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精選13篇)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用優(yōu)美、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對歌曲的鑒賞、理解與感悟,提升審美素養(yǎng),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
二、教學重點:啟發(fā)、指導學生聲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三、教學難點:第五小句視唱
四、教學方法:情景法、欣賞法、示范法、教唱法等
五、教學用具:多媒體、鋼琴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同學們,看到這樣的畫面你們會想到什么成語來形容呢?
生:……
師:老師想到一個成語“萬籟俱靜”,一切的生命似乎都銷聲匿跡;但是在這粉妝玉砌的寧靜世界里,我們?nèi)詴畜@喜、艷麗的發(fā)現(xiàn),它們不畏嚴寒,表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還有這樣一種白色的小花,你們見過嗎?
生:……
老師也沒有見過,因為這種花生活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高山上,環(huán)境非常艱苦,一般人是很難得見其美麗容顏的。它那嬌弱的美麗向人們展示出生命頑強與堅韌。同學們能猜出這是什么花嗎?
生:……
師:這就是雪絨花,又叫火絨草,是奧地利的國花。在奧地利雪絨花象征著純潔、勇敢與堅強,許多年輕人哪怕冒著生命的危險都要去摘一朵潔白、美麗的雪絨花獻給自己的心上人,因為只有她才能代表自己為愛情犧牲一切的決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以花為歌名的世界名曲《雪絨花》。
(二)初步感受與學唱
1、聽賞歌曲《雪絨花》(首先我們一起來欣賞歌曲同學們仔細體會聲音的特點)
師:聽完一遍之后,大家對歌曲的第一感受是怎樣的呢?
生:……(旋律很優(yōu)美、抒情,節(jié)奏舒緩、舒展,歌曲情緒是贊美的、深情的,3/4節(jié)拍的特點如果讓我們想象一副畫面的話,你會想到什么畫面呢,老師想到的是仿佛看到晶瑩的雪花在天空上飛舞,非常浪漫)我們再聽音樂看是是否是這樣的感受。
2、美好的音樂我們總?cè)滩蛔∠氤饋恚旅嫖覀冸S著LU音一起來感受音樂吧(教師示范LU音哼唱的感覺,坐姿端正,聞花式氣息,LU音隨氣息發(fā)出聲,聲音感覺到頭頂有嗡嗡震動感,口腔里狀態(tài)像含了口水,面帶微笑)
3、發(fā)現(xiàn)錯誤,解決難點第五小句。四個樂句的旋律走向分析,引導學生理解情感。(同學們發(fā)現(xiàn)有唱不好的地方嗎,)
(2 05 5| 7 6 5| 3 — 5| 1 — — | )
4、用LU音合唱全曲(輕柔優(yōu)美抒情的)
5、演唱歌詞(簡要說明歌唱時的“輕、柔、高、美”要求,對其中“高”的要求稍作解釋,并指出今后要多去體會。引導學生用輕柔、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
(三)深化感受與理解
1、歌曲簡介:
《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音樂之聲》是一部音樂歌舞片,里面有很多好聽的音樂,示范,曾榮獲過五項奧斯卡金獎,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經(jīng)典影片,隨著電影的播放,很多人都記住了這首幽雅恬靜的歌曲,現(xiàn)在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雪絨花》的旋律,下面我們來欣賞影片中是如何表現(xiàn)《雪絨花》的。
2、欣賞電影片段:
評析影片中的表現(xiàn)(包括演唱形式、表現(xiàn)方式、內(nèi)心情感、主要從神情上分析,前面感覺愉悅的表現(xiàn)對幸福寧靜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表情有些憂慮,這種憂慮表現(xiàn)出男主角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因此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看似對花的贊美,實際抒發(fā)的是對祖國的熱愛和祝福),憂慮的眼神根據(jù)歌詞理解,希望祖國好,好象擔憂祖國的安危,表現(xiàn)出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原因是
(四)情感升華:
1、電影故事梗概及《雪絨花》歌曲出現(xiàn)背景的簡要介紹。
電影《音樂之聲》里的故事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初期。當時德國法西斯占領(lǐng)了奧地利,并命令本來是奧地利海軍艦長的電影男主角回到海軍去幫他們作戰(zhàn)。上校不愿意背叛祖國為法西斯賣命,決定利用參加家庭合唱節(jié)的掩護,逃亡到當時的中立國瑞士。在音樂節(jié)上,上校為父老鄉(xiāng)親獻上的還是那首他最喜歡的歌曲《雪絨花》,這也是雪絨花第二次完整在影片中出現(xiàn),當唱到第二遍的時候,即將離別祖國的傷感讓他聲音哽咽,唱不下去了,他的妻子馬上默契的接唱下去,臺下的觀眾深為感動,一起高唱起來,共同抒發(fā)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法西斯的憤恨,這歌聲使敵人心驚膽顫。下面我們一起從影片中來感受這一激動時刻。
2、欣賞影片片段。(雪絨花兩次在影片中出現(xiàn),你能感受到哪里不同嗎?生…。但每次在演唱形式和情感上都有所不同,一次比一次要豐富、強烈,從歌聲里我們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奧地利人民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對法西斯的憤恨!最后我想和同學們一起合作演唱歌曲,我們帶著自己的體會和情感把歌曲演唱一遍,老師唱二聲部)
3、全體學生合唱歌曲。
(五)教師總結(jié)下課:
花是世間最美的象征,情是人間最赤誠的眷戀,在我們的成長歲月中,音樂將熏陶出我們美好的情感,培育出我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智慧。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要說課的內(nèi)容如下:
一、說教材
1、歌曲背景:《雪絨花》是九年義務(wù)教育人民音樂出版社第13冊第7單元《熒屏樂聲》的內(nèi)容。《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隨著電影的播放而傳遍全球,成為全世界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
2、歌曲分析:歌曲為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決定了它的格調(diào)優(yōu)雅恬靜,情緒沒有較大的起伏 ,歌曲通過對雪絨花的贊美,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寄托了主人公對親人、對祖國深深的祝福。
3、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演唱歌曲,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②過程與方法:通過合唱和集體的演唱,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集體中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③知識與技能:學習音樂基本要素,三拍子的特點,強弱規(guī)律
二 、說教法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作品的意境、領(lǐng)略音樂的無窮魅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熱情,本節(jié)課采用了如下幾個教學法:
1、講授法:這是最主要的教學方法,運用口頭語言向?qū)W生講述這堂課的內(nèi)容。
2、情景教學法:在上課之前,講述《音樂之聲》的故事創(chuàng)造情景,讓學生融入一個溫馨,充滿愛國主義的氛圍。
3、直觀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播放雪絨花的圖片,讓學生直觀的了解雪絨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4、音樂欣賞法:以欣賞電影片斷為手段,引導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注重對歌曲的表現(xiàn)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風格方面進行對比,拓展學生思維。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學生的學法也是很重要的。通過《音樂之聲》的故事,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歌曲,并且?guī)е鴨栴}去學習,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吸收知識。
四、說程序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
通過講述《音樂之聲》的故事,導入課題《雪絨花》,播放雪絨花的圖片,讓學生了解雪絨花的樣子,并且播放這首歌曲。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這首歌表達什么樣的情感?這首歌曲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聽歌曲,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教唱歌曲
通過播放歌曲,讓學生自己學習,能夠大概的會唱旋律。在難點處和學生唱的不
對的地方,單獨提出來糾正。
3、有感情的演唱
在學生能夠真確的唱出歌曲的旋律時,簡單的介紹歌曲中的樂理知識,通過理解三拍子節(jié)奏特點(強弱弱),讓學生帶著節(jié)奏的強弱和旋律的起伏,有感情的演唱。
4、情感升華
用多媒體播放《音樂之聲》中演唱《雪絨花》的片段,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5、拓展
簡單介紹《音樂之聲》中其他的插曲,《哆來咪》《孤獨的牧羊人》
五、說特點
這節(jié)課采用《音樂之聲》的劇情為故事導入課題,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并且利用多媒體工具播放《音樂之聲》電影的片段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六、說反思
《雪絨花》這是一首同學們都比較熟悉,耳熟能詳?shù)母枨删比較流暢,音樂較窄,所在音區(qū)也是同學們能夠接受的范圍內(nèi),沒有過多的大跳。因為這首歌曲難度較小,同學們很快就能學會,應(yīng)該在這首歌曲的處理和要求上變些花樣,讓學生更有興趣。比如可以分聲部合唱,或用英文歌詞演唱,這樣不僅在內(nèi)容上多樣化,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多了解音樂的形式,并且讓音樂與其他文學方式結(jié)合。
