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課堂實錄2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讓學生熟讀課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翻譯全文,理解文意。
步驟與方法:
1.看“預習提示”,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初步了解課文。
2.教師出示應掌握的實詞和虛詞,讓學生默讀課文,對照注釋弄明白。若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集體解答。
3.同位(桌)輪流口譯課文。翻譯不準確的,對方應指出來加以糾正或共同討論;二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集體解決。
4.教師提問幾個重、難點的語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5.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上課)
師:同學們,荀況特別強調教育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勸學》就闡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方法,請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生:(集體)“學不可以已。”
(板書:學不可以已)
師:請同學們齊背第一自然段。
生:(集體)“學不可以已……君子博不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師:請問本段論述了什么內容?(學生舉手)××同學回答。
生(1):論述了學習的意義。
師:運用什么方法論述的?
生(1):比喻。
師:很好。本文作者運用了5個比喻,從不同角度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者以青青于藍、冰寒于水兩個比喻,說明了什么道理?(板書:青青于藍,冰寒水)××同學,請你回答。
生(2):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過程會發生變化。
師: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生(2):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發展。
師:對。作者又以“直木為輪”為喻,說明什么道理呢?(板書:直木為輪)(學生舉手)××同學。
生(3):說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師:對。誰能說得更全面、更具體些?(學生舉手)××同學。
生(4):比喻說明人的資質可以通過學習來改變,而且一旦提高和發展了,就不會回復到原來的狀態,即人若不斷地學習下去,會發生質的變化。
師:很好。“金就礪”“木受繩”兩個比喻引出什么結論?(板書:金就礪、木受繩)
生:(集體)“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板書:知明而行無過)
師:此句與本段哪句相照應?
生:(集體)“學不可以已。”
師:對。荀子提出人性本惡的思想,認為只有用教育來陶冶,用禮法來約束,才能把這種生而具有的“惡”轉變為“善”。這里作者運用5個比喻闡述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是人發展的過程,如果不停止地學習,人的知識、才能、品德會不斷地增進、提高,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界。
請××同學背誦第二自然段。
生(5):“吾嘗終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師:很好。同學們思考一下本段寫了幾層內容?××同學回答。
生(6):分三層。第1句為第一層,第2、3句為第二層,第4句為第三層。
師:對。第一層闡明什么內容?××同學。
生(7):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
師:對。第二層與第三層是什么關系?××同學。
生(8):分總關系。
師:對。第二層是具體闡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結論:“君子善假于物”。聯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生:(部分)學習。
師:對。由此看來,第二層用什么方法闡述學習的重要性?
生:(集體)比喻。
師:用哪幾個比喻?××同學。
生(9):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板書: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師: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在寫法上最大的特點是運用大量的比喻,從各個方面對中心論點加以闡釋,使論點既鮮明又生動。
師:請同學們齊背第三段,“積土成山”,開始。
生:“積土成山……用心躁也。”
師:本段主要論述什么問題?分幾層?(學生舉手)××同學回答。
生(10):這段主要論述學習態度。分三層:第一層,從“積土成山”到“金石可鏤”,闡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態度;第三層,從“蚓無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闡述學習要專心。(板書:學習態度—積累、恒心、專心)
師: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論述問題的?××同學。
生(11):比喻。
師:每一層的兩個比喻句是什么關系?
