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必修五
“這都是為了我們,……”那個擔架員負罪的說道:“我們十多副擔架擠在一個小巷子里,準備往前運動,這位同志走在我們后面,可誰知道狗日的反動派不知從哪個屋頂上撂下顆手榴彈來,手榴彈就在我們人縫里冒著煙亂轉,這時這位同志叫我們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撲在那個東西上了。……”
新媳婦又短促的“啊”了一聲。我強忍著眼淚,給那些擔架員說了些話,打發他們走了。我回轉身看見新媳婦已經輕輕移過一盞油燈,解開他的衣服,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的給他拭著身子,這位高大而又年輕的小通訊員無聲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的跳起身,磕磕絆絆的跑去找醫生,等我和醫生拿了針藥趕來,新媳婦正側著身子坐在他旁邊。
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的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的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我過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婦卻象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著針,細細的、密密的縫著那個破洞。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低聲地說:“不要縫了。”她卻對我異樣的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的縫。我想拉開她,我想推開這渾重的氛圍,我想看見他坐起來,看見他羞澀的笑。但我無意中碰到了身邊一個什么東西,伸手一摸,是他給我開的飯,兩個干硬的饅頭。……
衛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時臉又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的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的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生員為難的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氣洶洶的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賞析:
《百合花》是茹志鵑前期創作的代表作。它是寫戰爭題材的,但與一般的戰爭小說不同。它并不從正面展開對戰爭場面的描寫,而著墨于戰爭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十九歲的解放軍通訊員,剛過門三天的農村新媳婦和文工團員“我”在相對平靜的前沿包扎所及其所在的村子里發生的種種“小的糾葛”,以平凡而動人的軍民關系揭示出革命戰士崇高的靈魂的人民愛護解放軍的真誠內心。《百合花》的出世,正如茅盾所說,它說明表現上述莊嚴的主題,“除了常見的慷慨激昂的筆調,還可以有其他的風格”。
小說的情節比較單純:一、小通訊員送“我”到前沿包扎所途中的情況;二、到達包扎所,小通訊員在借被子過程中與新媳婦的糾葛;三、“我”與新媳婦在包扎所做準備工作的情形;四、小通訊員英勇犧牲,“我”與新媳婦對他表示無限的崇敬與哀悼。小說有很強的節奏感,隨著情節的發展,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個性特征也逐漸展現。“我”起初對小通訊員“生氣”,接著“發生了興趣”,到后來“從心底里愛上這傻乎乎的小同鄉”,直到最后懷著崇敬心情看著百合花被蓋上這位平常“拖毛竹的青年的臉”,筆調起伏跌宕,結構單純而又縝密,耐人尋味。
茹志鵑不追求情節的曲折而重視細節的運用。《百合花》的語言,不論作者的敘述,景物的描寫,人物的對話,都給人一種自然、清新、優美的感覺,把一個流血犧牲的戰斗故事,寫得充滿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