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課大家談----高中生學駕駛,合適嗎?(通用2篇)
選修課大家談----高中生學駕駛,合適嗎? 篇1
今年秋季,我省將開始高中課改,汽車駕駛有望進入選修課,對此,有些學生、家長很興奮,有些卻有點擔心 ——
“你考本兒(駕駛證)了嗎?”年輕人之間常常這樣問。在現代社會,汽車是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車駕駛技術也就成了生活和工作中必要的基本技能。有人甚至說,英語口語、電腦操作、駕駛技術,這是適應時代節拍的三大基本技能,缺一不可。
今年秋季,我省將開始高中課改。根據此前已經先期進入課改的廣東、江蘇等地的媒體報道,“汽車駕駛與保養”等通用技術課程進入了高中選修課供學生選擇,而這門課程告訴學生的是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汽車駕駛有關法規、汽車駕駛技術、汽車例行保養等內容。
記者近日隨機采訪了幾位普通高中的學生,對于汽車駕駛學習,這幾位同學挺有興趣的,他們認為這是一門基本的技能,又能掌握又能拿學分,何樂而不為?一位從小就對汽車著迷的男生說,有關汽車的一切他都很感興趣,即使年齡不到不能真正拿駕駛證也沒關系,至少可以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就夠了,考證的事,以后真正需要了再說也不遲。
按照國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公安部相關規定,公民必須年滿18周歲,經考核領取機動車駕駛證后方準駕駛機動車。據記者在我市駕管部門的了解,學習機動車駕駛的高中學生為數不多,較多的是那些高三畢業生,趁著暑期大學未開學之際抓緊學車、考證。
也有一位同學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學校在開設這門課程中,只是對學生進行理論學習而沒有實際操作,那不是沒有意義?其實不然,“汽車駕駛”并不是一個關乎技術的名詞,駕管部門相關負責人指出,駕駛汽車涉及交通法規等許多相關的東西,除了年齡符合規定,技術達到要求,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了遵守交規等交通安全意識?
一位網友舉了個例子:德國法律允許年滿18歲者學習駕駛機動車,因此,許多高年級學生持有駕駛執照。但是德國的中學生在充分享受法律賦予的權利的同時,也小心翼翼地履行法律規定的責任與義務,不越雷池一步,即使要遲到了,看到限速標志也懂得減速。
記者還了解到,有一種“汽車駕駛模擬教學”在人大附中等一些學校很受學生歡迎。學生們在駕駛模擬設備上按照大屏幕顯示的指令“練習”駕駛,學習交通規則和基本技巧,為他們畢業后去駕校進行更詳盡的學習打下基礎。
一位教練提醒說,關鍵在于,如果駕駛培訓的學員還是學生,平時沒什么機會開車,即使考到駕照,長時間不開,技術也會生疏的。
百姓擂臺
我支持
汽車駕駛是一種生存技術
施由森(永春呈祥中學):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汽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了,讓高中生選修“汽車駕駛與保養”正是合乎時宜的,而且也可以說是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其實,在國外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已經熟練開汽車了,而我們卻沒有。除了經濟因素,很重要的是我們從未曾將汽車駕駛當作一種生存技術。其實多掌握一項生存技術,就意味著他們多了一種生存的方式、手段。當然,前提應該是其已達到法定的駕駛年齡。
阿俊:從一個在加拿大留學的哥哥口中得知,他在那里念書的時候都是自己開車去上學的,很快捷而且很平常,很多同學都有車。我想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說不定再過個十年二十年,中國的學校中也會出現“有車一族”。所以,與時俱進地開設一些與社會進步有關的課程,我想是很有意義而且應該是受學生歡迎的。
以安全為由反對不合理