七、結(jié)束
各位老師、同學們,本節(jié)課我通過對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等幾個方面對課程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3
一、說內(nèi)容:
八年級《雪絨花》,主要教學內(nèi)容是唱《雪絨花》,欣賞《Do-Re-Mi》、《孤獨的牧羊人》
二、說教材:
歌曲介紹:《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隨著電影的播放而傳遍全球,成為全世界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歌曲為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決定了它的格調(diào)優(yōu)雅恬靜,情緒沒有較大的起伏 ,歌曲通過對雪絨花的贊美,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寄托了主人公對親人、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懷念和祝福。我設(shè)定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的聲音唱好歌曲,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本課中,還有兩首情緒歡快活潑、演唱形式多樣的欣賞歌曲,因此本課第二個教學目標設(shè)定為通過欣賞電影《音樂之聲》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緒,擴大音樂視野。
三、說教法、學法:
1.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作品的意境、領(lǐng)略音樂的無窮魅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熱情,本課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如下設(shè)計:介紹電影劇情——聽《Do-Re-Mi》——猜謎雪絨花——學唱歌曲——欣賞片段《孤獨的牧羊人》。
2.本課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欣賞電影片斷為手段,引導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注重對歌曲的表現(xiàn)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風格方面進行對比,拓展學生思維。
3.在學習歌曲時,以教師語言啟發(fā)為主,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通過操作、歌唱比較分析歌曲旋律,使學生能夠唱準相似樂句,解決歌曲難點。并通過演唱歌曲,再從歌詞中感受旋律,以表達歌曲的情緒。
4.始終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在欣賞電影片斷和聽老師演唱前,都先向?qū)W生提出的要求和問題,讓他們明確欣賞目的,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四、說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
《雪絨花》這首歌曲的旋律許多學生都很熟悉。八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大了一些,音樂課的氣氛已不像小一點的孩子上課好調(diào)動,我安排了由教師抑揚頓挫的語氣講故事,70多年前的奧地利薩爾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性格活潑、美麗善良,喜歡唱歌,會彈吉它。一天瑪麗亞來到一位退役的海軍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上校的七個孩子很調(diào)皮、每次家庭老師都會被他們氣走,瑪麗亞是他們的第十二為老師,她用愛心與音樂和七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關(guān)系,瑪麗亞教會了孩子許多歌曲,使孩子們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溫暖。介紹《音樂之聲》的劇情入手,講到這里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影片產(chǎn)生好奇感,自然過渡到聽電影中瑪麗亞教孩子們的一首歌曲《Do-Re-Mi》。
2.猜謎導入歌曲:一說到猜謎,學生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出示圖片,讓學生猜植物,我再介紹雪絨花的得名。《雪絨花》的歌聲隨著影片的放映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我們看歌詞(多媒體出示歌詞)你能試著把歌詞中人們對雪絨花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嗎?學生帶著自己對歌詞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3.學唱歌曲:
(1)首先聽老師演唱歌曲,再帶問題聽音樂,回答老師的問題看看這首歌的調(diào)號和拍號,幾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是什么?學生通過反復(fù)聆聽熟悉歌曲旋律,很快能解決剛才的問題,再通過用“l(fā)u”哼唱旋律后,讓學生提出節(jié)奏有不太順的地方,老師拿節(jié)奏卡片指導練習八分休止符用“噠”演唱節(jié)奏,再讓學生唱準相似樂句,解決歌曲難點。
(2)在進行歌曲處理時,也是從歌曲所表達的主題,歌曲的旋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啟發(fā),以使他們從內(nèi)心感受到歌曲的魅力,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緒。學生唱好歌曲后我提問:“我們怎樣才能將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歌聲很動人!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個歌唱的好方法:那就是“要想把歌唱好,情感的表現(xiàn)很重要”。指導學生把三拍子的強弱關(guān)系唱得明顯一點。
4.拓展感受:學生唱好歌曲后我發(fā)給學生英語歌詞,我用英語演唱歌曲,讓學生欣賞后說說英文發(fā)音和中文不同感受,使學生產(chǎn)生也想用英語學唱歌曲的愿望,我給學生介紹漢語、英語發(fā)音的不同,英語里有些音要連讀。教讀Edelweiss,evry,greet,Blossom,bloom,grow,Bless等英文單詞后。讓我們帶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跟著音樂伴奏分別用中文和英語演唱《雪絨花》。
5.欣賞電影歌曲片段。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歌曲《雪絨花》,感受歌曲的AB結(jié)構(gòu),并學習用“舒緩”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xiàn)歌曲。
2.嘗試做舒緩和連貫的動作來幫助理解與表現(xiàn)歌詞內(nèi)容。
3.在自由結(jié)伴時注意表情和動作上與同伴相互協(xié)調(diào),并體驗快樂。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情感。
重點難點:
初步學習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的AB結(jié)構(gòu),并學習用“舒緩”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xiàn)歌曲。
活動準備:
1.雪絨花圖片。
2.歌曲、鋼琴。
活動過程:
一、幼兒復(fù)習律動《拔跟蘆柴花》
教師帶領(lǐng)幼兒熱身,復(fù)習律動《拔跟蘆柴花》,感受歌曲歡樂的旋律。
二、幼兒學習歌曲《雪絨花》
1.引發(fā)幼兒關(guān)于“雪絨花”的美好回憶。
師:你們見過雪絨花嗎?你們知道它是什么樣子的嗎?
2.教師范唱《雪絨花》,引導幼兒講述歌詞內(nèi)容。
師: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你們聽到后是什么樣的感覺啊?
3.教師播放歌曲,用提問和圖片的提示,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歌曲AB結(jié)構(gòu)。
師:聽我再唱這首歌,注意聽樂句中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4.幼兒跟琴歌唱,并引導幼兒理解B段歌詞。
師:這首歌曲里唱到雪絨花是什么樣子的?
5.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用“舒緩”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xiàn)歌曲。
6.教師當導游,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境“雪絨花”,帶領(lǐng)幼兒完整地學唱歌曲1-2遍。
7.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雪絨花飄動作,教師帶領(lǐng)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根據(jù)幼兒的創(chuàng)編情況決定唱2-3遍。
三、幼兒自由結(jié)伴表演唱。
1.教師彈奏較長的前奏并注意給予指導,幼兒自由結(jié)伴表演。
2.幼兒聽音樂自由結(jié)伴唱歌。
教學反思:
課程首先從聽賞歌曲開始。由上校演唱的一曲優(yōu)美抒情的《雪絨花》片段擴大了學生的視野,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接著是多次聆聽歌曲《雪絨花》,分別感受歌曲的情緒、節(jié)拍,指揮。了解歌曲的內(nèi)容、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等。在充分聆聽的基礎(chǔ)上學唱歌曲,進而達到有感情地演唱,層層深入。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任務(wù)。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理解歌曲內(nèi)容。
2、讓幼兒在音樂欣賞中感受歌曲的柔美。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
鋼琴、相關(guān)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雪絨花圖片
1、出示雪絨花圖片,問這是什么花?
