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簍子里的青蟲》教案(精選3篇)
《簍子里的青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10個生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學會本課生字及詞語,引導學生聯系已知經驗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在充滿趣味性的朗讀、表演中激發學生觀察、探究自然的興趣。
第一課時
。ǔ踝x課文,了解大意,趣味識字,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簍子里的青蟲》這個童話故事,看你們還認識它嗎?(出示一棵大白菜)(是大白菜)看它長得綠油油的,多好!那還記得它們嗎?(出示小青蟲)看,它們又爬到了大白菜的身上準備美餐一頓)這么多的小青蟲都在吃大白菜,你看它多可憐!誰愿意幫助大白菜?只要你讀準了這些小青蟲背后的詞語,你就幫大白菜消滅了一只蟲子。誰來?(學生讀詞后,讀對一個就拿走一條蟲子)看,在你們的熱心幫助下,這顆大白菜身上的青蟲都消滅光了,我代表大白菜謝謝你們。
2 上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還記得小黃雞最后怎么樣了?(指名回答)現在,你們就是小黃雞,做個“呆住”的樣子我看看。(請出做的最像的一個學生)問:小黃雞你為什么呆住了呀?(小青蟲呢?它們到哪里去了呀?)童話中的小黃雞和你們想的一樣,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第8自然段。(生齊讀)是呀,小青蟲到哪去了?(有學生回答:變成蝴蝶飛走了。)那小青蟲是怎樣變成蝴蝶的呢?讓我們趕快去學習課文,從這個小童話故事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 看圖切入,品讀1-2節
1 (出示第一幅圖)請同學們看圖,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對的肯定,不對的或沒看出來的教師鼓勵: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2 ( 圖文對照學習1-2自然段。)請同學自由讀課文的1、2自然段。讀完后告訴我你知道了什么?(生回答:蝴蝶在大白菜上產卵,變成了青蟲,青蟲吃菜葉長大了等等。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貼上蝴蝶、卵和青蟲的圖片。)同學們可真會讀書。能再讀一讀1、2自然段嗎?,看看還知道了什么。(這些小青蟲很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呀?學生找到“一堆堆”“一條條”“滿身小孔”等詞后,都說明蟲多。“一堆堆”“一條條”是從卵和青蟲看出來的,“滿身小孔”是從大白菜身上看出來的。教師夸夸學生真會讀書并啟發想象畫面指導朗讀。
三 看圖想象,選段品讀3-4自然段
過渡語:這么多的青蟲,把大白菜咬得滿身小孔。同學們,在生活中你見過被青蟲咬過的菜葉嗎?是什么樣的?(生自由回答)你可真會觀察生活,也是個愛勞動的孩子.看!誰來給大白菜幫忙了?
1 (CAI出示第二幅圖)請大家仔細看圖,誰能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生:雞媽媽帶著小雞來了,它們捉蟲。)請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表情怎樣?想象它們會說些什么?(生自由回答:1它們十分高興。2這里的青蟲可真多!3小青蟲,你等著我們來收拾你了。4今天真開心,可以吃個飽了。今天怎么吃得完呢,把他們藏起來以后慢慢吃等等) 2 同學們可真會想象,那么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寫的這幅圖呢?(生:3、4自然段)大家說的都對,第三節是寫畫面內的,第四節是寫畫面外小黃雞的心里想法的。請大家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讀。注意扣住“大大小小”“不停地吃”“一大批”“好多好多”體會小青蟲的多)
3 師設疑: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小青蟲?聯系上文,蝴蝶產了“一堆堆”卵,變成的青蟲也應該是一條條的,當然多了!