李福江:合不合適,以需要做決定。若以安全為由來反對,恐怕是站不住腳的,駕車安全問題,與駕齡大小無關,若以學生人群來界定,恐怕也得靠邊站。的確,高中生主要任務是學習,但以學為主,兼學別樣有何不可?況且,會講外語、會電腦、會駕駛,不過是一項生活技能而已。
推進高中生素質教育
恒章:讓高中生能夠選修“汽車駕駛與保養”課程,是為推進高中生的素質教育:當試當行。這同開設“電腦操作與維護”、“大棚蔬菜栽培和果樹嫁接”等選修內容是一樣的。只要學生有這方面的興趣和需求,就應該沒有什么大的區別與不妥當;把“汽車駕駛與保養”作為一種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能去了解,對開闊學生視野活躍思維拓展思路增強素質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馮生:汽車駕駛、修理必將成為一項必備技能,也是今后孩子必須要會的,現在有條件就應該讓他們盡早學。再說了,交通法規和機械常識很重要,掌握了就能看懂道路上各種交通標志,他們在路上行走也更安全了。
讓高中生活更精彩
史峰(山東莒南路鎮一中):高中生的人生目標是什么?考大學!因為這個單一的目標,把學生們害苦了,他們生活的空間已經被“書本”填滿,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不斷的學習,再學習。這讓高中生失去了校園生活的興趣。現在好了“駕駛證”走進了他們的生活,這是一種信號,——從此高中生的生活將更加多彩,這是課改給高中生們帶來的福音。
溫磊(海峽工貿學校):學生的智力結構是多元化的,有的人擅長理論的學習,有的人擅長實踐操作,在高中時開設汽車駕駛為那些在數理化上找不到成功的同學提供了成就自我的機會,也為孩子們將來的就業提供了一技之長。當然,既然要開這門課,就正兒八經地好好開,請汽車駕駛的師傅來授課,既要理論又要實踐,真正地讓學生學到東西,要知道,這樣的課程可能關系到部分學生的將來,考不上大學也可以發揮優勢,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吳述權(海峽工貿學校):考慮到社會的需要,高中學生應該考駕照。高中的課程比較緊張,學學駕駛倒是很好的調節劑,學學駕車,放松一下神經,再說了,現在找工作也需要這個啊,有的公司要求你會駕車,你要是有了駕照,不就為自己贏得機會了么?所以我覺得高中學生應該學駕駛這門課,最好能拿到駕照,提前解決“飯碗”問題,以后由于心理沒壓力,沒準可以一身輕松地考個好大學也說不定呢!
高中生學駕駛有先例
魏鎮軒(廈門六中):十幾年前,廈門交通職業學校已經開始讓職業高中學生學習維修汽車等技術,從該校十幾年的教學實踐看來,高中生學駕駛是合適的。讓學生多掌握一門技術,這對學生在尋找職業的激烈競爭中是有好處的。
廈門有私家車的家庭越來越多,有的學生家里可能已經有了私家車,這些學生學會駕駛汽車只不過是時間遲早的問題。遲學不如早學,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就接觸到汽車駕駛和維護的知識并不是什么壞事。而且選修課程是由學生自由選擇的,主動權在學生,所以對學生的學習不會造成負面影響。
我反對
高中生學駕駛為時過早
劉躍(山東微山韓莊一中):汽車的駕駛與保養是一門應用技術,實踐性很強。從實際情況來看,高中生能有機會和汽車駕駛與保養打交道的畢竟是極少數人。高中生學習汽車駕駛與保養很容易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因此,高中生學駕駛為時過早。作為普通中學,應多開設通用性、基礎性的課程,為學生今后學習各種技能創造條件。至于汽車的駕駛與保養,還是由相關的培訓機構來傳授比較好。
羅文明(集美中學):中學生學駕駛不合適。中學生由于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受生理條件、客觀條件等方面的限制,當危及他們的安全的情況出現時,往往應變能力和處理能力較差。因此,交通法及中學生守則都規定,中學生不能騎摩托車。我們知道,駕駛汽車比駕駛摩托車的技術要求更高。如果他們學會駕駛,就很可能把家里的汽車開出去,從而產生極大的安全隱患。
吳秀華:高中生學駕駛,自然會影響學業。每個人的人生規劃都要合理一些,學駕駛完全可以放在今后嘛。高中生還是要把精力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況且,高中生還處在容易沖動的生理階段,學駕駛也是不適宜的。等將來成熟些再學,不是更好嗎?
