身上。
如:“原來這壽張縣貼著梁山泊最近,若聽得‘黑旋風李逵’五個字,端的醫得小兒夜啼驚哭,今日親身到來,如何不怕!”(第七十四回)
再如:在酒樓因誤會了酒保欺負自己,便“李逵聽了,便把魚汁劈臉潑將去,淋那酒保一身”。(第三十八回)
有時候李逵的這種粗魯野蠻到了不講道理,甚至是失控的狀態。
如:濫打濫殺,切法場時殺得性起,“不問軍官百姓,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傾翻的,不計其數”。連晁蓋都叫不住。(第四十回)
再如:三打祝家莊時,“他殺的順手,提著雙斧直入已經投降的扈家莊,把扈太公一門老幼,盡數殺了,不留一個……將莊院門一把火燒了,卻回來獻納。”(第五十回)
。2)李逵形象中的細心、機智、天真、風雅等特點在小說中幾乎沒有,從而使他的粗心魯莽的性格更為凸顯。
“細心”小說中并不多見。
如:“李逵道:‘他這一去,必然報人來捉我,卻是脫不得身,不如及早走罷。我大哥從來不曾見這大銀,我且留下一錠五十兩的大銀子,放在床上。大哥歸來見了,必然不趕來!保ǖ谒氖兀
“機智”就更是少見。書中基本沒有關于他的施展計謀的內容,相反倒是有些他對機智反感的描寫。
如:他看不起細作(間諜)工作。打祝家莊時,宋江要派細作,他笑道:“量這個鳥莊,何須哥哥費力,只兄弟自帶三二百個孩兒殺將去,把這個鳥莊上人都砍了,何須要人先去打聽!彼谓鹊溃骸澳氵@廝休胡說!且一壁廂去,叫你便來!崩铄幼唛_去了,自說道:“打死幾個蒼蠅,也何須大驚小怪!保ǖ谒氖呋兀
“天真”也所剩無幾。
如:在壽張縣喬坐衙,算是他最表現出“天真”的個性了。但是在斷案中,他竟說:“這個打了人的是好漢,先放了他去。這個不長進的,怎地吃人打了,與我枷號在衙門前示眾!保ǖ谄呤幕兀
3、小結
梁山好漢沒有粗魯野蠻超過李逵的人。其實他性格的“至蠻”是與“純義”緊密相連的,相互映襯的。一方面,重義者必直爽,直爽者多性急,性急者多粗魯,粗魯者多野蠻。一方面,粗魯者必性急,性急者多直爽,直爽這多重義。所以義越純,蠻性就越烈。這就是《水滸傳》中李逵豐富的性格特點。
三、比較研究李逵和魯智深的性格特點
1、相同點:粗魯、豪爽、講義氣。
2、不同點:魯智深的“粗”是性急,但粗中有細,有謀略;而李逵的“粗”是蠻,有勇無謀,甚至不講道理。
四、《水滸傳》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水滸傳》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原因之一就是對既真實又帶有強烈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小說描寫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雖然人數眾多,但每個人的面目都很清晰,李逵的心粗膽大、率直忠誠,魯達的粗中有細、仗義剛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細,林沖的忍讓,宋江的謙恭,吳用的足智多謀,都被刻畫得惟妙惟肖,正所謂“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金圣嘆)。
1、傳奇性與真實性的完美結合。
這里的人物大都是草莽英雄,他們又多帶有傳奇色彩,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武松景陽岡打虎,石秀跳樓救人,花榮箭無虛發等等。但作者在寫這些時,又將傳奇行為置于真實的基礎之上,不給人以虛假之感。比如寫武松打虎,先寫他因醉酒而壯著膽子上岡,又寫他得知有虎后礙著面子硬著頭皮上山,再寫他發現老虎后慌亂中打折哨棒而不得不徒手搏虎,最后寫他打死老虎后用盡力氣而又遇兩虎時失聲驚叫等等,都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
2、人物性格的矛盾與發展變化。
《水滸傳》將許多人物統合在“忠”與“義”的矛盾統一體中,同時又寫出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增加了性格的立體感,使人物更富于個性化。
比如宋江本是鄆城縣押司,家庭富足,受父親的封建傳統思想熏陶極深,因此他雖然仗義疏財,結識不少江湖好漢,但并不主張造反。他的性格中既有忠孝的成分,又有對江湖義氣的追求。在上梁山前,他為了江湖義氣,私自將官府緝捕生辰綱要犯的消息通報給晁蓋等人;在殺死閻婆惜后,又因為要盡孝于父親,便到處躲藏不愿落草為寇。但他最終還是受到造反者的“牽連”,處在激烈的思想矛盾之中,直到報效朝廷無望,無路可走才上了梁山。上山后,他一面用義來投合李逵、武松等江湖好漢的野性,一面又用忠來滿足朝廷降將的心理平衡,從而使他成為大家都能接受的領袖人物。但是他又始終不能與封建正統思想決裂,一旦有了適宜的氣候,又念念不忘朝廷招安,如此等等,都充分顯示出人物的個性特征。
