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教案(通用7篇)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教案 篇1
第二章 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東西方世界
第一節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教案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以下問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和影響。
新航路開辟后,英國的海外貿易活動加強,推動了國內手工業的發展,在此基礎上,資本主義興起和發展起來了。在農村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牧場和農場。經濟領域內的變化,導致了階級關系的變化,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出現了,他們為了共同的利益聯合在一起,在未來的斗爭中起了領導作用。在16世紀時,英國處在都鐸王朝的統治下,為了加強王權,都鐸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客觀上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到了斯圖亞特王朝統治時期,國王實行的是專制政策,在政治上、經濟上、宗教上都觸犯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使得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以上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蘇格蘭人民起義為導火線,以1640年新議會的召開為標志,建立了共和國階段、護國主統治時期、復辟的斯圖亞特王朝統治時期,再經“光榮革命”結束,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是為革命的結果。英國議會在1689年時通過了《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作為。君主立憲制在英國逐漸發展起來,成為資產階級進行專制統治的一種重要形式。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僅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它還反映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廣泛的影響,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是為革命的影響。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目標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的經濟狀況;都鐸王朝的統治;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議會中反對派的形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克倫威爾的統治;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光榮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和影響。
能力培養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辨證觀點,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作出分析,提高學生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
2.通過的克倫威爾等人物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后表現的分析,提高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標
1.通過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和過程的分析,讓學生認識:資本主義制度戰勝封建制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以此使學生進一步加強生活發展規律的教育。
2.通過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史實,使學生認識:一種新社會制度的確立過程,具有曲折性和復雜性,進步與反動的斗爭始終影響著革命的進程,但進步事業最終會取得勝利,從而使學生逐步樹立社會主義失業必定勝利的信念。
教學重點分析
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及其對發展資本主義的影響。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歷時約半個世紀,交織著議會斗爭和革命戰爭,共和與獨裁,復辟與反復辟的曲曲折折。最終通過資產階級與地主貴族的妥協(“光榮革命”)而宣告結束。這當中反映了當時資本主義還處在工場手工業階段,資產階級的力量還不足以最后戰勝封建主義,于是采取了妥協的方式。但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卻利用了自己在議會中占多數的有利條件,使議會通過了限制國王權力的《權利法案》,在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方式,不僅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它還反映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廣泛的影響,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
教學難點 分析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宗教問題。16世紀時,英國都鐸王朝為了加強王權,進行了宗教改革,建立了英國國教,但是,英國國教還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的殘余,它成為國王統治的精神支柱。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增長,清教徒運動興起,他們要求用加爾文教來改造英國國教,清除天主教的殘余,反對專制王權,要求廢除主教、簡化教會儀式,建立適應資產階級的教會。清教徒遭到了斯圖亞特王朝的殘酷壓迫,他們中大部分人逃到了國外,一些人后來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袖人物。
學法指導
1.通過引導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社會狀況的分析,使學生學會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2.通過引導學生對課文所引材料進行分析,使他們學會最大限度地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學過程 設計
1.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回憶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著重指出:新航路開辟后,英國正處在大西洋航運的中心線上,他們的海外活動更加便利了。海外貿易的發展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某些條件。由此導入 新課。
2.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分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的社會狀況的變化情況,并就此指出它們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關系。
經濟領域:資本主義發展,表現為手工工場建立并發展,農村出現了資本主義的牧場和農場。
階級關系:出現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他們是后來革命的領導者。(但當時他們的力量還很下,需要封建王朝保護自己的利益,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政治統治:都鐸王朝為了加強王權,加強專制統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客觀上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斯圖亞特王朝統治時期,厲行專制,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思想領域:宗教改革后建立了英國國教,但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的殘余,它成為國王統治的精神支柱。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增長,清教徒運動興起。他們遭到了迫害,其中一些人后來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者。(此處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宗教問題)
16-17世紀早期,英國國內的變化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有必然的聯系:城鄉資本主義的發展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形成、壯大,成為革命的領導階級;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激化了社會矛盾、清教徒運動為革命進行了輿論準備等是革命的具體原因。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歷時約半個世紀,交織著議會斗爭和革命戰爭,共和與獨裁,復辟與反復辟的曲曲折折。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整理出革命發展進程的基本線索。并思考:為什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會出現如此的曲折復雜?
