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 > 《相信未來》教案(精選3篇)

《相信未來》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5

《相信未來》教案(精選3篇)

《相信未來》教案 篇1

  相信未來

  教學大目標:

  培養學生獨立賞析當代詩歌的能力

  具體的目標:

  學習體會本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體味本詩的韻味。

  2.培養新詩鑒賞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方法:

  活動體驗法

  注意問題:

  讓學生參與活動與體驗。

  教學過程設計

  一、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相信未來》是永不絕望的詩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臺人,1948年生,60年代開始詩歌寫作,他的詩,特別是早期作品廣泛傳誦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創作成就才得到公認,是一位成績巨大卻差點被埋沒的天才詩人。

  但歷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詩,就像珍珠,越來越閃爍出燦爛的光芒。《相信未來》《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熱愛生命》《海洋三部曲》……這些寫于六、七十年代動蕩時期的詩篇,至今讀來,還是那么完美,那么讓人激動。在詩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態站在大風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時代良知和民間正直渴望的發言人,他以一個歌者的身份讓自己的詩歌在城市和鄉村之間春雷一般轟轟滾過,幾乎可以說是感動和溫暖了一代人。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命運卻遠不如一般人幸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1966—1969),詩人詩性的敏感和良知在與殘酷的現實的尖銳沖突中不勝重荷,精神一直處于崩潰的邊緣,1972年,在部隊當兵時,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導致精神分裂,從此后,食指陷入了長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進北京福利院。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食指依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寫作著。

  食指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四個字:相信未來。

  2.寫作背景:

  此詩寫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讀過這首詩后說:“這是一首灰色的詩,相信未來就是否定現在。”

  二、課題導入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滅,人生最困頓的時候寫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難》,其中有兩句話體現了作者相信未來,誓為理想而奮爭的雄心壯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時隔12XX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詩人用同樣的激情,寫下了《相信未來》的醒世之作。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要求:聽課文錄音,明確每節的主要意思結構脈絡

  明確:課文基本結構:

  1—2節:惡勢力橫行,我們希望破滅,果實被竊     痛斥現實

  第3節:面對著困難,我們信念更強,豪情更濃     表明信念

  第4節:想信未來有人能夠看清歷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來

  第5節:面對表層的創傷,繼續前進,任人評說

  第6節:相信歷史會給中國的脊梁以公正的評價

  第7節:點明題旨,發出召喚,為未來努力奮斗     決心戰斗

  四、分析鑒賞,把握主旨

  揣摩語言:

  1.詩歌意象的運用:

  問題:仔細閱讀1、2、5、6、四節,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并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第1節: 蜘蛛網——黑暗勢力            爐臺——產生希望的地方

  灰燼的余煙——殘余的希望       美麗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節: 紫葡萄——希望的果實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淚

  鮮花——收獲的果實

  凝露的枯藤——沒有收獲但有孕育著新的希望

  第4節: 腐爛的皮肉——創傷是表層的,困難是暫時的

  第5節: 脊骨——能拯救中國命運的中國的脊梁

  2.比喻的用法:

  問題:分析第三節前三句的精妙之處和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上面三個句子中,“手指”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與“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曙光”與“溫暖漂亮的筆桿”都是同謂關系。將手指比作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陽的大海,將筆桿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漂亮的筆桿是曙光。

  全節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撥動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表現形式

  反復手法的運用是本詩在表現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明確:本詩的前三節,都用大致相同的語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來不變的信念,增強了詩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詩歌主旨。

  五、討論交流,自由欣賞

  注意:積極引導學生,使其掌握欣賞詩歌的基本方法:詩歌的語言表達形式,透過形式體悟內容。

  六、組織朗讀,加深體驗

  在理解詩文主旨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詩文,采取多種形式的誦讀方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七、學生質疑,師生交流

  組織學生質難問疑,師生共同交流,以加強對本文的體驗與感悟。

  八、板書 由詩而歌,走進詩人  相信未來 個性高尚

  九、補充內容

  食指詩二首:

