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父親節的主題活動教案(精選2篇)
有關父親節的主題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感受父母之愛、父母之愛以及博大的社會之愛,體驗愛的圣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關心父母、老師,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活動準備:
1、準備反映感恩的歌曲、圖片、故事、小品、朗誦等等
2、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3、準備有關課件。
活動過程:
開場白:
主題音樂:《讓世界充滿愛》(主持人登場)
A:魚兒向大海獻上優美的舞蹈,因為是大海給了他生命。
B:鳥兒為大樹送來清麗的歌聲,因為大樹給了它溫暖的家。
A: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B: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A: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
(兩個人)一起:讓我們共同走進今天的主題班會《懂得感恩》
[環節之一:感恩父母]
1、問題搶答
B:自古以來人類就懂得感恩,人類的許多節日就是表達感恩的;
同學們開始搶答:
(1)母親節在什么時候?——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2)父親節在什么時候?——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3)感恩節原自哪個國家?——源于美國
(4)你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時候?——(略)
2、小品:《爹》
A: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我們的成長過程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爸爸媽媽,我們真的感激你們!感恩小品——《爹》
3、學生代表講述關于父母之愛的小故事
4、家長致辭
B:是呀!愛是一縷縷陽光,能滋潤干涸的心田;愛是一絲絲春雨,會萌發無限的坦誠……,只要有愛,枯木能發芽;只要有愛,滄海變桑田……,讓我們來看看家長眼中的愛吧!(家長的發言稿)
5、感恩父母,我們還需要做得更好
A: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作為子女,我們應當盡量為父母分憂。有些同學,面對父母的愛不能理解,下面,我來找一些同學說一說,面對父母的愛,我們還存在哪些問題或不足?
學生的分析反省略。
盡管我們有這么多的不足,但我們仍會努力,我倡議,讓我們一起來說:爸爸,媽媽,我們愛您!
6.朗誦《感恩父母》
B:世界上有兩人最值得尊重和感恩,她們便是我們敬愛的父母。下面請欣賞詩朗頌《感恩父母》。
詩歌朗誦
表演者:
7、小品:《十三歲的生日禮物》
A:父母的家像一杯濃茶,需要我們慢慢品味。
B:是呀!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憂慮地成長,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A:但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接受這種關愛,并且認為是理所當然。
B:我們漸漸忘記了感動,忘了說聲謝謝。
A:下面請欣賞宋辭等同學為我們帶來的小品
合:《十三歲的禮物》
B:節目到這已接近尾聲,我宣布此次班會圓滿結束!
有關父親節的主題活動教案 篇2
一、時間:
二、地點:園內
三、主題釋義
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一個慣例是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在家料理家務,教育孩子。經常是父親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孩子還未醒;很晚回家時,孩子已入睡。到了星期天,父親蒙頭大睡,真正陪孩子的時間很少,因而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份量比較輕,父親與孩子的感情也比較淡薄。
四、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幼兒體驗濃濃的親情,激發幼兒愛的情感,從小培養他們懂得飲水思源,尊重、感激別人的勞動,知道回報、關愛他人。
2、有重點地指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了解父親的責任和工作
3、知道父親節的由來。1910年,美國最先提出慶祝“父親節”的倡議,并從1934年開始,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日本從1950年左右開始,將“父親節”正式定為國民的節日。
五、活動準備:
1、請老師先發校信通與爸爸溝通,給幼兒講一講自己是干什么,會干什么和幼兒做游戲拔河、猜拳、大壓小游戲
2、孩子們與爸爸們共同完成“大手牽小手”的手印畫。(教師發紙讓爸爸印上大手)
3、圖畫紙、顏料、音樂、彩色紙等;
4、成功素質節日主題教材、節日主題音樂
六、活動過程;
1、教師向幼兒介紹父親節的來歷。
2、幼兒分享父親的快樂(請幼兒說一說我的爸爸會干什么?我喜歡我的爸爸)、
3、出示爸爸的大手“大手牽小手”的手印畫。
4、幼兒唱“父親節”的歌曲;
5、幼兒為父親自制的小禮物。(皮帶、皮包、枕頭、眼鏡)
6、回家后向爸爸贈送小禮物,并說出;爸爸您辛苦了,我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