2、今天我們要來欣賞一首歌曲就是《雪絨花》。
二、學唱歌曲:雪絨花
1、欣賞歌曲
提問:聽到這首歌曲的演唱情緒是怎樣的?
2、再次欣賞,理解歌詞
你聽到了什么?(幼兒說說)教師幫忙梳理歌詞。
3、幼兒用上述情緒來輕輕哼唱歌曲,進一步體會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
4、老師彈伴奏范唱,通過展示兩樂段的力度變化引導弱與強的對比。
5、以多種形式來唱,來進行。
三、創(chuàng)編動作,進一步表現(xiàn)歌曲
1、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做做動作進行創(chuàng)編,感受音樂。
2、可引導幼兒小組合作來表現(xiàn)。
活動反思:
新課程改革下的音樂教學,要擺脫“以學科為中心”和“以知識為中心”的觀念束縛,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引導他們主動參與音樂實踐,讓每一個學生在音樂課中主動學習,大力合作,敢于探究和創(chuàng)造,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能力。通過《雪絨花》一課,我感觸頗深,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目標定位要準確實在,具有操作性
我上的這一課,主要是通過聆聽、欣賞和演唱,感受歌曲優(yōu)美深情的情緒和英文演唱的風格,表達對祖國的祝福之情。我認為:短短的一節(jié)課不應(yīng)該負載過多的東西,而要實實在在的讓學生“學有所獲,學得快樂”,這也是我在平常音樂教學中對所有學生提出的口號。對于音樂課來說,最好的方式是充分運用音樂語言,通過帶領(lǐng)學生對音樂的直接感受、體驗、參與、表演(唱)等方式,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升華,不需要過多的語言。在我的這節(jié)課中,知識得到了很好的滲透,三拍子的節(jié)拍和節(jié)奏,學生通過自己的手勢得到了掌握,學生通過我的引導知道了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情感也得到了升華,他們通過歌曲的演唱,了解到了小小雪絨花實際上表達了對祖國的美好祝愿。我自己認為本節(jié)課的優(yōu)勢在于教學目標定位準確、主題突出、主線明確、過程流暢,師生配合默契,因此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科特點要充分體現(xiàn),突出藝術(shù)性
教學過程首先從聽賞歌曲開始。一曲歡快活潑的《哆來咪》片段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再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讓學生多次聆聽歌曲《雪絨花》,分別感受歌曲的情緒、節(jié)奏、節(jié)拍,了解歌曲的內(nèi)容、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等。在充分聆聽的基礎(chǔ)上學唱歌曲,進而達到有感情地演唱,層層深入,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任務(wù)。
《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插曲,原文是用英文演唱的。學生都很想聽英文的演唱,他們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文演唱更加深情,更有風格,情不自禁地要用英文演唱。當我讓學生用英文演唱后,他們的歌聲是那么優(yōu)美深情、那么動聽,感情已完全溶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正如歌德所說:“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它直接針對著心靈。”
三、教學過程要注重細節(jié),富有個性化
“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這節(jié)課中,我不僅注意了整體的設(shè)置,更注重了細節(jié)的把握,體現(xiàn)了自己的教學特色。例如:教學語言簡練;各環(huán)節(jié)之間銜接自然緊密;教態(tài)親切自然;方法準確到位等。另外,我還充分利用網(wǎng)絡(luò)資源,在網(wǎng)上找到精美的電影劇照和電影視頻,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最直觀的視覺享受和最優(yōu)質(zhì)的音樂聽覺享受。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保證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
四、本節(jié)音樂課教學方面需要提高和完善的方面:
1、按照新課程理念,情感教育需要進一步加強。
2、由于第一環(huán)節(jié)所安排內(nèi)容過重,所花時間超過了預(yù)算時間,導致在后面環(huán)節(jié)時間不夠用。
3、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對于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課堂上也不是單一的學會演唱一首歌曲、欣賞一段音樂而已。所以不斷努力拓展知識面、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水平、和駕御課堂的能力,是上好每一節(jié)音樂課的基礎(chǔ)。
在今后從師的道路上,我將繼續(xù)通過藝術(shù)實踐活動促使自己的音樂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同時也及時總結(jié)一些的優(yōu)秀的音樂教學經(jīng)驗和方法,更好地指導今后的音樂教學。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6
(一)導入:利用圖片和談話的方法引入課題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請坐下
師:同學們,我們小欖人最喜歡什么花呢?
生:菊花
師:說的對,那我們小欖鎮(zhèn)還有一個別稱是什么?
生:菊城
師:對,其實很多國家和地區(qū)也會以花來代表它們的形象,那我們國家的國花是什么花呢?(看幻燈片)
生:牡丹
師:對,那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幾張其他國家的國花。(看幻燈片)
師:那么你們又知道這是什么花呢?
生:(知道的就說出來,不知道的就不出聲) (幻燈片定在血絨花)
師:大家知道這是什么花嗎?
生;不知道
師:這叫“雪絨花”,是奧地利的國花。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它有什么特點呢?
生:又小又白,很美(學生自由說)
師:大家觀察的很仔細它是“小而白,純又美”。 (幻燈片)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以奧地利國花命名的歌曲——《雪絨花》。
(二)學唱《雪絨花》:
師:同學們,首先讓我們帶著兩個問題來聆聽一次歌曲:一是《雪絨花》是幾拍子的歌曲?二是演唱者用了怎樣的情緒和速度來表達歌曲?(放音樂學生聽)
生:四三拍子、深情、中速。
師:對了,那四三拍子的節(jié)奏特點是怎樣的?(老師先拍掌讓學生看。)
生:第一拍強,二、三拍是弱。
師:同學們說的對,四三拍子的力度就是 強- 弱- 弱,下面請同學們把雙手攤開,用打蚊子的方法來表達強弱弱。(師提示找感覺,學生照著學)
師:同學們做的很好,下面再請同學們從上、下、左、右不同方向做簡單的律動。(師示范,學生照學)
師:真是太好了,下面還請同學們用捻指的方法:先拍掌、左捻響指、右捻響指;(師示范學生照學)
師:同學們很聰明一教就會。那我們除了用剛才的方法來體會三拍子的節(jié)奏特點外,我們還應(yīng)該知道四三拍子的簡易指揮是怎樣的:(幻燈片,師講解,生隨老師動手劃拍)
師:我們剛才已經(jīng)清楚了三拍子的節(jié)奏特點,接下來就學唱這首歌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并隨著老師的指揮一起把《雪絨花》的歌譜學唱一遍。(師教,生唱)
師:同學們唱的不錯,但有些難唱的音不夠準,比如第三大句的第一小節(jié),要注意它的七度大跳和休止符的應(yīng)用,請同學們聽老師唱一次。(師示范并帶唱。)
師:這次同學們唱的好多了,這首歌不單旋律好聽,歌詞寫的也很好。下面呢就讓老師來把歌詞朗讀一遍。請同學們邊聽邊理解一下詞意。(老師有感情的朗讀歌詞,生聽)