  1.世紀末的中國詩人

  添加些我們無用的尸骨做干柴

  經寒冬的狂風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幟迎風抖動

  化苦難的生活為藝術的神奇

  凈化被金錢異化了的靈魂

  如此我便沒有虛度

  自幼追求藝術的一生。

  2.《熱愛生命》(1979)

  也許我瘦弱的身軀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運的前程

  那請在凄風苦雨中聽我的聲音

  仍在反復地低語:熱愛生命

  也許經過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還要平靜

  那請到墓地尋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著:熱愛生命

  我下決心:用痛苦來做法碼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為天平

  我要稱出一個人生命的價值

  要后代以我為榜樣:熱愛生命

  的確,我十分珍愛屬于我的

  那條彎彎曲曲的荒草野徑

  正是通過這條曲折的小路

  我才認識到如此艱辛的人生

  我流浪兒般的赤著雙腳走來

  深感到途程上頑石棱角的堅硬

  再加上那一叢叢攔路的荊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著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風雪中的饑餓寒冷

  和夏天毒日頭烈火一般的灼熱

  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絲溫情

  但我有著向惡勢力挑戰的個性

  雖是縷經挫折,我絕不輕從

  我能頑強地生活著,活到現在

  就在于: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相信未來》教案 篇2

  班級:       組別:   姓名:               組內評價:        教師評價:         

  一、學習目標:

  (1)誦讀文本,賞析詩歌的意象,把握全詩的內涵;

  (2)掌握鑒賞詩句的方法和藝術技巧;

  (3)增強學生直面困難、熱愛生命的意識。

  二、學習重難點:

  ( 1 )通過賞析詩歌的意象,把握詩歌的內涵;

  ( 2 )學習本詩抒發情感的藝術技巧。

  三、學習流程

  模塊一、情境引讀

  1、文學常識

  請同學們閱讀下面的材料,了解作者和該詩創作的背景。

  (1) 作者簡介

  《相信未來》使用不絕望的詩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臺人,1948年生,6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他的詩,特別是早期作品廣泛傳誦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創作成就才得到公認,是一位成績巨大卻差點被埋沒的天才詩人。

  他是一位時代良知和民間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個歌者的身份讓自己的詩歌在城市和鄉村之間如春雷一般轟轟滾過,幾乎可以說是感動和溫暖了一代人。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命運卻遠不如一般人幸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1966--1969),詩人詩性的敏感和良知在與殘酷現實的尖銳沖突中不勝重荷,精神一直處于崩潰的邊緣。1972年,在部隊當兵時,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導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長期的病困中。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食指依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寫作著。

  食指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四個字:相信未來。

  (2) 寫作背景

  此詩寫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讀過這首詩后說:“這是一首灰暗的詩,相信未來就是否定現在。”

  (3)同學們還能搜集一些有關作家和該詩創作的背景嗎?如果有,請摘抄在下邊橫線上或摘抄本上。

  2、基礎知識

  請同學們在文中標注重點字詞,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灰燼(    )    搖曳(    )    筆桿(    )

  給以(    )    給予(    )    脊骨(    )   

  模塊二、整體感知

  1、 請同學們反復吟誦品味詩文揣摩詩歌的思想感情,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尋找正確表達作品情感與自己閱讀感受的聲音形式。

  注意:參照課本第10頁活動體驗4  示例

  以適當的語氣和節奏朗讀背誦全詩或自己喜歡的節段。

  2、請同學們討論交流朗讀的語氣和節奏,并闡明自己的理由。

  3、同學們反復吟誦詩文,寫出該詩的主旨句。

  主旨:                                                   

  模塊三、重點研討

  :

  一、 分析鑒賞,把握主旨

  (1)解讀意象

  仔細閱讀第1、2、5、6四節,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并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第1節:

