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講禮貌,處處有文明”主題班會
高一8班主題班會設計
“人人講禮貌,處處有文明”--主題班會
班會目的:講文明、懂禮儀是同學健康成長的需要,是走向社會進行交往的必備素養(yǎng),針對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行為,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對同學進行禮貌用語,文明行為的教育。通過討論,使同學明白講文明禮貌的意義,并懂得哪些是應該做到的文明禮貌行為,哪些是不應該做的行為。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不文明行為的批判,使同學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班會方式:預先做好課件,將主持學生的對白同步顯示;學生表演小品;將學生討論的話題同步顯示。
過程:
一. 主持人解釋什么是“禮”,以及“禮”的現(xiàn)實意義
中華民族歷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新世紀的今天文明禮儀又被時代賦予新的含義。在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明禮誠信。所以在中學生中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禮”乃規(guī)定社會行為的法則、規(guī)范、儀式的總稱。簡言之,即凡事以禮相待,對人要表示敬意。與之同義的還有禮貌、禮節(jié)等。漢代給《孟子》作注的趙岐給“禮貌”作注時說:“禮者,接之以禮也;貌者,顏色和順,有樂賢之容。”(對人要以禮相待,同時要和顏悅色,從心理尊重有才能的人)“禮節(jié)”,即以禮待人,能約束自己。竹子的“節(jié)”不是約束竹子的嗎?見著有才能的人不僅不嫉妒,還要和顏悅色,不約束自己能行嗎?
今天,我們提倡這些“禮”的新的內容,則有利于團結,有利于治國。真可以說有‘禮’(理)走遍天下,無‘禮’(理)寸步難行!
二. 展示反映學校及社會上一些不禮貌的行為;
由學生表演小品(關于學校內的一些不禮貌現(xiàn)象)。
三. 同學們討論得出禮貌的重要性,并引出應該具體怎樣做。
四. 展示學習禮儀常規(guī)
五. 班主任總結:
班主任語:同學們,這次主題活動,大家表現(xiàn)得很積極,很活躍,通過活動,我們增強了文明禮儀意識。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重任。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成為新世紀的好青年!希望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監(jiān)督,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學校的榮譽,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人人講禮貌,處處講文明。更希望同學們在校慶中,注重文明禮貌,用我們的文明禮貌為學校發(fā)展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