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把歌詞有感情的來朗讀一遍。(學生朗讀歌詞)
師:同學們讀的好極了,下面再請同學們聽老師把這首歌演唱一次。(師范唱)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7
教案一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瓜瀝二中 韓 毓
課 題:
《雪絨花》
教學內(nèi)容: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音樂實驗教材第13冊第六單元
教學目標:
1、 學會用和諧統(tǒng)一的聲音演唱《雪絨花》,能以滿懷深情的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 聆聽、欣賞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通過演唱等活動體驗音樂所傳達的情感信息。對所學的電影音樂產(chǎn)生興趣,能主動思考音樂在電影藝術(shù)中的作用。
3、 能根據(jù)電影場景設(shè)計不同的表演形式,樂于參與表演當中。
教學重點:
唱好二聲部并初步了解影視音樂的作用。
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樂器(長笛、口琴、豎笛)
教學過程:
步 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導
入
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入座,聽音樂帶動學生律動起來
聽音樂進教室,和老師一起律動起來
創(chuàng)造一種美好、輕松的音樂環(huán)境
用長笛吹奏《雪絨花》第二聲部旋律
快速聽辨歌曲的名字
引出課題,熟悉第二聲部旋律
新
課
教
學
聆聽學生講述劇情給予補充
播放《音樂之聲》插曲《雪絨花》片段。
簡介劇情。
欣賞音樂劇《雪絨花》歌曲片段
通過對第一聲部的學習和演唱,更好的體會、感受歌曲,為第二聲部學習做鋪墊。
請學生思考歌曲是幾拍子的,找出歌曲多次重復(fù)的旋律和高潮部分
3/4拍子,旋律3–5│2‐‐│ⅰ‐5│4‐‐│先后三次出現(xiàn),高潮在第三樂句
教師鋼琴彈奏歌曲的第一聲部,為學生伴奏
根據(jù)對音樂的欣賞與分析,有感情的演唱《雪絨花》第一聲部
引導學生學習方法,找出:1)旋律的主要音2)多次重復(fù)的小節(jié)3)與第一聲部重復(fù)的樂句
以自學為主,用自備的樂器吹奏歌曲的第二聲部,鞏固第二聲部旋律
以學唱歌曲的第二聲部為主。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和老師的合作中學會相互配合及聲音和諧統(tǒng)一。
用長笛吹奏第一聲部,與學生合奏
吹奏第二聲部旋律,反饋自學效果
彈奏第二聲部旋律,糾正演唱不準的地方。
先用“l(fā)u”模唱,再隨鋼琴伴奏完整的演唱第二聲部歌詞。
演唱第二聲部,引導學生合唱時相互配合及聲音的和諧統(tǒng)一。
輕聲演唱歌曲的第一聲部,體會合唱效果。
鋼琴為較弱的聲部伴奏或與學生齊唱
自由組合,分成兩個聲部合唱《雪絨花》
展
開
播放劇中第二次演唱《雪絨花》的片段,簡單的介紹這一片段劇情。
仔細觀察劇中的每一個人物,為下面的表演選擇一個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在影片欣賞過程中,使學生發(fā)現(xiàn)同一歌曲在不同環(huán)境,對音樂有不同的處理。通過場景表演,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從中體會音樂有貫穿主題,發(fā)展情節(jié),刻畫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作用。
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導學生進入自己的角色(上校、修女、孩子、觀眾)
根據(jù)自己所理解的,表演這一片段。先由報幕的同學宣布“特拉普特上校家庭合唱團為大家演唱《雪絨花》”然后表演者上場演唱,其他同學當觀眾與表演者合唱。
引導學生吸取上幾位同學表演好的地方,重新處理不理想的地方。
對表演的同學簡單進行評價。
由表演者推薦自己的好朋友再次表演。
教師給予歸納和總結(jié)。
播放影視音樂片段
通過欣賞與親身體驗,說說自己所熟悉的反映影視主題的歌曲或插曲,思考音樂在影視中的作用。
小
結(jié)
對本堂課簡單概括,播放薩克斯演奏的《雪絨花》,在音樂聲中結(jié)束本堂課教學。
利用課余時間完整的欣賞音樂劇《音樂之聲》收集劇中的好聽歌曲。
懷著對生活、對音樂的熱愛之情離開教室。
教案二
熒 屏 樂 聲
課型:綜合課
年級:初一年級
執(zhí)教:朝暉初中 金麗娜
設(shè)計理念:本課的設(shè)計以學生為中心,以審美體驗為核心,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采用欣賞、比較、討論、對比等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感受、體驗音樂在影視中的作用,使學生真正的通過自己的學習掌握新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影視音樂對影視的作用。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平原游擊隊》和《嘎達梅林》中的片段,分析體會影片及其音樂,并能說出電影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
2. 能夠根據(jù)音樂提示設(shè)計人物形象;
3. 通過欣賞影片《音樂之聲》,能用歌聲表達歌曲《雪絨花》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與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電影《獅子王》片段,學生進教室欣賞。
2.教師提問:大家看過這部影片嗎?是什么題目?
學生回答:《獅子王》
3.教師:《獅子王》這部影片的故事情節(jié)很感人,畫面很精美,而且音樂非常棒。今天我們就要一起去感受“熒屏樂聲”。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音樂,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這段音樂要表現(xiàn)怎樣的人物形象?
4.播放《平原游擊隊》——“鬼子進村”片斷(音樂)。
5.學生欣賞并哼唱這一主題:。。。。。。(用la來模唱)。
6.教師:音樂描寫哪類人物形象?
學生回答:日本鬼子的形象。
7.教師:非常好,下面我要請同學們?yōu)檫@一人物形象設(shè)計一組動作。
學生討論設(shè)計動作隊形。
8.學生跟隨音樂一起表演電影場景。
9.教師:下面我們?nèi)タ纯措娪皩а萁o這段音樂配備了怎樣的畫面和人物。
10.播放電影《平原游擊隊》——“鬼子進村”片斷。
11.教師歸納: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電影音樂能夠刻畫人物的性格形象。一部電影的完成,需要很多方面的工作,比如編劇、繪畫、攝影、配音、后期剪輯等等涉及到了美術(shù)、戲劇、文學等諸多藝術(shù)形式,音樂當然是電影中必不可少得藝術(shù)形式。其實最早的電影是無聲電影。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經(jīng)歷了巨大的轉(zhuǎn)變。早期的有聲電影是用放映機和留聲機同時工作來發(fā)聲的,放映電影時,工作人員必須手持唱機磁頭,眼望銀屏,在需要配樂時立刻把唱機磁頭放到唱片上。這種方法一方面用音樂渲染了劇情,同時也掩蓋了放映機的噪音。
二. 電影片斷欣賞-《嘎達梅林》
1. 教師:同學們聽說過一位名字叫“嘎達”的蒙古族英雄嗎?在遼闊的內(nèi)蒙古草原,流傳著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六十多年前,東部哲里木盟的一位蒙族英雄嘎達梅林不忍看著人民平靜的生活遭受破壞,為了奪回屬于人民的土地,率領(lǐng)人民起來反抗封建王爺和反動軍閥的腐敗統(tǒng)治,最后壯烈犧牲了。草原人民為了紀念他,寫下了這首長篇敘事歌《嘎達梅林》。接下來我們就要一起去美麗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看看,去感受一下蒙古族特有的音樂風格。同時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這回我們的音樂在電影中又有什么樣的作用?影片中還出現(xiàn)了一樣蒙古族特有的樂器是什么?