  蜘蛛網        

  爐臺          

  灰燼的余煙     

  美麗的雪花     

  第2節:

  紫葡萄         

  深秋的露水      

  鮮花           

  凝露的枯藤     

  第5節 :腐爛的皮肉      

  第6節: 脊骨            

  【討論交流】

  同學們對以上詩歌意象內涵的理解懂了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么?有疑問的同學提出自己的問題,同學之間討論交流,師生之間交流。

  (質疑交流)                                             

  (2)比喻的用法

  從修辭角度來看,詩歌的第3節運用了什么手法?同學們討論交流。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只溫暖漂亮的筆桿

  全節的意思是:

  。

  【討論交流】同學們對此處修辭手法的理解清楚了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么?有疑問的同學提出自己的問題,同學之間討論交流,師生之間交流。

  (3)研討主旨

  1、通過吟誦和朗讀,我們逐漸走進了似的意境之中,詩歌的主旨是什么?請同學寫在下邊橫線上。

  詩歌的主旨:                                                     

  2、詩人在詩中反復闡明“相信未來” ,相信未來是否意味著對現在的否定?詩中有沒有寫“現在”?請同學們結合前邊對詩歌意象的分析討論交流。

  【提示】 “蜘蛛網”“深秋的露水”“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情懷”“枯藤”。這一系列的意象,都形象地反映了怎樣的現實?

  【補充資料】在“文革”那個黑暗的年代,有多少干部和普通知識分子在那個殘酷的年代把自己“否定” 掉了   他們選擇了輕生、自殺。如:1966年5月17日,鄧拓服毒;1966年9月3日,傅雷夫婦在自家鋼窗上吊死;1966年8月24日,中共一大代表李達自殺;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大投未名湖自盡;1967年2月,《紅巖》作者羅光斌跳樓;1967年6月22日,食指的岳父、中共早期領導人李立三服毒;1968年4月22日,郭沫若的兒子郭世英跳樓,隨后他的另一兒子郭民英也自殺;1968年8月12日,周瘦鵑跳井;1971年1月13日,聞捷打開煤氣自殺……這樣黑暗的年代令人是多么的無奈、無助!這樣的心境,我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詩人對這樣黑暗、無奈、無助的現實批判、否定的同時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相信未來” 。

  3、請同學們深思一下,“相信未來”中的“未來”是指什么?                 

  “未來”:                                            。

  4、“眼睛”有什么特點?結合詩文概括其內涵。

  “眼睛”的內涵:                                              

  【討論交流】請同學們聯系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談談這種無奈、無助中的固執的信仰。

  人物事例:                                                        

  5、同學們再讀詩文四至七節,感受詩人深沉的情感。

  6、同學們,詩人喊出的話語在當時看來透著孩子的天真和盲目,但卻感動和溫暖了一大批人,再讀詩文,談談這首詩的色調。江青說這首詩是“灰色”的,你有何見解?如何理解“相信未來”?

  個人見解:                                                     

  。

  二、鑒賞詩歌的藝術技巧

  1、請同學們從詩歌表現形式上分析該詩有什么特色?對表達詩歌主旨有什么作用?

  藝術特色:                                               

  作用:                                                     

  。

  【提示】結合本詩前三節。

  2、從修辭角度上談談本詩的特點,(前邊已做了分析,同學們再做歸納總結)。

  修辭:                                                            

  3、 請同學們朗讀最后一節,體會該節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有何作用?

