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衛星實錄《一碗陽春面》.
《一碗陽春面》
袁衛星
[課前欣賞mtv《北國之春》。
師:上課。(師生問好)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日本歌曲《北國之春》,現在,再來品一品日本作家栗良平為我們捧出的《一碗陽春面》。(投影演示課題并插圖)這篇小說已經布置大家課前預習了,哪一位同學來復述一下故事情節?
生:(舉手)這篇小說寫兩個孩子的父親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八個人的錢。孩子的母親把撫恤金全部用于還債。還不夠的部分,每月五萬元分期償還。大兒每天送報賺錢支持母親,二兒每天買菜燒飯幫助母親,讓母親能夠安心工作。母親因為工作努力,得到了公司的特別津貼,借款提前還清了。過了五六年,大兒通過了醫生的國家考試,在京都的大醫院里當上了實習醫生,并將要到札幌的綜合醫院去工作,二兒也進了京都的銀行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前途光明。
師:“和和美美,前途光明”這一句說得好。可是我想問其他同學一句,這樣的復述,是否還應當補充調整一些什么?
生:(舉手)我認為這篇小說的主要情節是母子三人四次吃陽春面。
師:好。請你具體說一說。
生:遭受沉重打擊的母子三人,大年夜來到北海亭面館,“頭碰頭”同吃一碗陽春面。以后他們又去過兩次。經過十幾年的不屈抗爭,母子三人從逆境走向光明,當他們第四次來到北海亭面館吃每人一碗陽春面的時候,兩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
師:“長大成人”換成“長大成才”好不好?
生:好。 師:概述得不錯。我覺得這樣比較符合文意,你們說對不對?
生:(齊)對。
師:為什么?
生:因為課題就是《一碗陽春面》。這是文章的線索,不能把它給忘了。
師:說得很有道理。情節問題解決了,我們接下來討論人物形象。小說中有哪一些人物?
生:母子三人。
生:孩子的父親也算一個。
生:店老板夫婦。
生:魚店老板、蔬菜店老板,還有……
生:不如說是北海亭面館的其他顧客。
師:找得很全。那么,誰是主人公?
生:母子三人。
師:大家都同意嗎?(學生肯定后)那么現在我們來看看,小說是怎樣來塑造這三個主要人物的。我們都知道,小說一般以各種各樣的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這些描寫有——
生:(齊)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師:無論哪一種描寫,要使人物形象典型化,必須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投影):真實性、復雜性、發展性、互動性,我們結合課文來領悟一下這四個方面。我們看文中母親四次要面的語言描寫。請同學們找一找。
[生找語言描寫。劃。讀。
師:(板書)
……唔……陽春面……一碗……可以嗎?
……唔……一碗陽春面……可以嗎?
……唔……兩碗陽春面……可以嗎?
唔……三碗陽春面,可以嗎? 師:誰揣摩一下這四次要面的語言描寫中母親這一形象的真實性在哪?
生:“……唔……可以嗎”,這好像很符合日本人的說話方式。
師:中國人怎么說?
生:“不好意思,麻煩您來一碗陽春面。”(眾生笑)
師:是這樣。這就是語言符合人物民族的特征。還符合別的什么嗎?
生:符合母親當時的心理。
師:什么心理?
生:難為情。
師:四句話都很難為情嗎?
生:不,最后一句不是,因為這時候他們已經戰勝了困難。
師:那么是前三句難為情嘍?可是,它們難為情的程度上有沒有不同?
生:一次比一次輕。
師:何以見得?
生:第二次第三次比第一次少了一個省略號。
師:這里的省略號有什么作用?
生:聲音斷斷續續,說話支支吾吾。
師:為什么支支吾吾?
生:因為難為情呀!
師:好的。少了一個省略號,就少了一回支支吾吾,少了一回支支吾吾,就少了一份難為情。還有嗎?
生:第一次把要的面的數量,也就是“一碗”放在后面。這樣一倒裝,更顯出她的難為情,后兩次就沒有。
生:第三次比第二次在面的數量上有增加,一碗變成了兩碗,也使她少難為情。
師:說得很好。這其實就是人物形象的復雜性和發展性所在。母親由非常害羞地開口要一碗陽春面,到少一些害羞,再到非常平靜地說出要三碗陽春面,這里面有一個變化發展,其原因是什么?
生:這是因為他們母子三人戰勝了困難,經濟狀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師:這是根本原因所在,也就是這堂課剛剛開始的時候那位同學復述的那一部分情節。那么,依你看來,母子三人戰勝困難的依靠是什么?
生:母親對兒子的愛護,兒子對母親的孝敬,兄弟之間的友愛,或者概括地說,是一家人的團結拼搏,負重奮進吧!