沒有實踐機會還是別學
尤嘉:從“學以致用”的角度來講,高中生學駕駛并不合適。駕駛是一個純技能操作的課程,學了就要能用上,有越多的實踐機會才能越嫻熟。而實際情況是,高中的學業相對繁重,其他課程幾乎已占據大部分時間,而開車并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即使在學習時能把它當成一件相對有趣的事,真的駕駛車輛上路,就需要全神貫注,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車技才好。
小心孩子盲目攀比
陸豪(科技中學):高中的孩子心智都還沒有成熟,如果引導不好,很容易迷失方向,學習駕駛一旦成癮,耽誤了學習不說,如果就此炫耀一番,開車上學,就容易在同學中造成盲目攀比的情緒。如果現在就給孩子超前的消費(學習駕駛的費用至少在幾千元,畢竟這些錢都不是孩子憑自己的勞動取得的),他們將不懂得珍惜,也不懂得感恩,覺得父母給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最應該做的事,人生的道路漫長而曲折,但關鍵的就在幾步,走好這幾步,我們將收獲沉甸甸的果實。
專家觀點
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余文森教授(福建師大教科院院長)
學校開設汽車駕駛技術的選修課,應該這樣理解,這是一種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上佳手段,選修課是可以由學校自主決定的,但適合與否主要要看學生個體,學生如對駕駛感興趣,開設駕駛選修課也有利于增加其對于學習的興趣,使其在校學習變成一種有意思的過程。
對學校而言,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應組織學生規劃性選課,要開設這樣的技術課程,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如有幾位本校老師有駕駛專長,或者學校周邊教授駕駛技術的師資充足,就可以考慮開課。
高中生學開車,如果年齡已滿18周歲,就不用擔心這種成人社會化的技術課程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相反的,像這樣的通用技術選修課學習必然要接觸社會,交往的層面增多了,在學校做好控制的前提下,這對高中生今后不管是走進大學還是畢業后的工作生活都是有好處的。
因此,對開設駕駛選修課而言,學生、學校包括家長都應該正面理解其所代表的改革意義,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對今后社會人才的多元化構成也是極為有利的。(小石)
培養交通文明意識
李建業(駕管處辦公室主任)
年滿18周歲的公民,只要符合條件都享有學習機動車駕駛的權利。年輕人反應快,對機械知識掌握也較快,但往往比較莽撞,所以說年輕人學駕駛有利有弊。
但更關鍵的不在此,我認為道路交通知識應該從小學習、從小普及。交通法規跟人、車、路都有關系,先學會走路,再來學習安全行車,我覺得很有必要。所以學校開一個相關的課程,很有好處。
短信快語
有興趣就可以學
1385*910:駕駛本身是一種技能,只要是到了年齡,又沒有身體限制,不存在合適不合適的問題,只要有興趣就可以學!
1395*860:高中學生適合學駕駛。因為這樣可以了解汽車結構、原理,聯系物理、化學知識以利于學習興趣引導設計創新。
1395*498:高中生學駕車這是非常好的主意。這證明了社會快速進步、發展,孩子將來出了社會就不必浪費專門學車的過程了。
1377*507:絕對不贊成。這就像年紀小小的時候就已經把50歲要穿的衣服準備好一樣。年輕人要做的事至少比開車重要,開車一學就會,關鍵是熟練,什么時候學都一樣,不值得開課程。而年輕人想做的事到了三十歲想做就變味了,何況在黃金年齡的高中時期!
1380*089:現代化的社會,讓大家學會駕駛是很合適的事。就像大家都會用電腦一樣,也是一種工作的需要吧。
05928*29:沒什么不合適啊!會用電腦、會說外語、會開汽車,使現代人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早學早會,基礎更好,再說啦,是自愿選修又不是強人所難。
1360*165:高中生學駕駛是比較不適合,他們的學業很重不要再分心去學駕駛,分散頭腦注意力,對駕駛和學習都不利,高中生對學習不能三心二意
1306*398:會電腦,懂外語,能駕車,漸漸成為人們起碼的三樣素質。高中生學駕駛,不僅可以掌握一門技能,更能培養一種規則意識。
1390*575:在校學駕駛雖不到法定的年齡,但是可以等畢業再發證。既不違法又有一技之長,節約了教育成本又促進了教育職業化。
1385*669:高中生學駕駛可以消除學習帶來的壓力,保證能夠更好的學習。
1379*753:高中生學駕駛不合適。高中生們本來學習就很緊迫了,若再增加這個課程,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學習負擔。
參與今日話題討論的讀者特別多,由于版面有限,無法一一列出,向這些讀者致謝!
——編輯?