  特點:                                                           

  作用:                                                           

  【提示】從句式、節奏上感受分析。

  模塊四、應用拓展

  十年動亂結束后不久的1979年,詩人寫下了堪成是《相信未來》姊妹篇的《熱愛生命》。他們影響了整個一代人,當年的許多知青,在生活極其艱難和理想接近破滅時,正是《相信未來》《熱愛生命》鼓勵他們頑強的活下去。詩人以異乎尋常的堅毅和剛強、執著和熱烈,以一種近于悲壯的口吻告訴我們,不管人生多么艱辛,不論命運多么坎坷,愈挫愈奮,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向命運挑戰,實現生命的價值。請同學們反復吟誦《熱愛生命》,感受詩人深沉而熾熱的情感。鑒賞該詩的藝術特色。

  情感內容:                                               

  藝術特色:                                                         

  《熱愛生命》

  食指

  也許我瘦弱的身軀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運的前程,

  那請在凄風苦雨中聽我的聲音,

  仍在反復地低語:熱愛生命。

  也許經過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的比那湖水還要平靜。

  那請去幕地尋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會刻著:熱愛生命。

  我下決心:用刻苦來做砝碼,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為天平,

  我要稱出一個人生命的價值,

  要后代以我為榜樣:熱愛生命。

  的確,我十分珍惜屬于我的

  那條彎彎曲曲的荒草野徑,

  正是通過這條曲折的小路,

  我才認識到如此艱辛的人生。

  我流浪兒般的赤著雙腳走來,

  深感到途程上頑石棱角的堅硬,

  再加上那一叢叢攔路的荊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著脊背走去,

  深知到冬天風雪中饑餓寒冷,

  和夏天毒日頭烈火一般的灼熱,

  這是我百倍地珍惜每一絲溫情。

  但我有著向命運挑戰的個性,

  雖是屢經挫敗,我絕不輕從。

  我能頑強地活著,活到現在,

  就在于: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教學反思

  答案:

  模塊一:2、基礎知識(注音):jìn  yè gǎn 

  gěi  jǐ jǐgǔ

  模塊二:整體感知 3、主旨:相信未來

  模塊三:

  蜘蛛網         黑暗勢力

  爐臺           產生希望的地方

  灰燼的余煙      殘余的希望

  美麗的雪花      美麗的火花

  紫葡萄          希望的果實

  深秋的露水       失望的眼淚

  鮮花            收獲的果實

  凝露的枯藤      沒有收獲但又孕育著新的希望

  腐爛的皮肉       創傷是表層的,困難是暫時的

  脊骨             能拯救中國命運的中國的脊梁

  討論交流 :手指——像涌向天邊排浪的手指

  手掌——像托住太陽的手掌

  筆桿——像溫暖漂亮的筆桿的曙光

  研討主旨:1、主旨——相信未來

  2、略。

  3、指未來人們的眼睛

  4、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價

  5、略。

  6、參考答案:不是看灰色的,是綠色的 ——它是生命的贊歌,是通向未來之路的進行曲。

  鑒賞詩歌的藝術技巧: 1、反復的手法,增強了詩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詩歌的主旨。

  2、略。

  3、這一節句式短促有力,節奏也明顯地加快了,它是作品內在情緒的必然發展,也是理想與信念的升華。

  模塊四:答案略。

《相信未來》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語言,理解詩歌內涵。

  2、朗誦傳達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情感傾向

  3、初步培養頑強自信、戰勝挫折的積極人生態度。

  教學方法:活動體驗  品讀賞析

  教學時間:1課時

  一、導入

  生活中有陽光,有陰霾;有歡樂,有痛苦;有幸福,也有苦難。面對這一切,該如何呢?如何來面對生活中的陰霾、痛苦、不幸、失落呢?

  我們一起來學習食指的詩歌《相信未來》。

  二、誦讀感受

  多么堅定的信念!多么動人的詩篇!

  三、合作探究

  1.詩中用哪些形象來表現生活的苦難的?

  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貧困、落后

  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生命由鮮亮而黯淡,由熱情而失意,

  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由飽滿而枯竭的經歷,激起了人們對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聯想

  2.從這些意象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是怎樣的?