四 看圖比較,品評結果。學習5—7自然段
過渡: 那么,這只小黃雞后來吃到了放在簍子里的青蟲嗎? 瞧,發生了什么事
1 (CAI出示第三幅插圖)小黃雞看到了什么?(一群蝴蝶飛出來了)(出示第一幅圖)比較一下你有什么發現?(A一只蝴蝶和一群蝴蝶;B 有青蟲和只有空殼?諝な鞘裁矗绬? 師邊描述邊板書:蛹。C小黃雞呆住了。)
2 同學可真會觀察,讀讀課文吧,看誰能告訴呆住了的小黃雞發生了什么事?(小青蟲變成了蛹,之后又變成了蝴蝶)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連線。
3 揭示蝴蝶的生長過程。
師:同學們想親眼看看蝴蝶的變化過程嗎?我們一起來欣賞。
(大屏幕播放蝴蝶的一生的變化歷程:首先是蝴蝶,到卵的發育階段,然后是幼蟲期的生長過程,再是蛹的發育階段,最后是變成蝴蝶階段。)
五、 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大多數昆蟲一生都要經歷這樣幾個變化過程,誰還想提醒提醒小黃雞,除了小青蟲外,還有哪些小昆蟲是不能藏的呢? (蠶,蜜蜂,蒼蠅等)
六、 升華情感,回歸文本
1、學習了這個童話故事,,你們想說點什么?(生自由說)
2、大家的收獲還真不少。是啊,大自然神奇美麗,有無窮無盡的奧秘,讓我們用智慧的雙眼去觀察,帶著一顆好奇心去探索吧!同學們,趕快找到你的好朋友,把這篇有趣的童話故事美美地讀一讀吧!
《簍子里的青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7個生字,會寫課后6個生字,學會本課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全文。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4、通過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會認本課7個生字,會寫課后6個生字,學會本課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全文。
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2、通過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7個生字,會寫課后3個生字,學會本課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全文。
3、初讀課文,朗讀感悟,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教學重點:
會認本課7個生字,會寫課后3個生字,學會本課詞語。
教學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全文。
2、初讀課文,朗讀感悟,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大自然里除了有會上樹的魚,還有各種各樣的奧秘。
出示蝴蝶和青蟲的圖片,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嗎?讀完課文,我們就會恍然大悟。今天我們學習第13課。板書課題,指名讀題,全班齊讀。
2、板書課題,指名讀題,全班齊讀。
二、學生初讀課文。
1、讀課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節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可以問問老師和同學。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1)自由認讀。
。2)請“小老師”來帶讀生字,可以說說你用什么好辦法來記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打亂順序分組讀。
(4)去掉拼音,隨機抽讀。
3、記憶生字。
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還沒有記住的字,可以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繼續識記。
4、自由讀課文,看看有幾個自然段?標出序號。
5、手勢表示有幾個自然段。(8)
6、指名一個同學讀課文的第一段,請他邀請幾個小朋友與他合作讀完課文。
7、請讀書的孩子上臺來,臺下的小朋友給他們提出“讀”的要求。(聲音要響亮,不讀錯字,不添字掉字)。
8、讀書的同學也給臺下的小朋友提出聽的要求(認真聽,不說話)。
9、讀后評議:誰讀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知道的?
2、學生質疑問難。
3、自由朗讀課文的1——4自然段,想一想:簍子里的小青蟲是哪兒來的?
4、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5、指導朗讀句子。
。1)大大小小的青蟲太多了,雞媽媽一家不停地吃著。
。2)有只小黃雞越吃越有滋味,心想:“我逮它一大批,藏起來以后吃!薄 6、大聲流利讀1——4自然段。
四、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讀記生字。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看范寫。
4、學生臨寫,注意強調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好在哪里?
五、作業設計。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思考:小青蟲到哪里去了?
板書設計:
13、簍里的青蟲
卵——青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本課7個生字,會寫課后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全文。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4、通過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本課7個生字,會寫課后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全文。
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2、通過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讀生字、詞。
2、上節課中,我們知道了什么內容?
二、學習課文。
1、小青蟲到哪兒去了?圍繞問題學習5——8自然段,師要指導學生學習有關句子。
2、討論:小青蟲到底到哪兒去了?誰來告訴小黃雞。
3、蝴蝶的生長過程到底分為哪幾步?找一找,說一說。
卵——青蟲——蛹——蝴蝶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讀記生字。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看范寫。
4、學生臨寫,注意強調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好在哪里?
四、作業設計。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小青蟲到哪兒去了?請你告訴小黃雞。
4、《同步訓練》13課。
5、預習14課。
板書設計:
13、簍里的青蟲
卵——青蟲——蛹——蝴蝶
《簍子里的青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10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及新詞,引導學生聯系已知經驗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在充滿興趣性的朗讀、表演中激發學生觀察、探究自然的興趣。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生:讀通課文,查找相關的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以圖引文,導入新課
。ǔ鍪竞颓嘞x的圖片?同學們,見過它們嗎?知道它們有什么聯系沒有呢?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0課《簍子里的青蟲》,那里會告訴我們蝴蝶和青蟲的關系呢!