本版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主持/劉筠
(來源:廈門日報)
選修課大家談----高中生學駕駛,合適嗎? 篇2
今年秋季,我省將開始高中課改,汽車駕駛有望進入選修課,對此,有些學生、家長很興奮,有些卻有點擔心 ——
“你考本兒(駕駛證)了嗎?”年輕人之間常常這樣問。在現代社會,汽車是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車駕駛技術也就成了生活和工作中必要的基本技能。有人甚至說,英語口語、電腦操作、駕駛技術,這是適應時代節拍的三大基本技能,缺一不可。
今年秋季,我省將開始高中課改。根據此前已經先期進入課改的廣東、江蘇等地的媒體報道,“汽車駕駛與保養”等通用技術課程進入了高中選修課供學生選擇,而這門課程告訴學生的是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汽車駕駛有關法規、汽車駕駛技術、汽車例行保養等內容。
記者近日隨機采訪了幾位普通高中的學生,對于汽車駕駛學習,這幾位同學挺有興趣的,他們認為這是一門基本的技能,又能掌握又能拿學分,何樂而不為?一位從小就對汽車著迷的男生說,有關汽車的一切他都很感興趣,即使年齡不到不能真正拿駕駛證也沒關系,至少可以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就夠了,考證的事,以后真正需要了再說也不遲。
按照國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公安部相關規定,公民必須年滿18周歲,經考核領取機動車駕駛證后方準駕駛機動車。據記者在我市駕管部門的了解,學習機動車駕駛的高中學生為數不多,較多的是那些高三畢業生,趁著暑期大學未開學之際抓緊學車、考證。
也有一位同學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學校在開設這門課程中,只是對學生進行理論學習而沒有實際操作,那不是沒有意義?其實不然,“汽車駕駛”并不是一個關乎技術的名詞,駕管部門相關負責人指出,駕駛汽車涉及交通法規等許多相關的東西,除了年齡符合規定,技術達到要求,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了遵守交規等交通安全意識?
一位網友舉了個例子:德國法律允許年滿18歲者學習駕駛機動車,因此,許多高年級學生持有駕駛執照。但是德國的中學生在充分享受法律賦予的權利的同時,也小心翼翼地履行法律規定的責任與義務,不越雷池一步,即使要遲到了,看到限速標志也懂得減速。
記者還了解到,有一種“汽車駕駛模擬教學”在人大附中等一些學校很受學生歡迎。學生們在駕駛模擬設備上按照大屏幕顯示的指令“練習”駕駛,學習交通規則和基本技巧,為他們畢業后去駕校進行更詳盡的學習打下基礎。
一位教練提醒說,關鍵在于,如果駕駛培訓的學員還是學生,平時沒什么機會開車,即使考到駕照,長時間不開,技術也會生疏的。
百姓擂臺
我支持
汽車駕駛是一種生存技術
施由森(永春呈祥中學):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汽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了,讓高中生選修“汽車駕駛與保養”正是合乎時宜的,而且也可以說是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其實,在國外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已經熟練開汽車了,而我們卻沒有。除了經濟因素,很重要的是我們從未曾將汽車駕駛當作一種生存技術。其實多掌握一項生存技術,就意味著他們多了一種生存的方式、手段。當然,前提應該是其已達到法定的駕駛年齡。
阿俊:從一個在加拿大留學的哥哥口中得知,他在那里念書的時候都是自己開車去上學的,很快捷而且很平常,很多同學都有車。我想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說不定再過個十年二十年,中國的學校中也會出現“有車一族”。所以,與時俱進地開設一些與社會進步有關的課程,我想是很有意義而且應該是受學生歡迎的。
以安全為由反對不合理
