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生:不能這么說,這恰恰反映了蔡元培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的務實作風,說明他不是好大喜功的人。
生:這兩把火確實小了點,但都是很迫切、很有用的。
師:哦,為什么這么說?
生:改良講義可以改變學生懶惰的毛病,使那些平時不看書,考試突擊講義的混文憑的學生沒有空子可鉆。添購書籍是為了購置更多的新書,跟上形勢的發展,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生:這兩件事情雖小,卻是建構一個優秀大學的基本條件,也是改良北大流弊、樹立健康校風最迫切需要的,都很重要。
師:說得很好,事雖小,意義不小。作為一個校長,蔡元培為學校、為學生考慮得不可謂不深,不可謂不細。那么,蔡元培在這里開門見山地提出三點要求,腳踏實地地提出兩點計劃,究竟能不能起到革除弊端、改良風氣的作用?他做了校長后,北京大學能否一改陳腐之狀,舊貌換新顏?
生:能,提出的要求針對性都很強,直指弊端;兩點計劃又都是辦好大學所迫切需要的,所以一定能收到顯著的效果。
生:不一定,對癥下藥也未必能藥到病除,課文沒講到,不能想當然。
生:課文也提到了,第49頁注釋①說了,他“任職期間,銳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煥然一新”。
生:這只是結果;蛟S這不是剛上任的三個要求、兩點計劃起的作用,而是其他后期的施政綱領起的作用呢?
【一時間,學生爭論起來!
師:看來是唇槍舌劍互不相讓啊,推斷有理有據,質疑亦難能可貴。其實,要深刻理解蔡元培的辦學方針和他對北大的貢獻,要在了解北大的歷史和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所以,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放一下,在下堂課具體分析蔡元培的辦學方針時再來解決。
課堂小結
師:這堂課我們學習了演講辭的文體特點,也分析了本文的特點,知道了作者的三點要求和兩點計劃,初步了解了蔡元培這個人和他的辦學方針。雖然還有一個問題存在爭議,但有問題不是壞事,學習最怕的就是沒問題;有問題才能更好地激發我們的求知欲,敦促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前進,我們應該為不斷發現問題而高興。
布置作業
師:今天的作業是課外盡可能地收集一些有關蔡元培和北京大學的資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蔡元培的辦學方針和他對北大的貢獻。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師:上堂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蔡元培的辦學方針,今天我們來具體探究一下它們的意義和作用。我們知道,蔡元培開門見山給學生提出的三點要求,都是針對當時社會的黑暗和北大的不良風氣而提的,但沒有深入地探究當時的社會怎樣黑暗、北京大學又存在著哪些弊病和不良風氣。現在我們結合作者提的三點要求,在文中把它們找出來,具體分析一下。我給大家幾分鐘,認真找一找,把能反映當時社會現實和北大情況的句子畫出來。
【學生默讀課文,圈畫答案。】
生:“抱定宗旨”針對的是北大的不良學風和學生求學宗旨的不正大。從“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敗,以求學于此者,皆有做官發財思想”可以看出,當時北京大學學風腐敗,很多學生學習心態不正確,不是以研究學問為宗旨,而是以做官發財為目的,把大學當成了升官發財的階梯,所以作者要求學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學問的宗旨。
師:分析得很好。在作者看來,學生求學宗旨不正大會造成怎樣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