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教案(精選3篇)
《春芽》教案 篇1
這是一篇散文,寫的是作者自家天井的石板縫里長出的小草,引起“我” 的注意。“我” 從這嫩嫩的弱小的綠芽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表達了自己 對春天的熱愛、贊美之情。這個小生命也給“我”的生活增添了勃勃生機和無窮 樂趣。 在教學中,我圍繞教學目標,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教學,想讓學生在反復讀中 理解課文。不只是學生緊張還是我的方法不得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 積極性沒有發揮出來,課后我認真的反思一下,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呢?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還是沒有給學生自由支配、自由發揮的空間,沒有給學生 學習的主動權。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參與學 習的全過程。在這節課中如果我讓學生在讀中自己去發現問題,小組交流,鼓勵 他們抓住重點詞語去理解, 我想課堂氣氛會高漲, 學生都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 效果會很好。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感受到,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把一堂語文課 活躍起來,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在 40 分鐘內承擔起自 己的責任,努力改善課堂教學的氛圍,千方百計地提高每一堂課的教學效率,進 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良好的課堂氣氛對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起著重要 的作用。如果課堂教學氣氛異常緊張,使學生對課堂產生了厭倦甚至逆反心理, 必將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進而形成“課內損失課外補”的惡性循環,大大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所以強調一種活化的課堂氛圍,在探求知識、掌握知識的 過程中,讓學生的思維“輕舞飛揚”。
《春芽》教案 篇2
春天來了,春芽破土而出,帶來一片生機、一片盎然。《春芽》一課,讓我們感受到了課堂中春一般的生氣。
1、教師語言如春風送爽。上課伊始教師詩情畫意一般的開場白打動著學生。 這樣導入:二月的春風把柳葉修剪,三月的子規夜夜啼血,春天是一草一木一鳥都為之靈動和雀躍的季節,我們快樂的和春天走遍了祖國的每一個地方,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一戶人家,看看小天井里的春芽。教師的語言如春風一樣吹拂著每個孩子的心田,把他們帶入一種美境界。
2、課件演示如春景怡人。這兩節課中課件的成功運用成為達成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學生>傾聽教師精美的導語后,又欣賞了春芽破土而出的動人情景,伴隨著春天輕快的音樂,一棵棵小嫩芽鉆出地面舒展開來,在瞬間展現了生命的成長過程,看了讓人心動,學生贊不絕口。
3、教學方式如春雨滋潤。一堂成功的課堂更多的取決于教師有效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方式。本節課中的識字教學采取了多種方法,如春雨般滋潤著學生的心靈。
方法:
1、字族識字:如艮字旁的字很、狠、恨、很 皿字底的字盞、盎、盒、盛、監、蓋 一串字族帶出很多形聲字。
2、形近字區分識字:這是一種很有效、很實用的識字方法,對學生今后不寫錯別字有很大幫助。如:珠株的區分
3、形聲字識字:如啁啾兩個字的學習可采用這種辦法,使漢字的音形意能夠有機的結合到一起。
4、多音字識字:如縫字的兩個音,教師教學時能夠根據字意來區分字形,從而進一步區分字音。讀二聲時多與針線有關,如縫衣。讀四聲時表示縫隙,如門縫。
5、根據字理識字:如“弱”字的字理是兩張弓放一起,一根羽毛放在上面,表示弱小,柔弱。
6、根據字義識字:如“冒”本義指帽子遮住眼睛,所以上邊不是日,沒有封口,引申為向外透、往上升等多種含義,教師恰當的進行了多意字選詞的訓練,增加了學生對字義的理解。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教得有法,對每個字都進行了仔細的斟酌,能夠根據字的特點有所側重的采取不同的方式,對于知識點、拓展點教師做到了心中有數。
7、學生學習如春芽蓬勃 整堂課中學生都主動熱情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積極的思考,學得靈活、扎實,正象春芽一樣破土而出,正用自己幼小的力量不斷成長,看到她們的成長,帶給我們無限的欣慰,期盼著老師和學生們共同成長!
《春芽》教案 篇3
1、課題入手收益大。剛剛開課,我就寫了一個大大的“芽”字,問:“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維嘉說:“我仿佛看到種子發芽了。”曉兒說:“我想到了幼苗。”金恒說:“我想到了草芽、樹芽。”為兒說:“春天來了!”“是啊,此時已是初春。雖然我們這里仍是白雪飄飄,今早來上班時我看到了道路兩旁的楊樹已經孕育了許許多多的芽苞。春天的確就在我們身邊了。”我說。
2、潤物細無聲,“感恩”的種子植入心田。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寫到“天井的石板縫里,透出一條條蚯蚓似的泥土。這幾天來,漸漸地有幾株青青的芽冒出土來。”第二自然段有這樣的句子“我從心底感激播種者,是他為我的小天井里送來了春天。空間雖小,誰能說這不是小天地里的一線生機,一點青青的顏色?”我緊緊抓住“感激”一詞喚醒孩子們感恩的心。“我們從心底感激值日生,為我們( );我們從心底感激生活委員,為我們( ):我們從心底感激紀律委員,為我們( )......”經過這樣的點撥,孩子們深深地知道應該感激身邊的每一位為我們服務的人。
3、抓住由“渴望”到“不失望”的情感線,指導孩子們寫作。文中寫道:“......我歡呼了,我在小天井里發現了春天。我渴望著能出現更多的青芽。我找呀,找呀,找遍了每一條蚯蚓似的泥土。可是,沒有。失望嗎?不,一點也不失望。我只是恨自己力氣小......”原本懷著“渴望”之情找呀找,到頭來沒有找到,按常理應該是失望的。由此,我聯系自己找丟失的鑰匙時的急切心情。孩子們也爭先恐后地講述自己的“騎驢找驢”的趣談。六十多個孩子居然都躍躍欲試,課上時間有限,不可能人人講到,為了節約時間,我趁熱打鐵請孩子們用筆記錄下來找時間讀給大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