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光頭發微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發微、睥睨、豐姿、濯濯、差池”等詞的讀音、詞義,并學會運用。
2.理解文章的主旨。
能力目標
1.理清行文脈絡,整體地把握文意。
2.體會本文因小見大的寫法,理解文章借“剃光頭”這一平凡的生活現象所闡發的深刻道理。
3.品味本文語言的幽默與諷刺意味,逐步提高鑒賞能力。
德育目標
引導學生多觀察,善思考,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敢于直面黑暗,鞭撻丑惡,做一個深思慎取,思想有品位的人。
●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學習作者善用類比,聯類引申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1、3、4段與課文主旨的關系。
2.品味本文語言幽默諷刺,富含深意的特點。
●教學方法
1.合作探究法。教師應充分信任學生,憑他們的智力、思維品質是可以妥善解決問題的。即便有奇談怪論,相信在集體交流時,自會得到糾正,在討論中相互啟發,查缺補漏,定會獲益不匪。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2.品讀法。用審美的眼光看待作品,既體會雜文的思想性,又賞析其文學性,逐步提高閱讀鑒賞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教學要點]
默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合作研討,探究本文所包含的道理,體會其思想性;揣摩語句,品味本文語言的幽默與諷刺意味,體會雜文的文學性。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雜文在立意選材上常常以小見大,從平凡的生活現象落筆,談重大的社會問題。今天我們學習何滿子的《剃光頭發微》,看看作者從剃光頭事件中發現了什么。
二、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課文,對課文進行圈點勾畫,畫出關鍵語句,畫出不懂的地方。
教師督促學生積累詞語,多媒體顯示:
發微:從細微的事物說開去。
睥睨(pì nì):斜著眼看,形容高傲。
豐姿:風度姿態,也作風姿。
濯濯(zhuó):光禿禿的樣子。
差池(chā chí):差錯、錯誤。
2.理清行文脈絡。
提問:文章著重談了哪兩項內容?
明確:談了“剃光頭”“掌權”兩項內容。
提問:說說本文從“剃光頭”談到“掌權”的行文脈絡。
同桌之間討論交流,然后自由發言。
明確:本文先從頭發談起,從清末的剃發留辮談到石達開對理發師的平等對待,引出本文的話題——剃光頭的報道。接著開始分析論證,從罪犯剃頭談到現在“不剃”是為了保護頭顱、講究美觀,從理發師拒絕給鄉下人剃平頭,認為鄉下佬只配剃平頭談到理發師握剃頭刀而為所欲為,然后巧妙聯結,類比引申,由剃頭談到掌權。
三、合作研討,探究本文的深意
1.學生齊讀最后兩段。
2.提問:本文所談的重大的社會問題是指什么?
明確:指有少數人玩弄權術、以權欺人,為所欲為,危害民眾利益,破壞黨的形象。
3.合作研討,突破難點
提問:如果只保留關于剃光頭的讀者來信和結尾處談掌權這兩部分文字,把其他內容全部刪去,也能構成一篇文章,你覺得這樣改好不好?為什么?
學生思考。
教師要求學生舉手示意,統計認可這種改法的人數,然后持相同觀點的人組成一個方隊,兩個方隊展開現場辯論,各自陳述理由。
甲方:我方認可這種改法。理發師輕視鄉下人,只給鄉下人剃光頭,由此生發開去,握剃頭刀的人有權決定剃與不剃,那掌權的人就有權決定一切,一事一議,主題更集中,結構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