李福江:合不合適,以需要做決定。若以安全為由來反對,恐怕是站不住腳的,駕車安全問題,與駕齡大小無關,若以學生人群來界定,恐怕也得靠邊站。的確,高中生主要任務是學習,但以學為主,兼學別樣有何不可?況且,會講外語、會電腦、會駕駛,不過是一項生活技能而已。
推進高中生素質教育
恒章:讓高中生能夠選修“汽車駕駛與保養”課程,是為推進高中生的素質教育:當試當行。這同開設“電腦操作與維護”、“大棚蔬菜栽培和果樹嫁接”等選修內容是一樣的。只要學生有這方面的興趣和需求,就應該沒有什么大的區別與不妥當;把“汽車駕駛與保養”作為一種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能去了解,對開闊學生視野活躍思維拓展思路增強素質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馮生:汽車駕駛、修理必將成為一項必備技能,也是今后孩子必須要會的,現在有條件就應該讓他們盡早學。再說了,交通法規和機械常識很重要,掌握了就能看懂道路上各種交通標志,他們在路上行走也更安全了。
讓高中生活更精彩
史峰(山東莒南路鎮一中):高中生的人生目標是什么?考大學!因為這個單一的目標,把學生們害苦了,他們生活的空間已經被“書本”填滿,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不斷的學習,再學習。這讓高中生失去了校園生活的興趣。現在好了“駕駛證”走進了他們的生活,這是一種信號,——從此高中生的生活將更加多彩,這是課改給高中生們帶來的福音。
溫磊(海峽工貿學校):學生的智力結構是多元化的,有的人擅長理論的學習,有的人擅長實踐操作,在高中時開設汽車駕駛為那些在數理化上找不到成功的同學提供了成就自我的機會,也為孩子們將來的就業提供了一技之長。當然,既然要開這門課,就正兒八經地好好開,請汽車駕駛的師傅來授課,既要理論又要實踐,真正地讓學生學到東西,要知道,這樣的課程可能關系到部分學生的將來,考不上大學也可以發揮優勢,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吳述權(海峽工貿學校):考慮到社會的需要,高中學生應該考駕照。高中的課程比較緊張,學學駕駛倒是很好的調節劑,學學駕車,放松一下神經,再說了,現在找工作也需要這個啊,有的公司要求你會駕車,你要是有了駕照,不就為自己贏得機會了么?所以我覺得高中學生應該學駕駛這門課,最好能拿到駕照,提前解決“飯碗”問題,以后由于心理沒壓力,沒準可以一身輕松地考個好大學也說不定呢!
高中生學駕駛有先例
魏鎮軒(廈門六中):十幾年前,廈門交通職業學校已經開始讓職業高中學生學習維修汽車等技術,從該校十幾年的教學實踐看來,高中生學駕駛是合適的。讓學生多掌握一門技術,這對學生在尋找職業的激烈競爭中是有好處的。
廈門有私家車的家庭越來越多,有的學生家里可能已經有了私家車,這些學生學會駕駛汽車只不過是時間遲早的問題。遲學不如早學,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就接觸到汽車駕駛和維護的知識并不是什么壞事。而且選修課程是由學生自由選擇的,主動權在學生,所以對學生的學習不會造成負面影響。
我反對
高中生學駕駛為時過早
劉躍(山東微山韓莊一中):汽車的駕駛與保養是一門應用技術,實踐性很強。從實際情況來看,高中生能有機會和汽車駕駛與保養打交道的畢竟是極少數人。高中生學習汽車駕駛與保養很容易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因此,高中生學駕駛為時過早。作為普通中學,應多開設通用性、基礎性的課程,為學生今后學習各種技能創造條件。至于汽車的駕駛與保養,還是由相關的培訓機構來傳授比較好。
羅文明(集美中學):中學生學駕駛不合適。中學生由于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受生理條件、客觀條件等方面的限制,當危及他們的安全的情況出現時,往往應變能力和處理能力較差。因此,交通法及中學生守則都規定,中學生不能騎摩托車。我們知道,駕駛汽車比駕駛摩托車的技術要求更高。如果他們學會駕駛,就很可能把家里的汽車開出去,從而產生極大的安全隱患。
吳秀華:高中生學駕駛,自然會影響學業。每個人的人生規劃都要合理一些,學駕駛完全可以放在今后嘛。高中生還是要把精力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況且,高中生還處在容易沖動的生理階段,學駕駛也是不適宜的。等將來成熟些再學,不是更好嗎?