基本線索:
(1640年) (1642年) (1649年)
新議會召開 內 戰 共和國成立
(1649年) (1660年) (1688年)
克倫威爾獨裁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光榮革命
曲折原因:被打倒的封建勢力不甘心自己的失敗,進行拼死的抵抗;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結成聯盟取得了對革命的領導權(新貴族是從沒落貴族中分化出來的,是資產階級化的貴族,對封建勢力有妥協性,決定了革命的曲折復雜性);議會和軍隊的斗爭等削弱了革命力量;資本主義的確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究其根本,是由于當時資產階級還處在童年階段,還不能完全戰勝封建主義。
4.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并結合課后p24材料,思考、分析后回答:君主立憲制是怎樣在英國形成的?你如何評價這一政治體制?
過程:略
評價: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制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利,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這種政治體制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它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在。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
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從國內、國際方面來理解。著重分析其“廣泛的影響”。
廣泛的影響:政治方面,英國革命期間和以后建立起來的一系列國家政治制度,如共和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兩黨制、內閣制等不僅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還成為后來許多國家效法的對象;經濟方面,通過革命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產生和發展,而英國工業革命又促進了歐美資本主義工業、農業的發展,并使亞洲各國的自然經濟在其廉價的商品和炮艦的攻擊下趨于解體;思想方面,革命期間產生的一些先進的思想主張,如洛克第一次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不僅成為歐洲啟蒙思想的先導,而且成為后來其他國家進行資產階級革命賭東道的思想武器。
6.課后作業 :請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袖人物克倫威爾進行客觀評價。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教案 篇2
一、“君權神授”下的英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間: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英國實行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3、開始的標志:議會重新召開(或議會同國王的斗爭)
4、領導階級:資產階級、新貴族; 領導人物:【克倫威爾】
二、查理一世命喪斷頭臺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英國成立共和國。
三、《權利法案》的頒布
1、查理二世復辟,進行了瘋狂的反攻倒算。
2、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新的國王
3、頒布時間、目的及其意義
①時間:1689年;
②目的: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
③意義:⑴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⑵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
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王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教案 篇3
【課標要求】
1.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
2.《權利法案》的頒布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學習目標】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經過、結果及影響;《權利法案》
2.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認識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人類歷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是人類社會的進步。
【學習重點】
《權利法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
【學習難點】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徹底性。
【學習過程】
本課的學習內容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第二部分為《權利法案》頒布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閱讀教材,回答下列問題
(1)根本原因:
(2)領導階級
(3)導火線:人民起義
(4)開始的時間:領導人:
(5)開始標志:
(6)年查理一世命喪斷頭臺。
(7)年宮廷政變,另立新國王。
(8)作用:
2.閱讀材科,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
少數人手中。在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20xx年5月12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任命保守黨領袖卡梅倫為首相,
并授權他組建新一屆政府。……伊麗莎白二世雖然是英國國家的象征,卻不掌握國家的權力,是統而不治的君主。
(1)根據材料一,說出實行這種“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隸制城邦國家的名稱。
(2)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材料二所反映的是英國什么政治制度?該政治制度是怎樣在英國確立起來的?
(3)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西方民主政治的認識。
二、《權利法案》頒布
1.認真閱讀教材說出《權利法案》的目的、時間、基本內容、作用
2.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康熙說:“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巨細,朕必躬自斷制”
(1)聯系你所知道的中外歷史知識,請你對同一歷史時期中英兩國的政治制度作一簡單對比。
(2)迄今為止,除英國外,世界上還有不少國家不同程度地實行君主立憲制,請你通過查詢,列舉出其中的2個。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革命的經過;《權利法案》的頒布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等基本史實。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人類歷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在反復與曲折的斗爭中,英國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難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徹底性。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請學生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歐洲文藝復興是一場什么性質的文化運動?