生(11):對比關系。
師:對。本段的三層內容都用對比設喻的方法闡述。這樣的寫法什么好處?××同學,你說說。
生(12):使中心論點更生動更鮮明,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師:很好。請同學們拿出紙來,按要求作練習。要求:每人寫一個比喻句闡述知識的重要性,比喻要恰當。(學生動筆寫,5分鐘)。
師:請同學們交流一下,誰說?(學生舉手)××同學。
生(13):知識如血液一樣寶貴。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就會枯竭。
師:比喻貼切嗎?(學生答:“貼切。”)××同學,你怎樣寫的。
生(14):空虛的頭腦若以知識來充實,猶如雨水澆灌著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復生氣。
師:很好。××同學,你說一個。
生(15):知識是生活的明燈,沒有知識的生活,猶如在黑暗中的遠征。
師:好。××同學。
生(16):沒有知識的頭腦,像不長谷物的荒地。
師:他從反面設喻,也很好。××同學。
生(17):沒有知識的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東搖西晃,虛度年華。
師:請同學們推敲一下是否貼切。××同學,說說你的意見。
生(18):不貼切。“斷線的風箏,東搖西晃”主要是說無明確的飛行方向,與“沒有知識”無相似之處。
師:若將本體改動一下,就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句,請你改一下。
生(19):將“知識”改為“志向”。
師:對。改為“志向”“目標”“理想”等,就是個很生動貼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須符合合理、生動、新穎的要求。
師:再請同學們運用對比設喻的方法,闡述學習要勤奮或謙虛。(學生寫,6分鐘)
師:我看同學們基本上作完了,下面分成幾個小組交流一下,寫得好的向全班同學推薦一下。(6人一組,交流7分鐘)
師:哪些同學寫得不錯,請組長推薦一下(第二組組長舉手說:××同學),請××同學讀讀。
生(20):謙虛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鷹,知道天高地闊、學海無涯,因而刻苦好學,永不自滿;驕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淺嘗輒止、夜朗自大。
師:好。這是以對比設喻闡述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還有好的嗎?(第五組組長站起來說:××同學請××同學讀一下。
生(21):勤奮的人,像一顆明珠,無時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懶惰的人,像生了銹的鐵,毫無用處。
師:不錯。這是以對比設喻闡述要有勤奮的學習態度。(還有組長舉手)(下課鈴響)還有好的句子,請課代表收集起來,貼在學習專欄里。今天的作業 :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議論文,論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適當運用比喻論證法。下課。
- 《勸學》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知識和能力目標(1)掌握重點文言知識,積累文言詞匯。(2)掌握比喻論證的方法2、過程和方法目標(1)培養學生學會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淺顯的文言文,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為今用,學以致用。...
- 關于勸學教案范文集錦(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掌握幾個重點實詞、虛詞的含義;提高文言文的朗讀能力與水平。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材、詳略得當,運用語言描寫和側面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 高中《勸學》優秀教案(精選15篇)
教材分析《孫權勸學》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個單元選取的文章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藝術家的生動感人、廣為流傳的事跡。...
- 勸學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指導學生通過翻譯課文,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文言句式等;背誦默寫全文。②了解本文的議論結構,學習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2.過程與方法:教師指導,學生...
- 關于勸學教案集錦(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認識“孟、推、剪”等8個字,會寫“母、淚、孩”等7個字及本課的詞語。2、能力目標: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能演一演。3、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學習、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則將一事無成的道理。...
- 高二《勸學》教案設計(精選15篇)
一、導入新課古樂府詩《長歌行》有云: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物質文明的進步。那么,獲取知識的途徑是什么?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學習。...
- <<勸學教學設計(通用17篇)
設計理念:以往的教學除了落實文言文的字詞句知識外,常把這篇文章當作典范的議論文來教學。但是課文是一個節選部分,且所選的三段文字在原文中并不是連接在一起,把它當作一篇完整的議論文來教,總有些不妥之處。...
- 《勸學》課前預習學案(精選16篇)
一、預習目標1、了解《荀子》及相關知識;2、掌握本文出現的重要字音、通假字、文言實詞。二、預習內容(1)作者及其作品荀子,名 字 , 時期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
- 《勸學》教案教案(精選13篇)
劉星河教學目的1、借鑒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2、掌握、積累“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于、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熟記“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
- 關于勸學教案匯總(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及學習的方法與態度。2.積累一定數量的實詞,了解文言實詞在演變過程中詞義引申、擴大、轉移、縮小四種現象,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 勸 學(精選13篇)
一、教學目標(一)學習設喻論證的方法和“對舉”的行文方式。(二)了解荀況關于學習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二、難點、重點分析(二)作者從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每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組比喻之間在意義上有什么內在聯系?分析:本文第一...
- 《勸學》教案范文匯總(精選14篇)
【教學目的】一、使學生了解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態度的論述,明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不懈”和“專心致志”的道理。...
- 《勸學》學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了解《荀子》及相關知識。 2、掌握本文出現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3、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教學重點】文言實詞的識記、理解;比喻的含義和內在聯系。...
- 關于《勸學》獲獎說課稿(精選9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態度的論述。過程與方法1.學習比喻、對比論證方法,提高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2.掌握絕、強、假、望等多義詞,積累通假字,三個文言虛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勸學》教學實錄(精選17篇)
《勸學》教學實錄孫彩蘭第一課時教學內容:讓學生熟讀課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翻譯全文,理解文意。步驟與方法:1.看“預習提示”,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初步了解課文。...
- 教學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