  貧困、落后、混亂

  1968年正是文革從開始走向深化的年代,在那個瘋狂動蕩、人性泯滅的時代,狂熱、血腥、暴力、貧困、迷惘、絕望充斥著整個中國。(著名作家秦牧曾這樣評述文革:“這真是空前的一場浩劫,多少百萬人顛連困頓,多少百萬人含恨以終,多少家庭分崩離析,多少少年兒童變成了流氓惡棍,多少書籍被付之一炬,多少名勝古跡橫遭破壞,多少先賢墳墓被挖掉,多少罪惡假革命之名以進行!”

  所以詩人面對的苦難,不僅僅是個人的,而是整個時代的、民族的苦難!

  3.詩人是如何面對巨大的苦難的?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在絕望中依然用純潔、質樸的情懷憧憬美好未來,依然懷著未來的堅定執著的信念,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劇感。

  4.不僅如此,詩人在第3小節還說要用怎樣的方式來寫?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田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這一小節改變句式,沖出了前兩小節壓抑狹窄的意境,轉而變得開闊明朗起來,力量之大,范圍之廣,氣勢之猛,表現了詩人的滿腔豪情。如果說雪花寫下的“相信未來”會化掉,地上的字體會被風蝕,那么詩人用大海般的巨手以曙光為筆寫下的“相信未來”則在天地之間,更在他的心里,永遠無法被抹去。

  這一小節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用如何,孩子的筆體又代表什么?

  (暗喻 生動形象,天馬行空,充滿想象力。孩子純真,他們有一種簡單的執著,詩人對于未來的信念正是如此。)

  如果說在一二兩節中詩人寫下的“相信未來”還讓我們感覺到有些無奈有些自我安慰的成分,那么我們在第三小節中就能清晰的感受到他的堅定。

  這三個詩節,一詠三嘆,“相信未來”就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詩人心底的最強音。在那個陰云密布、精神痛苦的時代,《相信未來》在人們心靈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我想,那個年代過來的大多數知青也可以說是一代人,在任何時候重讀《相信未來》都依然會怦然心動!食指“相信未來”,那種殘忍的、固執的、痛苦的、傷痕累累的相信,就是一個人在痛苦現實中對未來堅定不屈的信念。也是這首詩最為動人的內核。

  女生讀1、2節;男生讀第3節

  5、前三節寫我是怎樣“相信未來”的,后三節寫為什么要“相信未來”,探討詩人堅定相信未來的理由,說說,讀讀

  首先,詩人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能“撥開歷史風塵”,“看透歲月篇章”。“睫毛”“瞳孔”兩個意象承“眼睛”而來,形象地描繪出未來人思考的神情,而“撥開”和“看透”又歌頌了人類智慧的偉大,詩人“相信未來”的原因就寄托于這思考的形象中。

  其次,詩人不在乎人們對我們肉體和經歷的褒貶。“腐爛的皮肉”“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三個具體的形象或神情,傳遞著現實人們的種種苦態;“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四個細節,呈現出人們對過去歷史種種評價的表情,形象傳神,用筆精當。

  再次,詩人堅信未來“人們對于我們的脊骨”“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脊骨”就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中體現出來的不屈的信念和精神。

  這三節,曲折地挖掘了人類內心深處對未來的共同信念,也正是基于這種認識,詩人才毫不懷疑地“相信未來”,并且“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6、最后一小節詩人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最后一節呼喚人們帶著對未來的信念去努力,去熱愛,去生活。

  詩的最后一節,用熱情的呼告,滿懷激情地鼓舞人們“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詩以無可反駁的氣勢,無所畏懼的精神,向苦難的現實宣戰。對“未來”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陽那樣噴薄而出,強烈地震撼著每一位讀者的靈魂。

  四、由文識人     這是怎樣一位詩人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臺人,1948年生,60年代開始詩歌寫作,他的詩,特別是早期作品廣泛傳誦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創作成就才得到公認,是一位成績巨大卻差點被埋沒的天才詩人。  

