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九、反饋檢測
《沁園春長沙》反饋檢測
1.《沁園春 長沙》按結構分類,屬 ,按字句多少分類(114字),屬
2.判斷下列各項的解釋與分析是否全部正確,正確的在該項的括號內畫“4 ”,錯誤的打“6 ”。
a.“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如火)”。“盡”與“遍”相應,“染”更有動感,寫層林漸漸變紅,“如火”則全無上述優點。()
b.“漫江碧透(碧綠),百舸爭流”。“碧綠”只寫了顏色,而“碧透”則不僅寫了顏色,而且寫出了秋水清澈見底的特點。()
c.“鷹擊(翔)長空,魚翔淺底”。一般鳥類在空中宜用“翔”字,而鷹在空中總處于一種進攻的姿態,這樣寫充滿了戰斗的激情。()
d.“悵寥廓,問蒼茫(遼闊)大地,誰主沉浮”。“遼闊”只寫出了寬廣空闊,而“蒼茫”則寫出了秋天傍晚的雄渾景象,更有韻味。()
3.作者在上闋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下闋是怎樣回答這個問題的?
4.背誦全詞。
[參考答案:1、雙調;長調 2、a(4 )b(4 )c(6 )d(6 ) 3、下闋通過回憶,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產主義戰士雄姿英發的戰斗風貌,末句以豪邁的氣慨回答“誰主沉浮”,表明作者要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風浪中,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抒發了詩人以天下為已任的偉大抱負。
4.(略)
[設計意圖:這里有四個課堂作業題,包括語文常識題、語言理解題、語意思考題以及課文背誦,程度切合實際,時量適中,且要求盡量在課堂上完成,努力做到滿意。因為這是語文能力的強化訓練,也是教學效率的當堂鑒定。對此,教案的編擬者同樣需要匠心獨運。]
十、小結
上闋寫景: 紅、 碧、 淺、 寥廓 ==> 設問: 誰主沉浮
↓ 回答 ↑
下闋抒情:揮斥、指點、激揚、糞土 ==> 設問: 浪遏飛舟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這節課的重點,同學們通過反復朗讀,仔細品味詩詞語言,結合音樂、圖像,領會了詩歌深遠優美的意境,感受到作者青年時代的偉大抱負。
這首詞上闋寫景,用精當、形象的詞語描繪了美麗壯觀的湘江景色,以設問結尾,提出“誰主沉浮”的問題;下闋抒情,通過回憶,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產主義戰士雄姿英發的戰斗風貌和豪邁氣概,結尾仍用設問句,巧妙地回答了上闋提出的問題。
另外,這堂課同學們還選讀了毛澤東的另一首詞《如夢令·元旦》,希望同學們能運用所學的詞的常識和本節課的朗讀方法,提高詩詞的朗讀、鑒賞水平。
[總評:這堂課力圖將常規教學要求與鐘德贛反芻式教學特色熔為一爐,并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出來,這就要發揮教者的優勢,創造出一種新格局。這種嘗試,雖然還只是個開頭,但在我看來,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