生答:蝴蝶、青蟲
生自由說。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大家打開書,自由讀讀課文吧!邊讀邊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2.了哪些生字呢?給大家說一說。
3.小組合作識字。
4.利用生字卡片“開火車”、“找朋友“等多種形式檢查認讀情況。
5.真不錯。生字朋友的名字都記下了,把它們放回課文中你們還認識嗎?請大家再次朗讀課文,標出課文的自然段號,看看青蟲和蝴蝶到底有什么樣的聯系。
你知道了什么呢?(初步明白青蟲和蝴蝶的聯系)
自讀自畫。
指名說。齊讀所畫的生字新詞。
小組合作識字。
開火車讀,用生字卡找朋友。
生自讀課文。
指名說,可相互補充。
三、 自主合作,練寫生字
課文大家讀得真好,現在咱們來換一種學習方式,來寫一寫我們剛才認識的生字朋友吧。
1.出示課后要求會寫的字。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它嗎?
2.你覺得哪個字難寫,讓我們一起合作完成。
3.指導書寫。教師范寫。
生自己識記生字。
指名說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學生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以圖引文,看圖學文
1.(課件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大家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寫出了這幅圖的內容。
2.蝴蝶在大白菜上產了一堆堆卵,后來,這些卵變成了——生:一條條小青蟲。小青蟲吃菜葉,漸漸長大了,大白菜卻被咬得——生:滿身小孔。
3.呀,小白菜多可憐啊!瞧,誰來了?它們來干什么?(課件出示第二幅圖)誰能將你剛才看到的這幅圖的內容完整地說一說?
生讀課文1、2自然段。
指名說。
生用自己的話說圖的內容!
二、巧妙貫穿,情景識字
1.這些大大小小的青蟲太多了,雞媽媽一家不停地吃著,可還是吃不完。誰來當小黃雞幫忙捉捉蟲子啊?(課件出示一棵棵大白菜,上面有好些的蟲子,每只蟲子的背后都有一個生字詞語。)
2.只要你讀準了這些蟲子背后的詞語,熱心腸的你就幫大白菜消滅了一條蟲子呢!
3.真是一群可愛的小黃雞,我代表大白菜謝謝你們了,有了你們的幫助,這些大白菜一定會長得嫩嫩的、綠綠的!
生輪流上臺當老師帶領大家讀這些詞語,讀對一個就拿走一條蟲子。
三、朗讀感悟,情境表演
A、1.有一只小黃雞越吃越有滋味,它的小腦袋瓜子里突然冒出一個有趣的想法。讀讀課文,看看它在想什么呢?
2.(拿出頭飾)誰來當這只小黃雞,告訴大家你在想什么,又做了些什么?
3.聽你讀得這么津津有味,你能告訴大家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嗎?
4.多么可愛的小黃雞啊!同學們都來當當這只小黃雞,大聲地讀讀這一段吧!
5.誰想戴上頭飾來演一演這只小黃雞呢?
6.你們這些小黃雞簡直太可愛了!讀得這么好,演得這樣棒,連老師也想讀了,這樣吧,我來讀作者的話,同學們就是這只小黃雞,把你們心里的想發大聲地讀出來吧!
B、1.放進簍子里的青蟲,小黃雞吃到了嗎?趕緊讀讀課文的5、6、7自然段吧!
2.(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三幅插圖)瞧,發生了什么事?“呆住了”是什么樣的表情,誰來演一演?
3.小黃雞怎么會呆住了呢?小青蟲呢?它們到哪里去了呢?你能給它解解難嗎?
4.想知道得更多嗎?我們一起來聽聽蝴蝶的自我介紹吧!(課件一邊介紹一邊演示蝴蝶的變化過程)
5.大自然可真奇妙!同學們,趕快找到你的好朋友,把這篇有趣的課文美美地讀一讀,演一演吧!
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戴頭飾讀文。
我覺得小黃雞很高興、很可愛、也很貪吃……
生戴上頭飾,讀、演第四自然段。
師生合作讀第四自然段。
生自由讀課文的5、6、7、8自然段。
簍子里飛出了蝴蝶,小黃雞呆住了。
學生補充課外收集到的信息。
四、課外拓展,激趣探究
1.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大多數昆蟲一生都要經理這幾個變化過程,誰還想提醒小黃雞,除了小青蟲之外,還有哪些昆蟲是不能藏呢?
2.同學們,大自然的奧秘無窮無盡,讓我們在生活中去共同探索、共同發現吧!
生介紹蠶或其他昆蟲的演變過程。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