  但歷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詩,就像珍珠,越來越閃爍出燦爛的光芒。《相信未來》《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熱愛生命》《海洋三部曲》…… 這些寫于六、七十年代動蕩時期的詩篇,至今讀來,還是那么完美,那么讓人激動。在詩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態站在大風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時代良知和民間正直渴望的發言人,他以一個歌者的身份讓自己的詩歌在城市和鄉村之間春雷一般轟轟滾過,幾乎可以說是感動和溫暖了一代人。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命運卻遠不如一般人幸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1966—1969),詩人詩性的敏感和良知在與殘酷的現實的尖銳沖突中不勝重荷,精神一直處于崩潰的邊緣,1972年,在部隊當兵時,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導致精神分裂,從此后,食指陷入了長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進北京福利院。即使在這樣的環 境中,食指依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寫作著。

  “身世如秋雨般凄涼,內心卻落日般悲壯”(1978《熱愛生命》)食指這位在痛苦吟哦中追問光明的詩人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四個字:相信未來。

  五、能力拓展

  布置作業——青春時代寫下的詩篇可能照亮你的一生,詩人食指用“美麗的雪花”、“凝露的枯藤”、“孩子的筆體”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你準備用什么方式寫下“相信未來”呢?請仿寫《相信未來》前3小節,寫一首小詩,寄托你的情思,表達你的人生追求。

《相信未來》教案(精選3篇) 相關內容:
  • 《荷塘月色 》教學設計(精選23篇)

    山東定陶一中語文組劉 方274100 [教學設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根據本單元學習重點“揣摩語言”,那么教學本文,應從感受景物的特點入手,來把握作者的感情,進而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 《阿Q正傳 》教案(精選3篇)

    一.教學導入:由《燈下隨筆》談起,引到本文內容。或由《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和規律》引到魯迅對中國小說史的研究,延伸及魯迅的小說創作,均可。...

  • 《荷塘月色 》教案(通用22篇)

    荷塘月色》新教案第一課時教學要點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教學方法披情入境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中國古詩中月的意象及其含義。1.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 《采薇》教案(精選13篇)

    學習目標:1、疏通課文,整體感知這首古代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2、反復誦讀課文,深入理解詩歌中反映的社會生活和作品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色。3、背誦并默寫課文,歸納《詩經》的藝術特點,鑒賞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

  • 《蒹葭》教學設計(通用15篇)

    課 題《蒹 葭》i學校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把握詩歌內容和純潔真摯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礎上準確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誦全詩。2、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3、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 《項鏈》教學設計(精選22篇)

    2 項 鏈法國批判現實主義著名小說家莫泊桑的這篇作品寫于1884年,那時正是法國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的時代。大資產階級依靠瘋狂的掠奪和殘酷的剝削正走向壟斷,他們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小資產階級的經濟地位極不穩固,他們“升級...

  • 《沁園春 ● 長沙》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沁園春·長沙【教學目標】1.圍繞“青春”話題,從全篇著眼,深入探究作品中飽含的思想感情,通過活動體驗,加深對自我、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 第二冊《師說》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教學目的】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鑒賞: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難點) 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 高一必修《竇娥冤》精品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中國古代戲曲的特點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2.了解并掌握元雜劇的結構及其特有的舞臺語言。能力目標1.賞析《竇娥冤》的戲劇沖突和竇娥性格的典型意義。...

  • 高一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色午夜 | 中国一级免费毛片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尤物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女警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 免费看黄色片子 | 在线岛国片免费无码AV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片在线 国产国产 | 一起草视频在线播放 |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 av网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v片 | 中文字幕av久久波多野结 | 黑人与娇小精品av专区 | 男人狂桶女人出白浆免费视频 |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 毛片日韩|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五月天 | 在线高清理伦片a | 久久久综合久久 |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 日韩少妇成熟A片无码专区 无码一区免费在线不卡 | 欧美第八页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 国产一级义婬片AAA毛片久久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 中文字幕八区 | 亚洲色图都市激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人操人人爽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 欧美精欧美乱码一二三四区 | 我是刑警hd | 亚洲天天干 |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 国产亚av手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