2. 播放電影《嘎達梅林》中主題旋律的片斷。(學生欣賞完后回答:馬頭琴)
3. 教師歸納:影片中的馬頭琴一響起,便把我們帶到了美麗遼闊的草原上。所以說電影音樂不但能刻畫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還能夠反映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三.奧斯卡最佳歌曲獎
1.教師: 在了解了電影音樂在影片中的幾個作用之后,我們再去看一看音樂在觀眾的內(nèi)心引起了怎樣的共鳴。
相信同學們對“奧斯卡金像獎”應(yīng)該不會陌生吧。其實它正式的名稱應(yīng)是“美國電影藝術(shù)與科學學院獎”。
奧斯卡音樂獎分為:最佳音樂創(chuàng)作、最佳配樂和最佳歌曲三個獎。其中最佳音樂創(chuàng)作獎授予為大型故事片而創(chuàng)作整套音樂的作曲家的;最佳配樂獎不單指選配現(xiàn)成的樂曲,而是指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與主題有關(guān)地音樂素材;最佳歌曲獎授予專為影片而創(chuàng)作的歌曲的作者。
2.教師:接下來老師要為大家唱一首獲得過奧斯卡最佳歌曲獎的歌曲,歌名叫《多來咪》。我希望等下同學們可以跟我一起唱起來。
3.師生配合演唱歌曲《多來咪》。
4.教師:有誰知道這首歌曲選自哪一部電影? 學生回答:《音樂之聲》。
教師歸納: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首歌曲就是選自于曾經(jīng)獲得1965年第38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最佳歌曲獎的影片《音樂之聲》。
四.<<雪絨花>>
1.教師講述故事大概,伴隨著故事欣賞歌曲。
教師: 《音樂之聲》講述了發(fā)生在20世紀30年代奧地利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女主角瑪麗亞是個性格開朗、熱情奔放,并且喜愛唱歌跳舞的修女,常常溜出修道院的大門,在蒼翠的群山間歌唱。正因為她不拘的天性被認為不適合當修女而離開了修道院,到當?shù)氐囊晃煌艘圮姽偬乩仗丶依镒黾彝ソ處煛L乩仗厥俏黄夤殴值啮姺颍軔鬯暮⒆觽儯瑓s不懂得教育他們,使得這些孩子感受不到父愛而變得很頑劣,曾經(jīng)氣走了11任家庭教師(參看課本34頁插圖1)。瑪麗亞用愛心與音樂和失去母愛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關(guān)系。在上校離家期間她和孩子們排練了合唱(參看課本34頁插圖2)。孩子們用甜美、和諧的歌聲迎接上校回家,歌聲打動了上校,激發(fā)了他唱歌的興致,于是輕撫六弦琴,唱了《雪絨花》(參看課本34頁插圖2)。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后來舉世聞名的歌曲《雪絨花》。
2.播放片段《雪絨花》。思考:當時上校的心情如何?
學生:欣賞影片片段,會唱的同學跟唱。回答:上校懷著激動,開心,欣喜的心情唱完這首歌。
3.教師:下面讓我們用英文來學唱一下這首《雪絨花》。
用英文演唱《雪絨花》。 (難度大的地方著重學唱)
教師提問:這次是在哪里唱的?面對誰?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內(nèi)涵? 學生回答。
教師出示幻燈:地點:家里;對象:純潔的孩子;表達內(nèi)涵:真、善、美。
4.教師: 我們接著故事。瑪麗亞在上校家贏得了孩子們的心,上校向瑪利亞求婚了。就在他們外出蜜月回家時,德國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國和家鄉(xiāng),還要讓他到海軍去服役。上校是個熱愛祖國的軍人,不肯為敵人工作。他和瑪麗亞決定帶著孩子們逃往瑞士(參看課本34頁插圖4)。就在他們整裝逃跑時,被敵人發(fā)現(xiàn)。上校偽稱是去參加音樂節(jié)的演出,敵人對他們進行了嚴密的監(jiān)視。特拉普特上校家庭合唱團在這個晚會上表演的第一個節(jié)目就是《雪絨花》。當這首象征著祖國的歌曲回蕩在劇場時,聽眾們的內(nèi)心都沸騰了,人們懷著對祖國的必勝的信念,一齊唱起來,歌聲使敵人感到恐慌。
同學們,如果我們此時就在那劇院的舞臺下,看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飽受敵人的欺凌,看到特拉普特上校哽咽地唱不出聲的時候,讓我們跟瑪麗亞和孩子們一樣,幫助特拉普特上校一起來唱完這首《雪絨花》好嗎?
5.教師提示歌曲的情緒:沉重,傷感。全體演唱《雪絨花》。
6.欣賞第二次演唱的《雪絨花》。思考:這次上校唱起這首歌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學生回答:上校懷著沉重、憤怒的心情唱完這首歌。
教師: 同一個人用完全不同的心情唱完了同一首歌曲,下面再讓我們一起來找找這兩首《雪絨花》的出現(xiàn)有哪些不同。
7.比較兩次出現(xiàn)的同一首歌曲《雪絨花》(出示幻燈片)
第一次唱 第二次唱
地點 家里 劇院
對象 純潔的孩子 兇惡的敵人
表達內(nèi)涵 真、善、美 假、惡、丑
8.教師:由此我們又可以看出,電影音樂還能夠表達電影的主題,抒發(fā)影片人物的感情,塑造人物內(nèi)心的變化。
五.拓展欣賞:(機動)
教師:《音樂之聲》在全球公映以后,《雪絨花》、《多來咪》和《孤獨的牧羊人》,都成為了世界有名的歌曲。下面就讓我們?nèi)タ纯丛谏闲kx家的時候,瑪麗亞和孩子們排練的節(jié)目。
欣賞:《音樂之聲》——《孤獨的牧羊人》。
六.教師歸納:最后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電影音樂的幾大主要的作用:
·能刻畫人物的性格形象;
·能反映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即背景氣氛的作用
·能表達電影主題,渲染烘托氣氛。
當然電影音樂的作用遠不止這些,更多的有賴于我們自己在觀賞影片的時候?qū)λ母惺埽瑢W們可以在課后收集一些優(yōu)秀的電影音樂在今后的課上一起分享。最后在音樂聲中結(jié)束此刻教學。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喜愛多元的音樂文化,樹立寬容待人、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
【過程與方法】
體會歌曲中人民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和人民對祖國熱愛的情緒。
【知識與技能】
感受3/4拍的律動,通過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體會歌曲的情緒。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滿含深情的演唱歌曲。
【難點】感受3/4拍的律動,體會熱愛祖國的情緒。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新課導入
采用提問的方式導入
老師設(shè)置問題:你們知道中國的國花是什么花嗎?它象征著什么含義?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jié):我們中國的牡丹花是國花,牡丹花它象征著富強昌盛,也祝福我們國家繁榮富強。
老師設(shè)置問題:這種小花是什么花?(多媒體圖片展示)它是哪個國家的國花嗎?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jié):這是雪絨花,屬于奧地利的國花。它是生長在海拔高環(huán)境艱苦的高山上,城里難以得見,能夠見到野生的雪絨花的人非常勇敢,所以雪絨花象征的含義是勇敢,我們今天學習的歌曲就和雪絨花有關(guān),他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
(二)逐步探知,新課教學
1.欣賞電影插曲《雪絨花》視頻,了解歌曲劇情和背景。
老師講述:這個視頻里的人物他是一位馮·特拉普上校,他有七個孩子,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劇情,電影音樂之聲描寫了熱愛音樂的見習修女瑪利亞,在退役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的故事。這首歌曲是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音樂之聲最初并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部音樂劇,于1959年在美國百老匯上演,成為當時百老匯公演實踐第二長的音樂劇。1965年這部音樂劇就被改編成了電影,電影版的音樂之聲使它登上了世界舞臺,里面有趣的情節(jié)、動人的音樂、優(yōu)美的風光、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都引發(fā)了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向往
2.再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情緒。
老師設(shè)置問題: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緒?請從節(jié)拍、速度、力度三方面來講解。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jié):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歌曲中運用中弱、緩慢及優(yōu)美抒情的情調(diào),以雪絨花“小而白,純又美”的形象象征著人民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和人民對祖國的祝福的一片純潔心靈的情感。