新航路開辟的后果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文藝復興不僅為歐洲近代資產階級文化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以后的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動員和準備。而新航路的開辟,更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力量迅速壯大。
不久,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
一、“君權神授”
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二是封建王朝的專制統治。教師可首先布置學生看書,并思考“為什么會爆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目重點要講清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概念,他們分別是由哪些人組成的。
教師可先掛出《新航路開辟》的地圖(或多媒體展示),指出由于新航路的開辟,歐洲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已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處在了國際貿易航道的要沖,新興的資產階級借此有利條件積極推進海外貿易,并進行野蠻的殖民掠奪,迅速聚斂了大量資本并獲得了廣闊的海外市場。
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深入、廣泛的發展,由工場主、銀行家和大商人組成的資產階級隊伍日益成長壯大。一部分封建貴族受巨額利潤所吸引開始轉用資本主義方式經營農、牧場或投資手工工場,稱之為資產階級化了的“新貴族”。他們有著共同的迫切要求,那就是自由發展資本主義。而此時,英國的專制王朝在詹姆士及其子查理一世統治期間,大肆鼓吹“君權神授”,巧立名目,任意征稅,搜刮錢財。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請學生朗讀資產階級給國王*書的摘錄部分,加深理解。
二、《權利法案》的頒布。
教師可首先提問:“英國建立共和國后,誰掌握了國家的政權?”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指出:克倫威爾作為資產階級的功臣,成為共和國的執政者,就任“護國主”。他死后,各種矛盾惡化,統治集團陷于混亂,政局動蕩不安,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惶恐不安,把舊王朝的復辟看成是擺脫危機的出路,與斯圖亞特王朝勾結,達成妥協。
流亡法國的查理二世被迎立為英國國王,封建王朝復辟了。在講述這個問題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小字部分,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復辟”、“反攻倒算”的含義,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曲折性。
教師在講1688年政變時,應對學生指出:面對著復辟王朝的高壓政策,人民群眾的反抗斗爭不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也受到損害,他們發動了宮廷政變,歡迎詹姆士二世的女婿,當時的荷蘭執政威廉及其妻子瑪麗作英國的國王。1688年政變使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得以在英國確立。
在講《權利法案》的制訂時,可讓學生閱讀教材中有關《權利法案》的內容,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英國議會制定《權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何作用?”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指出:《權利法案》限制了王權,確定了議會的大權,這就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在分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之前,先請同學們回顧:“為什么英國會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出這場革命的國內意義。講述馬克思在評價這場革命時指出“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因為在它的影響下,不久歐洲大陸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資產階級革命也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因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實際上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這也是人類歷資本主義制度戰勝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
4)全課講完后,教師可以把課前準備好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簡表”展示出來,讓學生逐項回答作為本課的總結。 (使用VCD)
5)練習: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6)作業:.“《權利法案》的內容。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闡述革命的經過,理解《權利法案》頒布的目的作用,初步理解君主立憲制的意義。
2.通過《權利法案》認識從專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的曲折和反復,認識到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是一個反復的、曲折的過程。
4. 認識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僅是英國歷史的巨大進步,也是人類歷的一次巨大進步。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權利法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
教學難點 資產階級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查理一世命喪斷頭臺,同學們,為什么英國人民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要處死自己的國王查理一世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其中的原委。引到課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然后教師展示學習目標,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對本節內容進行整合,本節課內容分為三部分:一、繁榮與開放 二、曲折與反復 三、妥協與勝利,讓學生對本節有整體把握。
二、學習新課
(一)繁榮與開放
環節一:展示看書所得
1.17世紀的英國繁榮與黑暗并存,觀察新航路開辟后的圖片,并結合課本第一子目內容,想想新航路的開辟給英國帶來了哪些繁榮景象?
2.結合課本第一子目內容,說說當時英國國王實行怎樣的黑暗政策?對資本主義的發展是否有利?
學生眾說紛紜
3.歸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
教師總結:革命前的英國社會狀況可概括為兩點:一是英國資本主義有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他們要求自由發展資本主義二是英國社會實行封建君主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二者形成了尖銳的矛盾,這是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
過渡:英國社會產生了一對尖銳的矛盾: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與封建專制王朝的矛盾,這一矛盾怎樣進一步激化導致革命的爆發呢?學生繼續從下文中找出。師生共同分析革命爆發的導火線、開始的標志,并理解議會與國王的矛盾的升級導致了革命爆發,后發展為內戰。
環節二:情境再現,加深理解
假如你是300年前參加議會的議員,你對國王有什么不滿?或者你是當朝國王,你將如何斥責議會,維護統治,最后挑起內戰?
——模擬表演英國議會和國王的斗爭
學生分兩組討論,積極組織材料,展開想象,加工語言,集思廣益,最后推選出小組代表扮演議會的議員和國王,展示斗爭的場景。表演完后,讓同學們自由賞識評價。
(二)曲折與反復
環節一:比口才
迅速閱讀教材整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用精簡的語言概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教師提示關鍵詞:導火索,開始,內戰,高潮,復辟,結束)
環節二:解疑惑
教師問這部分內容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學生可能提出“為什么封建勢力那么容易
就復辟”;“最后為什么還要保留皇帝”
讓學生解答后教師通過“知識窗”補充有關克倫威爾等的內容,這樣提出的疑惑就迎刃而解了。
環節三探究討論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共持續了多長時間?大致經歷了哪幾個進程?為什么會有這種曲折變化?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讓學生認識到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的建立和鞏固,必然需要一個長期、曲折和復雜的過程;新事物戰勝舊事物不是一帆風順的,但資本主義制度戰勝封建制度是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過渡:宮廷政變后資產階級通過什么制度鞏固政權?
