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歲階段值得注意的小意外
爬出窗外:
家中的落地窗沒關,加上陽臺并不密閉,會導致寶寶爬出窗外后,從陽臺翻落。或是床在窗邊,使寶寶有機會爬出窗外。
預防建議:不讓寶寶有獨處的機會,隨時關好家中的落地窗,床的位置不緊靠在窗戶旁。
這種意外雖不多見,但卻不是沒有發生過。由于從高樓中摔落所造成的意外非常嚴重,所以真的發生時,也只有立即送醫院診治了。
三、寶寶會走時期
當寶寶十個月以后開始學站、學走路,碰碰撞撞的意外就更多了,如被桌角撞傷、攀爬時從高處摔下、走得太快而跌倒、翻箱倒柜誤食而窒息中毒等,種種的意外可以說是層出不窮,真讓爸媽們提心吊膽。
摔倒、跌傷:
常見情況:寶寶學步時不慎跌倒擦傷或撞到家具,或寶寶在攀爬時,不慎由高處摔下。
預防建議:讓寶寶穿上防滑的鞋襪,在地板上安置軟墊或地毯,減輕寶寶不慎摔、跌時的傷害。在家具的銳角上加裝海綿或防護墊,防止寶寶撞傷。
當意外發生時,觀察孩子有無頭部外傷,若為出血狀況便應立刻就醫。若有腫塊,則先用冰敷至少15分鐘。局部撞傷所產生的腫塊,只要冰敷即可,千萬不要用手揉,否則會越揉越大。48小時內,仔細觀察孩子有無腦震蕩的情況,如意識不清、哭鬧、嗜睡、抽筋及嘔吐等。還可以用手電筒照射寶寶的眼睛,觀察寶寶兩眼的瞳孔是否放大。如果有腦震蕩的癥狀,或是囪門突出,請迅速就醫。
擦傷:
常見狀況是,寶寶走路跌倒,或在攀爬時摔落造成擦撞。
預防建議:為寶寶選擇防滑鞋襪。
當意外發生時:一般來說,只要自行以清水沖洗傷口,然后用碘酒消毒即可。如果擦傷面積太大,傷口上沾有無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臟物,或受傷位置為重要位置(如臉部),則建議還是帶往醫院,交由醫生處理。雖說小傷口可以自行處理,但如果傷口出現變紅、變腫或流膿等現象,還是得就醫治療才行。
中毒:
常見狀況是:寶寶誤食藥物或清潔劑而中毒。
預防建議:藥物或清潔劑應擺于高處,不隨意在桌上放置藥劑。
當意外發生時:立即帶寶寶就醫。藥物或清潔劑等會引發中毒,在就醫時最好附帶寶寶所誤食的藥瓶或藥袋,或是清潔劑容器,向醫生說明寶寶可能的誤食量。有些父母可能會先催吐,或灌水、灌牛奶,其實這并不適宜,建議還是立即就醫,交由醫生處理為好。
0歲是寶寶成長的重要關鍵時期,雖然意外傷害難免,但如果爸媽能用心為寶寶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就能將意外的傷害減到最低。因噎廢食處處過度保護是非常不好的做法,因為這反而阻礙了寶寶探索的機會,聰明的爸媽們,現在起就學著讓你的寶貝去盡情探索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