3.學唱歌曲。
(1)分析樂曲
老師設(shè)置問題:歌曲一共幾句話?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分別彈奏四個樂句,學生聽音樂,用一二三四指來分別代表四個樂句。
老師設(shè)置問題:最后一句和哪一句相同?和哪一句相似?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jié):這首歌是一個一段體結(jié)構(gòu)的歌曲,一共有四個樂句,其中第二句和四句是完全相同的,與第二句前面是一樣的,后面有了變化,所以有相似的地方,和第三句完全不一樣。
(2)學唱樂譜
①老師彈奏每一句的旋律,學生跟琴學唱樂譜。
老師歸納總結(jié):這是一首3/4拍的歌曲,強弱規(guī)律是強弱弱,帶給大家一種溫馨搖晃的感覺,學唱時大家注意節(jié)奏和3/4拍搖晃和流動的感覺,特別是第三小節(jié)的開頭八分音符的處理(老師示范)。
學生跟老師用手畫3/4拍的指揮圖。
②學生一邊畫指揮圖一邊學唱樂譜,感受3/4拍的律動。
老師評價:第三句是我們這首歌里的一個難點,第一小節(jié)的re是兩拍,大家不要拖,55是兩個八分音符組成的一拍,大家在演唱時時值要唱夠。
③學生再次演唱第三句,解決難點。
④學生跟琴完整的學唱歌譜。
(3)學唱歌詞
①老師彈奏旋律,學生跟琴加入歌詞。
老師設(shè)置問題:你們和上校比起來誰唱的好?為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jié):上校唱的非常深情,雪絨花的歌詞每一句都非常有情感,最后上升到對祖國的熱愛。他是借對自然界這種小花的熱愛來抒發(fā)他對祖國的感情,這種感情就很深厚,我們只是唱出了歌詞,情感卻沒唱出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也愛自己的祖國,我們在演唱時感覺是熱愛自己的國家,所以情感要再深一點。演唱時體會上校他對祖國的情感。
②老師彈琴,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老師評價:同學們這次演唱的不錯,(老師斷開句子示范歌曲)這樣斷著唱感覺很不好聽,這首歌曲那他是講究氣息的運用,所以唱歌的時候我們把氣息連起來(老師用連貫的氣息示范)這樣就好聽很多。
③學生用連貫的氣息有情感的演唱。
老師引導:第三句是這首歌的高潮部分,所以在演唱的時候力度上是稍微強一點,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感情稍微強一點,把歌曲情緒的起伏唱出來。
④學生有情感的完整的演唱
(三)鞏固提高,主題升華
1.播放《doremi》,對比《雪絨花》與《doremi》之間音樂要素的不同。
老師設(shè)置問題: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jié):這首歌與《雪絨花》的情緒完全不同,這首歌的情緒是歡快的、活潑的,他的速度是稍快的,力度一開始中強,最后慢慢漸強。
2.愛的教育
老師設(shè)置問題:大家有沒有感受到這個家里的氣氛是什么樣的?你們做到了嗎?請用完整的句子來描述。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jié):這個家庭雖然有七個孩子,但是他們相處的非常愉快,可是我們自己卻不一定是這樣,有些同學可能會跟弟弟爭搶,有什么好東西不讓他們玩,還會有一些小爭執(zhí)有時候有些同學因為一些小事而發(fā)生爭執(zhí),這樣不好,我們每個人心里要寬容,對同學對身邊每一個人要關(guān)愛,要學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她,他也許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也許不是,也許是我們的同學,也許他只是路邊需要幫助的人,我們都應(yīng)該以一種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關(guān)愛別人。
(四)課堂小節(jié)
這節(jié)課我希望我們不僅只是學到一首歌曲,我希望我們更要學習他們這個大家庭那種和諧愉快的精神,今天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9
本資源推薦人:洪嘯音樂教育網(wǎng)友 媚眼如絲
本教學設(shè)計:吉林省通化市興華教育集團三中 徐樂鳳
教學內(nèi)容: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音樂實驗教材第13冊第六單元
教材分析:
《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隨著電影的播放而傳遍全球,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歌曲為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由于感情抒發(fā)較為平穩(wěn),因此兩個樂段并無較強的對比,除了第二樂段第一小節(jié)出現(xiàn)的節(jié)奏型外。歌曲通過對雪絨花的贊美,抒發(fā)了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寄托了主人公對親人、對家鄉(xiāng)深深的祝福。因此投入感情演唱好這首歌將對學生的情操陶冶起到一定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學目標:
1.通過體驗電影音樂,增強學生對影、視音樂的興趣,培育學生自信、合作等人文素養(yǎng),彰顯音樂作為人文學科的重要功能,激發(fā)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感。
2.通過欣賞、學唱、體驗、探究,增強自主、合作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然、有表情地歌唱的技能,加深學生理解和喜愛電影音樂的情感,很好地表現(xiàn)音樂,體現(xiàn)音樂的情感美。
教學重點:對不同場景歌曲情緒的把握。
教學難點:唱好二聲部及歌曲高潮部分的節(jié)奏處理。
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導
入
教師播放用薩克斯演奏的《雪絨花》
聽音樂進教室并就座
創(chuàng)造一種美好、輕松的音樂環(huán)境
打出雪絨花圖片,看誰能猜出是哪個國家的什么花?
(下面,就讓我們共同學習歌曲《雪絨花》
學生思考并作出回答:奧地利,雪絨花
采用直觀的教學形式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雪絨花”
新
課
教
學
簡介《雪絨花》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故事情節(jié),播放《音樂之聲》的主要畫面
暢談劇情,師生共同回顧劇情
通過對歌曲的分析及對第一聲部的學習和演唱,更好的體會、感受歌曲,為第二聲部學習做鋪墊。
分別體會歌曲的兩種演唱情感,并很好地表現(xiàn)。
播放《雪絨花》影音資料。
請學生思考歌曲《雪絨花》是采用幾拍子寫的,找出歌曲多次重復(fù)的旋律和高潮部分。
3/4拍子
旋律3–5│2‐‐│ⅰ‐5│4‐‐│先后三次出現(xiàn),高潮在第三樂句
引導學生對歌曲的情感體驗。
范唱歌曲
1.引導學生體會歌曲情感。
2.現(xiàn)在請同學們模仿老師發(fā)一個音,“l(fā)a”。請同學們就用這種感覺跟著老師的琴聲來熟悉一遍旋律,注意節(jié)奏和情緒。
3.請同學們隨琴聲唱一遍歌詞,探究并初步體驗歌曲。
4.歌曲處理
5.檢查學生演唱情況
6.要求學生以微笑的表情柔美的聲音演唱。
7.探究兩種不同情緒的演唱方法。
8.請同學用嚴肅的表情,莊重地演唱《雪絨花》
分析節(jié)拍特點及規(guī)律,體會演唱方法,有感情的演唱《雪絨花》第一聲部
聽歌、看譜、劃拍
模仿教師情感,用”la”音哼鳴
視唱歌詞.
討論
微笑地演唱《雪絨花》
以討論的形式體會少校當時的心情
。
嚴肅地演唱《雪絨花》
師邊彈琴邊教唱二聲部
用“l(fā)a”隨師進行旋律模唱,
以學唱歌曲的第二聲部為主。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和老師的合作中學會相互配合及聲音和諧統(tǒng)一。
檢查學生對歌曲二聲部的學習情況,隨時糾正出現(xiàn)的錯誤
學唱二聲部
演唱第一聲部,引導學生合唱時相互配合及聲音的和諧統(tǒng)一。
輕聲演唱歌曲的第二聲部,體會合唱效果。
介紹三拍子的指揮圖示及其相關(guān)知識
動手并能準確的打好三拍子
為學生進行伴奏
一名學生指揮,其他同學自由組合分出兩個聲部,合唱《雪絨花》
展
開
播放劇中其他歌曲《孤獨的牧羊人》《do ri mi 》
聆聽
討論
進一步 加深學生對影視音樂的理解和喜愛
小
結(jié)
對本堂課簡單概括,播放薩克斯演奏的《雪絨花》,在音樂聲中結(jié)束本堂課教學。
利用課余時間完整的欣賞音樂劇《音樂之聲》收集劇中的好聽歌曲。
懷著對生活、對音樂的熱愛之情離開教室。
教師簡介:
徐樂鳳,中教二級。xx年畢業(yè)于吉林北華藝術(shù)學院音樂系,同年7月來通鋼三中工作。
xx年,承擔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重點研究課題《如何進行學科整合》被確定為優(yōu)秀成果,并獲“一等獎”;xx年,在全國《音樂舞蹈教學創(chuàng)新》論文評選活動中,撰寫的《音樂與舞蹈教學創(chuàng)新》榮獲“二等獎”,同年在吉林省第二屆音樂教學大賽評選活動中,榮獲音樂優(yōu)質(zhì)課中學組“一等獎”;xx年參加通化市音樂教師基本功大賽又取得了好成績。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未來等著去開創(chuàng)。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相信努力就會有收獲!