課后習題
1.(20xx·四川涼山)揭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序幕的事件是( )
A. 蘇格蘭人民起義 B.查理一世處死
C.成立護國政府 D.議會的重新召開
2.(20xx·江蘇徐州·23)中共xx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325年前,為把王權“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英國資產階級確立的政治原則是( )
A.主權在民 B.議會至上 C.君權神授D.三權分立
3.(20xx·四川南充)下列表述中不屬于英國成為資本主義強國的原因( )
A.徹底*了封建制度 B.率先完成工業革命
C.進行殖民侵略,掠奪殖民地的財富 D.販賣黑人奴隸
4.(20xx·四川雅安)歷史學家湯因比曾這樣評價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順利地在舊瓶里裝了新酒,還不至于引起舊瓶的爆炸。”這里的“新酒”是指( )
A.議會逐漸成為國家權力中心
B.國王仍然掌握國家權力
C.革命過程中沒有發生戰爭
D.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
5.(20xx·黑龍江大慶·21)馬克思認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一場“歐洲范圍的革命”,這主要是由于( )
A.英國確立了代表新貴族和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治制度
B.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
C.英國走上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D.英國革命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教案 篇6
歷史:2.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教案(4)(舊人教版高二上)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
1、社會經濟的變化:
①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興起和發展:從制呢業擴展到采煤、煉鐵和造船。
②資本主義農業出現“圈地運動”,使農民貧困化、成為雇傭了人,它導致資本主義農牧場的出現和發展。
③開拓海外貿易:新航路開辟后.英國成為大西洋航運的中心,都鐸王朝鼓勵發展丁商業和海外掠奪。
④資本原始積累加速:海外貿易、海外掠奪和田地運動為資本主義發展積累廠資本。
2、階級關系的變化:
①新興資產階級形成:金融家、大商人和手工:上場主實力大增。
②新貴族出現:經營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和牧場的貴族與資產階級有共同利益。
③封建王朝加強專制統治.舊貴族的勢力被削弱.農民不斷被轉化為雇傭勞動者。
3、政治矛盾(直接原因):
①斯圖亞特王朝厲行專制與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矛盾尖銳.表現為議會斗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議會中結成反對派,拒絕國王征收新稅,矛盾尖銳。
②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宗教專制、迫害“清教徒”,清教徒代表資產階級追求積累資本的生活理想,迫害清教徒造成廠社會政治的緊張局面。
4、根本原因:封建主義的上層建筑與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矛盾尖銳。
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導火線:1638年蘇格蘭人民為反抗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舉行起義。
2、革命開始:1640年11月,查理一世召開議會,企圖征稅討伐蘇格蘭人;反對派不僅拒絕征稅,而且要求限制王權,革命由此開始。
3、內戰:查理一世討伐議會,1642年挑起內戰。克倫威爾指揮議會軍在納西比和馬斯頓荒原等戰役中打敗王黨軍隊,結束了內戰。經議會審判,以叛國罪于1649年1月在倫敦處死查理一世。
4、共和國時期:
①共和國成立后克倫威爾等人掌握大權以武力維護統治。
②發展工商業,厲行清教法規;征服了愛爾蘭和蘇格蘭,并竭力維護英國,維護海外貿易。
③1653年底克倫威爾宣布為“護國主”,多次解散議會,成為軍事獨裁者。
5、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①原因:克倫威爾死后政局混亂,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了鞏固統治秩序,傾向復辟。
②1660年查理二世恢復王位。不久便實行反攻倒算。政治斗爭日益尖銳,政壇發生分化,政黨開始形成,出現了代表不同集團利益的政黨——輝格黨和托利黨。
③詹姆士二世繼位后企圖恢復天主教.進一步危及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既得利益,遭到輝格黨和部分托利黨人的反對。
6、光榮革命:
①1688年,輝格黨聯合部分托利黨人發動政變,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威廉和瑪麗入主英國。第二年議會決定威廉和瑪麗繼承王位。
②“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
7、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和發展:
“光榮革命”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限制王權在議會中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影響最大的是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它以明確的條文限制了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行為,后來,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逐漸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憲制在英國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
三、革命意義
(1)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2)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3)反映了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有廣泛的影響,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代的到來。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相關的重大歷史事實
掌 握
《權利法案》的基本內容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影響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思考探究觀察分析
為什么會爆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英國建立共和國后,哪些人掌握了國家政權?英國議會制定《權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
議論解疑比較判斷
清朝康熙帝與英國克倫威爾的生活年代幾乎相同,但是當時中英兩國的政治制度卻存在著什么樣的反差?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唯物史觀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僅在本國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為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還揭開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開辟了資產階級革命新時代,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人文素養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等史實,說明了革命事業很難一帆風順,人們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具備經受挫折的能力;1688年政變的成功,又說明了和平解決重大社會矛盾對于國家前途和民眾生活都是有利的
教學重點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教學難點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曲折性
課件下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溫故知新
“人文主義思潮”和“文藝復興運動”怎樣興起?(14世紀前后,意大利產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新興的資產階級需要沖破封建教會對于精神世界的控制。他們以“人文主義”作為“文藝復興”的思想武器,促進了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興起,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進步性。)
新航路的開辟,在歷史上產生了哪些有益的影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亞、美、非之間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
課件演示導讀提綱
為什么會爆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英國建立共和國后,哪些人掌握了國家政權?