除了宋江,整部小說中,林沖的性格發展變化可以說是描寫得最為突出的。
3、多使用白話文,使人物語言個性突出。
金圣嘆說:“《水滸傳》并無之乎者也等字,一樣人便還他一樣說話!边@句評語點明白話對于語言個性化的重要性。
五、討論《水滸傳》的小說主題。
1、“忠義”說
2、“農民起義”說
小說在客觀上展示了我國封建社會中的一場驚心動魄的農民起義。盡管領導這支義軍的主要領袖并不出身于農民,且在思想上打著“忠義”的烙印,但也不能否認其中有些領袖出身于“莊稼田戶”和其他下層勞動人民,他們有一種“兀自要和大宋皇帝作個對頭”的氣概和“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梁山義軍的基本隊伍是一大批莊客佃戶、農民漁夫。他們在官逼民反,組織武裝隊伍,提出政治口號,開展軍事斗爭,以與封建的國家機器相對抗。這就清楚地規定了梁山義軍的基本性質是農民起義。
小說作者站在造反英雄的立場上,沿著“亂自上作”“造反有理”的思路,揭示了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并從中總結了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這在整部中國文學史上是十分罕見、難能可貴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水滸》是一部悲壯的農民起義的史詩。
3、“市民的意識與追求”說
長期以來,廣大群眾之所以喜愛這部小說,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由于它歌頌了英雄,歌頌了智慧,歌頌了真誠!端疂G》中的不少英雄都是“力”和“勇”的象征。他們空手打虎,倒拔楊柳,殺貪官污吏,拒千軍萬馬,一往無前,“敢于大弄”。他們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神機妙算,出奇制勝。特別是當這種勇力和智謀表現在為百姓抱不平、申正義時,更能引起廣大群眾的共鳴。魯智深的“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武松說“從來只要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都由于建筑在保護弱者的基礎上而更加激動人心。小說中的李逵、阮小七、魯智深等一些人物,不拘禮法、不計名利、不做作、不掩飾,“任天而行,率性而動”,保存了一顆“絕假純真”的“童心”,與那些被封建理學扭曲了人性的“假道學”“大頭巾”的虛偽做作、心胸狹窄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說明了《水滸》所反映的這種精神帶有一定的市民意識,與后來涌動的個性思潮息息相通。至于小說反對錢財的積聚與貪求,強調“疏財”以成“義士”;追求“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盤分金銀”,“圖個一世快活”;向往兄弟間“交情渾似股肱,義氣真同骨肉”,都或多或少地帶有一些市民的思想和感情,使小說蒙上了一層特殊的江湖豪俠的氣息。
六、布置作業
1、完成《金榜》練習。
2、中國古典小說中有“四大粗人”形象:《水滸傳》中的李逵;《三國演義》中的張飛;《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岳飛傳》中的牛皋。他們都是“粗”人,但每個人的“粗”又是各不相同。請大家試著做些簡單的探討。
3、預習新課。 板書設計
一、李逵之形象
1、性格之“純義”
。1)重義氣 (2)伸張正義、嫉惡如仇 (3)維護梁山聚義事業
2、性格之“至蠻”
。1)粗魯野蠻 (2)有勇無謀 (3)
二、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1、傳奇性與真實性的完美結合。
2、人物性格的矛盾與發展變化。
3、多使用白話文,使人物語言個性突出。
三、《水滸傳》的小說主題。
1、“忠義”說
2、“農民起義”說
3、“市民的意識與追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