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更高目標,力做最好自我》 初二語文組主題班會
《追求更高目標,力做最好自我》主題班會
初二語文組(一)開場。今天: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們正在到達成功的途中。但,成功,離我們還很遠。在還沒有到達成功的終點之前,我們一直要——奮力奔跑。《追求更高目標,力做最好自我》主題班會現在開始。(二)如何做最好自我? 一、保持自信,超越自我。人生在世,最大的敵人不一定是外來的,而可能是我們自己!我們難以把握機會,因為猶疑、拖延的毛病;我們容易滿足現狀,因為沒有更高的理想;我們不敢面對未來,因為缺乏信心;我們未能突破,因為不想去突破;我們無法發揮潛能,因此不能超越自己!(見課件)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小測試,檢驗自己是否自信。(見課件)總結:學會欣賞自己,肯定自己,是自信的關鍵。二、樹立目標,力做最好自我。1、先請我們每一位同學想一想,并小組討論。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有哪些事情因為有了明確的目標而取得成功,在哪些事情上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而導致了失敗?2、走進名人,傾聽名人成功的故事。(見課件)李嘉誠出生于潮州城面線巷內的書香之家,自幼聰穎超脫,學習勤奮。1939年,日寇侵占潮汕便隨父母流落香港,飽嘗了戰亂、貧窮、饑饉之苦,也培養了吃苦耐勞、奮發圖強的精神。1950年,22歲的李嘉誠先生就以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命名,初創了“長江塑膠廠”表達了他的赤子之心。經過數十年的努力, XX年,他本人成為全球五大富豪之一。更令人欽佩的是,李嘉誠先生雖已功成名就,但仍不忘祖國、故鄉。他曾充滿感情地說:“本人旅居香港數十年,無日不懷念國家,思念故里”,“作為炎黃子孫,必須奮斗自強,發達不忘家國,來日以報效桑梓”。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并不聰明。曾經有人問牛頓:“你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么?”牛頓回答說:“假如我有一點微小成就的話,沒有其它秘訣,唯有勤奮而已。”他又說:“假如我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這些話多么意味深長啊!它生動地道出牛頓獲得巨大成就的奧妙所在,這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獻身的精神,勤奮地創造,開辟出科學的新天地。
周恩來在沈陽讀書的時候,只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他學習非常勤奮、刻苦,常常和老師同學一起討論自己在閱讀書報時思考的問題。當時他們討論得最多的是怎樣救國和宣傳救亡的問題。有一天,東關模范高等學堂的魏校長把同學們召集起來,問大家:“讀書為了什么?” 有的同學說:“為了給自己將來找條出路。” 有的同學說:“為了能發財致富。”魏校長問周恩來:“你呢,為什么讀書?” 周恩來站起來,大聲地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說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興盛,像巨人一樣挺立在世界而讀書學習.周恩來中學畢業以后,赴日本留學前,曾經回到沈陽母校,看望諸位師友。他給一個要好的同學寫了臨別贈言:“志在四方”,“愿相會中華騰飛世界時”。相約當中華民族獨立、繁榮的時刻再相見言歡。3、制定自己的目標。既然大家都有這樣的想法,那我們就一起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吧!不過,目標有長期目標、中期目標、短期目標之分。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量身制定!4、落實目標的簽字活動。主持人:人生要想獲得成功,沒有目標可不行。現在大家都已經為自己制定了人生目標,好像人生目標就要實現了一樣,其實并沒有那么簡單。那決定成功的關鍵在于什么呢?對了那就是要有實際行動。大家對自己的目標有沒有決心去實現呢?好!既然大家有決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現自己的目標,那我們就一起來簽名,互相監督,使自己盡早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吧!(學生一起參加簽名活動)我們應該把“目標”當作前進路途中的燈塔,照亮我們的未來,我們也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證目標的實現。我們也相信大家一定會說到做到的,也一定會做到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