英國議會制定《權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后,中英兩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不同?
(安排學生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君權神授”下的英國
為什么會爆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運用課件展示《新航路開辟》圖和67頁文獻資料,啟發學生從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
英國資本主義發展迅速;[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已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資產階級借此有利條件積極推進海外貿易和殖民活動,積聚了大量財富,資產階級力量迅速壯大并形成“新貴族”。他們迫切要求自由地發展資本主義。]
封建王朝實行專制統治。[詹姆士和查理一世鼓吹“君權神授”,任意征稅,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查理一世命喪斷頭臺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怎樣爆發?(引導學生標出時間和標志性事件)
時間:1640年
事件:議員在議會里要求限制國王的權利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的內戰情況怎樣?(運用課件組織學生識圖)
68頁《英國內戰形勢圖》中,倫敦和納西比的位置在哪里?
率領議會軍隊隊最終擊潰國王軍隊的人物是誰?(克倫威爾)
內戰的結果如何?(議會軍隊獲勝,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成立了共和國)
《權利法案》的頒布
英國建立共和國后,克倫威爾實行什么樣的政策?(他實行有利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政策)
克倫威爾死后,英國發生了什么事情?(資產階級革命遭遇曲折——封建勢力復辟和反攻倒算)
面對封建勢力的復辟和反攻倒算,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怎樣維護革命成果?
1688年政變(通過不流血的“光榮革命”,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
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限制國王權利,規定不經議會的批準,國王不能征稅,也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還規定國王既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英國從此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起了哪些歷史作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僅在本國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為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還揭開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開辟了資產階級革命新時代,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如時間許可,練習鞏固
完成第70頁“練一練·選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于( b )
a. 蘇格蘭人民起義 b. 議員在國王召開的議會里要求限制國王權利
c. 內戰開始 d. 處死查理一世.
69頁“動腦筋”:對于下面兩人的對話,你有什么看法?
女孩:1688年政變沒有流血就推翻了國王的專制統治,非常了不起。
男孩:1688年政變是資產階級和其他階級妥協的結果,仍然保留了國王,革命并不徹底。
(女孩的觀點正確。英國雖然保留了國王,但是新的國王卻已經不是封建專制的統治者了。他在資產階級專政下的國家里,主要作用在于禮儀方面。既然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本階級的統治,只要這個目的能夠達到就行。不流血的政變可以和平地解決重大社會矛盾,人們因此避免遭受許多戰爭災禍,對于國家前途和民眾生活都是有利的。)
請翻譯以下英文:“law was to be made in parliamant;once made, it could, not be suspended by the grown.”[ law 法律/ parliamant 議會/ suspended 國王](法律由議會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國王就不能中止。)
康熙皇帝說:“今天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巨細,朕必躬自斷制。”[朕zhèn:即“我”——秦始皇之后,中國皇帝的自稱專用詞。]
康熙說這句話時,上述英國《權利法案》幾乎同時發表。由此可見,當時中英兩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根本區別?(中國還是典型的君主專制的封建制度,而英國則已經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制度了。)
完成《世界歷史填圖冊·九年級上》第13-14頁有關各題。
根據《新學案》42-43頁,掌握本課[知識網絡],完成[自我測評]。
提醒學生預習第12課《美國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