=================================================
教學評析
本課教學過程自然、流暢。教師能很好地把握“面向全體學生、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的課程理念,調(diào)動一切因素激來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主動與老師合作、探究。主動欣賞、體驗音樂,學習、表現(xiàn)音樂。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教師緊緊抓住以審美為核心,調(diào)動學生情感因素這條主線進行教學,深入啟發(fā)、引導學生用不同情緒表現(xiàn)歌曲意境,不斷挖掘?qū)W生表現(xiàn)音樂情感的內(nèi)涵。學生通過感受、模仿、實踐,以自己動聽的歌聲表現(xiàn)了歌曲的情緒,增強了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達到了很好的合唱效果。
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審美的過程中自然地進入學習樂譜、發(fā)聲、節(jié)拍、節(jié)奏等音樂知識的學習中。
教師做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不僅語言、動作、表情、情感與學生絨為一體,而且起到了引領(lǐng)、感染、觸動的學生學習作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渾然一體、清新、淳樸,很好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wù)。
點評人:王鳳艷 (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學院)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10
一、說內(nèi)容:
人教版教材七年級《雪絨花》,主要教學內(nèi)容是唱《雪絨花》,欣賞《Do-Re-Mi》、《孤獨的牧羊人》
二、說教材:
歌曲介紹:《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隨著電影的播放而傳遍全球,成為全世界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歌曲為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決定了它的格調(diào)優(yōu)雅恬靜,情緒沒有較大的起伏,歌曲通過對雪絨花的贊美,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寄托了主人公對親人、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懷念和祝福。我設(shè)定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指導學生們用優(yōu)美的聲音唱好歌曲,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本課中,還有兩首情緒歡快活潑、演唱形式多樣的欣賞歌曲,因此本課第二個教學目標設(shè)定為通過欣賞電影《音樂之聲》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緒,擴大音樂視野。
三、說教法、學法:
1、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體驗作品的意境、領(lǐng)略音樂的無窮魅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們的參與積極熱情,本課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如下設(shè)計:介紹電影劇情——聽《Do-Re-Mi》——猜謎雪絨花——學唱歌曲——用英語演唱——欣賞片段《孤獨的牧羊人》。
2、本課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欣賞電影片斷為手段,引導學生們在欣賞過程中注重對歌曲的表現(xiàn)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風格方面進行對比,拓展學生們思維。
2、在學習歌曲時,以教師語言啟發(fā)為主,培養(yǎng)學生們自學的能力,通過操作、歌唱比較分析歌曲旋律,使學生們能夠唱準相似樂句,解決歌曲難點。并通過演唱歌曲,再從歌詞中感受旋律,以表達歌曲的情緒。
3、始終注意引導學生們的思維,在欣賞電影片斷和聽老師演唱前,都先向?qū)W生們提出的要求和問題,讓他們明確欣賞目的,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四、說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
《雪絨花》這首歌曲的旋律許多學生們都很熟悉,。七年級的學生們由于年齡大了一些,音樂課的氣氛已不像小一點的孩子上課好調(diào)動,我安排了由教師抑揚頓挫的語氣講故事,70多年前的奧地利薩爾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性格活潑、美麗善良,喜歡唱歌,會彈吉它。一天瑪麗亞來到一位退役的海軍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上校的七個孩子很調(diào)皮、每次家庭老師都會被他們氣走,瑪麗亞是他們的第十二為老師,她用愛心與音樂和七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關(guān)系,瑪麗亞教會了孩子許多歌曲,使孩子們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溫暖。介紹《音樂之聲》的劇情入手,講到這里一下子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對影片產(chǎn)生好奇感,自然過渡到聽電影中瑪麗亞教孩子們的一首歌曲《Do-Re-Mi》。
2、猜謎導入歌曲:
一說到猜謎,學生們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出示圖片,讓學生們猜植物,我再介紹雪絨花的得名。《雪絨花》的歌聲隨著影片的放映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我們看歌詞(多媒體出示歌詞)你能試著把歌詞中人們對雪絨花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嗎?學生們帶著自己對歌詞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3、學唱歌曲:
(1)首先聽老師演唱歌曲,再帶問題聽錄音,回答老師的問題看看這首歌的調(diào)號和拍號,幾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是什么?學生們通過反復(fù)聆聽熟悉歌曲旋律,很快能解決剛才的問題,再通過用“l(fā)u”哼唱旋律后,讓學生們提出節(jié)奏有不太順的地方,老師拿節(jié)奏卡片指導練習八分休止符用“噠”演唱節(jié)奏,再讓學生們唱準相似樂句,解決歌曲難點。
(2)在進行歌曲處理時,也是從歌曲所表達的主題,歌曲的旋律等方面對學生們進行啟發(fā),以使他們從內(nèi)心感受到歌曲的魅力,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緒。學生們唱好歌曲后我提問:“我們怎樣才能將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歌聲很動人!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個歌唱的好方法:那就是“要想把歌唱好,情感的表現(xiàn)很重要”。指導學生們把三拍子的強弱關(guān)系唱得明顯一點。
4、拓展感受:
學生們唱好歌曲后我發(fā)給學生們英語歌詞,我用英語演唱歌曲,讓學生們欣賞后說說英文發(fā)音和中文不同感受,使學生們產(chǎn)生也想用英語學唱歌曲的愿望,我給學生們介紹漢語、英語發(fā)音的不同,英語里有些音要連讀。教讀Edelweiss,evry,greet,Blossom,bloom,grow,Bless等英文單詞后。讓我們帶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跟著音樂伴奏分別用中文和英語演唱《雪絨花》。
5、欣賞電影歌曲片段:
學生們已經(jīng)學唱好歌曲后,我繼續(xù)介紹在一次家庭音樂會上,瑪麗亞和孩子們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戲,把歌曲《孤獨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我們一起看一看這個電影片斷。(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們通過分析比較,對歌曲的表現(xiàn)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風格有一定的了解,正是有了這三首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貫穿于整部電影,才使《音樂之聲》更加吸引人。音樂課帶給我們快樂、歡笑、愿同學們都能唱出歌曲中對祖國的愛。最后回到本課的重點《雪絨花》,學生們演唱歌曲走出教室,使他們能夠領(lǐng)略到音樂的無窮魅力,同時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11
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雪絨花》
教學目標:
1、對所學歌曲及相關(guān)電影《音樂之聲》產(chǎn)生興趣,擴大音樂視野。
2、通過吹奏歌曲《雪絨花》,區(qū)分什么是非連音吹奏和連音吹奏法。
教學重點:
掌握吐音的技術(shù)和連音吹奏的方法。
教學難點:
1、“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節(jié)奏的掌握。
2、連音奏法時舌頭和氣息的運用。
教學準備:
VCD光盤、歌曲掛譜、豎笛、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唱《多來米》(從B段的第二段開始放VCD)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導入:
進教室時同學們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歡這首歌嗎?我們?yōu)楹竺娴睦蠋熗暾匮莩淮魏脝幔咳w起立邊唱邊做動作。
你知道這首歌的來歷嗎?(美國電影《音樂之聲》插曲)《音樂之聲》這部電影里還有一首比《多來米》更受歡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絨花》(出示歌單)。想聽《音樂之聲》和《雪絨花》的故事嗎?
