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歷史中考重點問題、熱點問題
視角二 人類文明最寶貴的文化遺產
──科學精神的凝結歷程
a、重點提出: 現代科學技術是千百年來無數前人探索自然奧秘、進行科學發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實踐告訴我們,科學是我們認知世界惟一可靠的途徑,所以,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不斷地培養尊重科學、崇尚科學的意識,樹立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精神。
b、知識鏈接:
一、世界史
1.科學理論的創新對人類思想解放和新技術誕生有重大作用
(1)牛頓:英國科學家,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其成就:天文學上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數學上創建了微積分,力學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其中,力學三定律,也稱“牛頓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
(2)達爾文:1859年科學巨著《物種起源》出版,他提出了“進化論”思想。
(3)愛因斯坦:20世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20世紀初提出相對論。
2.三次工業革命
二、中國史
1.近代中國一些不甘落后的科學家勇于探索、奮發圖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 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侯德榜:發明聯合制堿法,為抗戰時期的民族工業做出貢獻
2.現代中國在黨和政府不同時期的科技發展戰略指導下,新中國的重大科技成果有:
“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秈型雜交水稻”的培育推廣等標志性成果,以及“863”計劃的制定等。
啟示
www.
視角三 思想解放吹響了社會進步的號角
a、提出 人類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在這一過程中,科學技術固然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但思想解放運動在啟迪民智、掀起革命斗志等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思想家們適時地提出其思想主張,把斗爭的矛頭指向不合理的社會制度,開啟人們的思想,號召人們為推翻舊社會而斗爭,從另一個角度推動社會不斷前進。
b、知識鏈接
一、世界史
(一)14—18世紀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兩次反封建思潮(資產階級思想運動)
1.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潮)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開啟了明智,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理論上的準備。促進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思想解放運動。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武器,使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戰斗綱領。
二、中國史
1.魏源:編著《海國圖志》,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對洋務運動、日本明治維新產生重要影響。
2.嚴復(啟蒙思想家) :譯著《天演論》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觀點,為維新變法運動提供了思想武器。
3.戊戌變法(1898年)的思想啟蒙運動 :為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打下了基礎,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
4.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運動: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
5.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