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塾 教學設計
《閨塾》 教學設計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了解現代傳奇戲曲的基本特點。
2.了解湯顯祖在明代傳奇創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訓練點
1.通讀節選部分,培養鑒賞戲曲人物語言的能力。
2.鑒賞、分析劇作中所塑造的栩栩如生、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
(三)德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封建教育禁錮人的心智、情感發展的弊端,理解那個時代青年男女追求個性自由和美滿愛情的合理性。
(四)美育滲透點
體味人物個性化的語言,欣賞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二、學法引導
首先熟悉情節,了解人物地位、身份和他們的言行,然后對比分析,把陳最良與兩位青年女子對比,突出陳的迂腐、保守;將杜麗娘與春香對比,了解她們思想性格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反復地有表情地朗讀,體會各人語言在語氣語調上的不同,了解他們用詞和句式的特點,從而體味人物個性化的語言。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牡丹亭》全劇以歌頌杜麗娘、柳夢梅生死不渝的愛情為核心情節。而《閨塾》為《牡丹亭》的第七出,“游園驚夢”的故事尚未發生,杜麗娘的思春情懷,也才見冰山一角。依據劇情內容,本課可以鑒賞春香、麗娘和老塾師陳最良三個人物的個性化語言,進而概括人物性格為重點。
(二)解決辦法
因劇中寫的是官家閨塾,故曲詞對白中常涉及四書五經之類的內容,學生初讀可能覺得理解困難。對這些內容不必深究,對照課文注釋作一般了解即可。對重點部分,可通過誦讀課文、進行課堂討論來解決。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分小組、分角色誦讀課文。
2.進行課堂討論,賞析人物語言,把握人物性格。
六、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明代傳奇,是在宋元南戲的基礎上,吸收雜劇的優點而發展起來的流行于明代的戲曲形式。《牡丹亭》是標志著明代傳奇創作最高成就的劇作。學習《閨塾》一課,以賞析人物語言、把握人物個性為主要目標。
(二)整體感知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與《紫釵記》、《邯鄲記》和《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這出湯顯祖的最杰出劇作,歌頌了青年男女大膽追求自由愛情、堅決反對封建禮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頤、程顥)朱(朱熹)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虛偽和殘酷,形成了對封建社會沒落時期思想、文化專制的一次沖擊。理解《閨塾》,也應從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來認識。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林黛玉是一位藝術欣賞品位極高的才女,輕易不會認可一般的作品。但是,湯顯祖的《牡丹亭》卻完完全全征服了她!現在,讓我們和黛玉一道來欣賞這充滿詩意的戲文吧!
(投影顯示《紅樓夢》第23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片段。)這里黛玉見寶玉去了,又聽見眾姊妹也不在房,自己悶悶的。正欲回房。剛走到梨香院墻角外,只聽墻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黛玉便知是那十二個女孩子演習戲文呢。只是黛玉素習不大喜看戲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兩句吹到耳內,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黛玉聽了,倒也十分感慨纏綿,便止步側耳細聽,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聽了這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心下自思道:“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略這其中的趣味。”這畢,又后悔不該胡想,耽誤了聽曲子。又側耳時,只聽唱道:“只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心動神搖,又聽這:“你在幽閨自憐”等句,亦發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見古人詩中有“水流花謝兩無情”之句,再詞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之句,又兼方才所見《西廂記》中“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之句,都一時想起來,湊聚在一處。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癡,眼中落淚。
2.簡介:
湯顯祖,江西臨川人,明代戲曲作家、散曲家,其主要作品有《牡丹亭》、《紫蕭記》、《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后面三種和《牡丹亭》合稱為“臨川四夢”。其中以《牡丹亭》成就最為突出。《牡丹亭》又稱《還魂記》,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熱情歌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和強烈要求個性解放的精神。
3.學生分小組(可3人一組)、分角色誦讀課文
4.分析討論:
問題:《閨塾》一出戲,主要寫了幾件事?
明確:寫了3件事:講詩——習字——責打春香。(學生如回答還有“塾師備課、小姐問花園”亦可。)
問題:你覺得這出戲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個人物?
明確:一般學生都會被春香所吸引,但教師也應考慮到有少數學生可能提及杜麗娘甚至塾師陳最良。因此,必須對這3個人物有所準備。3個人物特點如下:
春香——一個直率淳樸、天真可愛、機智潑辣的小姑娘。一上場就咕嚕著“昔氏賢文,把人禁殺”,然后不斷與老塾師斗嘴取樂,最后干脆同老師兩相打斗起來。
塾師——個讀了不少詩書但眼下卻落到絕糧斷炊地步的腐儒。因為太守杜寶覺得女兒漸大,要找個老成的先生“拘束拘束”,千挑萬挑,才選中了這位陳最良。他感知遇之恩,準備嚴格執行杜寶交給的任務。他開口閉口“詩云子曰”,一上場就大冒酸詩,是一個典型的死板僵化的冬烘先生。講解《詩經》,被丫環逼問得只好呵斥“多嘴”,因為丫環到花園一逛,一個六十老翁居然和十來歲的小丫頭在舞臺上一來一往打斗起來,最后還被小姑娘繳了械,讓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