(講故事:《音樂之聲》的故事發(fā)生在70多年前的奧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活潑漂亮,會彈吉他,喜歡唱歌。有一天,瑪麗亞來到一個上校家當家庭教師。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間,瑪麗亞教上校家?guī)讉沒有了媽媽的孩子學會了很多歌曲。《多來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還給孩子們排練了合唱。當上校回家時,瑪麗亞和孩子們用甜美的歌聲迎接他。上校很高興,他也邊彈吉他邊演唱了一首歌。同學們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對!就是這首《雪絨花》。這是一首古老的奧地利民間歌曲,上校借這首贊美雪花的歌曲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幸福、安寧生活的熱愛之情。后來,瑪麗亞成了那幾個孩子的媽媽。在他們?nèi)彝獬雎糜位丶視r,不幸的事發(fā)生了,德國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國和家鄉(xiāng),并要上校去當海軍。上校是個熱愛祖國的軍人,他不肯為敵人工作。他和瑪麗亞決定帶著孩子們逃往國外。就在他們準備逃跑時卻被敵人發(fā)現(xiàn)了。上校便假稱是去參加音樂節(jié)的演出。敵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蹤了他們。上校的家庭合唱團在音樂節(jié)上表演的第一個節(jié)目便是《雪絨花》。當《雪絨花》這首象征著祖國幸福、安寧生活的歌曲回蕩在劇場時,觀看的聽眾非常激動,因為他們現(xiàn)在的祖國已經(jīng)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寧的生活。聽眾們懷著對祖國必勝的信心,一齊高唱起來,歌聲使敵人膽戰(zhàn)心驚。《雪絨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現(xiàn)了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動人心。)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后學生談對歌曲的感受:聽了這個故事,想不想聽郭老師唱唱這首歌?(師邊彈邊唱)你知道“雪絨花”代表什么嗎?歌曲通過對“雪花”的贊美,表達了什么?(表達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
2、聽琴默唱,找出歌曲的特點和難點。(分析特點,練習難點,并正音。)
3、劃拍跟琴輕聲唱詞。唱不好的地方重點練練。
4、完整地將歌詞唱一遍,師邊彈邊唱。
5、歌曲分析,藝術(shù)處理。慢速三拍子節(jié)奏的運用對歌曲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先學生自己說,然后教師小結(jié):讓我們好像看到了晶瑩的雪花在天空中飛舞。歌曲通過對“雪花”的贊美,表達了人們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抒發(fā)了演唱者對自己祖國的熱愛。前兩句用輕聲唱,從第三句開始力度應(yīng)加強一些。)
6、把自己當成影片中的上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師豎笛伴奏。
四、豎笛吹奏:
1、劃拍唱譜。(師豎笛伴奏)同時找找這首歌里哪個音的指法沒學過?開動腦筋,自己找這個音的指法。
2、音階練習(從re到高八度re )。①師唱唱名(上行音階),生無聲按指。②師范奏后生吹。③用同樣的方法練下行音階。(一口氣,連音奏法。)
3、講解吐音技術(shù)和連音、斷音奏法。
① 學習吐音技術(shù)。吹奏豎笛時有兩種常用的方法:(板書)連音奏法和斷音(又叫非連音)奏法。它們都與“吐奏”有關(guān)。那么,什么是“吐奏”?就是舌尖輕輕地碰一下牙齒,堵住吹口的氣流后馬上向里縮回,離開吹口,發(fā)出輕輕的“吐”的聲音。
② 連音奏法是:在連線“⌒”內(nèi),除第一個音用吐奏外,后面的音都不吐奏,只是按孔的手指按各音的指法運動,氣息保持而舌頭不動,吹得連貫圓潤。
③ 斷音奏法則是每個音都發(fā)出輕輕的“吐”的聲音。
④以吹奏音階為例:教師用兩種方法吹奏音階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12
●教材分析: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該部電影還包括膾炙人口的歌曲《孤獨的牧羊人》、《多來米》、《音樂之聲》、《晚安,再見》等。《雪絨花》為aa’ba’結(jié)構(gòu),3/4拍,優(yōu)美起伏的旋律、簡潔的歌詞表達了對雪絨花的真切贊美,對家鄉(xiāng)的美好祝福。
●教學重難點: 1、全曲音區(qū)較高,引導學生用正確的呼吸、發(fā)聲方法演唱歌曲。
2、把握歌曲aa’ba’結(jié)構(gòu)。a段歌曲要唱得連貫、有起伏,b段歌曲要斷、連結(jié)合演唱。
●教學過程:
1.找一找、比一比。請學生打開“小音庫”找出學過的音符朋友,并一一寫在黑板上,比比誰記得多!再請大家隨老師的手號或手勢指點著唱歌曲旋律,比比誰唱得準。通過比較,找出《雪絨花》與《小小少年》歌曲風格上、旋律結(jié)構(gòu)上、情緒上的不同。
2.唱一唱、評一評。把學生分成四小組自學練唱,每組一句識譜唱詞。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匯報,引導學生互相傾聽,互相評價。
3.聽一聽、學一學。播放電影《音樂之聲》里面由上校演唱的深情無限的《雪絨花》,感受那種懷抱吉他深情向往的歌者形象。全班集體表現(xiàn)歌曲意境,老師用豎笛輕輕伴奏。
4.拓展教學。請學生完整欣賞電影《音樂之聲》,感受它的永恒魅力,拓寬視野。
《雪絨花》教學設(shè)計 篇13
一、 教學內(nèi)容
聽:《Do-Re-Mi》
《孤獨的牧羊人》
二、 教學目的
通過欣賞,感受歌曲音樂形象和情緒。
三、 重點:結(jié)合歌曲旋律的簡單分析,引導同學感受歌曲音樂形象和情緒。
難點:結(jié)合歌曲旋律的簡單分析,引導同學感受歌曲音樂形象和情緒。
四、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
五、 教學過程
1. 組織教學:
(1) 師生問好。
(2) 發(fā)聲練習:
2. 新授:
欣賞《Do-Re-Mi》
《孤獨的牧羊人》
(1) 出示錄音機,聽賞音樂一遍。
(2) 老師簡介作品:
《Do-Re-Mi》和《孤獨的牧羊人》均選自美國音樂故事片〈音樂之聲〉,奧斯卡.哈默斯坦作詞,理查德.羅杰斯作曲.
《Do-Re-Mi》采用大調(diào)式,2/4拍,二段體結(jié)構(gòu)寫成.歌曲第一樂段富于敘述性,以音階式進行為主,并與歌詞的音節(jié)、兒童的語言音調(diào)緊密結(jié)合.第二樂段的特點是將每句起音按音階“do、re、mi、fa、sol、la、si”的順序組織起來,樂句的結(jié)尾采取了兩種銜接形式。
《孤獨的牧羊人》是影片中小朋友們所扮演的木偶劇里的一首敘事歌曲。作者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敘述了一個牧羊人與老山羊、小山羊的對話,歌曲生動活潑。旋律中大跳音程的運用,以和上行模進等手法的運用,加上演唱者惟妙惟肖的聲音模仿,使歌曲詼諧而又風趣。
(3) 欣賞《Do-Re-Mi》。
分析歌曲旋律:前四句的落音分別比后面一句的起音高一級音,后四句的落音則與后面一句的起音相同,使樂句的展開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呵成。最后,歌曲以上行的大調(diào)音階結(jié)束全曲。歌曲的歌詞原文是采用同音異義的手法來寫的。
分段欣賞。
請一些同學來扮演歌曲中的角色,隨音樂進行即興扮演,引導同學想象和感受。
(4) 欣賞《孤獨的牧羊人》。
聽賞音樂一遍。
聽賞后,采用游戲方式讓同學聽辨旋律猜角色。
(5) 對比欣賞。
(6) 對比了解,重在感受。
3. 小結(jié)。
4. 結(jié)束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