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學設計
層次劃分參考標準:
可按動機:想起荷塘(1)——夜游荷塘(2-6)——荷塘歸來(7—完)
按場景:院內外(1)——小路(2-3)——荷塘(4-5)——四周(6)——回家——路上(7-完)
按行蹤:出門(1)——小徑(2-3)——荷塘(4-6)——歸來(7——完)
問題②探究:這個問題較簡單,可由學生自己探究找答案:葉、花、香、波、水、月光、青霧、樹影、光影、樹、山、燈光、蟬聲、蛙聲。探究指導:找名詞中心語。
問題③探究:探究指導:確立思維方向→尋找答案表述→舉例證實,探究方向:多角度,動靜結合,想象力豐富,修辭運用,意境創設。
問題④探究:探究指導:側重指導學生探究通感與比喻修辭不同的地方——感官上的互通,然后可以確定其修辭的特點,為了鞏固,可讓學生再造一個句子,提向,評價。
問題⑤探究:探究指導: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探究:修辭、遺詞、意境創設,可舉具體例子分析或讓學生找例子印證。
問題⑥、⑦:這是文章的難點之一,解決這個難點的方法是:讓教師參與學生討論,尋找問題解決的突破口。可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角度探究突破。
a、幫助學生探究作者生活的時代及思想感情狀態。
b、作者的寫作意圖的探究。
c、用多媒體提供其他相關資料(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朱自清《哪里走》、王瑤《念朱自清先生》、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學·散文》導言)。
d、參考朱自清其他散文作品。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與學生相互探討,發現學生找到有利于問題解決的線索,教師也應積極思考,互相啟發,以利問題的解決。答案可允許有創選性的解讀,也可以從純文學角度回答。
有這幾種解讀可供參考:一、“1927年7月”表時作者對政治不安的擔憂。二“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妻已睡熟好久了”說明妻始終不解作者心情的變化。三、引用《采蓮賦》、《西洲曲》說明作者借古代美的詩文以消愁。四、作者生活面臨困境,所以心中不寧(資料查閱)。五、朱自清性格使然,可觀其他作品風格知悉。
問題⑧探究:探究指導:探究課文中有心理感情變化的地方:
不靜→求靜→得靜→不靜
教師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后,再指導學生對閱讀進行深化,拓展。通過問題“你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感情有沒隨之變化?”來完成這個任務。同時教師在課堂上也應該有真實的情感體驗,也可表達自己的感受,與學生互動。這樣,教師的情感體驗也會在新課程中不斷豐富。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講到“原來,像朱自清一樣,排解不寧靜的心情的方法可以如此高雅,別致,月光淡淡,我愁悠悠,思及舊俗,我心幽然,雖然是暫時,但卻余時無窮”。
問題⑨探究:這個問題可自由展開討論,答案也不一定統一,具體可有:自然美、意境美、親情美、語言美等方面,教師可有自己的看法。并與學生提出的看法平等對待,師生可互辯,不確定熟是熟非。
問題⑩探究:對于此問題,可讓學生充分感受體會,也可讓學生寫一段自己的評價,可在課后完成。教師可自己表達觀點,與學生相互辯論,在辯論過程中師生都可以提高各方面能力。
2、小結:根據課堂具體情況來作小結。
(三)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