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jìn)酒備課
李白生在唐代,幸矣;唐代擁有李白,甚幸矣。用余光中的《尋李白》作為這次對(duì)唐代與李白的激情巡禮的結(jié)語是再合適不過了:“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gè)盛唐。”
二、 李白和岑勛、元丹丘的友誼
岑勛生平不詳。李白在《送岑征君歸鳴皋山》詩中稱他是“相門子”,但文獻(xiàn)上沒有記載。李白的同代人岑參有“吾門三相”之說,這里或許是詩人有意附會(huì)以抬高他的身價(jià)。后來隱居鳴皋山。《河南通志》說此山在嵩縣東北50里。
元丹丘是當(dāng)時(shí)著名的隱士。李白和他的交往很深,在《李太白全集》中寫給他的詩多達(dá)11首。從“疇昔在嵩陽,同衾臥羲皇”(《聞丹丘子營石門幽居》)來看,兩人曾共同隱居過一段時(shí)間。嵩陽,即嵩山之陽,這正是元丹丘的主要隱居地。從李白詩中可以看出,他又常到別處去隱居或修煉。例如,“云臺(tái)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西岳云臺(tái)歌送丹丘子》),說明他在西岳華山修煉過;從“疑是天邊十二峰,飛入君家彩屏里”(《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fēng)》)可以看出他還到過四川。
李、岑、元三人相聚飲酒之事,在《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duì)酒相待以詩見招》詩中有生動(dòng)的記載。全詩如下:
黃鶴東南來,寄書寫心曲。倚松開其緘,憶我腸斷續(xù)。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宵。對(duì)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蹇余未相知,茫茫綠云垂。俄然素書及,解此長渴饑。策馬望山月,途窮造墀。喜茲一會(huì)面,若睹瓊樹枝。憶君我遠(yuǎn)來,我歡方速至。開顏?zhàn)妹谰疲瑯窐O忽成醉。我情既不淺,君意方亦深。相知兩相得,一顧輕千金。且向山客笑,與君論素心。
《將進(jìn)酒》很可能就是這次酒宴上的祝酒辭。
三、詩中典故簡介
1.三百杯——《世說新語•卷二•文學(xué)第四》注文云:“袁紹辟(bì,征召)玄(即鄭康成),及去,餞之東城。欲玄必醉,會(huì)者三百余人,皆離席奉觴(敬酒),自旦及暮,度玄飲三百余杯,而溫克(喝醉了還能自加克制,保持溫和恭敬的態(tài)度)之容,終日無怠。”
2.曹植簡介——陳思王植,字子建。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建安十六年(211),封平原侯;十九年(214)徒封臨淄侯。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幾為太子者數(shù)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lì),飲酒不節(jié)。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曹操)大怒。由是植寵益衰。文帝(曹丕)即王位,植與諸侯并就國(離開京城去自己的封地)。黃初(曹丕年號(hào))二年(221)貶爵安鄉(xiāng)侯,改封鄄城侯。三年,立為鄄城王。太和(明帝曹年號(hào))二年(228),上疏求自試。六年(232)二月,以陳四縣封植為陳王,邑三千五百戶。植每欲求別見獨(dú)談,論及時(shí)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既還,悵然絕望。常汲汲無歡,遂發(fā)疾薨。時(shí)年四十一。
(引自陳壽《三國志•魏書•陳思王傳》,有刪節(jié))
3.五花馬——有兩種說法:(1)馬的毛色成五花紋。杜甫《高都護(hù)驄馬行》中描繪過這種馬的外觀:“腕促蹄高如踣(踏之義)鐵,交河幾蹴曾(同“層”)冰裂。五花散作云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杜陽雜編》說唐代宗御馬身上有九種花紋,叫“九花虬”,也是以毛色命名。(2)剪馬鬣為五瓣。后人從當(dāng)時(shí)著名畫家的作品中見到“三花馬”,乃是剪馬鬣為三瓣;白居易又有“鳳箋裁五色,馬鬣剪三花”這樣的詩句,以此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