師:說得很好。團結,不屈,向上,奮斗(板書),是這個弱小家庭從逆境走向光明的關鍵因素。可是,除了這個關鍵因素,還有沒有別的因素呢?
生:(舉手)我覺得店老板夫婦的作用不能抹殺。
師:好。你想到人物形象的互動性上去了。能詳細說一說嗎?
生:我覺得店老板夫婦給了母子三人以同情,以溫暖,以幫助,以尊重,以祝福。
師:(笑)給這么多。能詳細說一說嗎?
生:母子三人第一次去吃面的時候,店老板就多給了半碗面,這是幫助;第二次,老板將熄滅的爐火點起來,這是溫暖;第三次,為了少收50元錢改了價格板,這是尊重;還是第三次,當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被老板夫婦獲知后,他們面對面蹲著掉淚,這是同情;而每一次,老板娘都以一句“謝謝,祝你們過個好年”送走母子三人,這是祝福。
師:有道理。我想再問一句,店老板夫婦將母子三人坐過的二號桌定為“預約席”,并讓它出了名,成為“幸福的桌子”,這又說明了什么?
生:鼓勵。
生:肯定。
生:贊許。
生:期待。
師:我覺得期待好。你看,多么美好的期待。從中我們可以知道,母子三人的奮爭不是孤立的。大和民族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成了小說不可忽略的社會環境。——現在,我想請同學把文中母親四次要面的語言來讀一讀,希望讀出語氣。
生:(自告奮勇讀)
……唔……陽春面……一碗……可以嗎?
……唔……一碗陽春面……可以嗎?
……唔……兩碗陽春面……可以嗎?
唔……三碗陽春面,可以嗎? [師生自發鼓掌。
師:情節、人物和環境,小說的三個要素我們都把握了,接下來,請大家揣摩揣摩,文中哪些句子最感人。待會兒請大家結合自身實際來談一談。
[生找感人句子,五分鐘。師巡視,并與學生個別交流。
師:哪位先說說?
生:我覺得母子三人前三次吃面時的外貌描寫最感人。三次,母親穿的都是那件不合時令的斜格子短大衣,這大衣到后來就褪了色。而兩個孩子開始都穿著嶄新的運動服,第三次的時候,弟弟穿起了哥哥的舊衣物。這說明母親愛孩子,孩子后來也能體諒母親。
師:你大年夜穿什么衣服?
生:新衣物。
師:你母親呢?
生:沒注意。
師:今年過年別忘了留意一下,好嗎?
生:我……我想給她買新衣。
師:用你的錢?
生:攢零用錢。
師:我為你母親感到驕傲!(掌聲)——還有哪位同學說一說?
生:母親對兒子說的一句話讓我特別感動,258頁第4行那句——“大兒,淳兒,今天,我做母親的想要向你們道謝。”一個母親向兒子道謝,那需要多少平等的態度、博大的情懷啊!
師:那是因為兒子對母親的孝敬和幫助讓母親走出了困境。
生:我希望也能得到母親的感謝。
師:你打算怎么做?
生:還沒好好想。
師:等你有了計劃希望能告訴大家。(掌聲)——請同學們繼續發言。
生:我覺得這一篇文章每一句都讓人感動,我要把它原原本本地念給爸爸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因為他下崗了。
師:是嗎?
生:是的。爸爸下崗了,一夜之間爸爸與我和媽媽之間有了一道無形的屏障,我感到爸爸的眼里充滿了怨恨,我擔心爸爸這個大男人的精神會崩潰。我想讀完這篇文章后對他說,下崗是暫時的,希望是永存的。不管怎樣,我和媽媽總在他的身邊,他一定能找到新的工作的!
師:形式上的下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崗。相信你爸爸會在你的鼓勵下正視現實,迎難而上,面對挑戰,尋找機遇,開辟出一條光明大道的。(掌聲)——好,那位同學你說說。
生:文中淳兒在作文中說:長大成人后,想開一家日本第一的面館,
也要對顧客說,“努力吧,祝你幸福,謝謝。”我也許將來不會開面館,但我一定會向我認識的人說這幾句話:“努力吧。祝你幸福。謝謝。”我還會說:“好人一生平安。”
師:好人一生平安,這話說得好。文中母子三人,老板夫婦面館的所有顧客都稱得上是好人。我們祝他們一生平安。同時,也希望大家都做這樣的好人,希望我們自己也一生平安。我提議,我們來唱一首卡拉ok,歌名就叫——《好人一生平安》。我們祝福天下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
[師生齊唱卡拉ok《好人一生平安》。聽課教師自發起立同唱。
師:下課。(掌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