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基本控制結構 ——評課稿2
執教者:瑞安九中 張國相課 題:程序的基本控制結構
張國相老師普通話標準、規范, 教態親切,課堂氣氛活躍,課堂容量適中,個人素質較好。本課時是第六章第二節的第一課時,程序的基本控制結構是本書的一個難點,其內容比較枯燥,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本節目標是了解宏與VB的關系,了解程序的概念,理解三種基本控制結構,能讀懂簡單的這三種結構的程序段。張老師對教材的處理,目標基本到位,重點有突出,但難點并沒有真正突破。
講到宏與VB的關系時,課件中的關系圖列的較好,能清晰地表示出它們間的關系,但對此圖的分析說明說的不夠,學生聽的較模糊,較難理解,應講的通俗易懂些。各部分前后內容的連接處過渡不夠自然。
講到基本結構時,沒有利用流程圖來說明基本結構原理不大好,最好利用課件解釋說明基本結構流程圖,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講到順序結構例子時,范了知識性錯誤,把賦值號(”=”)講成等號,這兩個符號看上去相似,但作用有本質的不同,學生也經常理解成等號,我覺得用下面兩條語句較容易說明 a=3 a=a+5,如果是等號,語句2顯然不成立,它的作用是把賦值號右邊表達式的值給左邊的變量。
練習內容應有層次性,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張老師給學生練習的內容只是在已有的程序中加以修改,部分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了,我覺得有必要進一步自己出題讓學生自己編寫調試簡單的程序,讓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得以發展。
以上僅是我對本節課的一點自己的想法,若有不當之處,請多多包涵并不吝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