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教案
《鴻門宴》教案
教學目標:
1、 了解史傳文學的傳統寫法,學習讀史
2、 理解人物性格對戰爭格局的影響,并能合理全面辯證地分析人物性格
3、 積累一些古漢語知識,如詞類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
4、 掌握“因、如、舉、謝、意”的不同義項
教學重點:項羽的性格特征及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爭中展示其性格的寫法
教學難點: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
教學方法:讀文與讀史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有同學會下中國象棋嗎?中國象棋中雙方陣營有嚴格醒目的分界線是什么?(楚河漢界)這里的楚和漢雙方的統帥是誰呢?(漢劉邦楚項羽)關于劉邦和項羽有很多故事,有的甚至變為了成語故事。大家知道哪些呢?(破釜沉舟、衣錦還鄉、沐猴而冠、烏江自刎、四面楚歌)還有一些我們經常說的熟語比如“無顏見江東父老”,都是與楚漢相爭的這段歷史有關的。大家都知道歷經5年的楚漢相爭最終的結果是劉邦勝利了,項羽才無顏見江東父老在烏江自刎的,為什么當年能破釜沉舟作戰叱咤風云勇猛無敵的楚霸王項羽會陷于四面楚歌的絕境呢?我們從鴻門宴中劉邦和項羽的第一次正面交鋒中也許能看出些端倪。
二、知識點介紹: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繼父職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辯護,入獄造宮刑。后發憤著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約三千年的歷史。全書共130篇,包括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書8篇,表10篇。《史記》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還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由《史記》引導學生知識回憶曾學史記篇目《陳涉世家》,引出 “天下苦秦久矣”,轉入背景介紹。)
同學們以前學習過《史記》里的一篇人物傳記,還記得嗎?(《陳涉世家》),有哪位同學能介紹一下陳涉的英雄事跡?(率領農民起義,反對秦朝殘暴統治),當時的秦朝是怎樣的情形呢?只有陳涉一個人起來反抗嗎?
三、背景介紹:
秦始皇創建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集權國家——秦朝,由于對農民實行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XX年陳涉、吳廣發動起義,以致一呼百應,各路英雄風起云涌,劉邦和項羽也卷入了這場浩蕩的農民起義浪潮中,當年劉邦48歲,項羽24歲。不久,陳涉、吳廣相繼犧牲,項羽的伯父項梁聽取范增的建議趁機擁立老楚懷王之孫為“楚懷王”,作為反對秦朝的傀儡首領。公元前2XX年楚懷王召集反秦諸將結成聯盟,令主力軍劉邦、項羽分南北兩路,合力擊秦,并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公元前2XX年10月,劉邦先入關破咸陽,但為了“待諸侯至而定約束”,退駐霸上;然而又恐失掉關中,于是派兵守關,“無內諸侯”,11月,項羽西來,聞訊大怒。
四、學生自讀課文,教師集中正音(展示課件):
1、旦日饗士卒 好美姬 鯫生 奉卮酒為壽 參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