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健康的網絡生活”主題班會設計
7、慈母投江只為喚兒戒網癮
8、癡迷上網夜不歸家,無助父親割腕訓誡網癮兒子
(三).網絡詐騙與犯罪危害青少年的安全
主持人:
1. 有哪些因素導致此悲劇的發生?
2.留給我們什么啟示?
出示網絡成癮癥表現及危害,學生根據網絡成癮心理測試了解自己的網絡心理狀況。
3.預防辦法
1)、遵守校規校紀,養成健康的學習、生活規律,不到校外網吧上網,絕對杜絕通宵上網。
2)、學會利用網絡進行科學研究,學會利用網絡發展自己,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學習效果、綜合素質。
3)、遵守網絡公共道德規范,嚴格自律,杜絕不健康上網方式。
4)、要培養其他的興趣愛好、豐富業余生活。業余時間多參加體育、文化娛樂或交際活動,不僅充實了生活,而且提高自己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從而避免依賴于虛擬的網絡世界的機會。
(四).網絡犯罪及不文明行為
出示案例:XX年年底,在湖南湘潭讀書的17歲女孩雪兒,因為相信網友要帶她到深圳去過圣誕節的許諾上了南下的列車,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到了深圳后網友逼迫她去干違法的事情,雪兒發現后,偷偷打電話給父母,被網友發現后抓回去軟禁起來。
(五).文明上網、保護自己
主持人:謹防網絡伸出的“黑手”。與學生共同探討在上網是如何保護好自己。
出示人生ab劇。學生暢談由此而得的啟發。
總結:
1.不要把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等與自己身份有關的信息資料作為公開信息,提供給閑聊屋或公告欄等。
2.沒有征得家長或監護人的同意,不要輕易向別人提供自己的照片。
3.當有人無償贈給你錢物時,不要輕易接收。當有人以贈送錢物為由要求你去約會或提出登門拜訪時,應當高度警惕,最好婉言拒絕。
4.一旦發現令你感到不安的信息,應立即告訴你的父母或監護人。
5.千萬不要在父母或監護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安排與別人進行面對面的約會,即使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你去約會,約會地點也一定要選在公共場合,且最好要有家長或監護人陪同。
6.不要輕信網上朋友的信息資料,因為一些別有用心者上網前往往用假信息資料巧妙地把自己偽裝起來。
三.“拒絕網毒、文明上網” 簽名活動
主持人:網絡是工具,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代表著世界科技潮流,擁有無可比擬的信息量,上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健康的人。不過面對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網絡信息,我們要睜大雙眼,辨別真偽,加強自律。為增強青少年自覺抵制網上不良信息的意識,團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國務院新聞部、全國青聯、全國少工委、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向全社會發布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播放)
主持人: 網毒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可能出現一大毒瘤,只要我們染上它或不及時摘除它,我們的成長就會是灰色的。這需要有決心和毅力。下面,請有決心、有信心摘除這塊毒瘤的同學,在我們發下的紙上簽上你的名字,下定決心“拒絕網毒、文明上網”。請全體起立,齊讀倡議書并簽名。
主持人:同學們:網絡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畫面,同時,美好的網絡生活也需要我們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創造,讓我們共同響應倡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遠離網吧,遵守網絡規則,擁有健康的網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