沒有實踐機會還是別學
尤嘉:從“學以致用”的角度來講,高中生學駕駛并不合適。駕駛是一個純技能操作的課程,學了就要能用上,有越多的實踐機會才能越嫻熟。而實際情況是,高中的學業相對繁重,其他課程幾乎已占據大部分時間,而開車并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即使在學習時能把它當成一件相對有趣的事,真的駕駛車輛上路,就需要全神貫注,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車技才好。
小心孩子盲目攀比
陸豪(科技中學):高中的孩子心智都還沒有成熟,如果引導不好,很容易迷失方向,學習駕駛一旦成癮,耽誤了學習不說,如果就此炫耀一番,開車上學,就容易在同學中造成盲目攀比的情緒。如果現在就給孩子超前的消費(學習駕駛的費用至少在幾千元,畢竟這些錢都不是孩子憑自己的勞動取得的),他們將不懂得珍惜,也不懂得感恩,覺得父母給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最應該做的事,人生的道路漫長而曲折,但關鍵的就在幾步,走好這幾步,我們將收獲沉甸甸的果實。
專家觀點
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余文森教授(福建師大教科院院長)
學校開設汽車駕駛技術的選修課,應該這樣理解,這是一種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上佳手段,選修課是可以由學校自主決定的,但適合與否主要要看學生個體,學生如對駕駛感興趣,開設駕駛選修課也有利于增加其對于學習的興趣,使其在校學習變成一種有意思的過程。
對學校而言,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應組織學生規劃性選課,要開設這樣的技術課程,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如有幾位本校老師有駕駛專長,或者學校周邊教授駕駛技術的師資充足,就可以考慮開課。
高中生學開車,如果年齡已滿18周歲,就不用擔心這種成人社會化的技術課程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相反的,像這樣的通用技術選修課學習必然要接觸社會,交往的層面增多了,在學校做好控制的前提下,這對高中生今后不管是走進大學還是畢業后的工作生活都是有好處的。
因此,對開設駕駛選修課而言,學生、學校包括家長都應該正面理解其所代表的改革意義,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對今后社會人才的多元化構成也是極為有利的。(小石)
培養交通文明意識
李建業(駕管處辦公室主任)
年滿18周歲的公民,只要符合條件都享有學習機動車駕駛的權利。年輕人反應快,對機械知識掌握也較快,但往往比較莽撞,所以說年輕人學駕駛有利有弊。
但更關鍵的不在此,我認為道路交通知識應該從小學習、從小普及。交通法規跟人、車、路都有關系,先學會走路,再來學習安全行車,我覺得很有必要。所以學校開一個相關的課程,很有好處。
短信快語
有興趣就可以學
1385*910:駕駛本身是一種技能,只要是到了年齡,又沒有身體限制,不存在合適不合適的問題,只要有興趣就可以學!
1395*860:高中學生適合學駕駛。因為這樣可以了解汽車結構、原理,聯系物理、化學知識以利于學習興趣引導設計創新。
1395*498:高中生學駕車這是非常好的主意。這證明了社會快速進步、發展,孩子將來出了社會就不必浪費專門學車的過程了。
1377*507:絕對不贊成。這就像年紀小小的時候就已經把50歲要穿的衣服準備好一樣。年輕人要做的事至少比開車重要,開車一學就會,關鍵是熟練,什么時候學都一樣,不值得開課程。而年輕人想做的事到了三十歲想做就變味了,何況在黃金年齡的高中時期!
1380*089:現代化的社會,讓大家學會駕駛是很合適的事。就像大家都會用電腦一樣,也是一種工作的需要吧。
05928*29:沒什么不合適啊!會用電腦、會說外語、會開汽車,使現代人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早學早會,基礎更好,再說啦,是自愿選修又不是強人所難。
1360*165:高中生學駕駛是比較不適合,他們的學業很重不要再分心去學駕駛,分散頭腦注意力,對駕駛和學習都不利,高中生對學習不能三心二意
1306*398:會電腦,懂外語,能駕車,漸漸成為人們起碼的三樣素質。高中生學駕駛,不僅可以掌握一門技能,更能培養一種規則意識。
1390*575:在校學駕駛雖不到法定的年齡,但是可以等畢業再發證。既不違法又有一技之長,節約了教育成本又促進了教育職業化。
1385*669:高中生學駕駛可以消除學習帶來的壓力,保證能夠更好的學習。
1379*753:高中生學駕駛不合適。高中生們本來學習就很緊迫了,若再增加這個課程,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學習負擔。
參與今日話題討論的讀者特別多,由于版面有限,無法一一列出,向這些讀者致謝!
——編輯
本版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