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清明節主題班會
今天是3/31,周五,下周三4/5也就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了。今年學校開展了以宏揚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借此機會,為我們這群崇洋的孩子好好補上“中國特色傳統節日”的這一課。
清明節是唯一一個既是二十四節氣有是節日的日子,清明節之前一天有一個寒食節,清明節又謂踏青節……這些原本聽起來很遙遠的知識,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都是“小菜一疊”了,不是因為形式化的灌輸,也不是因為參加什么比賽,只是當時的我們都很用心的聽,很用心的追憶一些被封鎖在記憶深處的東西。或許并不單純的只是為了思念已故的親人,對他們最好的紀念就是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享受每天的時光吧!
我們都了解了,原來,例如“清明”一樣的中國傳統節日有其淵源的歷史,它的意義絕不僅僅只在于為形式性地掃已故親人的墓碑。更多的是在這個有紀念意義的一天,寄托自己對于他們的無限思念。
中國——擁有悠久歷史的遼闊大地,哺育了無數的英雄兒女,每一個屬于她的傳統節日都顯得如此意義非凡。
了解我們的祖國,要先學會了解那些在其大地上“土生土長”的傳統節日。
——暨高一(3)班清明節主題班會
清明節還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